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仅是咱们国家一衣带水的邻居,历史上他们和咱们有很多交流,日本文化、建筑、文字等方面追根溯源其实都来自中国。不过有些东西中日两国却大相径庭,比如说咱们古代结婚都穿红衣服,日本人却喜欢穿着一身白衣结婚,很多中国人参加了日本的传统婚礼都觉得是在送葬,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是日本人学错了!
不同于中国新娘穿红色的嫁衣,日本新娘在结婚的时候会穿上一身白色的和服,甚至头上还会戴着一顶白帽子,按照咱们中国的习俗,这活脱脱就是在送葬啊!其实日本新娘穿的白色衣服来自于“打挂”,这玩意原本是日本一些贵族妇女在春秋时节的打扮,她们会把外套穿在内里的小袖和服上,这样一来就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到了江户时代,日本上层的女性都会身穿打挂,目的是凸显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此时也有一些女性在结婚的时候会专门穿上这样一套衣服。
日本人将这套白色的衣服称为“白无垢”,古代日本女子结婚的嫁衣就是它,三天之后的阳式仪式新娘才会换上艳丽喜庆的和服。新娘全身上下都穿着白色的衣服,象征着纯洁无瑕。白无垢上面还有一个帽子,日本人称之为“角隠し”,也就是这个帽子很容易让中国人误解为是丧服。日本人认为女人的头发能够附着灵魂,所以在结婚的时候要用白色的帽子盖上,达到驱邪避凶的效果。
除此之外,日本人身穿白无垢也真的有“吊唁”的意思,古代日本人认为:女儿出嫁就像泼出去的水,意味着在娘家的“死亡”,也标志着在丈夫家的重生。所以女孩才会穿白无垢,相当于为自己的青春和过去送葬。新娘一身白色,配上丈夫的黑色衣服,这真的是在结婚吗?不知道的中国人看了还以为是黑白无常呢!
话又说回来了,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和习惯,人家西方的婚纱也是白色的。不过令人无语的是,日本女性不仅仅在结婚的时候要穿“白无垢”,在参加葬礼的时候也要穿上和它类似的白衣!这种衣服实在是和中国的丧服差不多,日本人认为为死者穿上白色的衣服能够祈祷他们的灵魂得到超度,不至于迷失在人间。
这就显得有些滑稽了,葬礼和婚礼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不但中国人看不懂,西方人也搞不明白日本人为啥会这么干。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之后也觉得这个传统不太雅观,好在西方结婚的时候也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他们便利用西方那一套解释企图蒙混过关。当然了日本的嫁衣虽然称之为“白无垢”,但事实上衣服并不是纯白无瑕的,一般还会点缀上一些其他的颜色。
白无垢在日本文化中有着复杂的含义,其中暗含着对于女性的歧视,加上它的寓意和观感并不好,现如今很少有日本人结婚还会穿白无垢了。
所谓「挙式(きょしき)」,是指在神前或佛主前许下誓言的宗教结婚仪式。目前,日本现行的结婚仪式主要可分为四种,若依照起始的时间顺序来排,大致可分为-神前式、佛前式、教会式以及人前式。(注1)一般而言,婚礼举行的形式是依照两人或者双方家人的信仰来选择的。「挙式」除了可以在神社、教会或寺庙举行之外,也可以在附有神殿或礼拜堂的专门会场、饭店及餐厅来举行。另外,近年来,在日本,有越来越多的新人不想举行拘泥於宗教形式的婚礼;於是,没有所谓的神明,只是在出席者前许下誓言的人前式结婚,已渐渐流行起来。此外,在当下只要一说到结婚,大家就会把结婚仪式和喜宴联想在一起;事实上,目前这四种现行结婚仪式及喜宴,在明治以前是不存在的。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此外仪式到底是如何进行呢?接下来,就按照起始顺序一一来介绍这四种仪式。【神前式】所谓「神前式」,是指在神社的神殿内,以日本神道教为基础,所举行的婚礼仪式。新娘著纯白的和服,新郎著附有家纹的和服在神社的神灵前许下结婚誓言,正式结为夫妻,整个仪式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庄严肃穆。不过,近年来由於举行教会式结婚的人增多,使得许多人对於传统的神前式结婚较趋势微(注2)而感到惋惜。然而,事实上神前结婚式不完全算是日本的传统结婚仪式。「神前结婚式」是在明治33年(西元1900年)由皇太子(即后来的大正天皇)参考天主教的仪式,以得到神明的许可、见证为前提,加上神道教的基础,开始举行的结婚仪式。而在这之前,日本并没有所谓的制式结婚仪式。在西方,信天主教的成年男女在结为夫妻时是必须得到神的许可,相较之下,日本显得无礼、随便。也因此,皇太子在旁人建议不要光是举办喜宴就好,应该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的情况下,就参考天主教的形式举行后来所谓的「神前结婚式」。由前述可知,「神前结婚式」是以皇室为主,开始举行的仪式。距今约有101年的历史了。在尚未普及前,「神前结婚式」是只有上等阶级才会举办的仪式。其真正普及於民间,成为一般民众普遍举行的仪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昭和35年左右开始。由於「神前结婚式」是大正天皇所采用的结婚仪式,於是在广为大众所采纳的同时,也被多数人误认为是日本传统仪式之一。「神前结婚式」不是历代传统仪式却被误认为传统仪式,整个仪式的进行是以神官为中心,庄重严肃地举行;然而仪式光是靠神官的努力似乎仍显不足。基於此,有些人试著改用「教会结婚式」,且发现在整个仪式的过程中,内心有股莫名的感动产生,而这也就是为何近年来「神前结婚式」会日趋势微之故。◎神前式的结婚过程如下:1. 参列者入场:出席者入场就位2. 新郎新妇入场:新郎在前、新娘在后依序入场3. 修祓(しゅうばつ):在招神之前,先用水洗净身心4. 祝词奏上:由神官捧上祭祀神的祈祷文5. 三献の仪:新郎新娘献酒三次,每次三杯一共九次6. 誓词奏上:说出新郎新娘的结婚誓言7. 指轮交换:互相将戒指戴入对方左手的无名指8. 玉串奉てん:向神明谨献缠有白棉纸的小杨桐树的树枝9. 亲族固めの杯:所有亲友举杯互敬10. 退场(注1)若以日本整个结婚史来排-自宅式、神前式、佛前式、教会式、人前式,所谓的「自宅式」是日本在还未有神前式之前大家所通用的方式一种,它可说是后来「人前式」的前身。其特徵有两个:1.在新郎家,以媒人当司仪举行简单地仪式。2.以喝三献酒为结为夫妻的凭据。仪式会在男方家中放置祭祀祖先或者神明的神龛房间内举行,过程十分简便。(注2)虽然现今较趋势微,但在这四种当中仍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种,只不过相较於刚盛行时,就显得比较趋微。【佛前式】佛前式是属於少数派。大部分佛前式的婚礼,是在佛寺或自家的佛坛举行,和人前式和教会式比起来,似乎很少有什麼场地或是饭店是可以举行佛教式婚礼。而且大多是佛教徒才会采取这种仪式,一般日本人很少有机会看到这种婚礼。佛前式婚礼上,男女双方在佛像面前宣读婚约,向祖先报告,两人结为夫妻是百年之缘份,感谢佛祖,他们将相守一生。婚礼上还把一种叫“纸垂“的白色纸剪成又细又薄的纸条,然后把他缠在柏杨树枝上,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意味著把已故的亲人的魂招回来,永保平安!在婚礼上进行玉串奉奠仪式时,必须由和男女双方血缘亲近的人主持由於佛教式结婚在日本并不风行,所以只有少数人才会采用的。日本女星石田光的婚礼就是采用这种仪式。◎佛前式的结婚过程:1. 来宾(らいひん)?亲族着席:司仪介绍,亲族入坐2. 新郎?新妇?媒酌人(ばいしゃくにん)入场:新郎新娘媒人进场3式师入场:师父和随侍的人入场4. 献香三拝:进香三拜5. 启白文(けいびゃくぶん):师父在佛前报告两人即将结婚,祈求神明保佑 6. 洒水潅顶:师父将神水洒在两人头上7. 寿珠授与(じゅしゅじゅよ)?指轮交换:授与佛珠之后交换戒指8. 三帰礼文:师父吟诵两人结婚誓言的经文9. 杯事:新郎新娘交杯、两方亲友举杯互敬10.誓いの言叶:新郎代表宣读誓约文,两人向师父用印11.式师示训:师父对两人说及祝福的话12.一同三拝:师父退场13. 両家亲族绍介?写真撮影【教会式】从小听「公主与王子从小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童话故事长大的女孩子,大概都会梦想自己有一天,会有一个白马王子牵引著自己走向白色的教堂,在牧师(或神父)面前许给自己一个美丽幸福的未来,毕竟白色婚纱及教堂的圣钟声响都代表著幸福日子的开始...。教堂婚礼的主要程序大约包括祷告、经文颂读、祝福、誓言及交换戒子等等,每一个程序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整场婚礼气氛温馨庄严。虽然神前式是最能代表日本传统的形象的婚礼,但教会式婚礼也逐渐的被日本人所接受。教会式婚礼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堂举行的婚礼,教会式婚礼根据教派的不同而又有再细分。原则上本来只有信徒才能在教堂举行婚礼,特别是天主教派对这要求更为严格!但最近以来,即使不是信徒,只要在教堂里接受简单的培训也可和信徒一样在庄严的气氛中,走进神圣的教堂和心爱的人约定终身!教会式结婚的兴起,始於江户时代,西洋人到日本见到日本的结婚形式太过於草率,成为夫妇后,也可以轻易的离婚,离婚之后再结婚也无妨,就是因为没有在神的面前互定终身,才会造成日本人薄弱的婚姻观念。因此,很多西洋的传教士有鉴於日本性风俗的混乱,於是便引进了教会式结婚。而日本在明治时代也强烈要求民众举行结婚仪式,因此除了神前式之外,也有教会式的婚礼。但因为日本大多是多神信仰,并不是非常能接受一神信仰,因此初期只有少数的信教的教徒才能在教堂举行婚礼。但最近则不这麼严格的要求了。◎教会式结婚的过程如下:1.参列者入场2.新妇入场3.式辞:牧师为婚礼开场4.祝辞:引圣经上的话祝福他5.讲话:牧师给予祝福6.誓约式:新郎新娘宣誓7.指轮交换と祝福:交换戒指8 结婚证明书署名:签署结婚证书9.结婚宣言:牧师宣布成为夫妻10. 祈祷:为他们祈祷祝百年好合11. 新郎新妇退场12. 参列者退场【人前式】人前式可以说是最适合日本的宗教观的一种结婚形式,因为日本人是多神信仰,西方笃信耶稣的一神信仰并不是和日本的宗教观非常的契合。最近,不喜欢太过郑重其事的形式的人们,为了祝贺自己的结婚,而在参加的亲戚,朋友们面前,宣誓结婚的人前仪式正在增加。人前式婚礼不用受男女双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约束,而只是在亲戚,朋友面前签定一个结婚合约书就行了!然后一起大声朗读婚约书,宣读自己对对方的爱,整个过程仅需10到15分钟。结婚仪式结束后便是婚宴,婚宴一般都和结婚仪式在同一地举行,这样也就免去了许多麻烦!◎人前式的过程如下:1.参列者入场:新郎新娘以外的出席者入场2.新郎新妇入场:新娘和父亲入场3.开式の辞:司仪宣布仪式开始,说明人前式的仪式4.誓いの言叶:新郎新妇在出席者面前宣誓5.指轮交换:交换戒指6.指轮披露:出席者认同新人所交换完的戒指7 结婚の承认:出席者拍手对结婚表示赞8.新郎新妇署名:新郎新妇签署结婚证明书9. 立会人署名:证婚人签署结婚证明书10. 结婚宣言:司仪者宣布结婚仪式完成11. 新郎新妇退场:大家拍手给予祝福12. 参列者退场
日本这个国家想必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一直以来,日本都是我们国人出国旅游比较喜欢去的一个国家。日本樱花、动漫、美妆、电器等产品都非常有名,很多人便是为了追求一场春天的花海,一次与自己心爱动漫角色的近距离接触而来到了日本旅行。
不过,不知道大家对于日本人的结婚习俗有没有了解过呢?同样是结婚,日本的这3大“奇葩”婚俗,却让很多中国人直呼:难以理解。
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看这些你是否都能接受呢?
01 婚俗之“白色西服”
在我们国内,新人结婚时都会穿上一身红装以示喜庆。但是在日本,新娘在结婚的时候要穿3件纯白色的衣服,而且还需要佩戴白色的角隐,从头到尾一身白色。
而这种白色的喜服也不同于西方的婚纱,日本新娘的白色礼服颜色会更纯,且没有多余的花纹,不像婚纱还有起码有蕾丝花边。
这一身白衣被日本人称为“白无垢”,是传统日式婚礼中新娘必备的礼服,是纯洁爱情的代表。如果换做是在我们国家,结婚的时候穿白色肯定是不合规矩的。
02 婚俗之“染齿”
日本新娘出嫁前,都要把自己的牙齿染成黑色。当地人认为这是一种美的体现。
在我们国内虽然也会有一些少数民族,平时他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染齿的情况,但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我们汉族人民,在结婚的时候更不会有这种习惯了,所以也实在难以理解染齿这种事情了。
03 婚俗之“剃眉毛”
日本新娘在结婚前要把自己的眉毛全部剃光,意寓重新开始,与丈夫共度一生举案齐眉。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人认为,把眉毛剃光再画上去的话才会更好看。但不管怎么说,感觉这一点在我们国内,很多女生都是不能接受的。
你又是否能够接受这种“奇葩”的婚俗呢?
日本的婚礼会分为结婚仪式和结婚宴席,结婚仪式就是举行一场仪式,参加仪式的来宾就是婚宴的全体来宾,场地一般是选择专门的婚礼场所或者是租赁别墅,一些新人也会选择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地方或者是一些特别独特的形式来举行婚礼。
日本人的婚礼十分讲究,不惜花费重金。尽管日本社会不断进步,国家不断现代化,但日本人依然保留着婚礼的传统观念。 最讲究门当户对 在日本人看来,结婚不仅是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更是男女双方家族的大事情,因此,人们在考虑婚姻问题时,总是十分注意男女双方是否“门当户对“。富贵人家的子女只有在婚配对象家庭的地位和财富与其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才会比较顺利地获得父母和家族的赞同和帮助。 日本人的结婚仪式有神前结婚式、佛前结婚式、基督教结婚式及人前结婚式等。现在较为流行的是人前结婚式和家庭结婚式。 城市:人前结婚式 人前结婚式是一种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场合举行,如宾馆、饭店、酒家等。新郎新娘在双方保证人随同下,来到结婚登记处,填写登记表,签字盖章,获取法律上的承认。随后,新郎新娘或双方家长提前两三个星期发出请帖。应邀出席婚礼的人,过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近些年来,逐渐扩大到了朋友、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婚礼是新郎新娘向这些人表示谢意的一个难得机会,感谢他们过去的爱护、栽培和支持。 婚礼上,新郎新娘穿着华贵的礼服,手捧鲜花,向来宾表示欢迎。出席婚礼的来宾也都是身着节日盛装,尤其是新娘的女友们更是打扮得光艳照人,使结婚典礼锦上添花。客人们依次向新郎新娘热情致贺词,有的还唱歌跳舞,为婚礼助兴。在优美的歌声中,新郎新娘陶醉在新婚的喜悦之中。在亲朋好友的一片祝福声中,新郎向岳母献鲜花,新娘向婆婆献花,双方都是用最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言语感谢对方的父母亲,表示永远铭记他们抚育自己爱人的恩情。当婚礼进行到尾声时,新郎新娘要向哺育自己成长的父母告别,这时母亲抱着儿子,妈妈搂着女儿,千叮咛,万嘱咐,热泪流淌,情真意切。欢腾的婚礼宴会一下子变得异常寂静,音乐声消失了,交谈声停止了,碗筷声听不到了,所有来宾都在注视着这催人泪下的离别,许多人被感动得洒下泪水。婚礼结束时,新郎新娘欢送客人,向每位来宾回赠礼物,回赠的礼物大多是一套化妆品、一套茶具或一包糖果点心之类。回赠礼物后,在客人的欢呼声、鼓掌声和祝福声中,进行“三三九次对酒饮“仪式,即新郎新娘用三对酒杯对饮三次酒,每杯三次饮完。饮酒结束,新郎新娘在客人簇拥之下,离开婚礼大厅,回到自己的家里。 乡村:家庭结婚式 家庭结婚式多在男方家中举行 举行婚礼之日,新娘家要举行“告别宴会“,招待近亲知已。当新娘离开娘家大门时,人们用扫帚将新娘的足迹“扫光“,或在门口摔碎一只茶碗,甚至在门前挂起白色灯笼,以表示新娘婚后生活和谐,永不返回娘家之意。当新娘在众亲友护送之下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已同亲朋好友等候在那里。此时,新郎新娘要进行拜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仪式:共饮一杯男女家庭混合在一起的水、双双跳过院内焚烧着的一堆火、到厨房手拉手地绕灶台走三圈。这种习俗,意在婚后能得到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保护。 婚礼仪式要持续数天,最引人人胜的节目是闹新房。各地闹新房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地方用一只饭碗盛满饭,让新郎新娘当着客人的面共同食下;有的地方在新婚床旁安放模拟船和锚;有的地方在婚礼上放一张床,让新郎新娘当众举行“新婚入床式“……这些做法均寓意新郎新娘婚后能够相亲相爱、和睦共处。有的地方在婚礼进行中,来宾轮流拍打新娘的臀部,意在希冀新娘婚后早生贵子。 现代的1、结婚典礼开始、奏乐; 2、证婚人、介绍人、来宾、主婚人及亲属上台; 3、男女傧相引新郎、新娘上台; 4、证婚人宣读结婚证词; 5、新郎、新娘交换信物; 6、新郎、新娘相互行三鞠躬礼; 7、证婚人致祝词; 8、证婚人授于结婚证书; 9、主婚人率新郎新娘向证婚人、介绍人致三鞠躬礼; 10、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男女傧相引新郎、新娘入坐主席; 11、全体干杯、奏乐、礼成。
在我们中国,一说到结果大家可能都会想到轿子以及我们的传统服饰,后来我们又引进了西式的婚礼,西装与婚纱,到了现在,什么旅游结婚,骑行结婚等各种形式都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就会有人多人好奇,日本人究竟是怎么结婚的呢?
一直以来日本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都很好,因此他们的婚礼形式也就保留了日本的传统形式,自古以来,日本人都十分崇尚“神“和祖先,因此,在他们的婚礼上,向神和祖先祈祷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日本,在“神“和祖先前完成婚礼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只有少数的人会选择西式和其他形式的婚礼,并且日本人在订婚的时候会互相送一些奇怪的礼物,不同的礼物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如果送一把扇子,那就代表着以后财源广进。
日本人在结婚时一般都会选择在当地的神社举行,并且在结婚之前必须要向“神“和祖先报告, 他们认为这是对“神“和祖先的尊重与敬仰,也祈求“神“和祖先的祝福和保佑。在结婚当天,新郎新娘离开家的时候一定要先在家中向“神“与祖先行礼,并且新娘的服装一定要以白色为主,还要在头上戴一块白色的盖头,他们认为白色代表着没有,表示新娘是空白的,从今以后就要开始新的生活,接收丈夫的姓氏,两个家庭之前也要有一个新的开始等等。
日本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一方面很追求新潮,另一方面却非常遵循传统。在日本,随处可见身着传统服饰的人在街上行走。日本,就是一个传统与新潮并存的地方。如果你在日本生活过就会发现,大部分人的婚礼,都是采取的传统婚礼姓氏的。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要把要牙齿得黢黑,而且眉毛也要剃掉。结婚当天,要穿着日本传统的和服,梳妆打扮都是最传统的样子结婚。很多人见过这样的婚礼都表示,好好的姑娘干嘛要打扮得这么奇怪啊?新娘子不应该漂漂亮亮地嫁进夫家吗?搞得这么奇怪,难道夫家不会嫌弃吗?
其实这是一种日本传统的习俗,在比较久远一点的时代,日本的女人是以这样的装扮为美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你长得和新垣结衣一样没有用,你得把牙齿浓黑,眉毛弄没才算大美女哦。虽然这个审美,在我们现在人看来,着实有点奇葩,但是在当时的日本却是就是流行这样的形象啊。
虽然现在审美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没有人认为这样的造型多美丽了。但是,一向遵循传统的日本人,却把这个造型用在了婚礼上,而且延续至今。现在,但凡是传统的日式婚礼,大部分新娘子依旧会这个造型出嫁的。
日本是被海洋环抱的国度,长期与自然抗争让他们具备坚毅、顽强的性格,这也一度影响着日本人的婚俗观念。日本皇室是亚洲古老的皇室之一,最高领袖谓之曰“天皇”但自从二战以后,天皇只作为国家的象征,日本彻底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皇室婚俗却并未改变,依旧延续着古老的平安时代风格,“纳采”“告期”“供膳”……,复杂程序的背后也透露了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敬畏。
首先,日本婚礼往往以严肃而传统著称,即便是从事科技等前沿领域工作的人士,在婚礼仪式上也多半恪守祖辈传统,要穿和服、要拜神明、拜高堂,最后则是颇为温馨的酒宴。其实相比于民间,日本皇室婚礼无论从规模还是程序都复杂许多,这还包括一些只有皇室专用的礼仪,比如菊花徽章、十二单和服,但总体规则却是一千年前就确定下来的,又叫做“平安仪式”。
其次,平安时代的婚礼仪式颇为汉化,一些流程几乎与汉族婚礼无异,比如“纳采”“告期”;纳采与中国的纳采相同,是男方征求女方姓名、生日的过程;而告期则与中国的“请期”相同,就是俗称的“送日子”,男方家族将指定的结婚日期通过文书递交给女方,女方同意后方可如约完婚。
再次,但是日本皇室告期则较为复杂,需要由宫内省官员代为行使职责,文书也极为华贵,封笔为金箔,装文书的木箱外要刻有象征皇室的菊花图案。
然后,如果是日本皇室嫁女,仪式则要略微简单一些,比如2005年清子内亲内亲王大婚,男方的哥哥就用两条新鲜鲷鱼、三瓶清酒、两匹绢布作为彩礼,入宫请求缔结婚约。
最后,前期仪式结束后,就是正式婚礼,但正式婚礼一般要持续几天,第一天是举办皇室大典,也就是日本皇室婚礼颇为重要的一项“结婚奉告之仪”。新娘要穿上传统的束带十二单和服,向先祖和神明报告婚事,祈求祖先的祝福,同时也做一下告别,午后则要在皇宫举行“朝见礼”,一般是由新娘(公主)/新郎(王子)拜见天皇和皇后,得到允诺后才算正式结婚。
早上太阳升起,新娘起床后首先要拜别父母。
日本新娘化妆时,要把脸用脂粉画得雪白,然后再配上艳红的唇色。
传统的日本婚礼上,新娘的头发应该挽起来,而且一定要用龟壳梳子束紧。
装扮完成之后,新娘要穿上白色的礼服,等待告别自己的家。
中国的婚礼为讲喜庆,新娘在出嫁当天要穿红色礼服,盖红盖头,而日本的新娘在临出门之前却要在头上戴一块白盖头和面纱,然后才能出门。
拜谢媒人,此时的新娘已经不再是父亲的女儿,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
日本的新娘既不到男方的家里,也不到教堂,而是要到神社去祈祷神灵,所以新娘出门之后要由神职人员带领走向神社。
婚礼中,神职人员祈求神灵保佑新婚夫妻。
仪式中新娘将脱掉白色礼服,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为金、银、红。
最后,新娘将会换上另一套深色的礼服,表示对纯洁少女的告别,仪式完成,她将成为别人的妻子。
在婚礼上,日本新娘要换三套衣服,而且每套礼服都非常华美。
——最初穿上的是一套白色的礼服。白色丝绸和服原本是18世纪和19世纪日本武士结婚时新娘所穿的礼服。此时的白色既是新生活的开始的象征,同时也意味着原有生活的结束。
脱掉白色礼服,新娘将换上绣有吉祥图案(像仙鹤,花朵等)的华丽礼服,颜色以金、银、红三色为主,代表未来生活的红红火火。
最后,还要换上另一套深色的礼服,这种礼服是未婚少女穿的和服,这也是新娘最后一次穿这种式样的和服了,作为她纯真少女时代的结束。
有图有真相 希望采纳~
日本婚礼流程是指:日本结婚时的婚礼流程是什么?具体有哪些仪式?日本举行婚礼婚礼上不同于西方国家那么简单和随意;在仪式上日本还是比较注重的。比如有些佛前婚礼上,双方都需要跪拜在佛前,宣布婚约,这种神圣的婚约方式更能见证两个人对彼此之间忠贞感情。而除了佛前式的婚礼外,还有什么其他方式的婚礼方式呢?
日本是一个比较注重礼节的国家,如果见到比自己尊位高的人就会鞠躬九十度表示尊重,而女性则对另一半格外体贴和忠贞。在日本结婚时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选择,和西方的结婚方式不一样。日本传统婚礼会有佛前式婚礼,人前式婚礼,教会式婚礼以及神前式婚礼几种。选择哪种婚礼方式根据家庭和个人来定。但是每一个婚礼方式都非常庄重和严肃,日本比较注重礼节,一旦结为夫妻就要彼此忠贞,对待感情不能有马虎更不能有出轨之类的事情发生。
日本婚礼流程中,佛前式的婚礼,是新人两个人在佛前宣读婚礼誓词的仪式,这种方式是在向祖先报告两个人即将结为夫妻,并且已经做好了相守一生的准备,会对彼此忠贞一生,希望祖先能够保佑他们的婚姻幸福。
而人前式的婚礼方式则是类似于婚约式结婚方式,双方新人在特定的神面前举行婚礼仪式,并且这种方式并不会受任何宗教信仰的干扰和约束,因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和选择性广。之后便会在双方亲戚,家人和朋友面前,签订婚约书就行了。整个过程时间很短,一般会十几分钟即可,因为比较方便又便利,但是这种日本婚礼流程比较简单,在婚约上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作为日本当地人,很多人为了节约时间都会选择中方式来结婚。日本上班时间很严禁,即使是结婚也如此,因此在两个人举行完婚约仪式后,便是和亲人一起吃饭,然后便结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婚礼的一些习俗和礼仪,而日本最为严谨,目前除非是日本人会举行本地婚礼,其他国家尚未见过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