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大教堂的秘密

更新时间:02-01 装修 由 囚人 分享

教堂概况 中世纪的罗马教堂有一种从古典建筑中汲取的特殊的、略带冷峻的、严肃而端庄的美,它们采用了拜占庭时代第一批教堂、寺院的结构,重新组合了门厅、后殿及堂内的祭坛、凯旋拱门,给了它们一种新的秩序,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教堂一般都是设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内部的各个空间用长排的雄伟大圆柱进行分割。如果你在看惯了辉煌精致的巴罗克风格教堂之后,想领略一下中世纪教堂的风采,那么,就去城外的圣保罗大教堂吧。虽然它是于本世纪初在原教堂的余烬中重新修建的,但属原教堂的忠实翻版,完全保持了古罗马君士坦丁风格教堂的特色。 圣保罗大教堂坐落在离奥莱里亚耐城墙两公里远的空旷区域,初建时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为此被人们称作“城外的圣保罗”。四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在据说是传教者圣保罗为主殉道的墓上筑起了这座教堂。墓地附近有三个缄口苦修会修道院。传说圣保罗被异教徒斩首之后,头颅落地时反弹着跳了三下,顿时地面上涌出了三股清泉,修道院就是筑在泉眼边上的。395年,罗马皇帝奥瑙里奥在任时,教堂被扩建,自此直到16世纪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落成,城外的圣保罗教堂一直是罗马最大的教堂。从13世纪至15世纪,教堂一次次被修缮美化,许多艺术大师们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成果,这里集中了珍贵的镶嵌画、壁画与浮雕,享有艺术宝库的美名。 遭遇大火 1823年7月15日,由于整修时的疏忽,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乎完全吞噬了这座辉煌、罕见的古罗马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之外,所有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法国作家司汤达当时正在罗马,对这一不可弥补的惨剧,他在《罗马漫步》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火灾发生的第二天,我去了圣保罗。它给我留下了一种庄严同时凄丽的美感,恰如奠扎持的音乐一般。灾祸留下的可伯痕迹还是如此活生生地展现在那里,教堂内堆满了半焦的冒着青烟的檀梁,被劈开砸断了的大圆石柱仿佛时刻有倒下来的危险。深深震惊了的罗马人到这里祈祷,来看他们被火烧掉了的教堂。 虽然司汤达“毁掉也是一种美”的叹息呈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遭受的巨大损失面前显得肤浅;但他的描绘给后人留下了火灾之后的真实场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教廷决定重新修建圣保罗大教堂,并声明将在所有文字和绘画资料的基础上,尽量按原教堂的结构和规模重建。鉴于工程的巨额需要,教廷不得不向全世界发出了集资的邀请;这一计划立即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除了提供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之外,很多国家元首还为此捐赠了珍贵的建筑材料,埃及总督赠送了雪花石膏圆柱和镶片,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赠送了大批孔雀石,后来被雕成大殿内的祭坛。修筑工作整整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它的竣工是以大殿内一百根大理石圆柱的完成为标志的。重建的圣保罗大教堂宏大庄重,忠实地再现了教堂的昔日风貌,但仿佛始终有一层谈谈的薄雾笼罩在它的周围,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城外,也许它不象其他教堂那样古老,那样豪华,还有许多说不清的原因,除了虔诚的朝圣者外,游人似乎不太喜爱这只从火灾余烬中飞出来的凤凰。 感受教堂 一到圣保罗大教堂,即使不了解它的历史,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对它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它的正六前的四方形门廊庭院是原教堂没有的,这里绿草如茵,几棵巨大的热带棕榈在草坪上投下它们安详的影子。庭院四周的高大圆柱显得肃穆庄严,你在他们中间缓缓走过,抬手抚一下圆润光滑的大理石,一股刺骨的冰凉透过手心直侵入肌体,你会不由地打一个寒战,赶紧垂下手来。你不能解释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的气氛。傲然挺立的圆柱似乎顾影自怜,拒绝人们的爱扶。同样是地中海的骄阳,同样有碧绿的草地和茂盛的灌木,这里却不同于其他教堂,那高高的、美丽的热带棕榈给人带来的一向是活力和暖意,在这庭院里却显得格外孤独。庭院的中央立着一尊圣保罗的雕像,他面目严肃,一手持宝剑,一手拿着给众教徒留下的告别信:“我一生经历了艰辛和困苦,我坚守了我的信仰。如今人生的旅程已尽,我预备为主的事业而献身……”也许从这些话语你能明白一点教堂的悲凉气氛吧。抬起头来,眼前是由梵蒂冈镶嵌艺术大师们集体创作的大型镶嵌画,在太阳的直射下闪闪发光,显得壮丽豪华,但那浅蓝色的基调与周围的雪白大理石相衬,更有超凡脱俗的味道。或许这是人为的一种冷调子,想引人步入纯净的天上世界? 教堂大殿 一跨入大殿,你顿时会生出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来,巨大的空间内一百根高耸的圆柱庄严地托起一个个半圆的拱门,柱头精雕的花叶灿烂夺目,你不由得会有一种错觉,这难道是一座被完整无缺、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的中世纪大教堂吗?沿着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你昂着头径直向前走,像是要迎着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似的走着,你的身后,孤独的足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响。柔柔的光从高大的弓形窗户里射进来,你会突然被那窗玻璃上美丽的波浪纹所吸引,一径走到它的下面,这才发现镶在窗框上的是被削得极薄的、打磨得极光滑均匀的钙质雪花石膏片。于是你忘情地一扇一扇地看过去,围着大殿整整走了一圈。那淡黄的透明底上泛着橙色、浅绿色、灰色、雪白色的纹,曲曲折折、袅袅婷婷,深的如乌云压顶,浅的如烟似雾,竟找不出一块重复的来。停下脚,你才明白这里头的光为何是如此柔和,如此朦胧。 教宗祭坛 大殿的尽头是教宗祭坛,除了教皇之外,没有任何人有权在此主持弥撒。祭坛的上方是一个13世纪制作的绚丽的华盖,在火灾中幸亏它上方凯旋拱门的保护才没有被毁掉。祭坛的位置正设在圣保罗的墓上。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沿着大殿转的时候会发现大圆柱壁上的小圆框,每一个框中都有一位教宗的镶嵌肖像,共二百六十五尊。说实话,除了专修天主教历史的学者会移步逐一辩认,很少有人一一看它们,更没人能道得出教皇们的故事来了。 廊柱花园 从大殿右边的门出去,你就来到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廊柱花园,这是1823年火灾中没有被焚毁的珍贵部分。它精美雅致,与教堂前肃静的庭院和空旷的大殿相比,显得更温馨美丽。廊柱花园建于13世纪,是瓦萨莱多的杰作,也是现存的13世纪最典型的建筑与装饰相结合的作品。廊院属阿拉伯科斯马特斯风格,它的结构是这样的:精致秀丽的双排小支柱托起高雅的拱顶,柱子的制作分光滑型、双重型、扭曲型等,一部分的柱身完全是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这回廊的内侧陈列着许多浮雕碎片和不完整的雕塑,都是从火堆里抢救出来的古物。也许是廊院的异国情调,也许因为它小巧玲珑,这里竟是整座大教堂中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地方。花园中央的浅盆小喷泉的池底静静地躺着几枚硬币,时时有人弯腰捧起圣水浇湿前额,然后划着十字笑盈盈地离去。栽在草坪四周的是各色玫瑰,几朵浅黄的正在凋零,花瓣落在黑土上显得很安详,它们的身边,一丛深红的花在怒放。 忏悔之魂 圣保罗大教堂殿内的忏悔亭的小红灯被点亮了,在这庞大的空间里如同无垠的天空中的几颗弱星。一个老妇人跪在那深色樱桃木雕的小间前,双手托在胸上,显得孤零零的。你望着她布满皱纹的脸和身边的采购袋,猜想她的忏悔也许只是一种寻求宽慰的方式,因为小亭的里头有在耐心地倾听她,一如既往地安抚她,再三表示永远不会抛弃她。安慰和关注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特别是在人生最后一站,许多人会显得无助和孤独。你重又转向后殿的巨型镶嵌画,那上面的天主眉目和善,他望着你,望着在他脚下延伸的直排圆柱,望着向外开着的门,欲语还休,仿佛那句神秘的话永远凝在了他含笑的双唇上。他知道,每一个进到这里的人,只要望着他的眼睛,就能读懂那句话的含义。

圣保罗大教堂建筑结构和风格是怎样的呢

圣保罗大教堂(St.PauICathedral)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公元604年,东撒克逊王在伦敦的卢德门山顶上建造了圣保罗教堂。后几经重建。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新圣保罗大教堂,1675年动工,1710年建成。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立有两层圆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米,离地面111米。马德琳•梅因斯通和罗兰•梅因斯通说圣保罗大教堂最成功之作是交叉形十字堂的左右两个门,圆顶就在其上巍峨升起,恰如一顶完美的皇冠。从一般来看,圣保罗大教堂可以归入文艺复兴建筑,但是它同时具有巴洛克建筑的风格。

圣保罗大教堂为什么没有被炸毁

呢?因为这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一次,德国军队在圣保罗大教堂下面藏了一颗炸弹,而且是一颗定时炸弹。人们都很害怕,纷纷跑到了圣保罗大教堂的顶部避难去了,有一位勇敢的士兵,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将那枚定时炸弹挖了出来,并把它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引爆。 第二次,他们准备了一枚导弹。装在大炮里,“三、二、一......发射——”,导弹飞速前进,它的威力足以把人炸成一滩泥,足以把一辆自行车炸成灰,足以把一辆汽车瞬间炸成废铁,足以把一栋高大的楼房瞬间炸成好几截。圣保罗大教堂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他们会发射这种导弹了,他们准备了特制的渔网,这种网看起来和普通的渔网很像,而它却有着强大的威力,有超强的弹力。它将导弹捞住,借着导弹的力量,把它弹了回去。导弹回到了德国军队的炮筒里,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它爆炸了,把这支德国军队炸得惨不忍睹。 第三次,着着火的炸弹竟然卡在了圣保罗大教堂顶部的砖缝里,人们都以为圣保罗大教堂这次死定了,没想到那枚炸弹竟然掉了下来,一位士兵把它拿起来,从窗口扔了出去。结果,炸弹把德国的军队炸得没有一个活着。 所以圣保罗大教堂才没有被炸毁。

圣保罗大教堂的来由

圣保罗座堂(英语:St Paul’s Cathedral;另译为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英国伦敦市,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 现存建筑建于17世纪 。伦敦教区成立于604年,当时的主教座堂已经位于Ludgate Hill并奉献给圣保罗。Ludgate山本身与宗教有历史悠久的联系。据信这里起初是古代巨石阵遗址。后来是一座奉献给女神狄安娜的神庙,与当时位于西敏的阿波罗神庙遥遥相望。第一座主教座堂是撒克森人用木头建造的。毁于675年。685年,主教座堂用石头重建。961年被维京人摧毁。第三座主教座堂始建于962年,在1087年大火中与整个城市一同毁灭。主教座堂幸存至今, 在1940年10月10日和1941年4月17日被炸弹击中仍然幸存。英国王室在西敏寺举办大多数重要婚礼、洗礼和葬礼,但查尔斯王子和 戴安娜王妃的婚礼却在圣保罗座堂举行。

圣保罗大教堂的建筑特色

圣保罗大教堂的建筑别具一格,既继承了传统的教堂建筑艺术,又突破了普通教堂的设计。 其主体建筑是两座长150米、宽39米的两层十字形大楼。十字楼的中间,拱托着一座高达111.4米的穹窿圆顶建筑。圆顶底下高出十字楼的部分,是一个两层圆楼。底层四周的走廊外面,建有一圈圆形的石柱。顶层则有一圈石栏围拢的阳台,人们可以站在这里欣赏伦敦的市景。穹窿顶盖的上端,安放着一个镀金的大十字架。教堂正门面西,门前有一道由六对高大的圆形石柱组成的走廊。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人字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教堂正面建筑的两端,有一对互相对称的钟楼。西北角的钟楼里,挂着一组和谐音调的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吊着一具重达17吨的大铜钟。这具英格兰最大的铜钟,在每天半夜1点,由教堂人员敲打5分钟。 同其他有名的教堂一样,这里也有一些王公达官们的坟墓和纪念碑。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1758~1805年)和英国首相惠灵顿将军(1769~1852年)的墓室,就在这里。这两位将军都是19世纪初期同拿破仑作战的英雄。

圣保罗大教堂密室逃脱攻略

教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修缮后内厅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修缮后内厅堂平面为拉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有两层圆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米,离地面111米。教堂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整个建筑显得很对称且雄伟。正面建筑两端建有一对对称的钟楼,西北角的钟楼为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吊有一口17吨重的大铜钟。教堂内有方形石柱支撑的拱形大厅,各处施以金碧辉煌的重色彩绘,窗户嵌有彩色玻璃,四壁挂着耶稣、圣母和使徒巨幅壁画。唱诗班席位的镂刻木工,圣殿大厅和教长住处螺旋形楼梯上的精湛铁工,都反映了当年的高度艺术与装饰水平。教堂内还有王公、将军、名人的坟墓和纪念碑,如两位11世纪撒克逊国王、威灵顿将军、雷恩建筑师的坟墓。

声明:关于《圣保罗大教堂的秘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7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