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孔:将电路画在平面上内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也就是说,网孔内不含有元件。
节点:有两个以上的元件首尾相连的节点。
回路:有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
节点法是最基本的电路分析法之一,另一个是网孔分析,一般的电路书籍都会讲到(初中电路为什么没讲到我就不知道了)。应该将这是一个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电压,进而就出各支路电流。
节点法,全称节点电压法,此法的应用本身是十分简单的,但要先知道一个定律,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英文KCL),即对于电路中的任何节点,流入其中的总电流等于流出它的总电流。
至于什么是节点,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元件相连接的点(看图,a,b,c,d点)。
有了这些知识,应用节点法就很简单,其步骤如下(看图):
1)找出公共节点,设其电压为0。公共节点的选取一般选连接的元件最多的那个点,初中的话,一般就是电源负极了,如图中的d点。
2)选了公共节点后,就设其他的节点电压依次为v1,v2,v3,...。
3)标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方向。这个是可以任意去标的,想怎么标就怎么标,但是要注意了,标了之后,如果最后计算的结果是正值,那么实际电流方向就是你标的那个方向;如果是负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习惯性的是从电源正极往负极方向标箭头(你不这样标,也没关系的,反正要看最后的计算结果)。图中我按习惯标了I1,I2,I3,I4,I5
4)标了电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对每一个节点应用KCL,图中有三个节点a,b,c要用,d点不用,它是公共节点。
对节点a:V1=12V
对节点b:(v1-v2)/2=(v2-v3)/2+v2/2
对节点c: (v2-v3)/2+(v1-v3)/2=v3/2
三个方程,三个未知数,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来之后,你就可以计算各个电流了,这个根据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个节点的电压值。
数学上是很简单的,但要真正理解这种方法,是需要花点心思想一想的。这种方法应付初中的任何电路难题,都搓搓有余了。
PS-关于公共点:公共点设的电压为0,这并不意味着其实际电压为0,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聪明的你,也许看出了,解出来的各个点的电压值是相对于公共节点d的差值,是个相对值,这是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假如你解出来v2=6V(我没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设),而公共节点实际电压为10V,那么b点实际电压就是16V,明白了吧(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这个电路可能是一个大电路的一部分,而d点可能是大电路中的一个点而已)。这个方法的巧妙之处就是通过设一个公共0电压,简化了计算。
但无论如何,各个元件中的电流是不变的,因为计算电流时,是要用到元件两端的电压差。
注:本回答,参考了其他网友的回答。
网孔 1.网的孔洞 普遍含义是指网状物上的孔洞. 如纱窗上的网孔,PCBA印刷的钢板上的孔洞. 2.电力学术语. 指电路回路中不含有支路的回路. 在同一电路中,网孔个数小于回路个数.
网孔普遍含义是指网状物上的孔洞·如纱窗上的网孔,PCBA印刷的钢板上的孔洞·指电路回路中不含有支路的回路。在同一电路中,网孔个数小于或等于回路个数。
新建房屋室内墙壁抹灰层一般都加钢丝网,是起到一个防裂、防止墙面抹灰层剥离的作用。因为建筑工程中墙体抹灰层经常出现开裂、空鼓以及剥落等一些质量通病,所以,一般在墙面抹灰层中加挂钢网来避免墙体防抹灰开裂、剥离。一、以墙面防裂为主要目的方法:常采用直径较细(一般为0.4~0.8mm)、网孔较密(一般为6~20mm,方孔)的钢网,材质多为镀锌电焊钢丝网,主要铺设于墙面的抹灰层之中。二、以防止墙面抹灰层剥离为主要目的方法:常采用直径为1.2~4.0 mm、网孔为50~150 mm的方孔钢丝网,材质多为镀锌电焊钢丝网。主要钉挂在砌体基层或第1遍找平层之上。当抹灰装饰面层的自重较大时,可采用焊接钢筋网,钢筋直径多为4~6 mm,孔径多为50~150 mm。
网孔是回路,是中间不含有其它支路的回路,是一个单连通区域。网孔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