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规范

更新时间:02-03 装修 由 小瓶盖 分享

     为追求城市管理规范化和城市建设现代化,我国实现对全国统一城市规划,于1985年6月14日颁布并实施《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对我国的房屋建筑进行了整齐规划。自这一文件颁布下来,到现在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能实现道路整齐,高楼俨然,楼盘集中等。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包含了四大条条例,分别是总则、户内设计、共用部分、室内环绕和建筑设备,对我国房屋作出了明确的分类,并且对不同类型的房屋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由于现在中国人口比较密集,所以大多数的住宅为中高层住宅跟高层住宅。

    在《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总则里,有提到将住宅建设成适用、安全、卫生、经济做为基本要求,即以建设经济适用房为基本要求。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住宅面积标准来规划个人住宅,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且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从而营造出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城市。

     户内设计,即对套型设计提出了独门独户要求,其中包含了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空间的详细规划。规定了套型住宅占地面积不小于18m^2;卧室之间不能相通并且占地面积至少不宜小于5m^2(单人卧室);起居室的占地面积不宜10m^2;而厨房的占地面积则是根据炉灶的建设而定,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不宜小于3.5m^2,采用加工煤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4.5m^2,以薪柴为燃料的厨房就不宜小于5.5m^2。

为达到舒适,卫生要求,还规定了卧室里必须能够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厨房里要设有炉灶,洗涤池,案台,固定式碗柜等。而复式厨房必须采用电能或管道煤气,而且要设机械排烟装置,为了良好的防水效果,深度还不应小于0.5。为了达到安全的要求,厨房还应有开放式窗户或开向走廊的窗户,采用煤、薪柴的厨房必须要在烟囱那里设通风道。一些像我国东北一些严寒地区,更应该在厨房的烟囱做好通风措施。

高层住宅区里,由于多户人家住在一起,肯定会有一些共用地方。在共用部分这一大条例里就有说明,12层或12层以上的住宅区里,每栋楼房不少于2台电梯,住宿中间层要有直通室外地面出入口。要每家每户都设置邮箱,高层底设有垃圾站,设好防火防塌的安全措施,严寒地区要设防寒措施。如果有地下室的话,一般要高于2m,并设好通风口,做好防潮通风措施。当然,为了丰富小区居民的生活,在小区周围可以建设购物区,休闲区等方便居民活动。

不知道读了以上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条例后,你对我国对住宅建设的要求是否有了更深一层了解。而一些想盖房子或想购买房子的人,可根据这些条例去规划属于你自己的房子或者去选择你所需要的房子。最后,祝你能拥有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家!

居住区设计规范2018

1、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 ~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3、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4、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共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 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5、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 等停放场地。

6、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7、小区(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8、组团(级)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9、宅间小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2019年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组合各层级居住区。“居住街坊”尺度为150m~250m,相当于原《规范》的居住组团规模;由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用地规模约2h_~4h_,是居住的基本生活单元。

限定了住宅建筑最高80米/26层,通过层数及建筑高度两级来给建筑限高。住宅建筑共分五级:底层(1层—3层)18米;多层一类(4层—6层)27米;多层二类(7层—9层)36米;高层一类(10层—18层)54米;高层二类(19层—26层)80米。

扩展资料:

以人的步行时间作为居住区分级的出发点,以此来分级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了居民能够在适宜步行时间内达到相应的设施,引导配套设施的布局。

居住街坊是居住区构成的基本单元;结合居民的出行规律,在步行5min、10min、15min可分别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形成了居住街坊及三个等级的生活圈居住区;根据步行出行规律,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可分别对应在300m、500m、1000m的空间范围内。

摒弃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这两个指标,引入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对地块进行多维度控制。

做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需要参考哪些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64《公园设计规范》CJJ4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等其他专业设计规范。

居住区设计规范202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局部修订条文及其条文及其条文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31号关于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94号)的要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居住区一级的公建指的都是为居住区规模的人口服务的配套设施。如居委会/派出所/它承当一定的公共服务功能。由于国家体制改革,原来的“单位制”都转化为“居住区--小区制”。那么原来“单位制”中的收报员、邮寄员的角色或者传达室,就演变成现在的居住区的邮电所。它只承当一般的邮电服务功能,收发信笺/ 原有的居住区规范是在邮政与电信没分家之前设立的。原来的办理电话业务都是统归邮电局。现在原来的电信局进入市场化,并打破垄断。规范中的“电话”应该就是指办理固定电话业务/提供公共电话。做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需要参考的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64《公园设计规范》CJJ4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等其他专业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一条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 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湖州市提升住宅建筑品质设计规定》发布

3月29日,湖州市住建局发布“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湖州市提升住宅建筑品质设计规定》的通知”。

(截图来源:

来源:湖州市住建局

小区内居民楼与小区内主道距离在建筑设计规范里的标准距离是多少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8.0.5.8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

1、表8.0.5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2、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的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3、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03.02.0

4、多层3.03.02.0

5、有出入口----5.02.5

6、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02.01.5。

7、多层2.02.01.5。

8、围墙面向道路1.51.51.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声明:关于《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规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5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