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座便器的马桶,古代原名虎子;至唐代,由于要避李世民一个叔叔的讳,故改名为马子,至现代后,才改称马桶。马桶的发明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后来又演变为利用虹吸、螺盘虹吸等原理的抽水马桶。也有人认为抽水马桶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消耗了大量的生活用水。2.简史《西京杂记》上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用具,也是马桶的前身。据说这种“虎子”也是受高祖刘邦以儒生之冠当溺器而受到启发才发明出来的。关于“虎子”的发明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也与皇帝有关。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唐朝皇帝因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词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俗称“马桶”和“尿盆”。对于马桶最先做了详细文字记载的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辞源》中对其解释为“木制的马桶”。中国古代民间使用的马桶是一种带盖的圆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1778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采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以及U形弯管等。19世纪,英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每幢房屋都必须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马桶才开始大幅改善。1861年,英国一个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1885年,托马斯•土威福在英国取得第一个全陶瓷马桶的专利,其后每年都有数十项改善的专利授出。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晨光初现,许多人就会揉着睡眼,拎着马桶,依次走出家门,然后,就在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队。20世纪六十年代抽水马桶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80年代初在北京够点档次的宾馆里才见得到,但现在连北京稍像点样的收费厕所里都用上了它。3.趣闻3.1马桶战术据梁廷柟《夷氛闻记》与佚名的《夷匪犯境闻见录》记载,1841 年春,道光皇帝派杨芳为参赞大臣,随靖逆将军奕山赴广州,防剿英国侵略军。杨芳原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一位名将,在镇压川、楚白莲教及河南天理教起义中,从把总一直升到提督。当他初到广东之际,人们“所到欢呼不绝,官亦群倚为长城”。不想在他进入广州之后,却突发奇论,说是:我在实地,夷在海上,风波摇荡,然而夷炮却能经常打中我,我炮却不能打中夷,肯定夷人有邪术。于是传令保甲大量收集妇女使用的马桶,载在木筏上,派一副将率领,自己带兵埋伏在岸上。约定当侵略军来犯时,一声炮响,所有木筏一字排开,马桶口一齐指向敌人,他自己则从旁抄出夹击。令下之后,保甲当然照办,副将也遵命布阵。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3.2 马桶将军北洋军中的王怀庆,从1905年当协统开始,到1924年随着直系军阀的倒台而下野,长期担任北京卫戌部队的首长,人称“马桶将军”。无论在什么地方,没有枪可以,没有马桶不行,一具漆红烫金上面写着斗大的“王”字的马桶总是不离左右。办公桌后面放的不是椅子,而是马桶,办公就在马桶上进行。行军打仗,得有一个班左右的人马抬着马桶随行,只要看到那只硕大而且鲜艳的马桶,人们就知道这是谁的队伍了。攻山头的时候,他的士兵往上冲,他坐在“王”字的马桶上督战,风景好得紧。3.3 两亿美元马桶计划纽约市环保局(DEP)推行了一项始于1994年的抽水马桶的优惠政策,该项宏伟计划预算资金2.95亿美元。优惠额度达150万美元,打算用节水型抽水马桶替代全市1/3的低效抽水马桶,后者每次冲刷需水20升以上,而前者只需6升水。DEP希望通过该计划实施,实现大部分节水目标。计划开始前三天,大约收到2万件申请,到1997年计划完成时,低流抽水马桶已取代了11万栋建筑内的133万个低效抽水马桶。结果,每年每栋楼减少了29%的用水,DEP估算全市每天节约了27~34万立方米水。4.使用(1)冲水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牙刷、漱口杯、毛巾上。纽约大学菲利普·泰尔诺博士指出,如果冲水时马桶盖打开,马桶内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6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进而落在墙壁和物品上。现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厕、洗漱、淋浴都在卫生间里进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与马桶共处一室,自然很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因此,应养成冲水时盖上马桶盖的习惯。(2)马桶圈细菌多要重点清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郁庆福教授指出,调查发现,32%的马桶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种名为“宋内”的痢疾杆菌在马桶圈上存活的时间长达17天;另一份实验报告也指出,将1亿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投入马桶内,溅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3000个。同时,不少人冬天喜欢在马桶上套个绒布垫圈,这样更容易吸附、滞留排泄污染物,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污染如此严重的地方恰恰和人们皮肤的接触最“亲密”,因此要重点进行清洁,每隔一两天应用稀释的家用消毒液擦拭。至于布制的垫圈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话,应经常清洗消毒。如果有条件,不妨换一个具有抗菌功能和防溅设计的座便器。(3)马桶内的脏物及时清洗马桶容易沾染尿渍、粪便等污物,冲水后如果发现仍留有残迹,一定要及时用马桶刷清除干净,否则容易形成黄斑污渍,也会滋生霉菌和细菌。除了管道口附近,马桶内缘出水口处和底座外侧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清洗时先把马桶圈掀起,并用洁厕剂喷淋内部,数分钟后,再用马桶刷彻底刷洗一遍,最好用细头的刷子,这样能更好地清洁马桶内缘和管道口深处。然后再刷洗底座和其他缝隙。(4)马桶边尽量不设废纸篓平时也可以在水箱中放置渐溶式自动洁厕剂或挂上壁挂式消毒栓,通过每次冲洗达到清洁、除垢、消毒除菌的效果。大多数家庭都会在马桶边设一个废纸篓,存放使用过的厕纸,但这样会造成细菌随空气散播,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到随时清理,至少都会存放一两天,而时间越长,滋生的细菌就越多。应该将厕纸丢进马桶内冲走,只要不是太厚、太韧,厕纸一般都能在水中很快变软,所以不用担心堵塞。有需要时,备一个卫生袋就可以,没必要再设废纸篓。如果一定要用,也要选带盖子的,以防细菌散播,并及时处理用过的厕纸。(5)马桶刷要保持清洁干燥马桶刷是保持马桶清洁的功臣,然而,如果不注意清洁和干燥,它也会成为污染源。每次刷完污垢,刷子上难免会沾上脏物,最好随手再冲一次水,将其冲洗干净,把水沥干,喷洒消毒液,或定期用消毒液浸泡,并放在合适的地方。建议,最好把马桶刷挂起来,不要随便放在角落里,也不要放在不透风的容器里。
最早是由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
发展简史:
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
1778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采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以及U形弯管等。
19世纪,英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每幢房屋都必须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马桶才开始大幅改善。
1861年,英国一个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
1885年,托马斯·土威福在英国取得第一个全陶瓷马桶的专利,其后每年都有数十项改善的专利授出。
1914年由英国人在唐山开的启新陶瓷厂(唐山陶瓷厂的前身)制造出中国第一件陶瓷马桶。
19世纪六十年代抽水马桶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80年代初在北京够点档次的宾馆里才见得到,但现 在连北京的厕所里都用上了它。
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
对于抽水马桶的起源没有太准确的说法。一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总是去最近的大树下和小河里就地解决。但这项发明由于排污系统的不完善而没能得到推广。约300年后,英国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上述可见,排污系统的完善和抽水马桶的推广是相辅相成的。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才开始普遍用上有抽水马桶的卫生间。80年代,在北京的豪华宾馆里才出现抽水马桶。到现在,发展中国家还有29亿人用不上卫生间。现在,我国将卫生间的面积标准和设施标准正式列入“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规划设计导则”。而城市里,“双卫”成为房地产开发的新潮户型。
《西京杂记》上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用具,也是马桶的前身。据说这种“虎子”也是受高祖刘邦以儒生之冠当溺器而受到启发才发明出来的。关于“虎子”的发明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也与皇帝有关。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唐朝皇帝因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词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俗称“马桶”和“尿盆”。对于马桶最先做了详细文字记载的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辞源》中对其解释为“木制的马桶”。中国古代民间使用的马桶是一种带盖的圆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1778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采用了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以及U形弯管等。19世纪,英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每幢房屋都必须安装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马桶才开始大幅改善。1861年,英国一个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1885年,托马斯·土威福在英国取得第一个全陶瓷马桶的专利,其后每年都有数十项改善的专利授出。1914年由英国人在唐山开的启新陶瓷厂(唐山陶瓷厂的前身)制造出中国第一件陶瓷马桶。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晨光初现,许多人就会揉着睡眼,拎着马桶,依次走出家门,然后,就在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队。19世纪六十年代抽水马桶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80年代初在北京够点档次的宾馆里才见得到,但现 在连北京的厕所里都用上了它。
对于抽水马桶的起源没有太准确的说法。一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总是去最近的大树下和小河里就地解决。但这项发明由于排污系统的不完善而没能得到推广。约300年后,英国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 上述可见,排污系统的完善和抽水马桶的推广是相辅相成的。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才开始普遍用上有抽水马桶的卫生间。80年代,在北京的豪华宾馆里才出现抽水马桶。到现在,发展中国家还有29亿人用不上卫生间。现在,我国将卫生间的面积标准和设施标准正式列入“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规划设计导则”。而城市里,“双卫”成为房地产开发的新潮户型。
学名座便器的马桶,古代原名虎子;至唐代,由于要避李世民一个叔叔的讳,故改名为马子(大概因为是用来骑的吧,香港人称对象为马子,不知是否这个缘故?),至现代后,才改称马桶。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不要以为“马桶”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它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本乡本土的中国名字。打有蚊子那年开始,我们老祖宗方便的地方就是平地,后来演化为坑,再后来出现马桶,蚊子也是打那一年跟定了人类,当人们露出香臀之时,蚊子就开始聚餐。要说马桶的历史,这得从汉朝说起,《西京杂记》上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这种“虎子”,就是后人称作便器、便壶的专门用具,这也是马桶的前身。如按此说,据说这种“虎子”也是受高祖刘邦以儒生之冠当溺器而受到启发才发明出来的。关于“虎子”的发明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也与皇帝有关。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来。可是到了唐朝皇帝坐龙庭时,只因他们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词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俗称“马桶”和“尿盆”。这中间还有一个笑话,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四川,将后蜀皇宫里的器物全运回汴京,发现其中有一个镶满玛瑙翡翠的盆子,欢喜得不得了,差点儿用来盛酒喝。稍后把蜀主盂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召来献身,花蕊夫人一见这玩意儿被大宋天子供在几案上,忙说这是我老公的尿盆啊!惊得赵匡胤怪叫:“使用这种尿盆,哪有不亡国的道理?”马上将这宝贝击碎。对于马桶最先做了详细文字记载的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辞源》中对其解释为“木制的马桶”。中国古代民间使用的马桶是一种带盖的圆形木桶,用桐油或上好的防水朱漆加以涂抹。抽水马桶是谁发明的,连许多专家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外国人发明的。一种说法是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总是去最近的大下和小河里就地解决。尽管哈灵顿发明了马桶,但由于排污系统不完善而没能得到广泛应用。1861年,英国一个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我们不喜欢谈论厕所,所以产生了很多这方面的隐语,如1号、化妆、“伦敦”(轮蹲)等。但实际上我们非常在意它,不妨像美国有本畅销儿童读物叫做《人都要尿尿》一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上海作家蔡翔在回忆20世纪50年代苏州河一带居民的日常生活时写道:“晨光初现,粪车就会摇着铃铛走进小小的巷子,许多的男人和女人就会揉着睡眼,拎着马桶,依次走出家门,然后,就在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队。”所以,那时的苏州河永远稠得像黏汁,水面上永远漂浮着粪便。人人都要上厕所,但用什么样的便具实在有天壤之别。20世纪初的包身女工们在规定的五分钟内“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而在朱门深墙内院,主人上厕所,佣人则拿温热的毛巾毕恭毕敬地侍候着,主人屙完了还要说“满好”;现代人更是君子不用动手,就能使坐便器自动完成冲便、洗净、烘干的功能。马桶变迁的100年,是泪与笑的100年。抽水马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80年代初在北京够点档次的宾馆里才见得到。但现在连北京稍像点样的收费厕所里都用上了它,坐着真比蹲着强。这种装置因为采用虹吸、螺盘虹吸等原理将溲溺抽走,而非人们想象中的用水冲,所以叫抽水马桶。如何又省水又吸力大,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现状:虽然抽水马桶已经较为普及,但现在发展中国家还有29亿人用不上卫生间。 参考资料:(更详细的由来,发展)
一场“厕所”革命
——20世纪中期抽水马桶的发明抽水马桶是谁发明的,连许多专家也说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外国人发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抽水马桶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
我们都不喜欢谈论厕所,所以产生了很多这方面的隐语,如1号、化妆、“伦敦”(轮蹲)等。但实际上我们非常在意它,不妨像美国有本畅销儿童读物叫做《人都要尿尿》一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上海作家蔡翔在回忆20世纪50年代苏州河一带居民的日常生活时写道:“晨光初现,粪车就会摇着铃铛走进小小的巷子,许多的男人和女人就会揉着睡眼,拎着马桶,依次走出家门,然后,就在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队。”所以,那时的苏州河永远稠得像黏汁,水面上永远漂浮着粪便。
人人都要上厕所,但用什么样的便具实在有天壤之别。20世纪初的包身女工们在规定的五分钟内“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而在朱门深墙内院,主人上厕所,佣人则拿温热的毛巾毕恭毕敬地侍候着,主人屙完了还要说“蛮好”;现代人更是君子不用动手,就能使坐便器自动完成冲便、洗净、烘干的功能。马桶变迁的100年,是泪与笑的100年。
抽水马桶是谁发明的,连许多专家也说不清。一种说法是1596年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的马桶——一个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总是去最近的大树下和小河里就地解决。尽管哈灵顿发明了马桶,但由于排污系统不完善而没能得到广泛应用。1861年,英国一个管道工托马斯·克莱帕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节水冲洗系统,废物排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
抽水马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后来传到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但现在连北京稍像点样的收费厕所里都用上了它,坐着真比蹲着强。这种装置因为采用虹吸、螺盘虹吸等原理将溲溺抽走,而非人们想象中的用水冲,所以叫抽水马桶。如何又省水又吸力大,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虽然抽水马桶已经较为普及,但现在发展中国家还有29亿人用不上卫生间。
目前国内生产各类马桶的厂家已有上千个,被认定的产品逾300种,成为卫浴建材类的支柱。美标、TOTO、HCG、科勒等不少国外名牌也涌入了国内,上万元价格的抽水马桶也不足为奇。
现在国家将卫生间的面积标准和设施标准列入“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规划设计导则”,以人为本成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而对老百姓来说,“卫生”和“洗手”都已不能准确表达这块生活空间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眼下,“双卫”(一户两个卫生间)又成为民用住宅的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