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代码是1022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NEFU),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学校历史
东北林学院
952年10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成立东北林学院的决定,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成立,同时将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森林科并入,暂与东北农学院合署。
1956年5月1日,教育部、林业部联合通知,决定东北林学院独立建校,并划归林业部主管。
1958年2月,建立凉水林场。10月,带岭分院正式成立。
1962年,东北林学院(大专部)并入牡丹江林业学校(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964年,经林业部批准,吉林林业工程学院(部分)并入东北林学院。
1968年10月,各系师生上山搞“政治野营“,迁往带岭林区,林学系去美溪、大丰林业局,采运系去凉水林场,水利系去南岔林业局,机械系去翠兰林业局,道路去友好、双子河林业局参加劳动。同时并入带岭林业干部学院,领导关系下放给黑龙江省。
1970年,大批教师和干部下乡插队,连续7年没有正式招生。
1973年6月,在农林部的建议下,省决定东北林学院迁回哈尔滨办学。同年7月10日,迁回哈尔滨原址。
东北林业大学
1985年8月,林业部发文批准该校改为东北林业大学。
1992年2月,经林业部批准该校原林业工程勘察设计所更名为东林大工程勘察设计院。
1996年11月,林业部批准了该校“211工程”部门预审。
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10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3月,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
2014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7年9月,东北林业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23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3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7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青年学者6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4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1个团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66个本科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园林、森林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和生物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交通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学、园林、森林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森林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会计学、物流工程、经济统计学、社会工作、化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动物科学、产品设计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林业工程、林学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和林产品加工产业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省级):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学、林业工程、生态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国家林草局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林学、林业工程、生物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个省生物质能技术中试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2个省级智库、另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工机械检测站等60个研究检测机构。
截至2020年10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8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奖励232项(其中一等奖2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61项,获得授权专利4000余件。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校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近150位来自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中国国(境)外攻读学位。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合作举办的办学机构、办学项目分别获批招生。学校举办了“林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2019年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生源来自五大洲80余个国家。
10022是北京林业大学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学校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理念。
截至2020年12月,校本部有校园面积696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设17个学院。学校在校生25276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044人,其中专任教师1312人,包括正教授363人、副教授5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获奖教师中,有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25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2人获全国林业教学名师称号。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有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教育培养基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北京市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种,国家级规划教材5种,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种,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
优势学科及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园林、农林经济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科学、风景园林、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产化工、英语、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风景园林学、林学
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林学
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植物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林业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一级重点学科: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学、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科学技术哲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方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学(林产品贸易方向)
北京市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培育)
二级学科: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草业科学、土壤学
交叉学科:生态环境地理学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区别:
专业代码一般指专业国标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哲学是010101,国际经济与贸易是0201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北京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001,中国人民大学的是100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按照当年各省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计划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来填报,切记不要将招生计划数误认为院校代号,更不要使用往年的旧院校代号或院校国标码,否则会导致志愿无效。
华南农业大学院校代码是10564。
专业代码如图所示:
华南农业大学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占地825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历史沿革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南农业大学
院校代码就是区别于各个学校的代号,专业代码就是学校里区别于各专业的代号。
专业代码就是用来指示大学或其他专科学校的某一种专业的数字编号,然而所谓的代码就代表哪个院校。
代码就是程序员用 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 源文件,是一组由 字符、符号或信号 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唯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及容易修改等。
源代码是代码的分支,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代码相当于代码。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书籍或磁带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 计算机程序。
源代码是相对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而言的。 源代码就是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写出来的地代码。目标代码是指源代码经过编译程序产生的能被 cpu直接识别二进制代码。
在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是以书籍或者磁带的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的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计算机程序。
主要课程:木材学、胶合材料学、热工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电工与电子技术、投影制图、人体工效学、美学基础、专业绘画、建筑设计基础、造型原理。专业实验:木材学、木材干燥、木材保护学、木工机械、厂内运输与气力输送、制材学、木制品及家具生产工艺学、家具检测、人造板表面装饰等。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前景:主要到木材工业、家具制造业、室内工程等领域的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从事木材加工、室内设计、室内装饰的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林业大学 【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 【吉林省】北华大学 【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 【浙江省】浙江林学院 【安徽省】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 【湖南省】中南林学院 【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四川省】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省】西南林学院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