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是1895年根据科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下的,其分为五个奖项,分别是:物理学奖、医学奖或生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以及文学奖,分别选出在这一领域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人作为颁奖对象。
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的遗嘱生效过后,每年颁发或评选一次,通常是每年的十月份。被评选或颁发了诺贝尔奖的人,一般来说都是这段时间内对人类做出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或学者。从1968年开始,诺贝尔奖增设一项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
而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十分复杂,首先是每年的九月到第二年一月底,推荐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人数庞大,通常在1000到2000人左右,除了不能自荐以外,挪威和瑞典政府无权干涉候选人的推荐和评选工作。二月开始,会有专门的诺贝尔奖评委会对候选人的贡献和成果进行严格审查、筛选以及评定,此项工作对外是严格保密的。
在评选的过程中,任何客观的条件,例如种族、阶级、肤色、地区、国籍、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等不能成为评选条件,必须绝对依照其对于全人类的贡献对其进行评定。根据诺贝尔奖的考核规则,化学奖和物理学奖将有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评选,和平奖的评选组织则是挪威议会,经济学奖则是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进行评定。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由瑞典皇家卡洛林斯医学院进行评定,文学奖的评定方则是瑞典文学院。
在考核期间,一切的信息都是机密的存在,很多时候就连推荐人自己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为了诺贝尔奖候选人之一。由于诺贝尔奖推选人的名单有保密性质,推选人名单50年以内都无法对外公开。
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和平奖六项。
每项颁赠包括一枚金属奖章、一张奖状和一笔奖金;奖金数字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一般为11000~30000英镑(31000~72000美元),评选工作在发奖的上一年初秋开始,先由发奖单位给有能力按诺贝尔奖金章程提出候选人的研究单位发出请柬,要求在颁奖当年2月1日前以书面推荐,由授奖单位在11月15日以前作出最后决定。各个阶段的评议和表决均系秘密进行。
奖金只发给个人,但和平奖也可以发给机构。奖金面向所有人而不论其国籍、种族和宗教信仰。同一获奖者可以多次获奖而不受限制。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经济学的授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和平奖的授奖仪式在奥斯陆举行,时间约在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获奖者通常要亲自前往接受奖金。
引言:诺贝尔奖是在科学界非常享有深意的一个奖项,而且诺贝尔奖的奖金很丰厚,历史很悠久,可以说每年的颁奖典礼开始的时候,都是许多科学家以及相关人士关注的事情。2021年的诺贝尔奖也即将揭晓了,那么在本次诺贝尔奖中有哪些看点呢?
诺贝尔包含的奖项是非常多的,有化学类的,文学类的涵盖项目很多。2021年最先揭示的奖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两个人,是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而且这两个获奖者可以获得大概700多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个获奖者是美国的生理学家,另一个获奖者是亚美尼亚裔的,也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研究的一个科学家,他们对于人体温度和压力感受器的发现是十分有趣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比如说在吃火锅的时候是会感觉到辣的,但是辣味进入到人体里面还会有一些很重的压力以及痛,比如说人们在吃泡泡的时候,除了有刺激性还会感觉到凉快,所以说这些科学家就是研究不同的压力感受器,对于外界刺激的特殊感应,并且分析他们的产生机制,从而发现了重要的事情。
从10月4号开始,诺贝尔的各个奖项就会颁发了,10月5号会颁发物理学奖,10月6号会颁发化学奖,之后还有文学奖这之类的奖项,可以说现在物理学奖的夺冠热门目前还没有很清楚,因为每一个科学家都是非常优秀的。
实际上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肯定不能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确实是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也是希望有更多中国的科学家能够拿到诺贝尔奖项,从而在世界科学发展中作出贡献。
无国界医生(法文名称: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缩写是MSF,英文名称:Doctors Without Borders)是一个非牟利团体(NPO)。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 无国界医生于1971年12月20日在巴黎成立,最初的成员皆为深信世界人类都有获得医疗权利的法国医生和记者。但目前成员已遍及全世界,每年有2000多位志愿人员在约60个国家中服务,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在全球各地设有19个办事处,而五个主要的行动中心则都位于欧洲,分别是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日内瓦。分别是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现主要有六个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获奖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都是一大热点。
罗伯特-卢卡斯由于在理性预期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成就而获得1995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然而,早在1989年她的前妻就已经预测到他会获得诺奖,于是在他们办理离婚手续时,他的前妻提出“若卢卡斯在1995年前获得诺奖,她应该分得一半的奖金”。
但在当时的卢卡斯看来,这就是个天大的玩笑,于是他答应了。1995年,卢卡斯获得诺奖,欣喜之外,他不得不按照之前的约定支付前妻一半的奖金,尽管他极为不情愿。居里夫人和丈夫曾经获得诺贝尔奖,
后来居里夫人又再次获奖,而20多年后,他们的长女也和丈夫约里奥一起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一个家庭有两对夫妇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一人还获奖两次,真可谓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家庭!
诺贝尔奖中的疏漏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各种疏漏,包括选错奖励项目、选错获奖对象等,还有一些科学家虽然拥有公认的重大发现,却因种种原因无缘诺贝尔奖。
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很多著名科学家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但诺贝尔奖评审团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考验,致使爱因斯坦连年落选。直到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告中说,因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
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科学家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
要写清楚一件事情,一般要写到六个方面,有人称之为“六要素”,这六要素就是时间(什么时间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发生的)、人物(谁是参与者)、原因(为什么会发生)、事件(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也称为“五个W”和“一个H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这也是新闻写作经常说到的“六要素”。
那么,“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这件事情的记述有哪六要素呢?根据上面所说的写作六要素来看,应该是:
时间:1901年12月;
地点: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成员、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
原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法国诗人普吕多姆以其诗作因其“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结晶的实证”而获奖;
事件:举行盛大、隆重的颁奖仪式,为首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普吕多姆颁奖;
结果:由于普吕多姆身体状况不好,没能亲自到现场领奖,而是由在场的法国公使代为领奖,并以瑞典文学院的名义将此奖金转达给普吕多姆。
为了让读者对诺贝尔文学奖有更多的了解,下面介绍相关情况。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中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该“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奖,奖金约100万美元。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此后,除1914年、1918年、1940—1943年因战争没有颁奖外,每年颁发一次。
诺贝尔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因为他的诗作《孤独与深思》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苏利—普吕多姆于1839年3月16日生于法国巴黎。1859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工学士学位。毕业后即在克罗州一家工厂办事处任民用工程师。1860年返回巴黎,攻读法律,不久出任法律公证人办公室的律师。1864年将兴趣转向文学创作。1881年当选为法兰西国家研究院院士,并成为当时第一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1907年9月7日逝世于巴黎。他是自从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之后第一个获得这项世界性荣誉的诗人。
普吕多姆
1901年12月,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C·D·阿夫·维尔森宣读了颁奖词,全文如下:
当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决定捐赠大笔遗产设立诺贝尔奖金时,曾引起举世关注。由于他毕生从事科学研究,这就使他尤其偏爱对大自然的研究,也使他决心对那些在某些相关科学领域有所新发现的人进行奖赏;同时,他那种四海一家的胸怀更使他立志要倡导国际和平,他主张世界各民族之间都应情同手足。在他的遗嘱中也包括了文学奖项目,虽然在顺序上将它排列在各类科学奖之后,但在心目中他对此却是最为关切的。
诺贝尔先生把文学也作为他关心和奖励的对象之一,从事文学的所有人理应对此表示感谢。最高级的、也许是最精美的文明花朵是盛开在现实稳固的大地之上的,因而这项文学奖被列在末位,也应该说是合乎情理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获奖者在得到这一当代荣誉的花环时,他的报偿远远胜过旧时代那种黄金桂冠所代表的物质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就其本身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所谓的“文学”,原是个含意极为广泛的术语,诺贝尔基金会的法则明确规定,被提名评选的作品不仅要属于纯粹的文学,而且作品在形式和表现方面也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一规定固然扩大了评选的范围,但评选的难度却也相应地增加了。倘若在候选人的水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抒情诗、史诗或诗剧之间究竟哪个该获奖就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那种麻烦比在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一个天才的诗人之间作出抉择还要大,而且大得无法估量。幸好这项文学奖每年颁发一次,一位优秀的作家如果不得已让位给另一位业绩斐然的作家,但只要他确实够格,来年仍有希望获奖。
这次被推荐到瑞典文学院来参加文学奖角逐的优秀作家为数不少,我们对他们一一作了严密的审核;这些候选人在世界范围内皆有不同程度的声誉,在世界文坛上所占的地位也旗鼓相当。我们全面考虑了各种观点,几经斟酌才确定了这次优先得奖的人选:法兰西学院的诗人、哲学家苏利—普吕多姆有幸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苏利—普吕多姆出生于1839年3月16日,早在1865年,他的非凡的诗才便在第一部作品集《节日与诗》中初露锋芒,接着他又推出许多其他诗集,还有一些关于哲学和美学方面的论著。如果说许多诗人的想像力是外视的,即反映生活和我们周围的世界,那么苏利—普吕多姆的特点却是在纤细敏感中显示出内省的实质,他的诗很少涉及意象和外在的情况,即便个别诗中有这类描写,其作用也只不过作为反映诗人沉思的一面镜子。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求、无法驱散的疑虑和伤感,成为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些作品形式完美、措词严谨,并富有一种精雕细琢的美感。他的诗色调丰赡华丽,对音韵旋律不十分注重,但在他所创造的形式中,却使感情与意念的表达更能伸缩自如。他的整个心灵在这些诗中展露无遗,他娓娓而叙,柔顺而不流于伤感,那种高贵、深邃的沉思和无法抑制的哀怨深深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忧郁的气息使人人为之感染。
优雅精致的辞藻,完美无瑕的表现艺术,苏利—普吕多姆正是通过他的诗作中所具有的这种特殊魅力使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大诗人,他的一些不朽之作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瑰宝。他那些玲珑剔透的抒情诗篇充满了感情和冥思,呈现出一种高贵和尊严,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种丰富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精致的文体完美地融为一体,使之独具魅力。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对这些诗的兴趣远远地超过他的那些教诲诗和玄理诗。
在最后下结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强调指出苏利—普吕多姆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他时常在自己的诗作中充分地显示出善于质疑和思考的心灵;他能从道德的范畴、良知的呼唤以及高尚的、责无旁贷的义务中发现人类超乎自然的命运。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年代里他没有发现其他什么,在未来的岁月中他似乎也不再知道别的什么。苏利—普吕多姆的创作思想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在文学中所期望的那种理想主义倾向,就这点来看,他比大部分作家更高一筹,文学院的评委们也确信他正是实践了诺贝尔先生的心愿,因此在第一次颁奖之际,我们特别从众多的名家之中推举出苏利—普吕多姆为本届文学奖的获得者。
普吕多姆已欣然同意接受这份荣誉,遗憾的是由于健康原因使他未能参加今天的颁奖仪式,我们特此恭请在场的法国公使代为领奖,并以瑞典文学院的名义将此奖金转达给他。
诺贝尔奖里,没有数学类的奖项。
没有数学奖的原因:
1、是因为当时已经创立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数学奖,叫斯堪的纳维亚奖。
2、是诺贝尔想要奖励人们“实际”的发明,他觉得数学不属于应用科学范畴,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利益。
3、原因是诺贝尔一直喜欢的女孩(曾是他的女友)嫁给了后来瑞典特别有名的米塔格-莱夫勒,如果诺贝尔设立了数学奖,那么第一个得出奖的人将会是他的情敌!这是任何痴情的人都不愿意的,如果你想知道诺贝尔有多么喜欢那个前女友。从他终生未婚可以窥见一斑。
而且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是诺贝尔原创奖,是后来增加的项目。
扩展资料:
1896年12月10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里德·诺贝尔逝世。在遗嘱中提出,将自己的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百度百科-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