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寿,男,1960年8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带头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现任国际玻璃协会候任主席、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和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大连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寿于1982年12月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硅酸盐(玻璃)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1月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作为我国浮法玻璃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光电玻璃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彭寿主持玻璃工程技术的集成创新,开发了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超薄浮法玻璃技术,玻璃工厂烟气脱硫、余热发电、全氧燃烧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打破了外国公司在浮法玻璃高端市场的垄断和技术壁垒,实现了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和成套装备的全面升级,推动了我国平板玻璃工业的现代化和中国浮法技术和品牌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他主持光电玻璃技术集成创新,填补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玻璃、液晶显示玻璃基板等工程技术领域的数项空白,发展完整的光电玻璃产业链。他主持完成了数十项国内外大型建材项目的工程设计和总承包,完成多项国家和行业重大课题任务,主持筹建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建成了国家级玻璃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技术奖8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鸿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曾经评价过宋志平,同时兼任两个世界五百强的董事长,这个人要么是个奇人,要么是个精神分裂的人。每天要在不同的领域穿梭,要解决成倍成倍的问题,可能真的是精神分裂的状态。 2014年,同时带出两个世界五百强的宋志平,又辞去国药的董事长,回归中国建材,这背后原因是什么?
宋志平首次回应:我年纪大了,应该功成身退!
宋志平告诉我们,当时郭台铭跟他说,一个人做两个这么大企业的董事长,要么是个奇人,要么就是个精神分裂者。“当然,这也是个玩笑。做两个企业,确实很辛苦。但是,做了五年之后,应该说国资委交给我的战略目标,我已经完成了。用今天的话说,我可以功成身退了。再一个,我的年龄也大了。
我记得当时《华夏时报》给我画了个漫画,就是说最忙碌的董事长,画的眼袋都很形象,一幅疲惫的样子。2008年的时候,国药是360亿的收入,我2009年去,到了2014年我离开国药,做到了2500亿的收入,也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当时还有一个原因是2014年的新常态,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建材首当其冲,压力很大。我觉得我应该全力以赴地在建材集团,怎么带领这个集团冲过重重的困难。”
宋志平:曾做过世界五百强的梦!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出国到欧洲,如果路上能够参观一个世界五百强,就很心满意足了。“其实当时也想过,中国建材哪一天能不能成为一个世界五百强呢?我当时很羡慕,就会做这个梦。但是,当我在中国建材做一把手,同时我又到国药去做董事长,等于是两个董事长,这是2009年的事情,国资委让我做两个董事长。这两个董事长,左右开弓。到了2014年,我离开国药。2008年的时候,国药是360亿的收入,我是2009年去的,到了2014年,做到了2500亿的收入,去年超过了3000亿,做到了这样的水准。中国建材从十几年前的20亿做到了现在3000亿的水准,应该说是把它做大了。”
保持荣誉和迎接挑战,宋志平这样选择!
主持人陈伟鸿在现场提出了这个问题,宋志平表示,保持荣誉和迎接挑战他会选择迎接挑战。宋志平回忆道,十几年前,要整合水泥,其实是挑战了一次。“现在到了新常态,到了新时代,各种环境都在改变,我们自己企业也在变化。所以现在我的目标就是如何把我的企业推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建材梦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企业家要有梦想,不管中国梦还是企业梦,作为企业家来讲,首先要有自己的追求,要有自己的梦想,而新型建材,从中新到中国建材,从20亿到3000亿,14年时间,如果翻到2004年那一天去,真的是一个梦的开始,所以如果我们想中国梦,我想今天谈宋总的中国建材,中国建材梦真的是最好的注释,也是对中国梦的最好理解。
北京现在一直在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工程,我觉得你们可以申请。但由于目前住宅都是个人的,以前的单位宿舍也不全是单位员工,各小区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征询业主意见、制定实施方案,业主基本都是自筹资金进行的也有申请房屋维修基金的……供参考!
彭寿.现任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际玻璃协会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材料技术国际促进中心副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中国建材“十大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安徽省先进工作者。浮法玻璃行业是建材行业的重要产业,中国浮法玻璃技术是国际公认的“三大浮法技术”之一。近年来,中国浮法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彭寿为此作出了应有贡献。彭寿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在20多年的工程技术工作中,亲自参加或主持数十项国家重点和国外重大建材工程设计及科研开发工作,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和优秀工程设计等奖项3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9项,并有数项专有技术,完成的大型浮法玻璃工程设计,其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开发的浮法玻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玻璃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玻璃工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其带领的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为我国建材行业惟一进入美国ENR 200强的国际化工程公司。
公司名称: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 建筑材料 外文名称: CTIEC公司理念: 诚信、创新,To Be The Best总部地点: 上海年营业额: 超过100亿(2012财年)成立时间: 1953年现任董事长:彭寿
一、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著作:《包容的力量》讲的是企业文化;《央企市营》讲的是央企如何进行市场化经营,如何改革自己;《经营方略》则是宋二十多年来做大型企业一把手的经验、体会和失败教训。 个人简介:宋志平,1956年10月出生,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得了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宋志平同时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两家央企董事长的职务。现任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宋志平的著作:1. Xu X, Lu BR, Rong J, Xu M, Zhang WJ, Chen JK, Song ZP,(联系作者). (2006) Inferring population history and introgression from 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 analysis in a population of Oryza rufipogon (Poaceae). Molecular Ecology (in press).2. Liu GH, Luo LM, Li W, Wang B, Song ZP,(联系作者) (2006). Comparison of population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surface plant and seed bank of wild rice Orzya rufipogon. Conservation Genetics (in press).3. Song ZP,, Guan Y, Rong J, Xu X, Lu BR (2006).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variation in the aquatic cutgrass Leersia hexandra populations from China. Aquatic Botany (in press).4. Song ZP,, Rong J, Zhu WJ, Xu X, Chen JK, Lu BR (2006). Evidence of introgression from cultivated rice in Oryza rufipogon (Poaceae) populations by SSR fingerprinting: implications for wild rice differentiation and conservation). Evolutionary Ecology (accepted).5. Song ZP,, Li B, Chen JK, Lu BR (2005)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of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in China. Plant Species Biology 20, 83-92.6. 宋志平 陈家宽(2005)野生稻濒危机制与保育策略. 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育原理. 科学出版社,249-262.7. Rong J, Song ZP,, Su J, Xia H, Wang F, Lu BR (2005) Low frequency of transgene flow between Bt/CpTI rice lines and non-transgenic controls planted at close spacing. New Phytologist 168, 559-566.8. Qian J, He TH, Song ZP,, Lu BR, Chen JK (2005) 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 within four northern populations of Oryza rufipogon (Poaeceae). Biochemical Genetics 43 (11-12): 561-575.9. Song ZP,, Lu BR, Chen JK (2004). Pollen flow of cultivated rice measured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3, 579-590.10. Song ZP,, Lu BR, Wang B, Chen JK (2004) Fitness estimation through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F1 hybrids with their parental species Oryza rufipogon and O. sativa. Annals of Botany 93, 311-316.11. Lu BR, Song ZP,, Rong J, Chen LY (2004) Environmental biosafety research in China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rice (Poaceae: Oryza). Proces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Bio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France, Montpellier, 68-76.12. Lu BR, Song ZP,, Chen JK (2004) Crop to wild gene flow in rice and its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Introgression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into Wild Relatives,139-150. CABI Publishing.13. Chen LJ, Lee DS, Song ZP,, Suh HS, Lu BR (2004) Gene flow from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to its weedy and wild Relatives. Annals of Botany 93, 67-73.14. Song ZP,, Xu X, Wang B, Chen JK, Lu BR (2003)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northernmost Oryza rufipogon populations estimated by SSR marker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7, 1492-1499.15. Song ZP,, Lu BR, Zhu YG, Chen JK (2003) Gene flow from cultivated rice to the wild species Oryza rufipogon under experimental field conditions. New Phytologist 157(3), 657-665.16. Lu BR, Song ZP,, Chen JK (2003) Can transgenic rice cause ecological risks through transgene escap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3(1), 17-24.17. Song ZP,, Lu BR, Zhu YG, Chen JK (2002) Pollen competition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sativa and O. rufipogon). New Phytologist, 153(2), 289-296.18. Song ZP,, Lu BR, Zhu YG, Chen JK (2001) Changes of genetic structure in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populations as referred by RAPD marker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12(2), 78-84.19. Song ZP,, Lu BR, Chen JK (2001) A study of pollen viability and longevity in Oryza rufipogon, O. sativa, and their hybrid.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Notes, 26(2), 31-32.20. 汪小凡, 廖万金, 宋志平 (2001) 小毛茛居群的遗传分化及空间隔离的相关性. 生物多样性, 9(2), 138-144.21. 宋志平,郭友好,黄双全 (2000) 黄花蔺的繁育系统研究。植物分类学报,38(1), 53-63.22. 宋志平, 汪小凡, 潘明清 (2000) 花蔺和黄花蔺居群遗传结构比较研究. 武汉植物研究, 18(2), 91-98. 个人简介:宋志平,男,汉族,复旦大学博士,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繁殖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出生年月: 1968年10月。
中国建材总经理宋志平不是部级宋。宋志平是党的十五大代表。宋志平,1956年10月出生,毕业于河北大学,1995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曾获得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志平创造性提出并实施“央企市营”、“整合优化”、“格子化管控”、“辅导员制”、“八大工法”等一系列新的理念与举措,强化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使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广为业界所推崇。
扩展资料: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
1、“十一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国际重大科技合作等各类国家级科研及建设项目和课题455项,省部级科研及建设项目250项。
2、申请专利8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0多项),授权专利4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00多项);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
3、正在研发和推广高性能低热硅酸盐水泥(高贝利特水泥)制备技术、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卫星用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技术、高档飞机风挡玻璃制造技术、抗菌净化空气及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生产技术、浮法玻璃高效节能关键技术。
4、高性能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陶瓷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节能型复合墙体制造技术、环保型装饰装修板材制造关键技术、绿色建筑材料标准和评价技术、工厂化节能省地型房屋等成套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志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