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脱水机、石蜡包埋机、切片机、染色机以及与开展的病理检查项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和设施条件。新检验科是依照CNAS-CL02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新址实验室要求进行设计和装修的,整体布局考虑了各实验室的衔接以及内部运作的需求,强调通过布局的优化来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针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进行了严格的区域及流程控制,充分体现了检验科“质量、求实、效率、改进”的质量方针。
实验室按照标本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规范的分区,分别为:标本前处理区、实验区、缓冲区、洁净区和办公区,每一分区根据各自的要求又划分了相应的功能区域。装修设计引入了流水线作业的理念,各种仪器和人员岗位设置都按照标本的处理流程顺序分布,从而减少了标本和数据流转的时间,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而且,将原来分散于医院各楼层的实验室集中到一起,各实验室的人员能够互相支持,协同工作,充分地利用了检验科的人力资源。新检验科还设置了阅览区,方便员工查阅各种专业资料,既可以为研究和专业判断提供支持,又可以方便员工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医院和科室领导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1.医学检验科设计规划要点
一、临床检验室应设于近检验科入口处;为门诊服务的临床检验,应有标本采取室和等候处。
二、生化检验室应设通风柜、仪器室(柜)、药口室(柜)、防振天平台;并应有贮藏贵重药物和剧毒药品的设施。
三、细菌检验室应设于检验科的尽端。设无菌接种室时,应有前室;如设培养基室,操作台应右侧采光;接种室与细菌检验室、培养基室之间应设传递窗。
四、检验室应设洗涤设施,细菌检验应设专用洗涤设施;每一间检验室至少应装有一个非手动开关的洗涤池。
2.血库
一、宜临近手术部,并不得与产生放射线的用房贴邻。
二、由贮血、配血、清洗、消毒等室组成;规模较大者贮血与配血室宜分室,与走道之间应设前室。设于检验科的血库应有适当的卫生隔离。
三、有自采血的血库,应增设献血室、灌液室、血细胞分离室,以及献血员休息室,并应自成一区。
3.室内布置
为方便工作和仪器维修,在大型实验室中,采取房屋中间摆设大型和主要仪器设备的办法,这不仅便于仪器工作时散热、故障维修,而且便于清洁卫生。标本处理、分配、加样和一些不需要上机操作小实验,则在墙边工作台上进行。这样布置对工作人员流动和样本的转运也十分方便。小型实验室因空间受限,工作台一般设在墙边。
4.环境选择
为方便患者和临床科室送标本,新检验科实验室选择了大楼二楼,楼下为急诊科与收费处等,楼上十二层集中了除感染科外的所有住院临床科室,无论中晚班各种急诊化验(日班另设有门诊化验室)、还是日常化验均十分合理方便。
5.房间分配
现代检验仪器设备朝着大型化、自动化流水线方向发展,为此,我们打通原有的空间思路,从发展眼不定拉,采取了建立大型实验室为主的措施,在朝南房间把生化、免疫检验室合并设讲在一间。
6.水源设计
所有的实验室都安装了清洁池(独立专用洗手池)和污染池(洗涤与染色用),下水道均直接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洗手池用脚踏式控制,不仅符合实验室卫生要求,也比较耐用。污染池用于洗涤实验污物,为防溅做成了深水池。
7.电源设计
实验用仪器及辅助用电设备事先进行定位,装配好电源插座,且和照明电源分开接线,互不干扰。重要仪器设备均配备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和专用接地线,并考虑预留了不少今后实验室发展可能会购置的仪器及临时用电源插座。
8.照明设计
实验室内照明设备以荧光灯为主,与工作台面平行半隐形安装在抛光天花板内;走廊上采用白炽灯,不同照明光源相结合,使实验室内产生舒适、美感的视觉享受。检验科大门、急诊窗口、值班室配置醒目灯箱,方便群众夜间查找。为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和避免标本污染。细菌室按有关要求安装4支30W紫外线灯,作为常用的消毒设备,也半隐形在天花板内。
导语:医院是一个有着特殊用途的场所,大量人群的聚集,特殊的病人群体以及医生诊断的要求等都使得医院建筑在设计上应该十分注意,为此,我们国家颁布了《医院设计规范》,规范中对医院方方面面的设计要求都做出了具体规定,今天,小编就以规范为标准,为大家讲解一下医院门诊的设计要求。
医院门诊介绍
门诊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主要作用在于对病情较轻的病人做出初步诊断,如果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经门诊诊断以后就要转入其他部门进行深入治疗。门诊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病人,是一个人口嘈杂的地方,规范中对门诊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门诊的设计要点介绍
1、门诊部各个门厅的职能要有明确标识,方便病人清楚流程,及时治疗,还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2、门诊处的病人应该分科候诊,单侧候诊走道的净宽度不能少于2.1米,两侧候诊走道的净宽度不能少于2.7米。
3、对于诊查室而言,开间净尺寸要在2.4米以上,进深净尺寸应该3.6米以上。
4、门诊处的妇科和产科应该分开设立,出入口、检查室和厕所都应该分开独立设置,计划生育部门还要设立手术室和休息室,检查室可以和产科共用,以上三个部门都需要有阻隔外界视线的措施。
5、门诊处的儿科宜设立在一楼,出入方便的地方,儿科应该独立成科,有专门的出入口,入口处应该设有挂号处、预检处和配药处,候诊区域的面积需要满足每名患病儿童至少应有1.5平方米的空间的要求。儿科还应该设立有专门出入口的隔离诊断室,厕所也应该分为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6、肠道科是一个独立部门,需要单独的出入口,除了化验室、观察室和厕所以外,还要设立挂号、收费和取药处,医护人员更衣室也不可缺少。
7、处科的换药室也应该将一般换药室和无菌换药室分别设置。
8、手术室应该包括三部分:准备室、手术室、更衣室,平面尺寸至少应在3.3米×4.8米以上。
9、厕所的数量需要综合统计每日病人的数量来做出决定,通常情况下,男女厕所的比例为6:8,男厕所里,每120人就需要设立2个小便器和1个大便器,女厕所里,每75人需要设立大便器一个。
10、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的坐圈宜采用“马蹄式”,蹲式大便器宜采用“下卧式”,大便器旁应装置“助立拉手”。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11、条儿科应自成一区,宜设在首层出入方便之处,并应设单独出入口。入口应设预检处、并宜设挂号处和配药处。候诊处面积每病儿不宜小于1.50㎡.应设置仅供一病儿使用的隔离诊查室,并宜有单独对外出口。应分设一般厕所和隔离厕所。
12、住院部应设出入院处,并宜设置卫生处理等设施。 卫生处理包括接诊处、理发室、浴室、洁衣室(柜)、污衣室(桶)等,其相互关系应按流程布置。浴室应设大便器、洗脸盆、淋浴器、浴盆各1个;浴盆仅应一端靠墙。传染病科和病床较多的儿科,宜设置专用卫生处理设施,其设施同前款。传染病科不得设浴盆。应设探望病人管理处;宜设小卖部。
13、护理单元的规模一般为30~50床。专科病房或因教学科研需要者可少于30床。一个护理单元宜为同一病科;性质相近的,病床数较少的可合并为一个护理单元。传染病科应单独设置护理单元。
14、护理单元用房的必须配备病房、重病房;病人厕所、盥洗室、浴室;配餐室、库房、污洗室;护士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男女更衣值班室、医护人员厕所。 根据需要配备重点护理病房、病人餐室兼活动室;主任医生办公室、换药室、处置室;勤杂人员更衣休息室;教学医院的示教室、小化验室。
以上就是有关医院设计规范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的是《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039-2014和《医疗建筑设计规范》JGJ312-2013。这个医院建筑的防火设计一般是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039-2014和《医疗建筑设计规范》JGJ312-2013以及相应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的相关规定的。
医院、医学实验室设计、建设 | SICOLAB喜格科研建筑设计标准(JGJ91-201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 ) (1)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WST442-201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1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_2012)【同ISO 15489】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 19781-2005 )基因扩增领域检测实验室认可指南(CNAS-GL029:2018)分子病理诊断实验室建设指南
医学医院实验室装修设计和施工主要参考的规范文件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T19489》《临床实验室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实验室通用安全准则》等,医学实验室的主要设计原则应符合人性化、标准化、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同时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和院内感染的防范。我知道上海有一家叫做CEIDI西递的实验室装修设计公司,他们的设计团队为很多类型的实验室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项目施工总包,其中不乏要求较高的医院实验室设计,您要是有需求可以咨询一下他们。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2001《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14-BS11-200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根据不同情况还要参考具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