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重点家居企业的案例时,宜家基本上是避不开的一个对象。
从每年的经营动作来看,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活跃度上,总有一些出色表现。
大材研究认为,前面这些年,宜家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几十家商场,贡献了100多亿的营收,一年上亿的访客人次,这是多少公司追求的目标。
他们过往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但可能难以赶上,而他们未来的一些计划,我们倒是可以多看看,从中或多或少可以吸取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时间推回到8月份,宜家中国在上海举行“家的无限值”2021财年发布会,根据现场高管透露的信息,在下一个年度里,宜家有一揽子的动作。
比如计划继续拓展线上渠道, 探索 试验线上线下零售;比如还会继续开新店,重点是上海、福州、南宁、昆明以及深圳大湾区几个地方。
还有一个“明日商场”项目,也就是上海徐汇宜家商场,将正式启动。
小型商场和城市店,继续被宜家看重 ,预计会在上海和大湾区内的广东市场 探索 ,是否会继续扩大到更多城市,并没有明确。
在服务上, 宜家强调了全屋设计服务, 也就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体化家装方案以及专业的点对点服务。
据公开信息,这项服务大概从2019年开始,由店里的设计师给顾客提供一对一服务,从设计方案,到家具送货、组装、回收等,实现全屋设计,一站式打包。
大材研究从一些公开的情况看,宜家的商场安排了专门的全屋设计中心,顾客可以拨打电话咨询。产品都可以在线选购,宜家会员可以365天退换货。
在下一年里,宜家有一个值得大家重视的举动, 就是他们会继续增加更低价格的商品,预计明年还会有超过250个更低价格的商品,占整体SKU的比例约为5%。并将在中国推出2000多款新品。
按宜家的官方说法是,降价并不是促销,而是通过产业链优化和技术改进,降低了商品的生产、包装等成本,从而可以降价。
宜家中国商业副总裁张丽娜还举了例子,2008财年BILLY书柜的售价是1399元,到2021财年,会降到999元。还有599元的波昂扶手椅,将降到399元。
大材研究认为,爆款产品的售价继续降低,有可能吸引到更多买家入手,进而挤压同行的市场份额。当然,宜家必须确保降价之后,产品质量不打折扣。
看起来是比价格, 其实要想把这仗长久打下去,还能打赢,考验的是企业对成本管控的水平,以及对供应链、技术等多个环节的运营,并不是单独降价那么简单。
去年的未来+战略,今年还会继续,也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门店模式和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提升宜家的可触达性,并且引进更多数字方案,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而且还有一些辅助办法,比如推出素肉丸子,以植物性食材取代肉类原料。到2021年初,将电动车送货服务覆盖的顾客配送订单比例,从目前的70%提升到90%、100%电动车配送城市数量从5个提升到17个。
在过去一个财年,也就是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这段时间,宜家全球零售额367亿欧元,同比增长5%。在中国市场,英格卡中国经营的28个宜家商场接待1.08亿人次的访客,销售额157.7亿元。
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开7家门店,包括广州、郑州、贵阳、长沙和青岛的标准门店,和在上海进行试点的杨浦小型商场和静安城市店。
数字化方面,宜家上线了专门的APP和天猫旗舰店。战果也是相当可观的,比如宜家天猫旗舰店,上线第一天,店铺粉丝数就超过34万,开业一周达到100万。
为此,大材研究曾经有一个总结,可以参考《157亿的宜家都要到天猫上抢生意,我们来看看这个店长什么样?》
而宜家购物APP也比较成功,每日活跃用户量达到15万。很多卖场都做不到这个水平,主要是宜家上面有不少高频需求的产品,用户一年里购买几次的可能性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在今年疫情期间,线上销售增长迅速,线上销售额全年同比增长67%。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 宜家的线上业务进展都比较慢,比较大的转折发生在2018年,先用小程序卖货,成效不错。
接着先开放35个城市的电商服务,以江浙沪为主,之后又增加到149个城市的电商服务。
再后来,就是运营APP、到天猫开旗舰店等策略落地,步伐迈得很快,投入力度明显增加。
两年时间里, 宜家在电商领域的成果已经表现不错,属于后来居上的角色。
这跟宜家一直主打的低价优势密切相关,网销还是非常看重价格的,同时看重品牌号召力,而宜家又有比较响亮的品牌背书,从一二线到四五线城市,基本上是通吃的。
据大材研究的观察,宜家在营销上还在 探索 新做法,比如今年8月时,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开业后,专门举行了小红书专“薯”日RED day活动,60名小红书KOC来到城市店打卡体验,发布视频、图文等笔记。
博主“盐少许”还对 美食 制作进行了体验直播,在厨师的指导下,做出肉丸意面热狗和无酒精Mojito。
这次活动,是宜家专为小红书用户开设的活动日,借助积累用户口碑。在此之前,小红书就带领博主,参加了7月21日的宜家城市店媒体开放日活动,当时分享的笔记对提升门店热度、帮助引流发挥了作用。
在具体操作中,宜家还应景搭了拍照打卡点,引导用户在这些地点拍照打卡,用户还可以通过扫描粘贴在打卡点旁边的二维码,跳转到小红书“宜家”相关话题页发表打卡笔记。
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大材研究认为 ,宜家在中国市场的新攻势,将体现如下几点特色:
1、不会大规模扩店,已经拥有两家甚至更多商场的城市,宜家可能不再开大店,而是选择二三线城市,弥补空白。但速度也不会快,每年可能保持在几家的增长速度。
2、在目前大店局面相对稳定的城市,宜家会选择一些家居消费潜力巨大、大店难以全面覆盖的城市, 探索 小型商场的布局。
但不会大规模推进,而是小步试错,积累经验后再复制,预计要到2020财年才会看到新的调整。
3、线下商场本身的经营方式,留给宜家的创新点也不多了,估计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提升,比如物流费能够降低,增加免运费的机会;提升全屋设计的服务水平与输出能力、转化能力等。
4、线上线下的融合被宜家视为重点,一手争夺线上流量,二手打通线上线下的流量转化。
像宜家此前的官网流量、自媒体流量等,宜家还会继续抓,同时会想办法抓新流量,比如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的投入会有增加。
在中国市场的20多年里,宜家的线上引流工作其实一直没有停过,而且做得还很成功,尝到了甜头,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官网访问量,几年前就超过7500万人次。
宜家中国发布消息称,宜家中国将于7月初关闭上海杨浦店。据悉,上海杨浦店是宜家中国首家小型商场店 ,开业时间仅2年零3个月。 关店的原因,公告称,经过对宜家杨浦商场的全面评估,结合该商场服务商圈内顾客持续变化的消费行为偏好和宜家在上海市场总体布局的考量,宜家中国对杨浦商场的长期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考虑从7月初开始,不再保留其作为上海顾客触点矩阵的一部分。
宜家中国在其官方公众号中发布称将在2022年的7月关闭位于上海杨浦区的门店,这也是继第一家在2022年3月关掉贵阳门店后的第二家关停的门店,位于杨浦区的这家门店是宜家在中国设立的小型商场店,其距离开业时间才相隔2年左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宜家门店中还32家商场店、宜家城市店、2家体验店和10家荟萃店,这些数字中也包含在建待开的门店。
宜家中国对于关闭杨浦门店的原因中表示,线下零售市场趋于复杂化,以及受到疫情和数字化发展等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方式和消费行为,所以为了更好的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对中国市场进行不断审视、评估后,为了转型需要决定关闭、或者新增其他渠道等等,所以关闭杨浦店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作出的调整,宜家将会为消费者打造出更好的消费体验,另外,他们还表示,杨浦店关店后,其服务渠道或者顾客在其上海地区的门店依然会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不会受到影响,不过,此次仅仅开业只有2年多的宜家小型商场模式的首次试水也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了。
事实上从关闭贵阳店开始,就已经显示出宜家应对不定性市场行为的一个缩影,其主要业绩就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其2021年全球门店的消费者人数就低于上一年度,门店整体业绩下滑8%,但是与之相反的却是蒸蒸日上的线上业务,增长了73%,占全年的近30%,所以,宜家加快了对门店的调整,着力布局线上渠道的转型模式,早在2021年就宣布了线上购物小程序,同年5月又扩大了网络旗舰店的业务范围,所以,贵阳门店到杨浦商场店的闭店,也是宜家积极转型调整中的计划内容的一部分。
1、首先在花园饭店座车到襄阳北路长乐路站。2、其次在襄阳北路长乐路站乘坐公交车经过1站到达静安寺(南京西路)站下车。3、最后在南京西路走500米即可到静安宜家家居。
宜家开业仅两年,关闭的原因就是因为暂时无法从其中获得相应的投入回报,特别是在如今的疫情态势下,这样的想法是更难实现了。在上海开店,实际上宜家就是为了去扩大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上海顾客对宜家这个品牌的黏性,但是目前疫情的情况使得人们对线上消费更加依赖,而已宜家主要是以大型仓库的方式去吸引顾客。
他们需要的是顾客在线下参观自身的店铺,从头到尾逛自家的店铺,并且购买大量的产品,而疫情会使得这类需求量逐步减少。而在上海,宜家已经开了三家分店,分别分布在宝山和北蔡,而杨浦这一家是第二家。审视了杨浦的客流量以及他们的需求之后,将其关闭是非常常见的商业行为。在两年前,宜家就已经入住了天猫,正在快速地向互联网电商转型。
宜家加速自身商品的数字化路线,推出了购物小程序、旗舰店等多家线上渠道。宜家通过这样的线上渠道,已经将服务人员从一亿扩展到了十亿人,宜家已经不需要单纯的依靠线下的生态网络去提供消费者对应的服务体验。宜家实际上不仅在上海关闭了自家的店铺,在贵阳、太原、武汉等多地,店铺都已经关闭了。在疫情当下,许多的线下门店已经面临着关闭、增速减缓等状况。线上的消费渠道,或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对于宜家这种更加依赖于顾客要到实地参观才会下决心购买的家居品牌,疫情对于它们的影响是超过其他行业的。虽然这样关闭商场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众对于宜家的印象,减少顾客在这方面的引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会成为在宜家线上继续发展的契机,也会使得更多的人步入电商品牌,然后去获得相应的顾客引流量。
宜家是闻名世界的一个家居品牌,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开始的店铺。因为宜家这个品牌的家居产品价格优惠,而且质量也算是不错,所以这个品牌一直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不过根据天眼查显示,宜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增了一项行政处罚,宜家之所以会受到此项处罚,主要是因为市场监管局认为宜家所发布的广告内容不正确。那么关于宜家天猫旗舰店被罚,究竟所谓何事?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宜家天猫旗舰店发布的广告内容不正确
宜家天猫旗舰店之所以会受到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是因为上海市场监管局认为宜家所发布的广告中内容有一些不真实的地方。这样不真实的广告内容,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所以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市场监管局才会对宜家天猫旗舰店进行处罚。
二、作为商家一定要对消费者负责
作为一个商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消费者负责。只有商家对消费者负起责任,不做欺诈消费者的虚假宣传,这个商家才会受到消费者的信赖,才会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否则的话,商家只能不断的流失自己的顾客。
三、希望宜家能够更正自己的广告宣传
宜家天猫旗舰店因为在自己的品牌广告中掺入了不真实,不准确的内容,才会使得自己受到行政处罚。作为消费者,还是希望宜家天猫旗舰店能够更正自己的广告宣传,用真实的产品去吸引消费者,而不是用虚假的宣传去欺诈消费者。
关于宜家天猫旗舰店被罚,究竟所谓何事?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觉得宜家天猫旗舰店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呢?欢迎留言交流!
宜家家电子商务(中国)有限公司,由于在自己的家具官方旗舰网店上,擅自夸大了自己产品的质量,违反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给予了行政处罚,责令改正其违法行为,并处以8万元的罚款。宜家在产品广告宣传上,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宣传力度,误导了消费者,肯定要受到一定的处罚。但是只要企业认真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向消费者真诚的道歉,也会赢得消费者的谅解,不会影响企业的口碑。
宜家电子商务(中国)有限公司,在自己的家具官方旗舰店网上店铺内 ,销售一款沙发,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擅自夸大了它的功能和质量,违反了国家的广告法,最终被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给予了行政处罚,并责令企业立刻改正自己的违法行为,向消费者表述真实的产品,不要再误导消费者,同时给企业8万元的罚款。如果宜家向消费者主动道歉,也会降低处罚事件的影响,不会影响自己的产品销售。
对于宜家公司来说,曾经由于广告虚假宣传,被有关部门罚款170多万,所以宜家这家企业的产品广告宣传,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不要再误导消费者了。如果经常发生这种虚假广告的行为,就会慢慢的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的口碑也会受到大家的质疑,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时,一定要保证它的真实性,不要误导消费者,否则就会触犯有关的法律,也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使企业的信誉受到影响。所以企业在做产品宣传时一定要把好关,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毕竟现在的法律法规是比较完善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处罚。
上海宜家家居官方旗舰店不开门。2022年6月13日,宜家中国发布消息称,宜家中国将于7月初关闭上海杨浦宜家家居官方旗舰店。上海杨浦宜家家居官方旗舰店是宜家中国首家小型商场店,开业时间仅2年零3个月。所以上海宜家家居官方旗舰店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