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块吧,是放在模座下面的那个吧?作用主要为当模具设计的闭合高度低于机床的最小装模高度时候,用垫块提高模具整体高度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垫块为两块或以上时需要等高,防止模具安装歪斜,也就是说制造时最后要一起上磨床同时磨平。
1、组成 吹塑模、铸塑模和热成型模的结构较为简单。 压塑模、注塑模和传塑模结构较为复杂,构成这类模具的零件也较多。 基本零件有: ①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凸模、各种成型芯,都是成型制品内、外表面或上、下端面、侧孔、侧凹和螺纹的零件。 ②支承固定零件,包括模座板、固定板、支承板、垫块等,用以固定模具或支承压力。 ③导向零件,包括导柱和导套,用以确定模具或推出机构运动的相对位置。 ④抽芯零件,包括斜销、滑块等,在模具开启时用以抽出活动型芯,使制品脱模。 ⑤推出零件,包括推杆、推管、推块、推件板、推件环、推杆固定板、推板等,用以使制品脱模。注塑模多推广采用标准模架,这种模架是由结构、形式和尺寸都已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基本零件成套组合而成,其模腔可根据制品形状自行加工。采用标准模架有利于缩短制模周期。 2、作用 定模座板(面板):它的作用是将前模固定在上面。 流道板(水口板):它的作用就是在开模时把流道中的料去除。 定模固定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和b板一起成型产品。 推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开模时将产品从模具中脱出。 动模固定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和a板一起成型产品。 垫板:它的作用是加强a板的强度和固定a板上的一些零件。 垫块:模脚,方铁等。它的作用是让顶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顶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顶针并在开模时通过注射机的顶杆推动顶针。 动模座板:下夹板,底板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后模固定在上面。 导柱和导套: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起导向作用,使前后模可以顺利完成所有的动作。 顶针: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开模时将产品从推出。
模具里使用弹簧作为滑块的动力是不可靠的,滑块可能会卡碰而不动作,会损坏模具的。最好使用刚性机构的结构形式,比如:斜导柱、斜顶滑块、或者液压、电动抽芯的机构。
1、模具主要有注塑模,冲压模,吹塑模,压注模,浇铸模等,最常见的是注塑模和冲压模。2、冲压模具由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下模座构成。注塑模具由模架、模仁,水路,顶针,滑块,斜顶,镶件,流道等构成。3、做好一套模具需要注意的问题:1)浇注系统的平衡问题,设计时尽可能让所有型腔在相同的时间进料,保证注塑压力的平衡。2)冷却系统的设计,保证模具冷却均匀3)型腔的设计,合理的选择分型线,能够简化模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注塑模具中的C板(垫块)的高度需要根据产品顶出高度、推板和推杆固定板厚度来确定,然后再查手册即可。注塑模具简介: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基本分类: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1-动模底板2-支撑板、C板、俗称模脚10-斜导柱18-顶针(但这一只专用拉拖水口用,俗称水口针)20-顶针底板2-支撑板。作用1:连接动模底板和动模垫板3,起支撑作用,同时垫高模具;作用2:中间形成空腔放置顶出系统;作用3:减少模具钢材用料,减轻模具重量,当动模承受较大压力时,在受力中心区可加支撑柱以保证B板4形变。9-压紧块(滑块楔紧块),俗称铲基。合模过程中斜面推挤滑块基座11,向内(内滑块式向外)滑动至设计位置后锁紧滑块,其设计强度必须保证提供足够大于滑块受到注塑压力反向滑动的锁紧力。个人经验总结,不够完善之处请亲们多多指教。
塑胶模具(模架)一般是分大水口(二板模)和小水口(三板模)。
A板指的是母模板cavity plate(前模板、定模板)
B板指公模板core plate(后模具板、动模板)
C板指模脚support block(方铁或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