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最新规范于建设部2012年08月,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
钢筋焊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加热的方式结合和扩散并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钢筋焊接即为钢筋与钢筋之间的焊接,它可分为压焊和熔焊两种形式。压焊包括闪光对焊、电阻点焊和气压焊;熔焊包括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
此外,钢筋与预埋件T形接头的焊接应采用埋弧压力焊,也可用电弧焊或穿孔塞焊,但焊接电流不宜大,以防烧伤钢筋。钢筋焊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统一的验收标准更是安全质量的保证。
钢筋焊接验收规程
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焊接骨架、焊接网)质量检验与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基本规定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应按检验批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质量检验时,应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钢筋的焊接工艺不同,质量检验的要求也不同。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包括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主要检查接头的连接方式和力学性能。
接头连接方式主要通过观察来检查,它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全数检查。接头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时 ,其质量和检查数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钢筋焊接的规范: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
5、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6、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扩展资料
常用的钢筋焊接方法有:
一、闪光对焊:用对焊机使两段被焊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将钢筋沿轴向接长。根据对焊工艺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后者用于焊接大直径钢筋。
二、电弧焊: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凝固后便形成接头或焊缝。
三、电渣压力焊:在上、下被焊钢筋间放一小块导电剂(钢丝小球、电焊条等),装上药盒和填满焊药,用交流电焊机接通电路引弧燃烧,在断电同时,用手动加压机构进行加压顶锻,排除夹渣、气泡,形成接头。这种焊接多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的接长。
(一)在桥涵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中的非预应力钢筋必须符合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相关规定。其力学、工艺也要符合相关规定。(二)钢筋必须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定以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而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工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仓库内,当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和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的老绣皮的钢筋禁止使用。钢筋在除锈时通常可用在冷拉或者调直的过程中除锈,少量的除锈可以采用电动除锈机或者喷砂,局部除锈可采用人工用钢丝刷或者砂轮等方法进行,亦可将钢筋通过沙箱在王府搓动除锈。如果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或者已经伤蚀截面时,应该降低等级使用或者剔除不用。在施工中,当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者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应该充分了解设计者的意图和代用钢筋材料的性能,并须要符合现行桥涵中的相关规定。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相应的变更设计。对于预制结构中的吊环,按规定应采用未经冷拉的R235热轧钢筋制作。钢筋的加工(一)钢筋的调直与污垢的清除要求钢筋的调直和污垢的清除应该符合下列要求:①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的折弯,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该调直。③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R235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二)计算下料长度按照相关规定和经验总结,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如下:①钢筋的下料长度=构件的长度-保护层的厚度+弯钩部分增加的相应长度;②有弯起的下料长度=构件直段长度+构件的斜段长度+弯钩部分增加的相应长度-弯钩的调整值;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的计算周长+弯钩部分增加的长度±弯曲段的调整值。(三)钢筋切断钢筋下料切断时,首先根据配料单对钢筋的种类、直径、根数和尺寸等进行复核,然后,依据钢筋原材料的长度按照配料单进行长短搭配,做到统筹安排下料。依据经验,下料时,应该先切长度较长的料,尽量的减少接头的数量、降低材料的浪费,尽量少使用短尺,避免误差的积累。当刚进材料的直径较大时,采用氧炔焰进行切割。要求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者弯起的现象;钢筋的长度应该做到准确,其允许的偏差控制在±10mm范围内。加工成型①合理配料配料计算时按照长短搭配、统筹排料的原则,减少材料的损耗,并且应该预先确定各种钢筋材料的下料长度调整值。②加工成型线根据钢筋的弯曲的类型和相应刚进材料的下料调整值、弯曲段的曲率半径、扳距等,应该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划线方法,确保划线的简单和准确。③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扳距的大小。(五)质量要求①钢筋的形状应该和设计图纸相符合,且同一平面内没有翅曲现象。②钢筋的折弯处表面没有裂纹的存在。③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mm。钢筋的链接(一)钢筋的焊接轴心手拉应力或者存在小偏心受拉的钢筋的接头,不适合采用绑接的方式。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适合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对于钢筋的纵向的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对于HRB500的钢筋的接头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施工现场没有闪光对焊装置时,可采用电渣压力焊、电弧焊或者气焊等代替闪光对焊。钢筋交叉焊接,且无阻点焊接时,亦可使用手工电弧焊。对于T形预埋件接头与钢板之间焊接时,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仅适用与竖向的钢筋的连接,对于水平钢筋或者斜钢筋的连接,禁止使用。钢筋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使用范围等应该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当使用电弧焊时,钢筋接头处两钢筋搭接端应该预先折向一侧,确保两结合钢筋的轴线的一致性。接头双面施焊时,施焊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施焊时,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搭接钢筋的直径)。施工现场中,对于所有的各种钢筋、钢板都应该有相应的材料证明书和实验报告单。焊条和焊剂应该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该分类存放和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二)钢筋绑扎①除了在普通混凝土中使用的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可以绑接外,对于轴心承受拉应力或者存在小偏心的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该采用焊接的方式。②绑扎接头的布置应该错开,布设在两接头之间的间距大于1.3倍的搭接长度的内应力较小的部位。③绑扎接头禁止布置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其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应该大于10d。④承受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的绑扎接头长度,应该设定为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长度的0.7d⑤对于直径小于12mm的承受Ⅰ级压应力的钢筋末端,可以不做弯钩,当时,这时的搭接长度不应该小于30d,而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五、钢筋的安装(一)浇筑混凝土前钢筋检查①在钢筋和模板之间应该、设置垫块,并且垫块之间应该相互错开,垫块和钢筋之间应该绑扎紧密。②应该对钢筋的间距、数量和型号等进行复查。③在桥体进行浇筑前,对安装好的预埋件和预留孔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查看其是否有遗漏,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二)焊接骨架及焊接网片的外观检查质量要求①焊点处的融化的金属应该均匀。②在对热轧钢筋进行电焊时,压入的深度应该为较小钢筋直径的30%-45%;对冷拔低碳钢丝电焊时,压入的深度应该为钢筋较小直径的30%-35%。③对于点焊,避免存在漏焊、裂纹、灼伤和多孔性缺陷的存在。
钢筋验收规范及标准:1、墙柱底部钢筋的水泥必须清理干净。2、墙柱上的第一根钢筋与两端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3、剪力墙上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与地面的距离应在50毫米以下。4、墙柱竖钢筋的搭接处,必须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绑扎范围内,只要要有三个扣。钢筋的制作要求: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单面焊接判断依据坡口间隙大小以及板材的厚度,单面焊检测依据最新是《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根据国家建筑工程总局(80)建工科字第269号文,由陕西省建筑工程局主管,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负责,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南京市混凝土构件公司、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等单位组成修编组,对原《钢筋焊接操作及验收规程》(BJG18-65)进行了修订。
1、搭接焊接头适用于焊接直径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钢筋。对于Ⅰ级钢筋的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总长度应不小于8d;对于Ⅱ、Ⅲ级钢筋,其搭接焊或帮条焊的焊缝总长度应不小于10d,帮条焊时接头两边的焊缝长度应相等。
2、一般钢筋搭接长度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关。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应用举例
【例d2.1】某构件二级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RRB400(III)级Φ28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解: 最小搭接长度=40d×1.4×1.1×1.25×1.15=88.55d=2479.4mm。
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2150mm长度备料。
j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钢带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且必须分别绑扎后,再用交叉绑扎。墙壁、柱立筋和底板的水平主筋交接处必须绑扎牢固,如悬臂长时,交叉部位必须焊牢,必要时加支撑。
JGJ18-2012是根据新的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国家现在富裕了,为了提高人民生活安全质量,抗震设计等级在不断提高,所以推出了新的设计规范,各项施工验收标准也随着新的设计规范有所调整。
原则
1、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3、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横向构造钢筋或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