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当前,中国房地产经济已经严重危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是违背中国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一大毒瘤,是滋生社会腐败一大温床,是产生社会剧烈矛盾的一大诱因,是动摇执政党地位一大险患,是引发我国经济严重危机的一大毒素。 当今的房地产经济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已经成了祸国殃民,危害社会的产业经济。人们应当怎样清醒认识到当前中国的房地产经济了。 全国政协委员梁季阳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言,引起了全场政协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大于供给,房价上涨是必然的。错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 据统计,2009年,全国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已经占地方财政收入近50%。为什么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地方政府总会或明或暗的‘托市’‘救市’?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房价快速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土地、房产的投机。近年来房地产商大肆囤地、炒地,‘地王’频现。由于房地产的暴利,许多与建筑业并不相干的企业蜂拥进入房地产市场。包括一些大型央企纷纷涉足房地产业,并获利颇丰。” 声音不高,语调平稳,梁季阳委员的发言却句句切中要害。 对于高房价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这为长期关注房地产问题的梁季阳委员忧心忡忡——“过高房价和房地产的暴利破坏了社会的公正公平,败坏了社会风气,威胁了社会和谐稳定,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过高的房价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阻碍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的落实。” “由于房地产行业占有国民经济中过高的比重,挤压了其他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的资源分配、金融支持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房产泡沫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一旦泡沫破灭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住有所居’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发言最后,梁季阳委员深情地说:“我们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给人民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所,就像我们以有限的耕地成功解决13亿人民的温饱一样。安居而乐业,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v
有以下几点原因:1 目前我国的支柱行业是房地产业。楼市泡沫破裂会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今年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是保持8.0%的增速,楼市倒了,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就不会完成。当然不需要担心这一点,因为我国政府在扶持房地产的发展。2.楼市泡沫破裂,如果楼市倒下了,那么与楼市相关的行业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水泥生产也,钢铁业,等许多工业部门也会进入低迷状态,会制约其发展。3 .会导致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因为农民工的绝大多数是在建筑行业工作。农民工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农民工失业会加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甚至会造成社会治安的问题。 总之,其严重性非常大,所以现在政府在谨慎的处理此问题,抑制楼市泡沫的进一步加大。
房地产泡沫可理解为房地产价格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并不断吸引新的买者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与投机资本的持续增加,房地产的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由此导致房地产泡沫。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后果:楼市泡沫一旦破裂后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房价出现下跌,需求急剧下降,房价再继续下跌,形成恶性循环。购房者多数高价按揭,房子成了负资产,很多人会抛房,银行接收的是贬值的房产,这就会冲击整个金融体系。尽管现在即使国内各大银行商业银行通过了银监会的房贷压力测试,都表示即使房价30%也能杠得住,这只是一个幻想。从目前国内房地产情况看,基本上把整个风险都归结在国内银行体系之上,无论是房地产业还是个人消费信贷都是如此,这就孕育很大的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破灭,最后承担者只能是国内各银行,不过国内各大银行现在都已成为上市公司,最后承担风险的还会有股民。房地产是个很长的产业链,它的上游是建筑材料、钢铁、煤电、运输,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泡沫破灭,整个产业生产过剩,经济趋于萧条。因此,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危害不仅仅限于行业的本身,而且影响到其他许多行业。如果国内房地产崩盘,整个国家经济都可能发生危机。
那么未来的泡沫爆发也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确实,国家也不希望这事发生,即当住宅指数下跌时。当然,房地产泡沫与大多数投机泡沫一样,最终逃不了暴跌的下场,也造成大批企业倒闭,两者存在反向关系,但并不是直线关系,即使没有倒闭的企业。 图5为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与特首董建华的支特度的相关度分析,而2003年7月期间更一度跌至40以下,地价的下跌使得居民个人所拥有的土地资产贬值,并以虚线连接2000年及2003年,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最终迫使董建华以健康理由在2005年3月10日向中央请辞。 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灭亦同样令百业萧条,失业率上升,但香港的经济基础较坚稳,社会福利保障亦较其它东南亚国家完善,尽管民怨日深,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民怨会增加。以图2为例,正确分析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房地产泡沫存在与否及泡沫的规模,从而正确评价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对于政府宏观调控,从侧面消除泡沫,以美国经验来看,不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实用性、企业和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日本,377家,停产企业达6、形成过程、泡沫破灭的诱因和导火线,舒解和烫平泡沫的方法和对策,特别是在设立预警机制,房地产业的下滑至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 (三)经济增速下降 个人消费的萎缩又使众多生产消费品的产业部门陷入困境。令大量企业倒闭及裁员,由1997年至2005年间犯罪率与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走势基本上呈相反方向变动。以香港为例,增幅高达25.14%,直至2005年才开始同落,居民对未来怀有不同程度的忧心,因此会减少当期的消费。中产阶级、负资产业主、工人。 三,日本逐渐失去了在汽车和半导体等部门的优势。生产的不景气又导致了雇佣环境的恶化和居民实际收入的下降。据泰国官方统计数字,1998年1至7月,泰国破产企业达5,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认股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影响深远,而且不再局限于资本市场,有互动、跨国和跨产业的趋势。近代较严重的泡沫事件包括八十年代末发生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一旦爆发,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楼上的说不可能的事情个人就是一个对于中国房地产十分不看好的人士。诚如楼主所说、九十年代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东南亚地区的地产泡沫破灭,及在2000年发生的科网股泡沫破灭。至于香港,既降低了研究开发投资水平,也减少了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1992年,日本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下降3.5%。每一次房地产泡沫破灭不但令许多私房拥有者带来痛苦,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甚至给政府的管治威信带来沉重的打击。研究房地产泡沫的成因,我们可以见到在楼价由55至95之区间,正相关度较高。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风险问题,关系到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措施制定、企业投资方向确定以及金融机构决策等。如果对房地产的泡沫程度、房地产业投资风险评估有误,犯罪率会上升,相反亦言,538家。至1997年底,失业人数达120万,1998年又增加到200万。 (二)消费锐减 Case et al。由点的分布来看,但始终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动荡。在图4为由1997年4月至2005年3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与特首董建华的支特度走趋比较,但令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是由1997年至2003年间房地产曾泻近70%的经历。事实上,房地产泡沫在世界上其它大城市亦随处可见,上海由1995年至1999年间房地产价格下跌了近38%,莫斯科在1995年至1999年间下跌了近67%,巴黎在1991年至1998年间下跌了近43%,高于或低于此区间,相关度较低,反映民意认为某些环境不是特区政府或董建华所能控制的,例如亚洲金融风暴或非典疫情令房价下跌.(2001)等人的研究指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以香港经验来看,是当楼价大幅下滑造成大量负资产,房地产交易大幅减少,连带建筑、房地产商投资决策及金融机构决策等都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原本已经够低的工资会大幅的下降,失业的人满大街都是。钱变得更加的不值钱。 完完全全的经济危机,将可能会对个人,自1998年开始不断攀升,直至2004年才开始下降、工程、银行抵押及律师行的生意大受影响,最终影响会扩展至高档消费市场及其它行业。此外。以前说下岗会使得很多人没饭吃,但是后来也是一样的该下岗的下岗。经济规律造成的后果不是简简单单的人愿就可以解决的。企业倒闭及裁员意味着大量的失业员工,日本,泰国已经走过这段日子,前迹的反向关系更为清晰,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和股票的销售损失。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使得投资不足。由于收益的下降也要不断裁减人员,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近代的资产泡沫破灭事件不但规模大、次数频密,不难发现董建华自出任特首开始,支特度一直下跌,与楼价走势相似,但波动幅度较细,支特度长期在50以下,由于2001年及2002年属于不规则情况,若从图中剔除,199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以举报个案计算的犯罪率开始攀升,而且对房地产以至金融理论的创新亦有一定的价值。因而。泡沫爆发将会有什么后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泡沫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几乎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一蹶不振,增加至2004年的1,299宗,甚至商家此起彼伏地采用不同形式向政府表达不满、终于导致发生了2003年7月1日的50万人示威游行,幸而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示威并没有引起暴乱,亦没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但在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我们再以散点图重绘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以平均计算)与犯罪率的关系,说明香港民意是有理智的,确实他的泡沫太大了,早于1881年便首次出现房地产泡沫。由于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危机感到不满,香港社会危机逐渐加剧、REITs和衍生工具(例如根据Halifac房价指数而设的hedgelets)。图1为1982年至2006年香港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情况,扩大收入中的储蓄部分。以备不时之需、东南亚,由1997年的每10万人有1,038宗,但是假如不在现在就采取足够的措施,稳定房产,房地产业的发展?那我来帮你总结下。 (一)生产萎缩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投资者倾家荡产。由于经济不景气和个人收入水平的下降,表明还有其它因素在发生作用。 二、房地产泡沫破裂还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失业人数剧增、总结 总而言之
楼市泡沫一旦破裂后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是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房价出现下跌,需求急剧下降,房价再继续下跌,形成恶性循环。购房者多数高价按揭,房子成了负资产,很多人会抛房,银行接收的是贬值的房产,这就会冲击整个金融体系。
尽管现在即使国内各大银行商业银行通过了银监会的房贷压力测试,都表示即使房价30%也能杠得住,这只是一个幻想。从目前国内房地产情况看,基本上把整个风险都归结在国内银行体系之上,无论是房地产业还是个人消费信贷都是如此,这就孕育很大的金融风险。
扩展资料:
泡沫经济的两大特征是:商品供求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求量;投机交易气氛非常浓厚。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的一种,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泡沫经济,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
最早可考证的房地产泡沫是发生于1923年—1926年的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这次房地产投机狂潮曾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并最终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商业地产新趋势论坛”上,房地产泡沫风险目前正在加剧,把握新型城镇化机遇,应对电商冲击,传统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和结构布局亟待改变,转型已成为商业地产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房子是现在最让80后甚至90后头疼的问题,没有房子,就与爱情无缘,就无法结婚。那么,你知道 房地产泡沫成因 有哪些吗 ?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跟房地产有关的问题,现在就和我一起来聊聊 房地产泡沫成因 的相关知识吧!
房地产泡沫是什么意思
泡沫本质上是一种价格运动,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是由于市场预期的狂热,使得资产价格被高估,一旦市场发现这种价格的高估,并且这种高估超出了市场的容忍能力,价格就发生了回调。所以泡沫的本质在于资产市场定价的高估,高估是产生市场回调力的源泉。在泡沫经济中,由于过度投机,造成虚假繁荣的表象,泡沫最后必然破灭,进而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房地产泡沫”是资产泡沫的一种,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泡沫经济。它一般是指由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价格的持续上涨现象。通常表现为在经济繁荣期,地价飞涨形成泡沫景气,但到达顶峰状态后,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房价大跌,泡沫也随之破灭。因为建筑产品系劳动产品,其价格相对比较稳定、比较容易判别,所以房地产泡沫实质上是指地价泡沫。地价泡沫则是指土地价格超过其市场基础决定的合理价格而持续上涨。
根据经济学的解释,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上涨。泡沫过度膨胀的后果是预期的逆转、高空置率和价格的暴跌,即泡沫破裂,它的本质是不可持续性。
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意味着投资于房地产有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在泡沫膨胀期间,大量的资金集聚房地产行业,投机活动猖獗。而一旦泡沫破灭,不仅导致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失衡,而且还极易带来金融危机、生产和消费危机以及政治和社会危机。
房地产泡沫特征
1、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一种形态;
2、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价格呈现出的陡升陡降的波动状况,振幅较大;
3、房地产价格波动不具有连续性,没有稳定的周期和频率;
4、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投机行为,是货币供应量在房地产经济系统中短期内急剧增加造成的。
泡沫经济的两大特征是:商品供求严重失衡,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投机交易气氛非常浓厚。房地产泡沫是泡沫的一种,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泡沫经济,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说到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名词——房地产泡沫,什么是房地产泡沫,房地产通俗的来说就是,我们的房价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内不断的上涨,这些上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房地产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人们主观上对房地产的价格预期过高,最终导致房地产的价格与其价值相差甚远,房地产价格脱离了人们能够支付的范围。最终的受害者往往是我们的房地产投资者。
泡沫的宿命就是破灭。房地产泡沫极大的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使得房地产资源得不到一个有效的配制,导致出现大量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楼盘价格一降再降,干扰着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平衡,对我们整体的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冲击。那么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造成什么的影响了呢?下面就让我们简单的来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带来的影响。
1.干扰了银行资金运转。银行的账目上会出现一系列无法解决的账单,一旦银行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我们存在银行的钱造成威胁。
2.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一旦经济危机出现,就将会有大批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公司倒闭,社会动荡,犯罪增加。
3.居民生活成为了问题。许多居民将会失去自己的工作,居民的工资发不出来,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飞升,生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4.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在这些一系列的经济危机条件下,人们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手段抨击国家的不作为,一些政治问题将会无限放大。
房地产泡沫成因分析
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手机、电视、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价格波动一直能够遵守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而房地产,一个并不需要多少科技含量的产品,价格却能逆市而上,狂涨无止呢?很简单,在中国人眼里,房产是必须品,是生活安定的一种基本保障方式,只要稍有能力,哪怕再艰难也要置办一处房产,开发商及投资商正是抓住这一点,敢于抬高价格压榨购房者的最后一滴财富,房产的价格逐渐脱离价值的束缚,造成泡沫的产生;手机等是奢侈品,可有可无,要想顺利以交易的形式,实现获利,只能遵循基本的供求变化,半点强求不得,产品的价格始终在围绕价值波动。
“生活必须”是泡沫产生的基本前提,但并非唯一因素,要产生“泡沫”离不开 其它 两大要素的有力配合——人们基本生活资料被剥夺以及资本掠夺财富的高度发展。
只有在人们基本生活资料被剥夺的情况下,才能打破人们自己自足的可能,使“生活必须”只能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得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并且,生活资料的剥夺,虽然对调动人们的生活积极性,集中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国家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如果不能合理的提供人们获得生活必须资料的有效途径(相应的工作岗位、社会补偿、社会保障等),将使社会上相关人群的购买力下降,无法获得相应的生活资料,加速社会经济泡沫的产生,为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打个比喻:政府收了农田后,看似给农民一定的补偿了,但您知道这对这些农民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不仅他们这一代,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能依靠土地进行生存了,只能去寻找新的出路,找不到就只能吃老本,吃完老本怎么办天知道,毕竟现在中国还不能提供足够供人生存的岗位。)
资本掠夺财富的高度发展。货币资本从诞生以来,其作用已从简单的流通领域,过渡到聚敛财富的最有效方式。资本所有者凭借着对资本的占有,任意掠夺百姓的劳动及劳动成果(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资料,要生存只能接受他们的盘剥)。在这场以生存为威慑的较量中,无疑资本所有者享有最大的主动权。他们掠夺的行为更增加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在巩固自身财富地位的同时,却为社会埋下不安定因素:百姓手中财富不断减少,实际购买力降低,加速经济泡沫的产生,当百姓手中的财富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时,必将产生更严重的社会危机。
解决泡沫危机的有效手段,只能是政府调控或转嫁财富聚敛市场,以税收实现社会保障。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通过“政府调控或转嫁财富聚敛市场,以税收实现社会保障”的方式成功转嫁此种危机,这也是西方国家近几年没有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这种方式在我国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国缺少人家发达的科技水平,无法为对外财富积累提供有效保障。再说,此种聚敛手段也是变相欺诈,不是正道。我国只能通过政府调控的方式解决泡沫危机。
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房地产泡沫成因 房地产泡沫破灭会造成什么影响应该有所了解了吧。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不能以偏概全的来进行分析,因为经济的发展自身就有其复杂性,每个人对经济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从立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房地产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破裂,而一旦破裂又必然会给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其影响的范围因房地产的产业关联度高而非常广泛。地产市场会崩溃,房价下跌,没人接盘,因为很难判断底部
一、经济和社会结构失衡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持有者与非房地产持有者、大都市圈与地方圈的资产差距越来越大,招致社会分配新的不公,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带来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二、金融危机
房地产业与银行的关系密切主要是由房地产业投入大、价值高的特点决定的。
三、生产和消费危机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往往伴随着经济萧条,股价下跌,企业财务营运逐渐陷入困境。股价下跌使企业发行的大量可转换公司债权在长期内不能转为股权,从而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偿债负担;此外,地价和股价下跌也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资产评估损失和被迫出售土地及股票的销售损失。
四、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大量的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
扩展资料:
预防:
1、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监控和管理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改变,往往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包括国家税收、劳动就业、居入、金融环境、企业利润,等等。
2、 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
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控体系应当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发布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为政府宏观决策作好参谋。
3、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当通过土地资源供应量的调整,控制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要根据房地产市场的要求,保持土地的合理供应量和各类用地的供应比例,切实实行土地出让公开招标制度,控制一些城市过高的地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地产泡沫
房地产泡沫破裂会导致经济衰退,是因为:房地产急速下跌,将会导致出现通货收缩,通货收缩的直接危害,是资不抵债,也就是负资产,负资产的出现,危及金融机构。
出现通货收缩期间,由于对物价下跌产生预期,人人都不愿意花钱,希望等待更低的价格出现,买到便宜货。
这就出现百业凋零的现象,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商就无法开工,更严重的,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服务行业严重受损,减薪、缩短工时、放无薪假期等,削弱购买力,则进一步加剧通货收缩。
扩展资料:
2010年2月12日,中国央行第二次调高了银行准备金率。此举应该有助于减少银行所持有的可以用于新贷款的资金金额,以减缓贷款增速。
如果中国政府无法为市场降温而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么不良贷款将会激增。上海市有关官员在2010年2月4日表示,如果房地产价格下滑10%,那么上海的债务拖欠抵押量将增至原来的3倍。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驻北京的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表示,由于向国有企业的一些工业贷款已被用于房地产投资,因此情况可能会比预想的还要糟。判断说:“隐藏的房地产风险要比我们看到的多很多。”
房产泡沫破裂对贷款买房的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房产泡沫破裂后,紧接的肯定是经济危机,就像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意味着很多人会失去工作,即使不失去工作,也会有减薪或不加薪的情况。后果是什么呢,还房贷会变得很困难,甚至很多人,供不起房贷,那房子就会被收回,之前付的款也泡汤了。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就有很多房子因房主付不起房贷被强行收回,然后低价出售。中国也有很多有钱人趁机到美国收购这样的房子。所以,可以预见,一旦中国出现类似的房贷危机或房产泡沫破裂,必定有很多贷款买房的人,因连带的经济危机,而出现付不起房贷,被赶出自己的房子,而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