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铺上一层金属的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关于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吧!1. 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电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电镀的基本过程是将零件浸在金属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板作为阳极,接直流电源后,在零件上沉积出所需的镀层。例如镀镍时,阴极为待镀零件,阳极为纯镍板,在阴阳极分别发生如下反应:阴极(镀件):Ni2++2e→Ni (主反应)2H++2e→H2↑ (副反应)阳极(镍板):Ni-2e→Ni2+ (主反应)4OH--4e→2H2O+O2 (副反应)不是所有的金属离子都能从水溶液中沉积出来,如果阴极上氢离子还原为氢的副反应占主要地位,则金属离子难以在阴极上析出.根据实验,金属离子自水溶液中电沉积的可能性,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到一定的规律。阳极分为可溶性阳极和不溶性阳极,大多数阳极为与镀层相对应的可溶性阳极,如:镀锌为锌阳极,镀银为银阳极,镀锡-铅合金使用锡-铅合金阳极,但是少数电镀由于阳极溶解困难,使用不溶性阳极,如酸性镀金使用的是多为铂或钛阳极,镀液主盐离子靠添加配制好的标准含金溶液来补充,镀铬阳极使用纯铅,铅-锡合金,铅-锑合金等不溶性阳极。看完了上面关于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可能很多不是学理科的人还是不太明白到底电镀是怎么样工作的,那么接下来我就用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话语跟大家介绍一下电镀的具体工作原理吧!电镀需要一个向电镀槽供电的低压大电流电源以及由电镀液、待镀零件(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装置。其中电镀液成分视镀层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属离子的主盐,能络合主盐中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用于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缓冲剂。阳极活化剂和特殊添加物。电镀过程是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经电极反应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在阴极上进行金属沉积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包括液相传质、电化学反应和电结晶等步骤的金属电沉积过程。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电镀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完整过程:(1.) 浸酸→全板电镀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级逆流漂洗→微蚀→二级浸酸→镀锡→二级逆流漂洗(2.) 逆流漂洗→浸酸→图形电镀铜→二级逆流漂洗 →镀镍→二级水洗→浸柠檬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以上就是关于“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相关内容。
镀液的锌镍比例不对,产品大小,热处理的方式,电镀液设定的电流密度都会影响滚镀锌镍合金镀层的上镀情况,而且内圈橡胶必须电镀时间缩短,否则会溶解变形的。一般控制电镀时间2小时以内。采用我公司的ZNICKEL210适合滚镀,电流密度设定在0.5-0.7安培/平方分米,30公斤M10螺丝,200-220安培电流,1小时滚镀可以达到8-10微米。
建议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试一下槽液中的杂质离子,看看铜含量在多少!正常应该不会超过5PPM,新开的线问题会最多,除了设备上,应该看看原材料怎样!建议使用低电流电解(镍含量肯定会有些损失的)!
锌合金的生产流程:1.模具图纸的评审2.模具开发3.模具T1。。。4.小批试产5.量产锌合金的工艺流程:1.压铸毛坯,去边料2.冷却冲水口3.批锋处理4.攻牙5.抛光6.电镀7.镭雕8.组立包装注:一:其中镭雕有两种方式完成 1.先电镀再镭雕 比较常用,成本低,比较适合小面积镭雕 2.先电镀再镭雕,镭雕后再镀一次 这种比较适合大面积镭雕,成本高二:锌合金也可以做机械拉丝,工艺比较复杂 ,成本高三:锌合金电镀有水镀和真空镀 1.水镀 优点:耐磨,抗腐蚀性较好,正规大公司水镀,6个月的保质期。 缺点:颜色比较局限 银色,浅枪色,金色(金色一般不稳定) 2.真空镀 优点:颜色的选择比水镀广 缺点:耐磨,抗腐蚀性较差
一、电镀锌工艺电镀锌:行业内又称冷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蓝镀、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二、工艺流程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三、影响因素⑴锌含量的影响锌含量太高,光亮范围窄,容易获得厚的镀层,镀层中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太低,光亮范围宽,要达到所需的厚度需要较长的时间,镀层中铁含量高。⑵氢氧化钠的影响氢氧化钠含量太高时,高温操作容易烧焦;氢氧化钠含量太低时,分散能力差。⑶铁含量的影响铁含量太高,镀层中铁含量高,钝化膜不亮;铁含量太低,镀层中铁含量低,耐蚀性降低,颜色偏橄榄色。⑷光亮剂的影响ZF-IOOA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低电流区域无镀层,钝化颜色不均匀;ZF一100B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整个镀层不亮。⑸温度的影响温度太高,分散能力下降,镀层中铁含量高,耐蚀性降低,钝化膜颜色不均匀,发花;温度太低,高电流密度区烧焦,镀层脆性大,沉积速度慢。⑹阴极移动的影响必须采用阴极移动。移动太快,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粗糙;太慢,可能产生气流,局部无镀层。
1.优异的耐腐蚀性。同样厚度时,锌镍合金层耐腐蚀性为纯锌镀层的4-8倍,镀层本身对钢铁基体为阳极性镀层,可提供有效的阴极保护作用。2.厚度保持在螺纹公差范围内5~15μm的厚度,可获得较长时间的耐蚀性。显示涂层本身具有非常低的腐蚀速率。3.镀层与基体间有足够的结合力,以保证镀层发挥其高耐蚀性。4.优良的耐热疲劳性能。在-60-250℃之间镀层经激冷激热处理后,其耐蚀性无变化。5.可加工性与电镀纯锌层相当。镀层经变形加工后,仍具有优于纯锌镀层的耐蚀性。6.低氢脆性。锌镍合金镀层氢脆率仅为1.5%,而电镀纯锌的脆化率一般均在40%以上,光亮镀镉层为18%左右。7.锌镍合金镀层的硬度比纯锌高,因而具有更好的耐磨性。8.工艺操作简便。电镀锌镍合金的工艺流程及设备与电镀纯锌一样,不需增加特殊的装备。工艺流程:镀前验收→除油→水洗→酸洗除锈→清洗→活化→水洗→电镀锌镍合金→水洗→钝化→水洗→干燥→分类包装。
工艺流程:
以镀锌铁合金为例,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镀液配制:
镀液的配制(以lL为例):
⑴在镀槽内先加入1/3体积的纯净水;
⑵用1/3的纯水溶解氢氧化钠(溶解时会发热,必须小心);
⑶用少量的水将氧化锌调成糊状,然后加入较多的纯水,充分搅拌。将搅拌好的氧化锌慢慢加入到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络合后加入到镀槽中;
⑷当镀液温度降至30~C以下后,加入85g的Baser,充分搅拌;
⑸将15mL BaseF溶解在15g BaseR中,然后将其混合物加入镀槽;
⑹加入4mL的H—O624,充分搅拌;加水至所配体积;
⑺加入光亮剂ZF-105A、ZF-105B;充分搅拌。
黑色钝化工艺流程:水洗→出光→水洗→黑色钝化→水洗→后处理→干燥。
特点:
电镀锌目的是为了防止钢铁类物体被腐蚀,提高钢铁的耐蚀性及使用寿命,同时也使产品增加装饰性的外观,钢铁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被风化,水或泥土腐蚀。国内每年被腐蚀的钢铁差不多占整个钢铁量的十分之一,所以,为了保护钢铁或其零件的使用寿命,一般都采用电镀锌来将钢铁加工处理。
由于锌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变化,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能产生一种碱式碳酸锌薄膜,这种薄膜就能保护好内部零件而不被腐蚀损坏,即使锌层被某种因素破坏的情况下,锌和钢经过一段时间结合会形成一种微电池,而使钢基体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总结电镀锌有以下特点:
1、抗腐蚀性好,结合细致均匀,不易被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进入内部。
2、由于锌层比较纯,无论在酸或碱环境底下都不易被腐蚀。长时间有效的保护钢体。
3、经铬酸钝化后形成各种颜色使用,可根据客户喜爱挑选,镀锌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电镀锌
镀锌后一般不会再镀其他镀层,只是进行钝化就可以了,即使是锌合金电镀也要采取特殊的前处理工艺,然后预镀铜,再进行其它电镀锌是很活泼的金属
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
完整过程:
1、浸酸→全板电镀
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级逆流漂洗→微蚀→二级 →浸酸→镀锡→二级逆流漂洗。
2、逆流漂洗→浸酸→图形电镀铜→二级逆流漂洗 →镀镍→二级水洗→浸柠檬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
塑胶外壳电镀流程:
化学去油.--水洗--浸丙酮---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还原--化学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镍--水洗--光亮镀铬--水洗烘干送检。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电镀需要一个向电镀槽供电的低压大电流电源以及由电镀液、待镀零件(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装置。其中电镀液成分视镀层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属离子的主盐,能络合主盐中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用于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缓冲剂。
阳极活化剂和特殊添加物。电镀过程是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经电极反应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在阴极上进行金属沉积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包括液相传质、电化学反应和电结晶等步骤的金属电沉积过程。
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
常用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1) 钢铁件电镀锌工艺流程 ┌酸性镀锌 除油 → 除锈→ │ → 纯化 → 干燥 └碱性镀锌 (2) 钢铁件常温发黑工艺流程 ┌ 浸脱水防锈油 │ │ 烘干 除油→除锈→常温发黑→│ 浸肥皂液 ——→ 浸锭子油或机油 │ │ └浸封闭剂 (3) 钢铁件磷化工艺流程 除油→除锈→表调→磷化→涂装 (4) ABS/PC塑料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 亲水 → 预粗化(PC≥50%) → 粗化 → 中和 → 整面 → 活化→ 解胶 → 化学沉镍 → 镀焦铜 → 镀酸铜 → 镀半亮镍 → 镀高硫镍 → 镀亮镍 → 镀封 → 镀铬 (5) PCB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 粗化 → 预浸 → 活化 → 解胶 → 化学沉铜 → 镀铜 → 酸性除油 → 微蚀 → 镀低应力镍 → 镀亮镍 → 镀金 → 干燥 (6) 钢铁件多层电镀工艺流程 除油 → 除锈 → 镀氰化铜 → 镀酸铜 → 镀半亮镍 → 镀高硫镍 → 镀亮镍 → 镍封 → 镀铬 (7) 钢铁件前处理(打磨件、非打磨件)工艺流程 1、打磨件 → 除蜡 → 热浸除油 → 电解除油 → 酸蚀 → 非它电镀 2、非打磨件 → 热浸除油 → 电解除油 → 酸蚀 → 其它电镀 (8) 锌合金件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除蜡 → 热浸除油 → 电解除油 → 酸蚀 → 镀碱铜 → 镀酸铜或焦磷酸铜 → 其它电镀 (9) 铝及其合金镀前处理工艺流程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化学沉锌 → 浸酸 → 二次沉新 → 镀碱铜或镍 → 其它电镀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铝铬化 → 干燥 → 喷沫或喷粉→ 烘干或粗化 → 成品 除蜡→热浸除油→电解除油→酸蚀除垢→阳极氧化 → 染色 → 封闭 → 干燥 → 成品 (10) 铁件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 热浸除油 → 阴极 → 阳极 → 电解除油 → 弱酸浸蚀 → 预镀碱铜 → 酸性光亮铜(选择)→ 光亮镍 → 镀铬或其它 除蜡 → 热浸除油 → 阴极 → 阳极 → 电解除油 → 弱酸浸蚀 → 半光亮镍 → 高硫镍 → 光亮镍 → 镍封(选择)→ 镀铬 (11) 锌合金镀铬工艺流程 除蜡 → 热浸除油 → 阴极电解除油 → 浸酸 → 碱性光亮铜 → 焦磷酸铜(选择性)→ 酸性光亮铜(选择性)→ 光亮镍 →镀铬(12) 电叻架及染色工艺流程 前处理或电镀 → 纯水洗(2-3次) →预浸 → 电叻架 → 回收 → 纯水洗(2-3次)→ 烘干 → 成品本文来自: 博研联盟论坛 http://bbs.bylm.net ◆学术交流◆科研互助◆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