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在线阅读

更新时间:02-04 装修 由 离沫 分享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2分)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 。2.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 的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 到 、从 到 的变化过程。(5分)3.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1)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 (3分)(2)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  ,“无限的韵味”是指   。(4分)4.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1) ;(2) ;(3) 。(9分)中国瓷器 出题背景 为能更好体现语文学科和“两纲”的融合,在现代文阅读(一)中选择了说明文《中国瓷器》。该文不但介绍了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还生动介绍了中国瓷器高超的民间工艺及承载的丰厚文化积淀。选择《中国瓷器》作为阅读材料,意在引导中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同,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作为初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自2000年至今,时隔七年又未出现在中考的试题中。(一)(23分)第1题(2分) 答案:C 这是一道词语选择题。在解题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逐一辨析四个词语的意思,二是联系上下文。四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A.光彩夺目——颜色与光泽十分耀眼;B.流光溢彩——流动闪烁的光彩;C.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D.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就像活着的一般。 从上下文看,这一段主要介绍的是工艺美术技法,从要求填入词语的这一句看,省略号前介绍的内容为“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四个词语中与“技艺”相匹配的惟有C。同时,填词前有“堪称”二字,从语感上讲,其他三个词语填入之后均不通顺。由此可以得到正确的选择。第2题(5分,每空1分)答案:时间 简单 精细 自然 刻意 这一道题目共设两个考点。一是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大致有三种:(1)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由表及里,或从上到下(或反之),或从整体到局部(或反之)等,依次进行说明的,可称之为空间顺序。(2)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的可以称之为时间顺序。(3)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者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来安排说明顺序的,可称之为逻辑顺序。第⑤段在介绍“工艺美术技法”时,从“早期”到“盛唐”到“宋代以后”,显然是以时间为序。 第二个考点考的是“纹饰的特征的变化过程”。在解题时,要抓住文中有关“纹饰特征”的词语,同时还要体现出“变化”。这道题目的第二个考点与前一考点毫无关联,但是由于没有分行,紧密相连,因此如果审题不细致的话很容易误解为时间顺序上的“从 到 ”,产生失误。第3题(7分)(1)(3分)答案:岁寒三友(1分)瓷盘以松、竹、梅为主体图案,寓意要追求高洁、坚韧的品质(2分)(2)(4分,每空2分)答案:花卉瓷酒盅形体小 酒盅因它的“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 第(1)小题要求概括“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并简述其寓意,这是将文本理解和图案解读相结合。命题者认为“岁寒三友”松、竹、梅在初中阶段背诵的古诗词中多少有些涉及,而在越来越重视文化认同的今天,料想初中学生对“岁寒三友”的寓意也不会一无所知。 第(2)小题要根据文意抓住“有限”、“无限”来答题,从上文看,“有限的空间”指的是花卉瓷酒盅形体小,而“无限的韵味”则是指瓷器中有着丰富的“美的意蕴”,“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第4题(9分,每空3分)答案:科学技术含量高 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 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中国瓷器阅读短文第六段主要用了什么说

中国瓷器第6段主要用了举例子,引资料的说明方法。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经典的古玩书籍有哪些推荐

《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考文物专业人员时候,必读的基础书,通俗易懂,内行可以入门,外行粗度也不会生涩。掌握一些中国古代陶瓷的总体特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每一个年代按着种类来区分,图少,理论性比较强,实操性比较弱。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出版,文物考试推荐参考书,虽然每年都考不了十分的题。此书应该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放在一起,补充《中国陶瓷》少图的特点。此本着重于陶瓷的发展历史,比较简略。由于图多,阅读起来不乏味,而且权威。为无基础的人力荐。《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帝王与宫廷瓷器》,刘伟,紫禁城出版社,故宫出的,图片都是精美宫廷器,各朝各代的典型器,工艺最高器形。图片内行都必须看过,外行也有热闹看。

中国古代陶瓷介绍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 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的成份主要是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等。常见的陶瓷原料有粘土、石英、钾钠长石等。陶瓷原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粘土、石英、长石经过加工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半干可压、全干可磨;烧至9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从此一时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来影响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时传入我国。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末大乱,英雄竟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即五代,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由于东北的(辽)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再后则被蒙古族所灭。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自杀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从吴三桂召满清大军入关到1911年清室覆灭,满清统治垂二百余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注目的产品。

中国瓷器阅读答案 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中,“有限的空间”和“无限的韵味”

有限的空间指的是花卉瓷盅的体积小无限的韵味是指一盅一花一词,瓷精,图美,词句优雅,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我也正好做到这篇老师分析过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

(1)瓷器实用性强,耐磨抗腐;产地众多,产品精美,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瓷器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代表,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历史悠久,影响深远。(2)社会性质的制约,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海禁”政策;技术上缺乏新的突破;工业革命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形成了竞争局面;战争频繁和政局动荡。(3)原因: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政策;技术创新,影响扩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4)中华文明的复兴。认识:中国富裕程度提高;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倡导理性爱国等。

中国瓷器 现代文阅读

中国瓷器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酒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1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A、光彩夺目 B、流光溢彩 C、巧夺天工 D、栩栩如生……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 。12、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 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 到 、从 到 的变化过程。13、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⑴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 ,“无限的韵味”是指14、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⑴ ,⑵ ,⑶ 。参考答案:11.(2分)C 12.(5分。每空1分)时间 简单 精细 自然 刻意 13,(7分)(1)(3分)岁寒三友(1分) 瓷盘以松、竹、梅为主体图案,寓意要追求高洁、坚韧的品质(2分)(2)(4分,每空2分)花卉瓷酒盅形体小 酒盅因它的“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 14.(9分,每空3分) 科学技术含量高 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 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声明:关于《中国陶瓷史在线阅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3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