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是一个舶来词,在西班牙语里意为“变形的珍珠”,延伸到艺术上即为华丽、富贵、大气、动感的意思。
巴洛克艺术源于意大利,继而蔓延至整个欧洲,后又传至美洲、亚洲。起先流行于建筑行业,后来扩展至绘画、雕塑、音乐、文学以及服装、家具等和艺术相关的行业领域,从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盛行了一个多世纪。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巴洛克油画是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以“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为代表的早期古典古油之后,兴起的一个新的油画流派,是17世纪西方油画的主流画派。
鲁本斯(1577年一1640年)佛兰德斯画家、17世纪巴洛克油画艺术的重要代表。看过鲁本斯油画的大都感慨其画风的峻朗豪迈舒展大气和设色的大胆明艳,特色鲜明,风格独具。
鲁本斯油画被认为是代表了17世纪巴洛克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从鲁本斯油画的风格特色中可以看出,巴洛克油画艺术虽然在题材上继续沿袭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故事为内容的传统,但在表现形式风格特色上与文艺时期的油画却有着明显不同,它打破了早期古典油画的含蓄平衡、和谐宁静、庄严肃穆的“理性的完美”,在油画中注入具有生命动感的韵律和浪漫主义的激情,而且画面展现出富丽堂皇豪放大气甚至可以说霸气的氛围气势和富于想象的艺术张力。
具体讲,巴洛克油画艺术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豪华富丽。
在宗教神话的内容题材中包含着浓厚的世俗奢华铺排的享乐主义情调。比如鲁本斯的《爱之园》、《土与水》等。
二,激情奔放。
有人说巴洛克艺术是激情的艺术。它打破以往油画追求的理性的宁静和谐,给绘画注入浪漫主义的色彩和要素,比如鲁本斯的《三美神》等。
三,富于想象。
巴洛克油画非常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认为画画不能刻板地根据题材“照本宣科”,而要充分发挥画家的想象,在作品中注入画家个人的思想情感。比如鲁本斯的《父与女》等。
四,设色大胆。
为了彰显巴洛克艺术的奢华壮观,非常注重色彩的渲染,不吝层层叠加,浓墨重彩,使画面鲜亮明艳,光彩夺目。。比如鲁本斯的《美第奇家族抵达马赛》等。
五,充满动感。
巴洛克油画强调画面的动感、空间感、立体感、层次感、深度感,追求富于变化的戏剧化的画面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染。比如鲁本斯的《抢夺留西帕斯的女儿们》等。
巴洛克油画艺术对后来油画包括洛可可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大的油画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艺术流派,这些艺术流派在当时都或多或少的对欧洲有些影响,有的艺术影响很大至今一直很流行,像巴洛克艺术就是17世纪在欧洲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对于巴洛克艺术的来源定义一直不太明确,有的专家认为来源于葡萄牙或者西班牙,但是又有很多人认为它来自于意大利,至今仍然是个迷,下面就让小编简单介绍一下巴洛克艺术,及其艺术风格。
巴洛克被古典主义认为是一种堕落的艺术,后来才公正的认为巴洛克艺术是一种公正的艺术,它的产生源自于反宗教的改革,罗马在当时是教会势力中心,在罗马盛行,虽然不是宗教发明的,但是巴洛克艺术是为了宗教服务的,因为教会而得以生存,被教会支持着。
而在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全盛时期之后的18世纪,巴洛克艺术逐渐的衰弱,后来在18世纪兴起的洛可可艺术和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都受到巴洛克艺术深远的影响,在17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贝尼尼和佛兰德斯两位大师的作品所反映的就是巴洛克艺术最辉煌的艺术成就。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动势,无论是实际的建筑还是抽象的作品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动感,变现了无穷感和庞大感;还有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光线,这和动势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光线不是自然界的光,而是艺术大师们创作出的戏剧艺术的光线,使整体看上去特别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及深度。
巴洛克艺术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塑、绘画、服装、音乐和文学上,八大艺术种类巴洛克艺术占有四种,可见巴洛克艺术对于当时的影响深远。巴洛克艺术除了音乐其他的都是视觉上的表现,音乐是听觉上的表现,视觉上共同之处就是巴洛克艺术都是讲究含蓄的美,在绘画、建筑和雕塑上可以看出巴洛克艺术的动感十足,服装上则主要以收腰裹胸为前提,整体充满着贵族的气息;在音乐上不同与其他音乐上的一点是节奏感十分强烈、活跃,而且节拍短促。在文学上则主要是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因为当时受宗教的影响较大,所以巴洛克文学比较高层次。
罗巴克艺术在今天的欧洲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可以对巴洛克艺术有所了解。
巴洛克美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首先是它的豪华的特色。巴洛克艺术虽是为宗教服务的,有强烈的宗教特色,同时又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非常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巴洛克风格三大特征是颜色、空间感和软装应用。
1、颜色
颜色包括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它还特别喜欢用金银渲染豪华壮丽的场景。另外,擅长运用色彩穿插,采用各种图案,喜欢做大型的精雕细琢和绘画处理。虽然巴洛克装饰风格在色彩上的使用非常夸张和奢华,但它并没有失去浪漫和激情。
2、空间感
线条特征非常突出,有空间感。它用曲线、弧线或曲面来表达巴洛克,生动多变的装饰风格,突破了端庄,强调空间感、立体感和流动性的传统严谨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它热爱体育,认为体育是艺术的另一种表达。
3、软装应用
巴洛克风格家具喜欢使用高质量的木材或贵金属,如胡红木或橡木,强调宏伟和沉重。因此,巴洛克装饰风格的家具尺寸也较大,其覆盖物凸出,使外观看起来非常饱满,并透露出一种男子气概。
欧式巴洛克风格
客厅装饰选择的是欧式地中海风格,那么就要根据地中海风格典型的蓝白色,来选择装饰画。一般我们可以选择白色、蓝色等实木相框装饰画,画面内容可以是动物、风景:或者可以选择无框的油画、复古立体的浮雕装饰画。
根据整体的风格,建议选择清新雅致的装饰画,对客厅进行装饰,会让人感觉,有一股地中海的风正迎面吹来,如上面的客厅背景墙效果图所示,使住户有一种生活在地中海的感觉,更加的身临其境。
巴洛克美术的艺术特征是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代表画家以及作品:
1、彼得·保罗·鲁本斯
代表作品:《阿玛戎之战》,《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美惠三女神》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教名伯多禄·保禄·鲁宾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家,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2、凡·代克
代表作品:《保利纳·阿尔多诺像》
凡·代克,全名安东尼·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佛兰德斯著名画家。出生于安特卫普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学画,曾师从鲁本斯,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严谨画风,擅长肖像画,注重人物内心性格的刻画。
3、卡拉瓦乔
代表作品:《圣乌尔苏拉殉难》、《圣马太蒙召》、《拉撒路的复活》、《圣彼得的否认》、《施洗约翰》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热那亚 、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卡拉契
代表作品:《《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 x 103,2 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
5、伦勃朗
代表作品:《木匠家庭》、《夜巡》、《三棵树》、《浪子回头》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伦勃朗早年从师P.拉斯特曼,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领域。
首先是它的华丽性。由于服务的对象是上层人物和贵族,故而力求豪华之能事是它的特点。
其次,文艺复兴美术强调理性的宁静与和谐,而巴洛克美术则强调非理性的无穷幻想和幻觉,极力打破和谐和宁静。
第三,是它的激情性。巴洛克美术总是充满激情的,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第四,是它的运动性。即是说,它在内容上是充满激情的,而它的外在形式则强调运动感。
第五,是它的空间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基本上是平面的,而巴洛克美术则非常强调空间和立体感。
第六,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美术十分强调综合的特点,而且有多种综合形式。
第七,是它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巴洛克艺术与天主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作品的题材方面,一般多表现一些殉教、幻觉、神迷的故事和情节。
第八,是有一定的背离现实生活的倾向。
巴洛克风格的特点为:雅与浪漫、豪华、具有综合性。
1、雅与浪漫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2、豪华
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3、具有综合性
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什么是巴洛克风格?
1、有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光线,这和动势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光线不是自然界的光,而是艺术大师们创作出的戏剧艺术的光线,使整体看上去特别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及深度。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动势,无论是实际的建筑还是抽象的作品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动感,变现了无穷感和庞大感。
2、巴洛克艺术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塑、绘画、服装、音乐和文学上,音乐是听觉上的表现,视觉上共同之处就是巴洛克艺术都是讲究含蓄的美,在绘画、建筑和雕塑上可以看出巴洛克艺术的动感十足,服装上则主要以收腰裹胸为前提,八大艺术种类巴洛克艺术占有四种,可见巴洛克艺术对于当时的影响深远。
巴洛克艺术除了音乐其他的都是视觉上的表现,整体充满着贵族的气息;在音乐上不同与其他音乐上的一点是节奏感十分强烈、活跃,而且节拍短促。在文学上则主要是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因为当时受宗教的影响较大,所以巴洛克文学比较高层次。
01 巴罗克风格中常见的雕饰图案有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在法国,巴罗克风格的桌类家具还常常运用人体雕像来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巴罗克家具在表面的装饰上,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02 巴罗克艺术的开始首先是以意大利的罗马为中心,继而传向西班牙、德国、澳洲、法国和英国。巴罗克艺术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巴罗克风格的盛行是在1620年间,由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首先拉开序幕。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巴罗克家具最负盛名,跃居欧洲各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巴罗克风格的经典范例。其他如英国的雅各宾式、威廉玛丽式及美国早期殖民地式的家具亦较具影响。 03 巴洛克的设计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造型上采用曲线与曲面等极富生动的形式,突破了古典及文艺复兴的端庄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着重强调的是变化和动感。 (2)打破了建筑空间与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它们互相渗透,强调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综合。 (3)在色彩搭配与装饰素材上追求华贵富丽的风格。 04 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1、豪华,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巴洛克”是一种风格术语,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用这个词来批评那些不按古典规范制作的艺术作品。
巴洛克美术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的那种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它在建筑、绘画和雕塑上有以下的特点。
1、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它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和谐与结构清晰的特点,追求结构复杂多变,配以大量雕塑和装饰的效果。
2、绘画和雕塑: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的方式,而是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来追求稳定,并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复杂多变的结构等。
扩展资料
起源:
巴洛克艺术直接起源于罗马,大概起源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期间,后来扩展到整个亚平宁,至18世纪中叶后扩展到整个欧罗巴及其所有海外殖民地。
巴洛克艺术是一种复杂、奢侈与浮夸的艺术,它的兴起与罗马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及西欧国家君权的加强(特别是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拉丁国家)有密切关系。
或许是教会与宫廷需要表现动感与力量的艺术去表达对天主(上帝)与君王的尊敬与权威,传达对抗议宗(新教)分裂公教(天主教)的不满及封建割据阻碍国家统一的不满;总之,它是为教权与君权的强化服务的,于是应运而生。
至于巴洛克词之源,的确有争议,除了意大利说与西班牙说外便是葡萄牙说,葡萄牙之说极可能与18世纪葡萄牙中兴君主若昂五世(1689-1750)有密切关系,因为这位国王在位期间靠巴西金矿致富而大兴土木,开铺张之风,后世那些挑剔评论家也许据此蔑视此种画蛇添足般的夸张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