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
1、相石是根据寿山石的形状、石质,色彩来设计构图的,是一项繁复、艰难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杂质、裂格等瑕疵时,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除色彩的搭配利用外,还要懂得如何化解瑕疵。
2、打坯要用上十几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卡凿,因此传统雕刻艺人有一个属于雕刻功夫外的功夫——磨刀。磨刀在雕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若是刀不锋利,就打不出或打不好准确的切面。
3、凿坯是继打坯之后的雕刻动作,它用的是手凿,旨在将打坯后的粗坯凿实。手凿一头是木制的手把,另一头就是刀口。凿坯如果说打坯是勾画作品的轮廓的话,那么凿坯就是将这一轮廓描实,使原本的平面有了凹凸变化。
4、修光是雕刻的最后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画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5、磨光分粗磨”、“细磨”和“揩光”3道程序。揩光经过细磨后的石雕,用清水漂洗,清除残留的石粉及杂质。干后, 取一块桐油瓦灰砖沾白茶油和羊肝石粉,细磋石雕的各个部分,使其表面光泽如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生动自然以充分体现木雕的材质美,体现丰富的雕琢美。
2、微雕施工面积极小,没有相当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且刻作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
石雕牌坊是本国独有的建筑物,石雕牌坊通体使用石材制作而成,构件繁多,主要由底座、柱子、抱鼓石、梁、匾额、斗拱、瓦帽这些部分组成。石雕牌坊的造型大气美观,结构合理匀称,周身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代表着本国
的传统文化,各种吉祥物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石雕牌坊按照开门数一般可分为三门、五门、七门。草白玉、青石、汉白玉以及花岗岩这些石材成为制作石雕牌坊的主要石材。牌坊周身布满浮雕图 案,雕刻工艺精美细腻。常见的瑞兽图案有龙、凤、麒麟、鹿(谐“禄”)、鱼(谐“余”)等。另外有荷花、牡丹、松鹤、梅兰竹菊代表着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石雕牌坊顶部的结构造型主要有坊式和楼式两种,楼式结构的顶部结构复杂,斗拱以及楼瓦的配合使得整体气势恢宏。坊式结构顶部则没有了斗拱、楼瓦这些构件, 显得简单大方。在本国,坊式结构多见于南方,楼式结构则多见于北方
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我国石雕制作历史悠久,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雕雕刻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分,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圆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
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影雕。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艺人创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据,故称“影雕“。这种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锯成平板作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经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仅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不但细腻逼真,而且独具神韵,是石雕向纯艺术化的发展,为石雕工艺生产开辟了新的道路。镂雕。镂雕是一种雕塑形式,也称镂空雕,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来。
镂雕是圆雕中发展出来的技法,它是表现物像立体空间层次的寿山石雕刻技法。是从传统中国石雕工艺中发展而来的。古代石匠常常雕刻口含石滚珠的龙。龙珠剥离于原石材,比龙口要大,在龙嘴中滚动而不滑出。这种在龙钮石章中活动的“珠”就是最简单的镂空雕。透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就称为透雕。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不管单面透雕还是双面透雕,都与镂雕、链雕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镂雕和链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两面。因此,镂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在古代,寺庙一般是用来奉祀祖宗、神佛或者前代贤哲的地方。在现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用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而大部分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他们信仰的神明。而今,寺庙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筑、地理、绘画、雕刻、文物、庙会等等。
一座寺庙古建中,通常大部分都是用石材石雕和木材木雕来作为装饰。其中,要数石材石雕最为突出,巧夺天工的传统石雕工艺,精美绝伦的产品展示,都为寺庙古建增添了古色古韵的历史文化气息。下面看下寺庙古建中,常用到的石雕类型有哪些?
一、寺庙的山门——石雕门牌坊
以前,寺庙多建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现今,大部分寺庙会成为人们来寺庙朝圣及旅游的一个地方。因此,寺庙前都会建一座气势恢宏的山门,来吸引五湖四海的香客们。
这座山门一般会运用各种石材来进行雕刻,从而建造出一座雕刻、绘画、匾联集一体的石雕门牌坊。在中国传统的石雕中,每一桌石雕门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它运用了传统的石雕技法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平浮雕、阴线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广为应用。
二、寺庙的柱子——石雕龙柱
石雕龙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座圆柱体的石材,外观雕刻着缠住云龙,柱上横贯一块美丽的云板,像似行云插入云际。整座龙柱象征着吉祥、华贵等意。
一桌石雕龙柱上运用了多种雕刻技巧,如:圆雕、透雕、线雕、平雕、浮雕、画雕等多工雕刻工艺。
三、寺庙护栏——石雕栏杆
石栏杆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在寺庙古建中,石雕栏杆是最不可少的,它既可以拦隔围护,将不同区域分隔开来,但又不会割断各区域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栏杆上的雕刻图案还起着点缀环境的作用。
一块石雕栏杆一般由望柱、栏板和地袱三部分组成,其中望柱分为柱身和柱头两部分。
四、寺庙浮雕雕堵石
浮雕石堵——浮雕,它一般运用在寺庙墙壁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介于圆雕与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浮雕堵石以龙堵为主,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寺院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九龙壁。
五、寺庙石雕香炉、石雕烧金炉
石雕香炉一般采用优质青石精雕细琢而成,香炉两边一般会雕刻龙栩栩如生。石雕香炉的作用,是盛载香支,以作日常供奉神明之用。“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唐代诗人李白描述的诗句。
寺庙焚金炉,一般用青石和花岗岩制作而成。石雕焚金炉石“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
六、寺庙的石亭、石塔、石鼓、石灯笼
石塔是各种石料雕刻而成,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石塔石寺院佛塔的根基,它是连接塔身于地宫的重要部分,寺庙中最常见的石雕佛塔。
石雕石鼓:大部分都不是单独存在,常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栏杆一起产生整体的石雕雕刻装饰效果,和石狮子摆放在一起以增强美感,有祈福、吉祥、辟邪等装饰作用。
石灯笼: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各种石材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品。石灯笼是一种东亚传统照明用具,源自中国,最早雏形是中国供佛时点的灯。
常见的寺庙古建的石雕还有:大型的佛像雕刻、观音菩萨、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宗教人物的石雕。还有十二生肖、功德碑、石雕貔貅、麒麟、石狮子、大象、驼碑龙龟吉祥瑞兽等等各种象征祥瑞石雕。
关键词:寺庙古建
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分,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圆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近年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
如何用CAD画石材雕刻图案:
平立剖就可以,平立面图注要表现基本尺寸,如不同打磨的要求等,剖面主要是表现有特殊要求切割,在平面图中不能表达时补充。
雕刻也只是用平面图加方格网,加上标注说明雕刻方式就可以表达了。在画图时觉得平面不能完全表达时就补充立面,当立面还是不能完全表达就补充剖面。为简便也可以采用说明的形式进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