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系统的任务主要满足建筑生产、生活用冷水、热水及排水要求,以及对排放废水进行处理及综合利用。
建筑给水系统按供水对象和要求可以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和联合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主要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配水或用水设备以及给水附件(阀门等)5大部分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为排除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内的污水。建筑内部的排水系统一般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施、通气管道、污废水的提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组成。
扩展资料
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这几个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由于消防水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自动灭火系统密切,国家技术规范规定消防给水应由消防系统统一控制管理,因此,消防给水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生活给水系统主要是对给水系统的状态、参数进行监控与控制,保证系统的运行参数满足建筑的供水要求以及供水系统的安全。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内容包括:供水设计、消防设计、排水设计、热水设计、中水设计。1、供水设计内容:供水系统选择与比较;供水系统计算;供水管计算;管道敷设;水泵房设计方法。2、排水设计内容: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排水系统水力计算方法与步骤;排水系统管材选用;管道布置及敷设原则。3、消防设计内容:消火栓系统供水方式与组成;消火栓布置原则;消火栓系统计算;消防水池、水箱计算方法;喷淋系统供水方式与组成;喷头布置原则;喷淋系统水力计算。4、热水设计内容:热水供应方式与系统组成;热水系统耗热量与管水力计算;管道选材与敷设原则;设备选型;热水机组选型与设计。5、中水设计内容:中水系统组成;中水处理工艺;水量平衡计算。6、外线及管线综合。
简称:建筑给排水,或者建水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选用适用、经济、合理的最佳供水方式,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一个冷水供应系统,按用途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生活给水系统供民用、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建筑内的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沐浴等生活上的用水。要求水质必须严格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2.生产给水系统因各种生产的工艺不同,生产给水系统种类繁多,主要用于生产设备的冷却、原料洗涤、锅炉用水等。生产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由于工艺不同,差异很大。3.消防给水系统供层数较多的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某些生产车间的消防设备用水。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建筑防火规范保证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将上述三类基本给水系统或其中两类基本系统合并成:生活一生产一消防给水系统,生活一消防给水系统;生产…消防给水系统。根据不同需要,有时将上述三类基本给水系统再划分,例如:生活给水系统分为饮用水系统、杂用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分为直流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复用水给水系统、软化水给水系统、纯水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组成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由下列各部分组成,如图2—l所示。1.引入管对一幢单独建筑物而言,引入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内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也称进户管。对于一个工厂、一个建筑群体、一个学校区,引入管系指总进水管。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等总称。闸门用以关闭管网,以便修理和拆换水表;泄水装置为检修时放空管网、检测水表精度及测定进户点压力值。水表节点形式多样,选择时应按用户用水要求及所选择的水表型号等因素决定。分户水表设在分户支管上,可只在表前设阀,以便局部关断水流。为了保证水表计量准确,在翼轮式水表与闸门间应有8~10倍水表直径的直线段,其他水表约为300mm,以使水表前水流平稳。3.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指建筑内部给水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支管等。4.给水附件给水附件指管路上的闸阀等各式阀类及各式配水龙头、仪表等。5.升压和贮水设备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不足或建筑内部对安全供水、水压稳定有要求时,需设置各种附属设备,如水箱、水泵、气压装置、水池等升压和贮水设备。6.室内消防按照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及规定需要设置消防给水时,一般应设消火栓消防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另专门装设自动喷水灭火或水幕灭火设备等。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分类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根据接纳污、废水的性质,可分为三类:1.生活排水系统其任务是将建筑内生活废水(即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污水等)和生活污水(主要指粪便污水)排至室外。我国目前建筑排污分流设计中是将生活污水单独排入化粪池,而生活废水则直接排入市政下水道。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用来排除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生产废水污染程度较轻,如循环冷却水等。生产污水的污染程度较重,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3.建筑内部雨水管道用来排除屋面的雨水,一般用于大屋面的厂房及一些高层建筑雨雪水的排除。若生活污废水、工业废水及雨水分别设置管道排出室外称建筑分流制排水,若将其中两类以上的污水、废水合流排出则称建筑合流制排水。建筑排水系统是选择分流制排水系统还是合流制排水系统,应综合考虑污水污染性质、污染程度、室外排水体制是否有利于水质综合利用及处理等因素来确定。二、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组成一般建筑物内部排水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如图6—1所示。1.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如图6—1中的1、2、3、4)2.排水管系由器具排水管连接卫生器具和横支管之间的一段短管、除坐式大便器外,其间含存水弯,有一定坡度的横支管、立管;埋设在地下的总干管和排出到室外的排水管等组成(如图6—1中6、8、11)。3.通气管系有伸顶通气立管,专用通气内立管,环形通气管等几种类型。其主要作用是让排水管与大气相通,稳定管系中的气压波动,使水流畅通(详见本章第二节)。4.清通设备一般有检查口、清扫口,检查井以及带有清通门的弯头或三通等设备,作为疏通排水管道之用(如图6—1中7、9、12)。5.抽升设备民用建筑中的地下室、人防建筑物、高层建筑的地下技术层、某些工业企业车间或半地下室、地下铁道等地F建筑物内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时必须设置污水抽升设备。如水泵、气压扬液器、喷射器将这些污废水抽升排放以保持室内良好的卫生环境。6.室外排水管道自排水管接出的第一检查井后至城市下水道或工业企业排水主干管间的排水管段即为室外排水管道,其任务是将建筑内部的污、废水排送到市政或厂区管道中去。7.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当建筑内部污水未经处理不允许直接排人城市下水道或水体时,在建筑物内或附近应设置局部处理构筑物予以处理。我国目前多采用在民用建筑和有生活间的工业建筑附近设化粪池、使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人城市下水道或水体。污水中较重的杂质如粪便、纸屑等在池中数小时后沉淀形成池底污泥,三个月后污泥经厌氧分解、酸性发酵等过程后脱水熟化便可清掏出来。化粪池容积的确定可参考《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给排水也可分为民用建筑给排水和工业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排水的重要性: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解决我国城市水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提升城市人口用水质量的有效保证。
在实际生活中,各种水污染、水中毒事件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也极大地打击了他们对城市供给水的信心。甚至引起人们对城市的恐慌心理。
因此,为了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的人身健康,必须对城市水的给水排水进行有效规划,以确保水的安全供给,提升水的质量,保证水的无污染,从而促进人们健康、合理饮水。
措施
兴建和管理运用好由田间排水调节网、排水沟道、截流沟、排水闸、排水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并配合植树造林,选种耐淹作物品种,调整种植计划,进行深耕细作和多施有机肥等,以获得更好的排水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望
中国的农田排水事业和排水技术已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排水系统的配套,建立完整的田间排沟网,控制地下水位,提高除涝标准,并认真搞好排水试验和排水系统的科学管理,改造低产田,提高排水效益。
建筑给排水主要涉及的设备主要包括室内给水、 排水、 消防几大类。给水设备:水泵、气压给水装置、水箱、水池。排水设备:水封装置,隔油器、毛发聚集器、通气设备、排污泵。高层给水设备:生活变频给水设备装置由气压罐、水泵、电控柜、压力控制器、安全阀、压力表、止回阀、闸阀及管道等组成一个完善自动变频给水设备。消防设备:消防泵,消防水池,报警设备、控制柜、探测器等。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有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水系统、废水系统、雨水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消防水系统、中水系统等。1、给水系统:通常情况都是指代自来水。2、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循环系统等。3、污水系统:一般指代卫生间内的排水,收集后经此区域化粪池进行初步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4、废水系统:一般指代除卫生间以外的排水,有些建筑会采取“污废合流”方式将废水进行排放,经此区域的化粪池或污水处理站进行统一处理再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而有些区域将会将处理过后的废水进行循环使用(即中水)。5、雨水系统:一般将此区域的雨水收集排放到地表或集中汇集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而有些区域将会将处理过后的雨水进行循环使用(即中水)。6、空调冷凝水系统:顾名思义即空调中产生的冷凝水,一般采取的排放方式有直接外排、收集后排放至此区域的排水主管等。7、消防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消防水系统是占有非常大的权重的,建筑给排水一般也分为“生活给排水”和“消防给排水”,消防水系统一般分为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水幕系统(类似喷淋)、水喷雾系统(类似喷淋)、泡沫系统等。8、中水系统:指此区域的废水或雨水经过初步处理过后再次进行使用的水。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按内容可以大致分为:
1、室外管道及附属设备图。
室外排水系统分为污水排除系统和雨水排除系统两部分,由排水管道、检查井、跌水井、雨水口等组成。室外给水系统一般由取水构筑物、泵站、清水池、输水管、水塔、配水管网组成。
2、室内管道及卫生设备图
室内排水系统可分为生活污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三类。由受水器、存水弯、排水支管、排水立管、排水横干管、排出管、通气管。室内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阀门、水表、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等组成。
3、水处理工艺设备图。
看图的时候先记常用的图例符号,然后对应着在图里找出阀门,水管,水箱等设备,同时识图管道系统的走向管径,变径情况等。
识图给水排管道系统图,一般按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及用水设备的顺序进行。识图排水管道系统图,一般是按卫生器具或排水设备的存水弯、器具排水管、排水横管、立管、排出管的顺序进行。
输水管材的选择:
输配水管道材质的选择,应根据管径、内压、外部荷载和管道敷设区的地形、地质、管材的供应,按照运行安全、耐久、减少漏损、施工和维护方便、经济合理以及清水管道防止二次污染的原则,进行技术、经济、安全等综合分析确定。
一、1.0.1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质量,满足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绿色等基本要求,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与小区的生活给水排水以及小区的雨水排水工程设计。1.0.3当建筑物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专题研究、论证。1.0.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防护等提供便利条件。1.0.5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2本条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第2.0.1条对“民用建筑”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小区”是居住区、公建区和工业园区的总称。随着我国诸如会展区、金融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大学城等的兴建,形成以展馆、办公楼、教学楼等为主体,以为其配套的服务行业建筑为辅的公建小区。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属于建筑给排水设计范畴,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也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要求。二、设计下列工程或内容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或规定执行:(1)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2)矿泉水疗、人防建筑;(3)工业生产给水排水工程;(4)有抗震要求的机电工程;(5)真空排水;(6)消防给水设计。三、本标准关于消防给水的要求包含以下内容:第3.2.8条关于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用水的设计流量、供水水压、火灾延续时间、同一时间内的火灾起数等的确定原则;第3.3.8条关于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应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设置倒流防止器;第3.5.19条关于在消防时除生活用水外尚需通过消防流量的水表口径的确定原则,关于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水表的水头损失在校核消防工况时的取值方法;第3.7.1条关于建筑给水设计用水量中消防用水量的作用;第3.13.7条关于小区的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第3.13.8条关于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最小管径的规定;第3.13.9条关于小区生活用贮水池贮存消防用水时,消防贮水量的计算方法等。
建筑给排水分类:
1, 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生活用水的系统,水量、水压应满足要求,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用水及冷却、产品和原料洗涤等用水,其水质、水压、水量因产品种类、生产工艺不同而不同。 3, 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是专用的给水系统,其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工作原理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