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而建筑一度被认为是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绿色建筑发展尤为重要。绿色建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行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20余年的发展,绿色建筑充分吸纳了节能、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内涵日趋丰富成熟。
建筑能耗大
水泥、砂子、水、钢材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这些原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巨大。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建筑业。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大意义,绿色建筑发展需求非常大。
城镇化脚步加快给建筑节能带来挑战
此外,随着全球的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中国的城镇化也在进一步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达到60.60%。不过离发达国家的75%仍有一段距离。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需求也给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年增超3000个
我国自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并从2008年正式开展标识评价。尽管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陆续展开,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增长迅速。据住建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有近14000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2018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556个,占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比例达到25%左右。
政策不断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建筑节能非常重要,因此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根据2017年出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将比2015年提升20%,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将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将超40%……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新能源大类中,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列入第一类鼓励类中。
此外,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2018年7月,广东省发布《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广东省城镇民用建筑新建成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成总面积比例达到60%。2019年1月山东出台《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表示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2020年3月15日,济南发布《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明确对符合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按济南市奖励标准给予建设单位1:1的配套奖励。政策春风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边是钢铁、水泥等传统建材的产能过剩,另一边是对绿色、环保、新型建材的如饥似渴”,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专家这样描述过去一年中国建材业的发展。前瞻信息研究员预测,新型建材的发展或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诸多新型建材企业,有望成为未来建材发展的主力军。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新型建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改造既有建筑近6亿平方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市场,我国追逐绿色建筑之梦,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其潜在市场规模可超过万亿元。“我国建材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转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到由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迈进、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机遇期。”相比传统建材,新型建材普遍具有高强度、保温、节能、无污染等优良特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蓬勃兴起,这一市场正在不断扩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新型环保建材的市场占有率已达94%。未来的新型建材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产品技术创新的竞争,技术创新也将是传统建材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型技术产品的应用,既能满足建筑外观又能满足绿色建筑要求,完全打破了千百年来普通建材的老面孔,无疑是建筑行业的一场革命。
建筑行业发展前景的分析是:
1、如今国内正努力推进城市化的发展,由此带动了建筑业的繁荣,与此同时,大批产业和能源基地建、交通运输等市场将保持旺盛需求,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建筑业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2、随着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管理的改进,整个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3、因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供需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建筑行业仍然存在风险。
4、国家已明确指出,建筑行业对于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和传统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它对行业的要求就会更高,更严格,对生产、制造、施工、安装、材料等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新式建筑行业将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建材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平稳增长
建材行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规模以上建材行业营业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利润总额4291.5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建材行业销售利润率为8.9%。
在建材行业的细分市场中,2019年规模以上水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126.5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利润总额1866.8亿元,同比增长19.6%;规模以上平板玻璃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42.9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98亿元,同比增长16.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防水建筑材料、特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等行业营业收入年增长速度超过10%,砖瓦和建筑砌块、石灰石和石膏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建材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棉和云母制品业等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他行业营业收入保持中低速增长。
建材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建材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大部分都实现了增长。其中,2019年全国水泥产量23.5亿吨,同比增长4.9%;规模以上企业平板玻璃产量9.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产量2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5%;陶质和瓷质砖产量10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钢化玻璃产量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4%。
2019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出厂价格稳中有升,2019年出厂价格指数为114.6,同比上涨3.3%,增长幅度明显回落。其中,水泥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17.7,同比上涨4.5%,建筑技术玻璃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为83.1,同比下降2.8%;其他建材行业中,除轻质建筑材料、隔热保温材料、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非金属矿等行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外,其他行业均有所上涨,其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粘土和砂石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1%、8.6%,其他行业同比涨幅均未超过4.0%。
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大背景下,建材行业的市场结构、动力结构均出现明显调整变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台调整期”特征。主要产品生产总体放缓态势已基本确认,行业总体规模保持平稳波动,而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规模结构有所调整,玻璃纤维、技术玻璃等行业受国内外需求环境变化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总体分析,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既受到趋势性下滑压力,又有突发性因素影响。
总体来看,全年影响总体基本可控,建材出口下降可能性显著。2020年预计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运行态势,全年规模以上行业营业收入预计增长4-5%。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