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很多幼儿园的厕所都是男孩女孩不分开的,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上厕所的时候不会别扭吗?对此幼儿园的老师给出了三个理由,不得不承认,真的很现实。
1.为了推行男女性别平等的概念:有一位老师解释,幼儿园的厕所没有区分男孩女孩,其实是借鉴了国外幼儿园的做法,为了推行男女平等的概念,故意将孩子的一切东西统一起来,模糊男女边界,剔除孩子心中“小女孩应该这样,小男孩应该那样”的固有观念,让孩子不受性别限制,可以更好地成长。
2.为了方便老师照顾:很多小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自理能力其实是非常差的,一个班里只有几个老师,而孩子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照顾不过来的情况常常发生,时常会有孩子尿裤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男孩女孩共用一个厕所就很有必要了,当好几个孩子都要上厕所的时候,如果不共用厕所的话,至少需要两个老师才能搞定,而使用一个厕所的话,老师可以同时照看他们,让孩子们按序上厕所就行。
3.更多时候,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其实是这个原因:上面提到的这两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但其实更多的时候,幼儿园的厕所不分男女,其实还是这个原因,说出来也出非常的现实,就是为了节省空间和金钱。有些幼儿园的教室空间都比较有限,还要给孩子们设置玩乐、吃饭等功能区域,为了节约成本,只有一个卫生间也不足为奇了。
瑞典斯德歌尔摩有一家特别的幼儿园,为了推行男女性别平等的观念,其园长Lotta把全部男女有别的东西全部统一起来:把机器人、芭比娃娃等玩具全部放一起,谁想玩直接拿;厕所改成男女共用,谁想上就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委屈了,老师不会因为他是男孩子就要求忍一忍,而是引导他别太压抑……
这些把男女边界模糊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剔除“男生就该如何,女生就该怎样”的观念,男生可以玩芭比娃娃、女生也可以去踢球,让孩子觉得性别不是限制他们的身体差异,能用自己最本真的态度去玩耍。
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家长对于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这件事感到担忧,其实是担心孩子的性格发展,毕竟孩子在3岁之后,就有了性别意识,但其实幼儿园的厕所很多都是设置了隔间的,孩子进去之后把门关上,也是相对独立的空间,外面的人也看不见,而且即便是共用卫生间,老师也会让孩子们分开排队,比如先让女孩去,男孩在外面等候。
答:孩子不喜欢在学校上厕所,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①带领孩子熟悉环境;②和孩子谈谈心聊聊天;③用熟悉的工具帮助孩子慢慢习惯、鼓励孩子;④给孩子奖励小红花等激励物品。
1、带领孩子熟悉环境。对于习惯在温暖安静的家里上厕所的宝宝来说,突然身处人来人往、水流嘈杂的公共厕所,其实是进入了一个令人恐惧的陌生地方。提前为孩子创造“参观”公共厕所的机会,有助于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家长可以借着上公共厕所的机会,带孩子去看一看,向他介绍公共厕所的设施,让孩子提前熟悉一下。建议从早教中心的卫生间、大型现代化商场、私人儿科诊所入手。这些地方的公共厕所往往是儿童友好型的,干净、安静,有专门为宝宝准备的设施,帮助宝宝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放松和锻炼。别忘了父母本身也是宝宝的熟悉环境。
2、用熟悉的工具或仪式过渡便携式马桶清洗机。宝宝有时会担心大马桶圈“漏水”。有了这个洗衣机,这个烦恼就解决了。平时宝宝在家可以用洗衣机上厕所。出门的时候带着。即使环境陌生,看到熟悉的垫片,宝宝不安的心态也能得到缓解。这种洗衣机可以折叠,妈咪包很容易安装和携带。成年人外出度假时,也会追求带上自己喜欢的睡衣。所以,孩子带一个熟悉的马桶圈来解决生活中的“大”事情是合理的。谁还不是婴儿?除了垫圈,玩具也可以用来建立“厕所仪式”。我的一个朋友创造了一个有趣的仪式。她的宝宝非常喜欢托马斯·特瑞。每次她想去家里的卫生间,都会大声报告“托马斯在卸货”,家里人会回应“去提摩西机房”,于是孩子高兴地跑去卫生间。当你出门时,卸货的地方会变成“嘈杂的矿井”、“伯爵的城堡”或“嘈杂的码头”,孩子们可以愉快地上完厕所。仪式和游戏的力量不容小觑!
3、鼓励孩子当孩子不愿意在公共厕所时,直面批评可能会加重他们的负面情绪。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更多。不能说:太烦人了,以后都不带你出去玩了。可以说:如果我们在这里上厕所,可以在公园里玩很久!不能说:为什么事情这么多?不都是厕所吗?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可以说:宝宝发现厕所和家里不一样。他的观察力一流!接下来,我们有了新的探索任务。让我们看看哪里一样,好吗?适当的奖励也是有效的。比如奖励小贴纸和小零食。这些“小心机”也能帮助孩子做出更勇敢的转变。当然,赞美并不总是有效的。父母应该尽力而为。同时,仔细观察宝宝。即使他暂时不能顺利上公共厕所,他这次也会比上一次呆得更久。我们应该真诚地表扬他,鼓励他下次更进一步。
4、如果公共厕所不那么干净当厕所不那么干净时,宝宝可能会反抗,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表达清楚。建议家长不要抱怨公共厕所环境,否则负面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不妨问问孩子,“要不要换个隔间?”随身携带不用的报纸和传单会有很大帮助。你可以用这些东西来“装饰”当地的应急厕所。适当遮盖后,环境看起来可能不会那么糟糕。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提前在马桶的水面上铺一张卫生纸来解决。
5、和孩子说说话除了以上几点,孩子不愿意在公共厕所方便还有很多原因。在他们富有想象力的小脑袋瓜里,你永远不知道答案。所以,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聊一聊,看看他们在担心什么。如果担心冲水的声音,降噪耳塞可能会有帮助;担心厕所里的小怪物,背着奥特曼贴纸可能会有帮助;担心陌生人会看到自己,关上隔间的门会有帮助总之,你必须先系好铃再解开铃。让孩子畅所欲言,让家长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综上所述,如果家长能从以上几点来改善,孩子将会喜欢在学校上厕所,不会过度担心环境对上厕所的影响。
孩子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免不了就要上厕所解大小便。先是父母带领,以后就是老师或保育员带领了。
幼儿初入厕所,父母或老师首先要教孩子的是认识自己的性别,如果是女孩,就只能进入女厕所解便;如果是男孩,就只能进男厕所解便了。
但是,大多数幼儿老师比较重视幼儿的进餐和睡眠,而相对忽略入厕这一环节。
其实,在幼儿入厕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少,也很值得保教者的深思。
比如,你知道孩子不肯在幼儿园大便的原因吗?孩子便污了裤子,你该怎样对待他(她)?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在厕所逗留?当你发现幼儿在入厕时观察异性,你会怎样呢?
1.为使保教人员重视和正确看待幼儿入厕这一环节,保教人员应增强保育意识,更新保育观念。保育不仅是照顾好幼儿的身体,还要注重幼儿心理及个性的发展。
比如,幼儿在人厕时,会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兴奋地告诉老师:“哇!我看到大便是不一样的,有长的、短的;还有一粒一粒的;一头大一头小的。”如果老师认为孩子观察又脏又臭的大便简直是无聊,甚至认为孩子下流,进而生气地斥责孩子,那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观察事物的积极性。这时保教人员应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知道排泄是人的生理需要,由于饮食、身体状况的同,其大便的形状和颜色也有不同。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排便是正常的,也可使孩子们获得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识。
2.保教人员要向幼儿家长详细询问幼儿的入厕习惯。为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保教人员要耐心指导,及时提醒幼儿排便,不可硬性规定和限制时间。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排便习惯。
3.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厕所是幼儿园必要的设施之一,在明亮清洁的厕所里,幼儿心情愉快,有利于排便。
4.幼儿人厕时也受保教人员的情绪、态度、语言等精神环境的影响。如幼儿便污了裤子,你若对他(她)说:“你怎么会把裤子尿湿。”就会使他(她)更加难堪,增加心理负担。但若亲切地告诉他(她):“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以后提前告诉老师好吗?”这样,会消除幼儿的紧张感,增强他(她)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他(她)不再会对类似事情烦恼,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5.要抓住教育时机。人厕与幼儿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幼儿的最好机会,往往发生在厕所里。
(1)幼儿观察异性的问题。孩子们往往在幼儿园人厕时,发现男孩女孩不一样。对此,保教人员应抓住时机,教育幼儿体验自己与别人的不同,逐步明确性别差异,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教育方式极其自然,以消除幼儿对此问题的迷惑。
(2)幼儿在厕所逗留问题。这不一定都是在里面打闹、玩耍。有时幼儿感兴趣的是管道设备,喜欢看排水冲便。教师不妨给幼儿讲讲原理,不要压制其求知欲;有时幼儿在厕所交谈,这是因为这里没有人“监视”,可以自由交往,随心所欲,教师不妨思考一下,今后为幼儿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自由活动机会和时间,以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环境很好。现在幼儿园卫生间环境都还不错的,虽然可能不是那种有柜门式的厕所,但是隔间一般都会设置的。而且考虑到幼儿园小孩的年龄,幼儿园卫生间都会做成颜色比较显眼的,会带卡通图像,让整个卫生间有童趣一些。
大家好呀,我是布谷妈~
朋友跟我聊起她儿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提到一件“怪异”的事: 儿子入园一个月,从没有在幼儿园上过大厕!
朋友很是不解,幼儿园环境还不错啊,为啥孩子不愿在园里如厕,非要每次憋回家呢?这是什么特殊“癖好”?
不仅如此,她问周边的家长, 好几个宝妈也表示:自家娃有同样的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在想啥呢?
全国幼儿成长研究中心指出:有接近80%的孩子,不愿在幼儿园大便。
孩子们不仅心理不愿意,还会在行动上做出统一。
《钱江晚报》曾在杭州不同城区的几所幼儿园中,对200多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90%以上的小朋友,有在幼儿园憋大便的习惯。
你看,不爱在幼儿园如厕,还真不是一个两个孩子的习惯。可以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他们这憋着一天,不难受吗?为啥不在园里解决呢?
孩子在家能上厕所,一去到园里,就不会了。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①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群里有位宝妈说,她闺女3岁后,就不让爸爸帮忙换衣服,不当着别人面(妈妈除外)洗澡、上厕所。
孩子进入3岁以后,自我意识萌芽,懵懂地知道“男孩”“女孩”概念。 这时候,孩子开始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布谷妈在为布妞挑幼儿园时,就发现,很多幼儿园厕所是不分男女的。并且一排式蹲坑,没有间隔。
而且,有几位园长告诉我,孩子们上厕所,会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由老师带着他们排队去。
这样一来,如厕、擦屁屁这种事,就全暴露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有些自我意识强的孩子,自然不愿意这样做。
所以,他们宁愿憋着,也不想这样集中上厕所。
②安全感不够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由于离开家去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多或少缺乏安全感。 而孩子内心的想法,一般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如果园里的老师和同学让他很放松,就像跟家里一样自在,那么他的身体也是放松的,在园里大便的几率会大一些。
但如果老师和同学的亲近, 并不能消除离开妈妈的焦虑感,那么他就容易憋便。
③自理能力不够
有一部分孩子,不愿在园里大便,是因为能力达不到。
在家的时候,每次如厕,都是妈妈帮忙脱裤子、擦屁屁。 他没有学会如何自己如厕,又不愿总是麻烦老师,所以干脆憋着。
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里使用坐便,但园里是蹲坑。 他腿部力量不够,支撑不住,所以就不愿在学校如厕了。
④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这些,小朋友们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原因,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比如:
和伙伴们玩得正开心,不想错过 游戏 时间。
害怕自己熏着老师,想保持好形象。
怕占坑位太久,让别人等着急。
......
孩子不愿意在园里如厕,有些原因他能说明白。 但有些他没说明白的原因,知道后着实让人心疼。
如果孩子在园里并没有便意,那回来上厕所也没关系。但如果孩子在园里有便意,却要憋着回家。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介入了。
我们可以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在园里憋着呀?了解情况后,再针对性地解决。
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5-3岁进行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是不是越早越好?
不是的!
《正面管教》一书指出: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最好在2.5岁以后。
因为在2.5岁之前,孩子控制便意的肌肉还没发育好。如果强行进行如厕训练,他可能会因为能力达不到而产生羞耻感。
过早训练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孩子迟迟学不会自己如厕。 而我们的孩子一般3岁后就入园了,所以2.5-3岁,是最佳如厕训练时间。
我们要教孩子怎么自己脱裤子、提裤子,怎么擦屁屁、冲厕所。
给孩子买的衣服,也要考虑穿脱是否方便。 最好是松紧腰带、收口裤脚(不容易弄湿)。太复杂的衣服,孩子弱捯饬半天都没解开,他就容易放弃了。
锻炼孩子腿部力量
如果孩子“蹲”的力量不够,那我们可以适当锻炼他的腿部力量。比如带娃 跑步、跳绳等等 ,腿部力量加强了,他的耐心和信心也就有上来了。
帮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孩子只习惯在家上厕所,那么去到新环境,他很可能不适应。
我们平时带娃外出时,可以告诉他:“上厕所不一定非要在家,外面的公共厕所也是可以的。”
并且在同性家长的陪同下,带他们进入商场、公园、游乐场的厕所。
即便一开始孩子有些抗拒,但次数多了,他们慢慢也就接受了。有这样一个经验,孩子在幼儿园时,便不会产生很大的不适感。
不要给孩子压力
在网上看到一位姑姑,面对小侄子有憋便的习惯,她没教育也没讲道理,只是跟侄子说:
“我收到幼儿园马桶大哥的电话,它特别伤心。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把便便带回家,它都快饿死了。
如果你把大便留在幼儿园,马桶大哥会很感激你的!你以后要不要在幼儿园拉便便呢?”
小侄子听后,点点头说:“要。”
我们对待孩子不愿在园里如厕这件事,别表现得太紧张,或者太正式,以免孩子有心理负担。 更不要斥责他,让他产生愧疚感。
我们可以像这位姑姑一样,转换下思路。
因为6岁前的孩子,都有 “幻灵心理” 。在他们的意识里,万物都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孩子若能感受“别人”(马桶或者其他)不好的情绪,他就更愿意去体谅和改变。
最后,不管孩子怎么做,我们都有给予肯定: 不管你在园里是否拉裤子,都没关系,没有人会责怪你的!
好啦,关于孩子不愿在园里如厕的话题,咱们就聊到这。不知你家娃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更多精彩推荐:
39岁怀二胎,陈意涵晒照被骂上热搜:“你生孩子的样子,真丑”
有种“热”叫孩子爱踢被子,其实不止热,娃有“苦衷”妈妈不知
娃多大可以吃“大人饭菜”?儿科医生:宝宝这样喂养,更 健康
一般是男女小便池是分开的,男生的都是靠墙的,这样小便就不会尿出来。女生的就是可以蹲的。一般不会出现男女共用小便池的情况。
近日,宁波教育局收到了浙江省建设厅发布、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编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这是浙江省第一个针对普通幼儿园的建设标准。其中有一条规定,&lduo从今年1月1日开始,全省新建、迁建的普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位宜合理分隔&rduo。 据记者了解,在此规定之前,宁波已有幼儿园主动把男女厕所进行了分隔,宁波闻裕顺幼儿园就是其中一家。 中班、大班的小朋友一般年龄为5周岁、6周岁,给这么小的孩子男、女分厕有这个必要吗?就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宁波的多家幼儿园。 1 大部分厕所&lduo男女不分&rduo 有的小不点想看其他小朋友&lduo尿尿&rduo 记者走访了宁波大半幼儿园,厕所布局几乎都是这样一个情景:男女共厕,墙壁上挂着男生专用的小便池,旁边的便池则是男女生共用的,每一间都由围墙隔开,处于半封闭状态。一般情况下,孩子上厕所都由老师带着,按照幼儿园的教学规律,厕所一般不会出现拥挤的情况,也不会出现什么突况,不过,不少幼儿园老师都表示碰到过尴尬的场景,上厕所的时候,个别男孩子会偷偷看女孩子,女孩子也会瞅瞅男孩子。 &lduo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师,就会有意识地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给所有的孩子上上课,传授基础的性知识。&rduo宁波第二幼儿园园长胡剑红说。目前宁波大多数幼儿园都开设了类似《我是男孩我是女孩》的课程,老师会教女生穿裙子,男生应该剪短发,以及怎么上厕所等知识。 2 闻裕顺幼儿园自发分厕 小朋友已经能分清男厕和女厕 海曙蓝天路上的闻裕顺幼儿园建于年9月,该园有以郁金香、金盏菊命名的两个大班,男、女厕虽仍在同一个间内,但男、女蹲位之间却留有2米左右的间隔,且两边隔断。隔断的墙壁上像三八线一样分别划出了男、女两个区域。此外,男生、女生的厕所间隔墙壁上还分别贴上了普通成人手掌大小的男、女生卡通图像,小朋友一下子就能看到。男女小朋友上厕所时,只有站直了才能看到对方的头部。 郁金香班的副班主任虞珍珍说,现在都是班级内置厕所,厕所的标识由各班自己决定。标识虽不统一,但无一例外地都是男、女性别的区别图像,只不过有的图像卡通些,而有的图像更接近公共厕所的标识,比较成人化而已。 此外,宁波闻裕顺幼儿园保教主任徐晶告诉记者,由于学校设在丽园馨都小区内,当时小区在规划时并没有考虑到学校男女分厕的需要,因而没有相关规划。 后来学校方面再三考虑后决定男女分厕,重新进行了整改。&lduo我们学校是年9月迁建的,那时相关规定还没有,所以学校在这方面还是属于意识超前的。&rduo 下午两点半,正逢小朋友们午休完毕出来&lduo嘘嘘&rduo。据记者观察,小朋友们虽然睡意未消,但都能自觉地分别走进男厕和女厕方便。徐晶说,刚分厕的时候也有一些小朋友感到好奇,尤其是小男生,就想探过头去看对面的女生是怎么&lduo嘘嘘&rduo的。不过,好奇的小朋友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也马上明白过来了。从适应到个人性别的认定,这对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p# 3 大部分家长支持&lduo男女分厕&rduo 也有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余名家长。有3位幼儿园家长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吃惊:怎么,厕所不是分开的吗?其中,有6位家长对&lduo男女分厕&rduo持支持态度。 小学教师沈女士说,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有性别意识,现在很多男孩子缺乏男子气概,很中性。 &lduo在家上厕所,他就已经知道遮羞,除了我之外的异性突然进门他就会感到紧张,马上把裤子提起来。其实小孩子也是有自尊的!&rduo一位大班男孩家长认为。 &lduo现在的小孩子和我们那时候已经不一样了,都成熟得比较早,我觉得给他们适当的性启蒙还是必要的,当然,老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再者,孩子已经上大班了,也应该让她知道进厕所男、女生要分开了,不然等到上小学要分厕了,她可能还一下子习惯不了呢。&rduo还有家长这么说。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持中立态度的。北仑的一位幼儿家长说:&lduo小小班和小班没关系,最好大班能够分开,跟小学接轨。不过邻居家的小孩子进了小学,老师都会教,没有一个进错的,所以幼儿园没分开,也不会怎样。&rduo 也有少数家长认为小朋友的性别意识还很单薄,没有必要特意去分厕。 4 建设厅、教育厅建议男女分厕 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lduo《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编,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以前都没有相关的规定过,如今也是第一次。&rduo浙江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lduo主要还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rduo他强调。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老师则表示,其实《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对幼儿园的建设要求不仅一项,而是对幼儿园建设的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各项要求。至于为什么要男女分厕这个标准,只是因为浙江的幼儿园教育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逐步走向规范。至于&lduo男女厕所合理隔离&rduo这一条,出发点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这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但是因为有幼儿园本身条件的局限性,所以暂时就没法落实到每一家幼儿园,只对新建或迁建幼儿园有这个要求。 专家观点 3到6岁是培养性别意识最佳时期 分厕是一次有效性别意识教育 幼儿园到底要不要分厕?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陶志琼认为,3~6岁的孩子都喜欢玩&lduo过家家&rduo游戏,在里边充当某一角色。女孩子一般喜欢当妈妈,男孩子喜欢当爸爸,他们会像模像样地抱着娃娃,拍着哼着,这也是性别意识觉醒的表现。&lduo三四岁幼儿对性就产生了疑问,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以及老师都应该及时、正确地给予引导,千万不要错过培养他们性别意识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3-6岁的时段是最佳的。&rduo 宁波第二幼儿园院长胡剑红说,以前建幼儿园,厕所方面,一直都只要求一个厕所、一个盥洗室,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男女同厕。大部分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其实,3-6周岁,孩子性意识开始萌芽,3周岁时还有点模糊,但孩子们都会有好奇心。 上厕所的时候,个别的男孩子会偷偷看女孩子,女孩子也会瞅瞅男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的影响,孩子的性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几年,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已开始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前如果遇到孩子问&lduo我是从哪里来的&rduo、&lduo为什么要等到结婚才能生孩子&rduo这些问题,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现在一般采取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提出疑问,都会告诉他。 &lduo老的幼儿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着把男、女厕位合理分隔。现在既然提出了意见,那也不妨试试,老师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次有效的性别意识教育。&rduo
做每一件事情都会有属于这件事情专属的步骤,按着步骤来操作的话会简单得多,而且也能够更方便,教小朋友们上厕所也不例外,在当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们总是会在墙上贴一些卡通的步骤图片,小朋友们也能更容易理解。那么幼儿园小孩子如厕流程步骤及图片?幼儿园小朋友上厕所教学视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上厕所前先把裤子脱下,然后屁股坐到马桶上。二、坐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大便或者小便了。三、上完厕所之后,就要用纸巾擦屁股了,要擦干净一点。四、擦完的卫生纸要丢进垃圾桶里面。五、擦完之后就可以穿裤子了,如果裤子上是有拉链的话,不要忘记也要把拉链拉上。六、穿好裤子之后,要按一下冲水开关,把马桶冲洗干净,发现不干净的话也可以多冲洗几次。七、冲完水之后,也不要忘记洗手,可以用洗手液把双手清洗干净。以上便是幼儿园小朋友如厕的流程步骤及图片,其实不仅是在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教他们如厕,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可以开始教了,这样在小朋友去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去上厕所了。为了大家可以更加了解怎么教小朋友上厕所,下面也特地准备了一个视频供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