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整体的进度计划。包括:总体施工进度,预制构件生产进度表,预制构件安装进度表。
2、预制构件运输方案。包括:车辆型号,运输路线,现场装卸及堆放。
3、场地布置方案。包括:场内通道规划,吊装设备选性及布置,吊装方案,构件堆放位置等。
4、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构件安装施工方案,节点连接方案,防水施工方案,现浇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全过程的成品保护修补措施等。
研究
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依靠节点和拼缝将结构连接成整体并同时满足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稳固性、刚性、延性要求。连接构造采用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灌浆套简连接、搭接连接和焊接连接3种。配套构件如门窗、有水房间的整体性技术和安装装饰的一次性完成技术等也属于该类建筑的技术特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
1、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使用空心板,在不增加混凝土用量及钢筋用量的前提下,提高截面抗弯能力,增强结构刚性。空心楼板具有自重小、用料少、强度高、经济等优点。
扩展资料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具的优点
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6、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具有较大节省资源的优势。
区别是预制装配式本质上更倾向于装配式,而装配整体式本质上更倾向于整体式。两者都采用了预制构件,预制装配可以简单理解成全(大部分)装配,装配整体式可以简单理解成半装配式。装配整体式: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它结合了现浇整体式和预制装配式两者的优点,既节省模板,降低工程费用,又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在现代土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一、建筑结构不同
1、现浇整体式
现浇混凝土结构(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指在现场原位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与之对应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有混凝土结构多为现浇混凝土结构。
2、预制装配式
预铸房屋又称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用流水线生产产品的工业化方式来组装建造房屋的预制构配件产品。按其建筑主要结构形式可分为:板材装配式,如大板建筑;盒子装配式,如钢筋混凝土盒子建筑、木质盒子建筑等;框架装配式,如钢筋混凝土骨架装配式建筑、轻钢装配式建筑和轻型木结构建筑等。
3、装配整体式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二、特点不同
1、现浇整体式
结构的整体性能与刚度较好,适合于抗震设防及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建造有管道穿过楼板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形状不规则或房间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房间也宜使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2、预制装配式
提高了建筑使用面积,利用系数大。板材装配式建筑的墙板厚度一般比砖混结构的砖墙厚度薄80~100mm,从而扩大了使用面积。据统计,与同类砖混结构相比,建筑面积相同时大板建筑可增加使用面积5%~8%。
3、装配整体式
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三、应用不同
1、现浇整体式
现浇混凝土结构在今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大体积、整体性要求高的工程,往往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2、预制装配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多层住宅和办公建筑中也大量采用预制混凝土技术,主要结构形式有:装配式大板结构、盒子结构、框架轻板结构和叠合式框架结构。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提倡建筑要实现三化,即工厂化、装配化、标准化。在这一时期,预制混凝土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建筑领域被普遍采用,为我国建造了几十亿平方米的工业和民用建筑。
3、装配整体式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1、施工工序不同: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砖墙砌筑到楼面时,支起模板、挷扎好钢筋,再浇灌混凝土,一般为整体式浇灌;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预制场(厂)预先制造好楼板,再运到施工现场,砖墙砌到楼面后进行吊装、抅缝。
2、结构不同: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整体式的,无接缝。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多块楼板拼装的,有接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扩展资料: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制好的楼板,然后人工或机械吊装到房屋上经坐浆灌缝而成。此做法可节省模板,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促进工业化水平。但预制楼板的整体性不好,灵活性也不如现浇板,更不宜在楼板上穿洞。
被经常选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有普通型和预应力型两类。
普通型就是把受力钢筋置于板底,并保证其有足够的保护层,浇筑混凝土,并经养护而成。由于普通板在受弯时较预应力板先开裂,使钢筋锈蚀,因而跨度较小,在建筑物中仅用作小型配件。
目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常采用先张法建立预应力,即先在张拉平台上张拉板内受力筋,使钢筋具有所需的弹性回缩力,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值时,剪断钢筋,由钢筋回缩力给板的受拉区施加预压力。
与普通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节约钢材30%~50%,节约混凝土10%~30%,因而被广泛采用。
从结构形式上来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等。
按照结构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部位及预制率的不同又可分为:
(1)竖向承重构件现浇,外围护墙、内隔墙、楼板、楼梯等构件预制;
(2)部分竖向承重构件以及外围护墙、内隔墙、楼板、楼梯等采用预制形式;
(3)全部竖向承重构件,水平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均采用预制形式。
《混凝土建筑》是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凯瑟琳·克罗夫特。这是一部关于混凝土建筑的经典之作。全书从介绍材料本身的历史足迹为开始,然后查明其早期的使用者以及倡导者,同时有一个关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以及技术发展的讨论,接下来是介绍至21世纪处一些混凝土建筑项目。
《混凝土建筑》实例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混凝土的产生:
混凝土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技术以及环境。它不同的颜色,材质以及元素都能被廉价地大批量地生产,又或者仔细塑造,混凝土的新发展以及其被赋予的新的理解方式正在影响着当代建筑师以及设计师。
当这种材料与文雅和现代主义的精确媲美时,混凝土又被公众重新重视。混凝土成为时尚杂志所熟悉的建筑材料,它被频繁地运用在商店、餐厅、朝拜圣地,甚至是一些郊外的房子。这种颠覆不是瞬息产生的,而是长期的积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
一般分为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物。该建筑物的特点是,施工速度快,利于冬期施工,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减少了物料损耗。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节能
由于外墙板为两面混凝土中间夹50厚挤塑板,其保温性能较传统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性能更好,同时,也解决了传统建筑因为做了外保温而带来的外墙面装修脱落现象。
2、环保
由于采用工厂化生产,使得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大量减少,因而更环保。
3、节省模板
由于叠合板做楼板底模,外挂板作剪力墙的一侧模板,因此节省了大量的模板。
4、缩短工期
由于大量的墙板及预制叠合板都在工厂生产,从而大量减少了现场施工强度,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工序,因此大大缩短了整体工期。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大量传统施工方式的现场工作转移到工厂,加工制造建筑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的建筑。)在工厂中,将它们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在现场组装和安装它们。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