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市场分析

更新时间:02-03 装修 由 瞳荧 分享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也是建材行业发展的黄金三十年,但是建材行业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限制因素,行业整合势在必行。在淘汰落后产能,迈向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数量不少的企业会由于经营和生产的原因,陆续退出了这个行业。而行业规模型企业此时则有了更多的市场空间。行业洗牌和市场格局重塑,将成为2016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被激发出来。以阿里巴巴、建品汇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正在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建材业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材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市场以及新的消费习惯,用互联网视野去审视和改变。2016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建材企业通过大数据了解市场需求,利用信息化打通生产与销售,实现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同步,以更快、更好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牢牢抓住市场需求。

建材市场为什么越来越冷清原因出在哪里

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在建材市场还是比较火爆的,大家在家里面装修的时候,还有维修一些小配件的时候都会到建材港里面去转一转。但是随着后来家居市场的逐渐扩大,很多中型的或者是大型的建材港市场却越来越冷清了。建材市场的人觉得这是房地产方面的因素,因为很多人现在都买不起房了,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根本就不会去逛建材港了,都用别的渠道购买。

通过各种数据分析,大家会发现这些建材市场的人把自己的生意冷静归结为房地产市场低迷。因为如今的房价越来越贵,很多年轻人都直呼买不起房,年轻人买不起房就更不用提装修的事情了,所以建材市场才会越来越冷清,而且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不过这些建材市场的人也只能够硬着头皮往前走,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够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够得到改善。

因为大多数建材市场都是有门店的,而且生意做得非常大,这些门店租金都很贵,再请一两个销售人员还要给开工资,但是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价格也在逐渐的透明化,所以建材市场的人也不能乱定价钱了。而且以前的时候建材市场的人只能够坐在店铺等顾客过来看,如今的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购买,有的会直接到实体店去体验,所以很少有人会来逛建材市场。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是建材市场方面好像并没有太大的改善,以前商场的经营方式就是给店铺收租金,但是如今的建材市场依然用的是这套模式,除了会收租金之外,还会收管理费,根本不在乎商户的生意情况是什么样的。而且很多建材市场的经销商在坐等客户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吸引客户,市场上的第三方平台也在卖这些东西,所以实体店的建材市场生意越来越冷清。

建材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建材行业运行短期受到较大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建材行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全年行业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建材工业生产保持增长

建材行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

2020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与整个工业增速持平,其中12月当月增速7.4%,自9月份由负转正后持续提高。

近几年,中国主要建材产品生产保持增长。2020年水泥产量23.8亿吨,同比增长1.6%,平板玻璃产量9.5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3%。

企业效益稳中有升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对于基础建设投入的逐渐加大,居民的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近些年精装修、装配式建筑政策的持续推动,中国建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6万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4871亿元,同比增长3.2%。

其中,水泥行业营业收入9960亿元,同比下降2.2%,利润总额1833亿元,同比下降2.1%;平板玻璃行业营业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9.9%,利润总额130亿元,同比增长39%。

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大背景下,建材行业的市场结构、动力结构均出现明显调整变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台调整期”特征。主要产品生产总体放缓态势已基本确认,行业总体规模保持平稳波动,而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规模结构有所调整,玻璃纤维、技术玻璃等行业受国内外需求环境变化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声明:关于《建材市场分析》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4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