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的是对生命的审视,唱的是对自己面对的现实;唱歌更是自己对于世界的渺小。Brian May表示这首歌反映了Mercury的性格和对待人生的方法。当时的评论说这首歌曲在悠扬中蕴含无尽伤痛的情绪,充分体现了乐队唯美精致的乐风。
在酷似歌剧唱诗般的华丽配乐中不断加入大段的重金属吉他riff和solo,这正是Queen的典型风格。歌曲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Queen那种典型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们用了 3 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录制工作,而且在歌曲的音轨上加入了大量的背景配音,以至于在录制完成后,母带的有些地方磁粉已经薄到可以看穿的地步。
这首歌不仅蝉联英国排行榜榜首达九周之久,而且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排行榜上也名列首位,这首歌在摇滚史上更被称作“摇滚歌剧”。
后来在伦敦的多米尼奥剧院,《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一书宣布了“英国热门单曲”的前十名得主,名列榜首的就是皇后乐队的这首经典之作《波西米亚狂想曲》。
1985年7月13日,名为“拯救生命”(LIVE AID)的大型摇滚乐演唱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这是一场横跨多地区的摇滚音乐演唱会的伟大的演唱会。旨在为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饥荒筹集资金,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摇滚乐歌星参加了这次义演。
《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播出就响应的一塌糊涂,外媒把它吹上天,中国人翘首以望。
影片以主唱弗雷迪·默丘利为主线人物,讲述了皇后乐队从英国组建到成为乐坛传奇的15年历程。虽然不是纪录片,但由于影片开发和拍摄时,有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莱恩·梅和鼓手罗杰·泰勒的亲自参与,以及原弗雷迪助理彼得·弗雷斯通在导演监视器前的坐镇,对人物细节和经典场景基本做到了神还原。一系列传世名曲的创作发行过程,乐队成员间的私密故事,以及弗雷迪个人的情感世界,都通过镜头予以呈现。
这部电影用《波西米亚狂想曲》做标题,应该是想表达皇后Freddie的一生,就像是个狂想曲,有摇滚的疯,也有歌剧的悲,当然还有“写给属于他的人”的歌词:生命才刚开始,我不想死去!
但是整部电影并没有表现出他一生太多出彩的时刻。包括这首曲子,也只是他类似平常的灵感,虽然从刚开始和玛丽一起就弹了个前奏,但是中间的过程并没有什么自然的过渡,只是很平淡的从组队,到处专辑,然后火了,然后出新专辑加歌剧元素,然后出了《波西米亚狂想曲》这种白开水的叙事,这首曲子面世的时候电影才放了一半。那个舞台形象极具戏剧表现力的传奇小伙子,私下就是那么腼腆;他与一生中的白月光玛丽·奥斯丁,就是体面分手、扶持相伴;他与其他团员的分合,就是理性而克制。
观众还能随着影片经历经典歌曲的诞生,比如那曲旷世神作《波西米亚狂想曲》,过把音乐瘾。乐队一直在探寻突破之路,弗雷迪在成功将音乐拓宽至四个八度之后,更通过自谱词曲,创造了这支接近六分钟,融合了民谣、吉他solo(指乐器独奏——本网注)、歌剧和硬摇滚的神曲。弗雷迪高亢璀璨的声线和变幻诡谲的唱法借此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这首离经叛道之作,最初被唱片公司直接拒绝,理由和扼杀革新的所有言辞一样,无外乎就是时间太长、胡言乱语和主旨不明。愤然离去的乐队成员,以飞石破窗表达了不屑与抗议。
我觉得影评人们过于苛责了,他们潜意识里认为主角被推上神坛就不该自行走下来,传奇人物就不应拥有拉杂平淡的人生。似乎提及摇滚乐队,就要有狂暴、愤世;提及乐团的分裂,就要有喧闹。
本人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对音乐呈现的部分,点一个大大的赞。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这一切是真的吗?亦或仅仅是幻觉?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被困于山崩地裂,无法逃脱现实的牢笼。
Open your eyes, 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睁开你的双眼 抬头望望天空。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我只是一个穷小孩,我不需要同情。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 little high, little low.
因为我总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时而高亢 时而低沉。
Any 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to me.
风往何处吹,对我来说已无关紧要,对我。
扩展资料: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创作风格与19世纪典型的狂想曲风格如出一辙,既像是舒曼或肖邦创作的即兴钢琴作品,又类似施特劳斯或李斯特创作的音诗(tone-poems),就像这些音乐家穿越到1975年完成了这部摇滚乐的创作。
这首曲子用到的音乐技法只有成熟的音乐大师才能具备,从前奏到最后的终曲,将如此之多的音乐风格完美的混合到一起,要完成这样的创作,非得具备贝多芬的交响曲或是莫扎特的歌剧那样的创作水准,或许我们可以为这首曲子专门设定一个风格,叫它 “微型歌剧交响音诗狂想曲。
百度百科-Bohemian Rhapsody
Queen的《Bohemian Rhapsody》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可怜的小男孩杀了个人,然后向他妈妈供认罪行。
此歌以四种不同的风格代表了他杀完人后的遭遇,一开始是在钢琴伴奏下的痛苦倾诉自己受到的心灵上的冲击;然后以歌剧的形式像他妈妈交待罪行;死了以后他在接受天堂和地狱的审判;最后他在天堂求上帝重新给他一个机会被拒绝后,以重金属的渲染表达了一种愤怒的情绪。
因此,歌曲又回到了最开始那种悲伤而绝望的“nothing really matters”,无论世事变迁,一切于我无异。
此歌的四种不同的风格代表了他杀完人后的遭遇。
第一个是关于他刚杀完人(很有可能是误杀),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最不幸的是他被逮到了(Caught in a landslide,No escape from reality)。
第二部分是讲他向他妈妈交待罪行(Mama, just killed a man,这里只是省略了个I,并不是他妈妈杀了人。这一点可以从下面的“pulled my triger”而不是put her triger 看得出来)。这个可怜的小男孩虽然对他妈妈依依不舍,可是仍然鼓励他妈妈要继续努力活下去(carry on, carry on...)。然后,他因为某些原因(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不细举了)自杀了。并且感到十分悔恨(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第三部分,讲的是死了以后他在接受天堂和地狱的审判。天堂和地狱在决定该把他送到哪边。这里有几个名词,bissmilla是个感叹语,意思是:啊,真主!也就是类似于上帝一类的角色。Beelzebub是堕落的天使或者恶魔的意思。而且看似(听似?)斗争还蛮激烈的。但是很不幸,被拉入地狱了。
第四部分,首先,这部分是用金属的手法来渲染的。表达了一种愤怒的情绪。他问恶魔“So you think you can stone me and spit in my eye”,他又问上帝“So you think you can love me and leave me to die ”然后,他似乎向上帝要求再给他一次机会(纯属臆断),不过上帝似乎回绝了,因此,歌曲又回到了最开始那种悲伤而绝望的“nothing really matters”。这首歌讲的是一个可怜的小男孩杀了个人,然后向他妈妈供认罪行
Bohemian Rhapsody是由皇后乐队(Queen)演唱,由Freddie Mercury所创作的歌曲,中文名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全歌词和译文如下:
Is this the real life - 这是真实的人生,
Is this just fantasy -还是梦幻一场?
Caught in a landslide -身陷困境
No escape from reality -无法回避现实
Open your eyes 睁开眼睛
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 凝视天空和大海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我是个贫苦男孩,我不需任何同情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我任人驱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A little high, little low,(情绪)时而高昂,时而低落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世事变迁,于我无异(这里anyway the wind blows 的意思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化” wind指“趋势”,字面可直译为“风怎么吹”)
- to me -,于我无异
Mama, just killed a man,妈妈,刚刚(我)杀了人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用枪抵着他的头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扣动了扳机,现在他已经死了
Mama, life had just begun,妈妈,人生刚刚开始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 -但是现在我却把它完全毁掉了
Mama, woo,妈妈,呜呜
Didn’t mean to make you cry -无意让你哭泣
If I’mnot back again this time tomorrow -若我明天这个时候不回来
Carry on, carry on, as if nothing really matters -撑住,撑住,就如同 一切都没发生
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太迟了,我的大限到了
Sends shivers down my spine,我后背颤抖
Body’s aching all the time,全身疼痛
Goodbye everybody - I’ve got to go -再见各位,我得走了
Gotta leave you all behind and face the truth -得离开你们去面对真相
Mama, woo -妈妈,呜呜
I don’t want to die,我不想死
I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我有时候希望我从未存在过
I see a little silhouetto of a man, (sihouetto 是 意大利语,英语为sihouette。这里用意大利语单词与下文的歌剧风格相对应)我看到一个侧影
Scaramouche, scaramouche will you do the Fandango -小丑,小丑,你会跳凡丹戈舞吗 (Scaramouche是意大利戏剧当中的丑角,以做鬼脸和滑稽的言语为生,性格猥琐)
Thunderbolt and lightning - very very frightening me -电闪雷鸣,让我战栗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Galileo figaro - Magnifico -
伽利略 费加罗,显贵们 (伽利略是意大利人名,费加罗是西班牙人名。很多人认为,这里的伽利略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伽利略,费加罗指博马舍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那个费加罗)
But I’m just a poor boy and nobody loves me -但是,我是个贫穷男孩,没人喜欢
He’s just a poor boy from a poor family -他只是个穷孩子,来自贫穷的家庭
Spare him his life from this monstrosity -把他从这怪相中解救出来吧
Easy come easy go -, will you let me go -我任人驱使,可以让我走么?
Bismillah! No -,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him go -真主啊(Bismillah 是阿拉伯语感叹词)!不,不能走--让他走--
Bismillah!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him go
Bismillah! We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不能让你走--让我走
Will not let you go - let me go
No, no, no, no, no, no, no -
Mama mia, mama mia, mama mia let me go -
Mama mia (意大利语感叹词,意思为“我的妈啊”) 让我走
Beelzebub has a devil put aside for me, for me -
Beelzebub(腓尼基人的神,又称苍蝇王,被基督教看做撒旦的别称)给我准备好了一个魔鬼
for me -
So you think you can stone me and spit in my eyes -你以为你可以用石头驱赶我,唾弃我的双眼?
So you think you can love me and leave me to die -你以为你可以既爱我,又让我去死?
Oh Baby - Can’t do this to me baby -哦宝贝,不能这样对我宝贝
Just otta get out - just gotta get right outta here -(我)只想离开,只想马上离开这
Nothing really matters,一切没事
Anyone can see,大家可以想见
Nothing really matters -,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一切没事,于我无异
Any way the wind blows...无论世事变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Bohemian Rhapsody
才看完,中肯的说我认为是比较好的。豆瓣8.7分也是实至名归!
但是我也特别理解为什么这部专业评分和大众口碑相差很大,因为除去音乐的部分, 拍得实在乏善可陈。可舞台的灯光一亮起,音乐鼓点和拍手声一响起, 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把十几分钟的Live Aid放在最后也实在很聪明,试问哪个观众听完We are the champions走出影厅不是血脉贲张得像刚看完演唱会。豆瓣8.7分与其说是给电影的,不如说是人们对这支伟大的乐队和这些经典的作品, 以及为这个世界留下了这么多宝贵legacy的Freddie Mercury的一次致敬。
所以我相信能get到这点的人,都不会不自觉的给高分吧。我个人也认为是这一部好电影!摇滚和爱永不毁灭!
《波西米亚狂想曲》具有很现实的意义。自上映后的观影评价争议是比较大的,它的主题是阐述了Queen乐队的传奇。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只属于自己的意义,毕竟总有些东西要超越世俗的意义,尤其是艺术作品,如果总是和特定的事实或世俗观念联系在一切,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失去其应有的光彩。
某种意义来说,它是一部传记片。所以在剧情的设计上有些单调乏味,当然如果是乐队的FANS亦或者是音乐爱好者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值得推荐的。算得上是完美的音乐,不完美的电影。
和很多励志电影一样,《波西米亚狂想曲》同样是一部传递正能量的片子。135分钟的时长浓缩了乐队组成、风格确定以及最后历经波折才得以大放异彩的发展历程。观影的很多观众都说,即便不是皇后乐队的FANS,也为他们的经历所动容。
在美国上映的时候,《波西米亚狂想曲》导演署名是布莱恩·辛格。辛格是美籍很出色的导演,《金刚狼》、《X战警》等片子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其作品风格比较混杂,尤其擅长于对人性卑微一面的挖掘,所以他所拍摄的片子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Bohemian Rhapsody》为音乐传记电影《波希米亚狂想曲》的骨干歌曲,为电影开启及总结佛莱迪·摩克瑞璀璨的一生。
该歌曲结构极为特殊,副歌部分并没有重复,而是由几个风格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乡谣、吉他独奏、歌剧、硬摇滚等,并且充满着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该歌曲是一首精心设计的复杂作品,亦是皇后乐队的标志性作品,作为一支全篇没有重复段落的华丽摇滚艺术作品,该歌曲从开篇开始突然进入歌剧部分,然后又忽然转入摇滚,最后又归于抒情。
创作背景
在《Bohemian Rhapsody》的歌词与旋律上,佛莱迪·摩克瑞谱写出伪歌剧的过渡唱段,歌词中提及17世纪意大利喜剧丑角斯凯拉谟修、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民间舞蹈方丹戈、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以及洛伦佐·达·彭特和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合著歌剧中的角色费加罗。为增加不同的文化内容,佛莱迪·摩克瑞还放入伊斯兰教的祈祷词“Bismillah”。
《波西米亚狂想曲》表达了西方自由主义哲学,融合叛逆不羁、坚持真我的摇滚精神,以它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和自我意识。同时,又具有非传统音乐风格的波西米亚艺术气质,独树一帜,具有强烈思想性和艺术性。
此外,《波西米亚狂想曲》隐含了弗雷迪个人的心理创伤,他回忆:“佛莱迪隐藏了童年时期的不安感,用在外放荡不羁来掩饰,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没有解释过歌词含义,但我认为他把他自己放在那首歌里了”。
《波西米亚狂想曲》的艺术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用古典音乐的方式对摇滚乐进行了一次颠覆。音乐结构极为特殊,曲中无重复的副歌,而是由许多支离破碎且风格步调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歌剧,重金属,清唱等,并且充满著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这在流行音乐中是不可思议的。
歌词悲伤得更加直白,正是佛莱迪本人内心的呼喊。看着歌词,好像就突然生出一种凄凉的同病相怜之感,原来不管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还是如佛莱迪般的天才,都会生出类似的感慨。
这首歌曲在悠扬中蕴含无尽伤痛的情绪,充分体现了乐队唯美精致的乐风。Brian May表示这首歌反映了Mercury的性格和对待人生的方法。
在酷似歌剧唱诗般的华丽配乐中不断加入大段的重金属吉他riff和solo,这正是Queen的典型风格。歌曲的制作过程也体现了Queen那种典型的精益求精的态度,他们用了 3 个星期的时间来进行录制工作,而且在歌曲的音轨上加入了大量的背景配音,以至于在录制完成后,母带的有些地方磁粉已经薄到可以看穿的地步。
本曲音乐结构极为特殊。曲中无重复的副歌,而是由许多支离破碎且风格步调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歌剧,重金属,清唱等,并且充满著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这在流行音乐中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在其单曲化推出后,却得到了不寻常的巨大成功。本曲在英国单曲榜连续九周冠军,并在英国国内销售超过200万张,创下当时英国史上销售最高单曲纪录。本曲今日常被视为皇后乐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