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中式庭院围墙图片

更新时间:02-03 装修 由 淡昧 分享

照壁。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

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中国古代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扩展资料:

关于中国的著名照壁

1、九龙壁

影壁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南三宫后。壁长29.47m,高3.59m,厚0.45.9m,重达300多吨。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2、为人民服务照壁

首都北京横贯东西的长安街时经过新华门前,新华门口影壁上的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人民服务”,同门前飘扬的国旗、高悬的国徽相互辉映。

关于照壁种类

1、琉璃照壁,主要用在皇宫和寺庙建筑,最具代表的是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

2、砖雕照壁,大量出现在民间建筑中,是中国传统照壁的最主要形式。其中一些照壁的须弥座采用石料雕制,但极其罕见。

3、石制照壁,移建到北海公园的铁照壁就是完全用石头雕制的,民间很少出现。

4、木制照壁,由于木制材料很难承受长久的风吹日晒,一般也比较少见。

5、砖瓦结构或土坯结构,壁身完全披盖麻灰,素面上色,有的还雕嵌砖材图案或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壁

古时庭院一进门设置的像屏风一样的墙叫什么

是叫影壁。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屏风的作用与影壁相似,琉球语里直接把影壁称为屏风(屏风、ヒンプン)。

影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影壁,后者称为外影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

墙身的中心区域称为影壁心,中国和越南的影壁的壁心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影壁可能没有什么装饰,但也必须磨砖对缝非常整齐,豪华的影壁通常装饰有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

扩展资料:

九龙壁是一种装饰有九条大龙的琉璃影壁,多为明、清皇家所用。中国现存的古代琉璃九龙壁有四处:

1、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前的照壁。

2、山西平遥九龙壁,在平遥古城的平遥文庙内,建于明朝初期,原为太子寺照壁。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后修复。

3、北海九龙壁,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内,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双面皆雕有9条龙,原为大西天经厂门前的影壁。

4、故宫九龙壁,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宁寿门前的影壁,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中式庭院围墙用圆弧还是方弧

中式庭院围墙是方弧,中国人讲究方方正正,坦坦荡荡。中式庭院以方正形状为主。极个别受周边自然环境影响不是方形,其他均为方形。

中式园林里的圆形门墙叫什么

中式园林里的圆形门墙叫景墙,景墙是古代汉族园林建筑中常见的小品。其形式不拘一格,功能因需而设,材料丰富多样。

除了人们常见的园林中作障景、漏景以及背景的景墙外,很多城市更是把景墙作为城市文化建设、改善市容市貌的重要方式。

景墙作为入口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承担着景观名片、形象展示作用。景墙以其自身优美的造型,变化丰富的组合形式,具有很强的景观性,是园林空间不可缺少的元素。

扩展资料:

景观墙最初的主要功能是防护作用。然后逐渐成为分隔空间和组织空间的一个有效的手段,那就是隔断。园林中的“通而不透、隔而不漏“就是隔断作用的最好说明。

然后景观墙演化成园林环境中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小品设施,在园林中起到造景的作用,其丰富的造型和多变的色彩使之成为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静观之一。

景墙在景观中的运用风格大多以中式为主,利用传统元素做特色,利用现代技术创奇迹,崇尚自然,源于自然。用写意的手法,再现内敛的东方文化,多寄情于山水之间,与诗、画、松、石等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元素组合。营造中式人文意境,阐述无尽的东方之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墙

声明:关于《古典中式庭院围墙图片》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3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