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水,即屋面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突出于屋面之上的女儿墙、烟囱、楼梯间、变形缝、检修孔、立管等壁面与屋顶的交接处,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这些垂直面上,形成立铺的防水层,称为泛水。
“泛水”就是外墙处,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混凝土或漫砖再砂浆抹面等做法,加上一条保护墙根的不透水带,略带坡度,将雨水引出一段距离。“山墙”指建筑的两侧外墙面,内墙不叫“山墙”。这种叫法是由坡顶房屋的侧墙上部似山尖而说的,并无明确的概念,现在房屋多种多样,也管侧墙叫山墙。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和散水不同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散水(2)俗称“三点水”。书法术语。写法因字体与书体而各别。唐代张怀瓘《王堂禁经·散水异法》称:“‘氵’此名递相显异。意在或藏或露,状类不同;法以刚侧而中偃,下潜挫而趯锋。则右军《黄庭经》、《乐毅论》用此也。‘氵’此名潜相瞩视,外虽解摘,内则相附,此盖锺(繇)法。上‘*’下以潜锋暗衄,下以迅趯而捷遣,右军遵用之,于真隶常为之。‘氵’此行书。法以微按而饷揭,意以轻利为美,锺(繇)、张(芝)、二王行书,并用此法。” (3)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一般为600mm~1000mm。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另外,在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可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是将雨水导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排水设施。一般在年降雨量为900mm以上的地区采用明沟排除建筑物周边的雨水。明沟宽一般为200mm左右,材料为混凝土、砖等。建筑中,为防止房屋沉降后,散水或明沟与勒脚结合处出现裂缝,在此部位应设缝,用弹性材料进行柔性连接。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造价上,需要计算散水的面积或者散水下的垫层体积。散水面积:S散水=(L外-台阶长+4×散水宽)×散水宽其中:L外——外墙外边线长;散水下垫层体积(当施工图未注明散水下灰土垫层宽度时,可按宽出散水0.3m计算):V=S散水截面积×(L外-台阶长+4×垫层宽)其中:S散水截面积=散水宽×散水厚度;L外——外墙外边线长;
一些专业名词解释:散水、泛水、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施工缝、勒脚、踢脚线、女儿墙散水:指房屋周围保护墙基,分散雨水远离墙脚的保护层,一般宽度在800mm左右。有砖铺散水、现浇细石混凝土和混凝土散水等几种。这样容易使地基更容易沉降,简单来说不做散水那今后房子的墙壁更容易有裂缝。 从墙根往外一般有半米的水泥地.房子周围或看看随便一栋楼周围自墙根向外一米左右是不是一个水泥结构的地面。那就是散水。很多建筑物都有 顾名思义“散水”上边向下掉水它可以向外散水建筑物四周,围绕着建筑物的那一圈室外地坪的,散水的做法很多,不一定是水泥做的. “散水”是设在外墙四周的倾斜护坡,坡度一般为3%-5%,宽度一般为0.6米-1米,其目的是迅速将地表水排离,避免勒脚和下部砌体受水。散水的构造:1.6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2.150厚3:7灰土垫层,超出散水外缘500mm。 3.素土夯实向外坡6%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踢脚线“、“踢脚板”是墙面贴近地板的部分有一圈大约5~10cm高的裙板,目的是人走到墙边时防止鞋子踢脏白墙,另外摆放家具是也可以防止家具贴墙过近毁坏墙面;“内墙裙”是指室内墙裙,墙裙的作用与护墙板、踢脚板类似,只不过是高度一般是1~2米左右至地面的部分。 泛水泛水 :fàn shuǐ 1.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 2.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 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 和散水不同 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1)降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降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不至于进水)。 泛水一般是在屋顶,屋顶和女儿墙的交接处做的!防治雨水渗漏,散水是在一层室外!也就是室外标高+_0.000的做的一个坡度在2%左右的大概一米宽的沿建筑物外围一圈的防治雨水从建筑物与地坪之间的缝隙渗漏!一般散水与勒脚相连! 伸缩缝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oint 为减轻材料胀缩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沉降缝 settlement joint 为减轻地基不均匀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在建筑物中预先设置的间隙. 防震缝 aseismic joint 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 施工缝 construction joint 当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技术上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一次连续灌注时,而在结构的规定位置留置的搭接面或后浇带. 勒脚抹灰勒脚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 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 石勒脚 踢脚线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有瓷片的,有木制的,也有大理石的。 踢脚线高度以前装修,踢脚线的高度一般都在10厘米左右,近几年,踢脚线的高度在一点点降低,一般家庭选用6.6厘米或者7厘米的高度,因为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看上去更加秀气、美观。装饰绘图一般以150mm。 女儿墙女儿墙是建筑墙体中的一种形式,最早叫做女墙,又叫女垣,实际名称为压檐墙,民间称城垛子,是一种高出屋面和城墙的矮墙。 从建筑形式上讲,女儿墙是处理屋面与外墙形状的一种衔接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防护用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据民间传说,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女儿墙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实心墙和带了望孔的。女儿墙的名称的由来 一个古代的砌匠,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上面是个笑话。 真正由来: 宋《营造法式》--“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就是城墙边上部升起的部分。 女儿墙是一个建筑用语,是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明清建筑中我们常能看见。这个是屋顶的有组织排水方案之一。 当由于建筑造型所需不希望出现挑檐时,通常将外墙升起封住屋面,高出屋面的这部分外墙称为女儿墙。 简单点说就是把屋面的雨水包起来汇集到一处再排到屋外。 如果没有女儿墙,又没有天沟或者檐沟,那雨水就会向四周沿着墙体流下,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等等。当建筑物较高,降雨量又较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泛水释义:1.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 2.古水名。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久湮。 3.亦作“泛水”。积水。 4.坐船在水上游玩。 5.瓷器名。
1:建筑模数与300mm为模数,如房间的进深都是与300为模数,如:1.2m,1.5m1.8m,2.1m.....等,门窗也如此;2:风玫瑰图,是在建筑总平面图中才会出现的,它反映该地的风向,3:地震烈度是指该建筑物的设计抗震等级:4:人流宽度一般指通道大小,如楼梯多宽内廊同道多宽:5:日照间距是指两建筑物将不得挨得太近,要有一定的采光距离;6:设计观点是指本户型设计有怎样的优点啊;9:地基是指承载基础的土;10: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的;12:层高是指建筑某楼层面到上一楼层面的高度;13:楼地面到该层的楼板下距离;15:休息平台是楼梯与楼梯之间连接的平台;16:散水是在该建筑物的底层沿外墙地面一圈的,一般宽度600~1000mm;17:明沟是在散水外的排水沟渠;18:圈梁是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整体性围绕基础做成封闭的梁,分地圈梁和屋面圈梁;19:够构造柱一般有在砖混结构的房子中,主要提高建筑抗震能力;21:找坡在屋面中,主要是把平的楼面用砂浆找一定的坡度利益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