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300W——保温。
500W——100度。
800W——130度。
1000W——160度。
1300W——180度。
1600W——210度。
1800W——240度。
2100W——270度。
电磁炉的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电磁炉是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它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在含铁质锅的底部产生无数强大的小涡流,使锅体迅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的食物。
【电磁炉定义】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电磁炉工作原理】
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加热。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
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电磁炉修理常见问题方法是什么?
1、电磁炉不加热
电磁炉在使用时,如果出现指示灯亮而电磁炉报警不加热或者是断续加热,对于长时间使用过的电磁炉,这种情况一般是其微动开关出现了故障。电磁炉微动开关被损坏后,导致电磁炉CPU在工作时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造成指示灯亮而电磁炉报警不加热。这时需要更换电磁炉微动开关。
2、无法调节功率
在电磁炉的维修方法中,这种情况可能因为电磁炉其加热/定温电阻短路导致电磁炉操作面板功率调节的这一个按钮无法使用,这时在对电磁炉进行修理的时候就需要将其损坏的元件进行更换。
3、整机无反应
电磁炉出现整机无反应同时也没有出现爆机,在拆开电磁炉的同时也没有发现保险丝被烧,可初步断定电磁炉电源芯片被损坏。电源芯片产生出的18V电压经过了7805后会变成+ 5V电压供CPU工作,若提供不出相应电压,电磁炉CPU不能正常工作,这时要对其芯片检测。
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铁质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呈旋涡状交变运动,通过电流的焦耳热使锅底发热,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电磁炉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选用符合电磁炉设计负荷要求的铁质炊具,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而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内部就会产生涡旋电流,而这个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面的电子不一定是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效应会使导体温度上升,从而实现了加热。
工作原理图:
扩展资料:
电磁炉的组成
感应炉主要是要有能够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的电子电路系统(含感应炉盘)和固定的两种结构组成的电子电路系统(含能承受高温和冷热突变的炉盘)。
电子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板、主机板、灯板(控制和显示板)、温度控制、线圈和热支架、风扇、电源线等。
电磁炉的特点
电磁炉是利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线圈产生低频交变磁场,通过磁导(铁)罐生产大量密集的涡流,同样也有感应电流的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是非常高的。
其使用的铁质、特不锈钢或搪瓷(锅具),其锅底的直径最好以12-26厘米为宜。电磁炉配有温控器,可防止过热,节能安全。
电磁炉做为一种现代炊具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的厨房中,因为它通电即可使用,短时间内即可到达指定的温度,非常方便而且干净不占地方,所以现在主妇们大多都是非常的喜欢用电磁炉来做饭烧菜的。现在还有很多智能的设计更是让人们在使用的时候更加方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以及坏了如何维修吧!
一、电磁炉的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电磁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它是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产生的;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这样一来就电磁炉就能够实现对锅内食物进行加热的目的了。
二、电磁炉的维修
1、 爆机
有的时候我们给电磁炉通了电,但是却没有反应,开机子会看到,保险烧爆了,那么这就叫做爆机。如果遇到爆机,我们可以把电路中所有大阻值大体型的电阴都测量一遍,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把除了IGBT之外的所有坏零件全部换新。此时通电试机,测+5V、+15V或+18V、IGBT的B极0V是不是正常。只有这几个电压正常了,才能安装IGBT。这样能排除大部分爆机故障。
2、 整机无反应,但没有爆机
再现这种情况一般是电磁炉的电源转换芯片烧坏了,它一般产生18V电压,再经7805变成+5V电压供CPU工作,没了+5V,CPU不工作,整机当然不工作了。电磁炉中这类芯片一般都用viper12a、viper22a、thx203h等。测电源转换芯片外围,看是不是有连带损坏的小器件,如果有换了就好了。
3、故障代码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搞清楚代码的含义,网上基本都可以查到,这类故障一般都是那些大阻值大身材的电阻变值了,可以一个个地测,有变值的就更换。
4、功能错乱
这种故障是最容易修了,一般就是按键坏了,或者是键板太脏漏电,更换按键或者清洗一下键板就可以了。
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的,所以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关于电磁炉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还是有点好处的,就像如果是键板脏了的原因造成的故障,只需要通过清理键板就可以解决了。但如果遇到比较棘手的如CPU坏了,或者是不加热或者间断加热,这种情况可能就不是太好维修了呢!那么找专业的电磁炉维修人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哦!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 他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之磁力通过含铁质锅底部时, 即会产生无数之小涡流,使锅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内食物。 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完全被线圈底部的屏蔽层和顶板上的含铁质锅所吸收。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其工作过程如下: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内部原理
电磁炉的内部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内部电路板控制产生交变电流,该交变电流通过线圈而产生的交变磁场。当含铁分子的锅具放置在此磁场中时,铁分子变会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振动,形成涡流,涡流产生热量,热量通过锅底传递给锅内的水或者食物,从而加热了食物。
知道了加热原理就不难知道里面的结构了。一般电磁炉里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构成:电子部分及结构部分。电子部分包括:功率主板、显示板、线圈盘。结构部分包括:塑胶上下盖、陶瓷板、风扇、电源线。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
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