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五个检测项目一般是pH值检测、SS项目检测、氨氮检测、BOD检测和COD检测。
这些项目的测试内容如下:
1、PH值检测:指pH测试,也指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污水中氢离子总数与总物质含量的比值。
2、SS项目检测:指水中悬浮物的检测,包括不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氨氮检测:氨氮是指水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它是水体中的主要OD污染物,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检测:指生化需氧量的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5、COD检测:化学需氧量检测是测定水样中需要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水中的物质来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类: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温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产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不需要净化处理或仅需做简单的处理,如冷却处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的混合污水称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净化处理。
4、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污水
五类水质标准参数
五类水质标准参数,水质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而制定的,下面了解五类水质标准参数。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比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严格。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水质基本归类
饮用水类:
饮用水I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未受污染。
饮用水II类:较清洁,过滤后可成为饮用水。
饮用水III类:过滤清洁后可用作普通工业用水
污水类
IV类:普通农业用水,灌溉用。
V类:普通景观用水。
劣V类:无用脏水。
国标五类水质标准:
水资源保护和水体污染控制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制订水体的环境质量标准,保证水体质量和水域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制订污水排放标准,对必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必要而适当的处理。
一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二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三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水质划分标准:
1、实验室用水质标准:
(1)由于一级水、二级水的纯度很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极易溶入水中影响水质的PH值,从而难于测定水质真实的PH值,因此,对一级水、二级水的PH值不要求测定。
(2)同上原因,18MΩ超纯水、一级水、二级水的电阻/导率需用新制备的水“在线”测定,离线检测无效。
(3)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的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可用其他条件和制备方法来保证一级水的质量。
2、电子工业电子级水质标准:
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劣五类水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劣五类水:污染程度已超过五类的水。
Ⅰ类(一类地表水):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二类地表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三类地表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四类地表水):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五类地表水):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综合水质级别评价的判断标准。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整数位、小数点后三位或四位有效数字组成:
WQI = X1.X2X3X4
其中:
WQI ——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X1 —— 综合水质级别;
X2 —— 综合水质在该级别水质变化区间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公式按四舍五入的原则计算确定;
X3 —— 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单项水质指标中,劣于水环境功能区目标的指标个数;
X4 —— 综合水质类别与水体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视综合水质的污染程度,X4为一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不小于6.5且不大于9.5。
扩展资料:饮用水水质标准
一、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微生物”。
1.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2.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3.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4.菌落总数(CFU/mL) 100。
二、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三、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参数:1、一类水质,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二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3、三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4、四类水质,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五类水质,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朴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水产养殖一般水质测溶解氧、盐度、CO2、氨氮等数据。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里,溶解氧可谓是最最要命的指标。短时间内溶氧就可以过山车似的从高溶氧掉到致命的低浓度,除了溶氧还没有哪一个水质参数可以短时间内把鱼搞死的。
因此,连续的不间断的溶氧监测非常关键,除此之外,最好有紧急增氧设备以及应急备用电源,以确保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应付的来。
盐度很重要,一般的渔场水体盐度都是恒定的。当然某些渔场在育苗和养殖时的盐度会有所不同,盐度的测定就显必要了。最常用的恐怕是比重计,由比重推算出盐度(网上有比重盐度换算表格);
其次是光学盐度计,这个真心准确,用的时候像海盗船长一样,碉堡了,就是用之前需要校对一下,还有注意温度变化;再有就是电导率探头,这个不用说,是最准的,直接读数。
扩展资料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当氨氮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超过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的污染。氨氮含量一般不宜超过0.5毫克/升,氨氮含量超过2.00毫克/升,鱼类出现氨氮中毒症状是肯定的。
氨氮的检测受水体里多种离子的影响,需要多因素补偿,每多一种因素就意味着要多整合一种探头,每多一种探头就意味着多了一项维护。以E+H的探头为例,它整合了氨氮、硝酸盐、钾离子和氯离子四种探头,售价在十万以上。所以电极法探头既贵且维护繁琐,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比色法,市面上已经有商用的快速检测设备。
1、1类2类3类水质标准是: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2、水质标准是国家、部门或地区规定的各种用水或排放水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它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法令,是判断水质是否适用的尺度,是水质规划的目标和水质管理的技术基础,对于不同用途的水质,有不同的要求,从而根据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经济水平、损益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水质标准。
3、目前中国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水污染排放标准”等等,使水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作为衡量市政自来水水质指标的标准,最基本的是42项常规指标,常规指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通常生活饮用水满足了常规指标即可达到使用要求。常规指标包括五类,即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1)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流行病学安全指的是确保水质微生物学质量的安全性,防止饮用水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目前,微生物污染仍然是饮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胁,常见的水体传染疾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污染来源主要是被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水。微生物指标包括4项指标,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是评价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可以指示肠道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但它不是专一的菌属,如果在水样中检出大肠菌群,则应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以证明水体是否已经受到粪便污染;如果水样中没有检出总大肠菌群,就不必再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水中菌落总数可以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净化效果的指标,说明水体已受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来源和该水体传播传染病的风险程度。菌落总数的限值为100CFU/mL,每毫升水样中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个,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限值均为每100毫升水样中不得检出细菌菌落。(2)毒理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中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毒理指标有:砷、镉、铬(六价)、铅、 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共计15项。其中砷、镉、铬(六价)、铅、汞属于重金属,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甲醛属于有机物。人类长期饮用重金属超标的水,会导致饮用者患各种疾病,损害器官、神经系统,有的甚至致癌,如砷对人体的损伤以慢性中毒为主,表现为皮肤出现白斑,随后逐步变黑,角化肥厚呈橡皮状,发生龟裂性溃疡,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还可使皮肤癌发病率增高;汞为剧毒,可致急、慢性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为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肾脏和胃肠道。这类指标包含的物质对人的毒性较大,因此对此类指标应严格执行标准限值要求。(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感官指标即是为了保证水质良好的感官性,从水的色泽、外观、嗅味可以直接判断出水质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判断水质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标。饮用者几乎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官来判断水质及其安全性。如果水质混浊、有异色、有异味,就会使饮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绝饮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包含色、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四项指标。色度: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分为真色与表色,真色是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或无机物质所造成,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色,土壤腐殖质-黄色,低铁化合物—淡绿蓝色,高铁化合物—黄色。一般来讲,水中带色物质本身没有明显的健康危害,色度在卫生上意义不是很大,主要是考虑不应引起感官上的不快,其限值为不大于15度。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是表征水质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等,其来源为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滤除、配水系统中沉积物沉积物重新悬浮、生物膜脱落等。水体中某些化学物质和细菌、病毒的附着在悬浮物上,影响消毒有效性,是饮用水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操作控制参数,其限值为1NTU。臭和味,给人一种嫌恶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消费者投诉的指标,指示水处理和配送时的失误、水中存在潜在的有害物质,应当严格控制。臭和味的来源为天然无机和有机化学污染物、生物来源或过程(如藻类繁殖产生腥臭)、合成化学物质的污染、来自腐蚀或水处理的结果(如氯化)、储存和配送过程中微生物活动产生,其限值为无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给人一种嫌恶的感觉,表明水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或生物的过多繁殖,应当严格控制。肉眼可见物的来源为土壤冲刷、生活及工业垃圾污染、水生生物、油膜及其它不溶于水的悬浮物(含铁高的地下水暴露于空气中,水中的二价铁易氧化形成沉淀;水处理不当造成水中絮凝物的残留;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大量有色悬浮物的产生),其限值为无肉眼可见物。化学指标也与感官性状有关,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总溶解性固体等。应从影响水的外观、色、臭和味的角度,规定这些物质的最高容许限值。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有pH值、溶解性总固体、硬度、铁、锰、铝、铜、锌、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13种,这些水质指标过量会对感官指标有影响,对输水系统有害,也会对饮用者造成一定的危害,也是应当严格控制的指标,如,铜会增加镀锌铁、钢制管材和管件的腐蚀、会使衣服和卫生洁具着色,还会使水带有令人厌恶的苦味;饮用含锌高的水容易引起恶心和昏厥;硫酸盐使水产生味道、对配水系统的腐蚀、轻度腹泻作用;溶解性总固体过高时产生若咸味,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及家用热水器;总硬度过高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水的味道,消耗肥皂,产生水垢,腐蚀容器设备。(4)放射性指标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中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水的放射性主要来自岩石、土壤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有几百种,浓度一般都很低。放射性的有害性作用为,增加肿瘤发生率、死亡以及发育中的变态。放射性指标包括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其限值分别为0.5和1Bq/L(5)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为了保证饮用水生产中人工添加的消毒剂及其副产物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饮用水必须要消毒,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要杀死或灭活致病微生物。目前主要的消毒方式有用氯气、氯胺、臭氧和紫外线消毒等。为了保证从用户龙头出来的水仍有消毒作用,在接收到的自来水中可能会有一些消毒剂的气味。消毒剂常规指标为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一氯胺(总氯)、臭氧、二氧化氯,只要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不超过标准规定,对人体健康就没有害处,但为避免这类物质导致危害,也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标准中规定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水的检测指标如下: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如下:1、供水单位的水质非常规指标选择由当地县级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 定。3、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 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4、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2、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饮用水监督、 监测方案。3、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范围、项目、频率由当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法律依据】《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六条 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监测水质常规五参数的意义:pH:地表水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电导率:主要是测水的导电性,监测水体中总的离子浓度。包含了各种化学物质、重金属、杂质等等各种导电性物质总量。溶解氧:地表水中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溶解氧是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水体是否具备自净能力的表示。浊度:浊度值的高低,直观反映的是水体的浑浊程度。浑浊程度主要是受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引起,不溶性物质包括悬浮于水中的泥沙、腐蚀质、浮游藻类和胶体颗粒物等。降低浊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水中的细菌、大肠菌、病毒、隐孢子虫、铁、锰等。温度:地表水温度的变化,会对水生野生动物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生物生长和鱼虾类动物进食的速度,以及它们的繁殖时间和效率。
水质监测常规五参数技术指标1.禹山在线溶解氧传感器 DO量程范围:0-20mg/L或 0-200%饱和度精度:±1%2.禹山在线浊度传感器 TUR量程范围:0.1~1000 NTU精度:<5%或 0.3NTU(取大者)3.禹山四电极电导率传感器 CT量程范围:0.1~5000 µS/cm或0.01~100mS/cm精度:±1%4.禹山数字pH传感器量程范围:0-14 pH精度:±0.1 pH
禹山在线多参数传感器
禹山手持多参数传感器
标准中规定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水的检测指标: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扩展资料: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1、收集、汇总监测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以往的监测资料。
2.调查监测区域内城市发展、工业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尤其是地下工程规模应用等;了解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和地面水污染现状。
3.测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确定采水器和泵的类型,所需费用和采样程序。
4.在完成以上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根据地区特点与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个水文地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