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机房门的验收规范

更新时间:02-02 装修 由 凉堇年♀ 分享

电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吗? 电梯工程质量当然也有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具体的标准时具体的标准是: 一、 电气设备接地: 1、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2、电气设备保护线的连接应符合供电系统接地形式的设计要求。 3、在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接零保护(TN)系统中,严禁电梯电气设备单独接地。 4、接到供电系统的保护线(PE线)上。 5、与单独的接地装置连接,但装置的对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二、 安全保护装置要求: 1、电梯的各种安全保护关必须固定牢靠,不得采用焊接固定,安装后不得由于电梯正常运行时的碰撞和钢绳、钢带、传动带的正常摆动,使开关产生位移,损坏和误动作。 2、与机械相配合的各种安全保护开关,在下列情况时应可靠断开,使电梯不能起动或立即停止运行。 3、选层器钢带(钢绳、连条)张紧轮落大于50mm时。 4、限速器配重轮下落大于50mm时。 5、限速器速度接近动作速度的95%,对额定速度1m/s及以下电梯,最迟可在限速器达到其动作速度时。 6、安全钳拉杆动作时。 7、任一曳引绳断开时。 8、电梯载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10%时。 9、任一厅、轿门未关闭或未锁紧时。 10、安全窗开启时。 11、液压缓冲器被压缩时。 三、安全装置的检查: 1、错相、断相、欠电压、过电压、弱磁、 超速 、分速度等保护装置,应按产品要求检验调整。 2、急停、检修、程序转换等按钮和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 3、超速保护装置。 4、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 5、撞底缓冲装置。 6、超越上下限位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 7、层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 8、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的措施。 四、检验方法: 1、超速保护装置。电梯在底层端站的上一层、轿厢空载,用不大于0.63m/s的速度向下运行。在机房人为操作限速器,此时安全钳开关动作使电动机停转,安全钳卡位导轨。 2、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将总输入线断掉一相或改变相序,电梯应不能运行。 3、撞底缓冲装置。轿厢以空载和额定载荷,分别对重缓冲器和轿厢缓冲器进行静压5mim,再放松缓冲器,使其恢复正常位置。 五、调试和验收: 1、调速试车 2、试运行前的检查 (1)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具备调整试车条件。 (2)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应符合电气设备接地要求。 (3)电气接线应正确连接可靠,标志清晰。 (4)曳引电动机过电流,短路等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值。 (5)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应正确可靠,触点接触应良好。 (6)电气设备导体间及导体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力设备和安全装置电流不应小于0.5MΩ。 2)低电压控制回路不应小于0.25MΩ。 六、检修速度调试运行: 1、制动器的调整: (1)制动力和动作行程应按设备要求进行调整,松闸时与动轮应无摩擦,但间隙的平均值不应大于0.7mm。 (2)全程点动运行应无卡阻,各安全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修速度不应大于0.63m/s。 (4)自动门运行应平稳,无撞击。 2、额定速度调试运行: (1)轿厢内置人平衡负载,单层、多层上下运行反复调整,升至额定速度,起动运行,减速应舒适可靠,平层准确。 (2)曳引电动机接入额定电压时,轿厢半截向下运行至行程中部时的速度,应接近额定速度,并不应超过额定速度的5%,加速段和减速段除外。 七、运行试验: 1、运行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指令、召唤、选层定向、程序转换、起动运行、截车、减速、平层等装置功能正确可靠。声光信号显示清晰正确。 2、调整上、下端站换速,限位和极限开关,其安装位置正确,功能可靠。 3、空载、半载和满载试验。 (1)在通电持续率为40%情况下,往返升降各2h。 (2)电梯运行应无故障,起动时应无明显冲击,停层应准确平稳。 (3)制动器动作应可靠。 (4)制动器线圈的温升不应超过60℃,减速机油的温升不应超过60℃,而温度不应超过80℃。 4、 超载 试验 (1)应在轿厢内内置入110%的额定负载,在通电持续率为40%的情况下。往返运行0.5h。 (2)电梯应安全可靠地起动运行。 (3)减速机、曳引电动机应工作正常,制动器动作应可靠。 5、平层准确度要求: (1)交流双速,额定速度≤63m/s,平层准确度±5mm。 (2)交流双速,额定速度≤1.00m/s,平层准确度±30mm。 (3)交直流调速,额定速度≤2.00m/s,平层准确度±15mm。 (4)交直流调速,额定速度 ≤2.50,平层准确度±30mm。 八、技术性能测试: (1)电梯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1.5m/s2。额定速度大于1m/s,小于2m/s的电梯,平均角速度和平均减速度应小于0.5m/s2。额定速度大于2m/s的电梯,平均加速度和平均减速度不应小于0.7m/s2。 (2)乘客病床电梯在运行中、水平方向的振动速度不应大于0.15m/s2,垂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0.25m/s2。 (3)乘客、病床电梯在运行中的总噪声要求: 1)机房噪声不应大于80dB。 2)轿厢内噪声不应大于55dB。 3)开门过程中噪声不应大于65dB。 九、工程交接验收: (1)电梯安装竣工后,交付使用前后按施工规范进行各项检查试验,并对其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 (2)经检查电梯性能和安装质量没有达到各项规定指标要求者为不合格。 (3)如果某项为不合格,允许重新调试,使其达到合格要求指标。当可靠性试验不合格时,虽然重新调试达到合格,其考核时间或次数应加倍。 (4)不合格不予验收,如属电梯本身或某零部件不合格,电梯制造厂应予以更换;若属安装调试不合格,重新调试,到合格为止。 (5)电梯验收合格后,参加验收的各方代表在安装验收证书上签字,并经当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检查认可,发给电梯准用证后,电梯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2资料和文件: (1) 电梯类别、型号、驱动控制方式、技术参数和安装地点。 (2) 制造厂提供的随机文件和图纸。 (3) 变更设计的实际施工图及更变证明文件。 (4)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记录。 (5) 电梯检查及电梯运行参数记录。 近些年来,因电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不断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得不说,这些电梯的安装可能就存在着一定的质量上的缺陷,加之后期人们对于电梯的维修工作有所疏忽,所以才导致了很多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样的,对电梯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的,肯定也是对电梯工程领域非常熟悉的专业工作人员才可。

电梯检验规范

电梯检验有如下标准:

GB/T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9-1997《电梯实验条件》,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GB/T18775-2002《电梯维修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扩展资料

电梯结构

空间: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

系统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

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

门系统: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组成。

重量平衡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相对平衡轿厢重量,在电梯工作中能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

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是提供动力,实行电梯速度控制。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柜),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

安全保护系统: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由电梯限速器、安全钳、夹绳器、缓冲器、安全触板、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组成。

应用技术

1、全数字识别乘客技术(所有乘客进入电梯前进行识别,其中包括眼球识别、指纹识别)

2、数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术(通过乘客识别系统或者IC卡以及数码监控设备,拒绝外来人员进入)

3、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技术(主机必须与导轨和轿厢分离,完全没有共振共鸣,速度可以达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层以上。)

4、双向安全保护技术(双向安全钳、双向限速器,在欧洲必须使用,中国正在被普遍使用)

5、快速安装技术(改变过去的电梯安装方法,能够快速组装)

6、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使电梯更节约能源)

7、数字监控技术(完全采用计算机进行电梯监控与控制)

8、无线远程控制及报警装置(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电梯可以通过无线装置给手机发送故障信息,并通过手机发送信号对电梯进行简单控制。)

电梯验收标准

电梯验收标准电梯验收的执行标准主要有:GB/T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9-1997《电梯实验条件》,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GB/T18775-2002《电梯维修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电梯验收的主要内容有:3.0.1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2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说明:3.0.1本条规定了电梯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包括的内容。1安装工艺是指在施工现场指导安装人员完成作业的技术文件,安装工艺也可以称作安装手册或安装说明书。2安装工程过程控制制度是指电梯安装单位为了实现过程控制,所制订的上、下工序之间验收的规程。3.0.2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梯安装前应按本规范进行土建交接检验,可按附录A表A记录。2电梯安装前应按本规范进行电梯设备进场验收,可按附录B表B记录。3电梯安装的各分项工程应按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应有自检记录。3.0.3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2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电梯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4分项工程质量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查验收。5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说明:3.0.3本条规定了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5有关单位是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4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4.1设备进场验收设备进场验收是保证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全面、准确地进行进场验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即将开始的电梯安装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体现过程控制的必要手段。主控项目4.1.1随机文件必须包括下列资料:1土建布置图;2产品出厂合格证;3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的型式试验证书复印件。说明:4.1.13因为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是保证电梯安全的部件,因此在设备进场阶段必须提供由国家指定部门出具的型式试验合格证复印件。一般项目4.1.2随机文件还应包括下列资料:1装箱单;2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3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说明:4.1.23电气原理图是电气装置分项工程安装、接线、调试及交付使用后维修必备的文件。4.1.1-4.1.2随机文件是电梯产品供应商移交给建筑单位及安装单位的文件,这些文件应针对所安装的电梯产品,应能指导电梯安装人员顺利、准确地进行安装作业,是保证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关键。4.1.3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4.1.4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说明:4.1.4本条规定电梯设备进场时应进行观感检查,损坏是指因人为或意外而造成明显的凹凸、断裂、永久变形、表面涂层脱落等缺陷。4.2土建交接检验主控项目4.2.1机房(如果有)内部、井道土建(钢架)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的要求。4.2.2主电源开关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2对有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3对无机房电梯该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4.2.3井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2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m的安全保护围衬,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3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内开启,且必须装有安全门处于关闭的电梯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装置。当相邻轿厢间有相互求援用轿厢安全门时,可不执行本款。一般项目4.2.4机房(如果有)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2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3应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间。4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于其他辅助设施。5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注:此项可在电梯安装后验收。6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m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净高度不应小于1.8m。7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0.8m*0.8m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m*0.2m面积上作用1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8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销量打开。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9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10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4.2.5井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 25mm;2)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 35mm;3)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 50mm;4)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2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遇产生灰尘。3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人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4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可装设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5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6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于0.3m,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时,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1m。7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8每层楼面应有水平面基准标识。说明:4.2.1-4.2.5是保证电梯安装工程顺利进行和确保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4.3驱动主机主控项目4.3.1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可拆卸的装置必须置于驱动主机附近易接近处,紧急求援操作说明必须贴于紧急操作时易见处。说明:4.3.1为了紧急求援操作时,正确、安全、方便地进行求援工作。一般项目4.3.2当驱动主机承重梁需埋入承重墙时,埋入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少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于75mm。4.3.3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制动间隙调整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4.3.4驱动主机、驱动主机底座与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4.3.5驱动主机减速箱(如果有)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4.3.6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台缘。4.4导轨主控项目4.4.1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一般项目4.4.2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 2mm;对重导轨0- 3mm。4.4.3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说明:4.4.3根据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用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导轨支架的安装方式。4.4.4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不应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1.0mm。4.4.5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导轨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150mm。4.4.6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15mm。4.5门系统主控项目4.5.1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差为0- 3mm,且最大距离严禁超过35mm。4.5.2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4.5.3动力操纵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严禁超过150N。4.5.4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一般项目4.5.5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不应小于5mm。说明:4.5.5要求安装人员应将门刀与地坎,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调整正确。避免在电梯运行时,以现磨擦,碰撞。4.5.6层门地坎水平度不得大于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4.5.7层门指示灯盒、召唤盒和消防开关盒应安装正确,其面板与墙面贴实,横竖端正。4.5.8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不应大于6mm,载货电梯不应大于8mm。4.6轿厢主控项目4.6.1当距轿底面在1.1m以下使用玻璃轿壁时,必须在距轿底面0.9-1.1m高度安装扶手,且扶手必须独立地固定,不得与玻璃有关。一般项目4.6.2当轿厢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4.6.3当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离大于0.3m时,轿厢应装设防护栏及警示性标识。说明:4.6.3警示性标识可采用警示性颜色或警示性标语、标牌。4.7对重(平衡重)一般项目4.7.1当对重(平衡重)架有反绳轮,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4.7.2对重(平衡重)块应可靠固定。4.8安全部件主控项目4.8.1限速器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必须完好,且无拆动痕迹。说明:4.8.1为防止其他人员调整限速器、改变动作速度,造成安全钳误动作或达到动作速度而不能动作。4.8.2当安全钳可调节时,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说明:4.8.2为防止其他人员调整安全钳,造成其推失去应有的作用。一般项目4.8.3限速器张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安装应正确。4.8.4安全钳与导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4.8.5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4.8.6液压缓冲器柱塞垂度不应大于0.5%,充液量应正确。4.9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主控项目4.9.1绳头组合必须安全可靠,且每个绳头组合必须安装防螺母松动和脱落的装置。4.9.2钢丝绳严禁有死弯。4.9.3当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且其中一根钢丝绳基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为此装设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4.9.4随行电缆严禁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一般项目4.9.5每根钢丝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不应大于5%。4.9.6随行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随行电缆端部应固定可靠。2随行电缆在运行中应避免与井道内其他部件干涉。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接触。4.9.7补偿绳、链、缆等补偿装置的端部应固定可靠。4.9.8对补偿绳的张紧轮,验证补偿绳张紧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张紧轮应安装防护装置。4.10电气装置主控项目4.10.1电气设备接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PE);2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4.10.2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00Ω/V,且其值不得小于:1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0.5MΩ;2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0.25MΩ。一般项目4.10.3主电源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1轿厢照明和通风;2机房和滑轮间照明;3机房、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4井道照明;5报警装置。4.10.4机房和井道内应按产品要求配线。软线和无护套电缆应在导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出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护套电缆和橡套软电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不得明敷于地面。4.10.5导管、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牢固。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面积60%;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1m。4.10.6接地支线应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4.10.7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中的要求。4.11整机安装验收主控项目4.11.1安全保护验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必须检查以下安全装置或功能:1)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当控制柜三相电源中任何一相断开或任何二相错接时,断相、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应使电梯不发生危险故障。注:当错相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时可没有错相保护装置或功能。2)短路、过载保护装置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安全电路必须有与负载匹配的短路保护装置;动力电路必须有过载保护装置。3)限速器限速器上的轿厢(对重、平衡重)下行标志必须与轿厢(对重、平衡重)的实际下行方向相符。限速器铭牌上的额定速度、动作速度必须与被检电梯相符。4)安全钳安全钳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5)缓冲器缓冲器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6)门锁装置门锁装置必须与其型式试验证书相符。7)上、下极限开关上、下极限开关必须是安全触点,在端站位置进行动作试验时必须动作正常。在轿厢或对重(如果有)接触缓冲器之前必须动作,且缓冲器完全压缩时,保持动作状态。8)轿顶、机房(如果有)、滑轮间(如果有)、底坑停止装置位于轿顶、机房(如果有)、滑轮间(如果有)、底坑停止装置的动作必须正常。2下列安全开关,必须动作可靠:1)限速器绳张紧开关;2)液压缓冲器复位开关;3)有补偿张紧轮时,补偿张紧开关;4)当额定速度大于m/s时,补偿绳轮防跳开关;5)轿厢安全窗(如果有)开关;6)安全门、底坑门、检修活板门(如果有)的开关;7)对可拆卸式紧急操作装置所需要的安全开关;8)悬挂钢丝绳(链条为现两根时,防松动安全开关。)4.11.2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在联动试验中必须动作可靠,且应使驱动主机立即制动;2对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量;对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125%额定载重量。当短接限速器及安全钳电气开关,轿厢以检修速度下行,人为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时,安全钳应可靠动作,轿厢必须可靠制动,且轿底倾斜度不应大于5%。4.11.3层门与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2当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非正常打开时,电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说明:4.11.3层门与轿门联锁是防止发生坠落、剪切的安全保护。4.11.4曳引式电梯的曳引能力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轿厢在行程上部范围空载上行及行程下部范围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下行,分别停层3次以上,轿厢必须可靠地制停(空载上行工况应平层)。轿厢载有125%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下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电梯必须可靠制动。2当对重完全在缓冲器上,且驱动主机按轿厢上行方向连续运转时,空载轿厢严禁向上提升。一般项目4.11.5曳引式电梯的平衡系数应为0.4-0.5。4.11.6电梯安装后应进行运行试验;轿厢分别在空载、额定载荷工况下,按产品设计规定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和负载持续率各运行1000次(每天不少于8h),电梯应运行平稳、制动可靠、连续运行无故障。4.11.7噪声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房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80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不应大于85dB(A)。2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运行中轿内噪声:对额定速度小于等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55dB(A);对额定速度大于4m/s的电梯,不应大于60dB(A)。3乘客电梯和病床电梯的开关门过程噪声不应大于65dB(A)。4.11.8平层准确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额定速度小于等于0.63m/s的交流双速电梯,应在 15mm的范围内;2额定速度大于0.632m/s且小于等于1.0m/s交流双速电梯,应在 30mm的范围内;3其他调速方式的电梯,应在 15mm的范围内。4.11.9运行速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轿厢载有50%额定载荷时,向下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加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应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应小于额定速度的92%。4.11.10观感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轿门带动层门开、关运行,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应无刮碰现象;2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之间各自的间隙在整个长度上应基本一致;3对机房(如果有)、导轨支架、底坑、轿顶、轿内、轿门、层门及门地次等部位应进行清理。

国家对楼顶电梯机房门的大小有没有规定

普通客梯是2米。具体还要看梯型。货梯要高些3m,客梯层高最小2.7米,要低于2.7米,电梯无法安装,也验收不过去了。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第2.1条(3)规定:机房门的宽度不应小于0.6米,高度不应小于1.8米,并且门的开向不得向机房内开启。门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

扩展资料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Ⅳ类电梯》GB/T7025.1-2008规定:额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除了可以运载乘客和有一个人陪伴坐轮椅的人的荷载,还可运载具有可拆卸把手的担架。

轿厢尺寸1100mm×2100mm,额定载重量1000kg的住宅电梯可进担架,担架尺寸为600mm×2000mm。

电梯设计的规范及标准是什么

特种设备,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电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销售、检验、型式试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本期列出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特种设备安全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

5、《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TSG Z0005-2007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TZ6001-2013

7、《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其第一号修改单 GB 7588-2003

8、《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16899-2011

9、《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25194-2010

10、《电梯技术条件》GB T10058-2009

11、《电梯实验方法》GB T10059-2009

12、《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 T10060-2009

13、《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GB T31821-2015

14、《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GB T18775-2009

15、《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 T7007-2016

16、《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物联网的技术规范》GB T24476-2017

17、《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T33942-2017

18、《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及其第1、2号修改单 TSG T7001-2009

1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及其第1、2号修改单TSG T7005-2009

20、《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及其第1、2号修改单 TSG T7006-2009

21、《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22、《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电梯维修验收规范有哪些

面现行效标准GB/T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0060涉及内容比较繁杂主要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4安装验收前提条件5验收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6验收试验项目与试验要求7验收规则

电梯机房的门高度小于2米符合规范吗,验收能通过吗

应该问题不大!国家好像规定要用防火门!至于高度 !验收的时候就求求不要来个1。9米的官员咯

电梯检验标准

电梯检验标准:

安装、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电梯,应当按照本规程对验收检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在用电梯应当按照本规程对定期检验规定的内容,每年进行一次检验。

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电梯,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电梯,进行设备大修后,应当按照验收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

扩展资料: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的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2、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

电梯重大修理需要验收的规定

法律分析:1、验收电梯的工作条件应符合GB10058的规定。2、提交验收的电梯应具备完整的资料和文件。3、安装完毕的电梯及其环境应清理干净。机房门窗应防风雨,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安全,底坑应无杂物、积水与油污。机房、井道与底坑均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

4、电梯各机械活动部位应按说明书要求加注润滑油。各安全装置安装齐全、位置正确,功能有效,能可靠的保证电梯安全运行5、电梯验收人员必须熟悉所验收的电梯产品和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要求。6、验收用检验器具与试验载荷应符合GB10059规定的精度要求,并均在计量检定周期内。

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十一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现在电梯的验收标准是什么

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65KB 易启标准网有这些全文电子版免费下载的. 下载方法,先在百度搜索到易启标准网,打开网站后免费注册成为会员,登陆后搜索您要的标准或者书籍,然后下载.如有问题可参考这个网站的帮助文件的. 另有相关标准供下载参考:电梯5—1 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艺标准(501-1998)- 697KB 电梯5—2 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艺标准(502-1998)- 825KB 电梯5—4 轿厢安装工艺标准(504-1998)- 618KB 电梯5—5 厅门安装工艺标准(505-1998)- 680KB 电梯5—8 钢丝绳安装工艺标准(508-1998)- 287KB 电梯5—9 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标准(509-1998)- 852KB 电梯5—10 试运行工艺标准(510-1998)- 131KB ZJQ00-SG-004-2003 电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4296KB TSG T6001-2007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1582KB TSG T7002-2004 曳引和强制驱动式电梯型式试验细则 1054KB JG 5071-1996 液压电梯 1003KB DB33/ 728-2009 电梯维修保养安全管理规范 217KB GB/T 21739-2008 家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 3033KB GB 21240-2007 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正式版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7091KB GB 5023.6-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6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 240KB JG/T 5010-1992 住宅电梯的配置与选择- 213KB GB 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报批稿) 2910KB GB/T 501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5部分:电梯电缆(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3326KB YB/T 5198-2004 电梯钢丝绳用钢丝 116KB YB/T 157-1999 (2006年确认) 电梯导轨用热轧型钢 166KB SN/T 0814-1999 进出口电梯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136KB GA 109-1995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方法 文本版 559KB DL/T 5161.11-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1部分 电梯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128KB CB/T 3878-1999 船用载货电梯 548KB GB/T 18775-2002电梯维修规范 963KB GB 8903-2005 电梯用钢丝绳 单行本完整清晰扫描版 775KB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520KB 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93KB 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条文说明- 324KB GB 5023.6-2006 额定电压450 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6部分:电梯电缆和挠性连接用电缆- 544KB SJ/T 31047-94 电梯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225KB JJ 49-87 电梯导轨 781KB JG/T 5010-92 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353KB JG 5009-92 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 398KB JG 135-2000 杂物电梯 1500KB CB/T 3567-93 船用乘客电梯 1246KB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1396KB 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65KB GB/T 7025.3-1997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261KB GB/T 7025.2-1997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409KB GB/T 7025.1-1997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 710KB GB/T 7024-1997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3826KB GB/T 10059-1997 电梯试验方法 666KB GB/T 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 772KB GB 50182-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763KB GB 5013.5-1997额定电压450 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5部分 电梯电缆 144KB GB 5013.5-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5部分:电梯电缆 180KB GB 10060-93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528KB GBJ 310-88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75KB GB 7588-87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480KB GB 11625-89 船用载货电梯 679KB GB 10059-88 电梯试验方法 630KB GB 10058-88 电梯技术条件 764KB

声明:关于《电梯机房门的验收规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6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