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程序是在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内容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允许颠倒和跳越的、固有的、不可违背的先后次序,按照这种次序组织和开展施工的程序,称为施工程序。
建筑施工程序包括:接受任务、了解情况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包括落实施工准备计划、开辟施工现场分阶段)、全面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
扩展资料:
方案步骤
1、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
2、施工阶段划分。
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
4、安全施工设计。
施工部署
1、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目标。
2、拟投人的最高人数和平均人数。
3、分包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4、施工程序。
5、项目管理总体安排。
进度计划
1、施工总进度计划。
2、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总体施工顺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主体工程自下而上施工,室内装修采用自上而下的流向,水、电、电梯和设备等各专业分项工程在结构阶段配合结构施工做好预埋及预留的同步作业,其施工阶段随结构与装修工程穿插进行,专业分项工程与土建工程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由项目部统一协调与指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流程一般如下:场地平整→桩基定位→机械进场→桩基施工→基础开挖→基础承台与地梁施工→回填→上部结构施工
拓展知识;
土建一词,一般是指土建工程,土建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时一般的土建工程项目包括:房屋、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建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土建百度百科看
1、策划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又称为建设前期工作阶段,主要包括编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项工作内容。对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编报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最初阶段的工作。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建设项目,以便在一个确定的地区或部门内,以自然资源和市场预测为基础,选择建设项目。
2、勘察设计阶段
勘察过程:复杂工程分为初勘和详勘两个阶段。为设计提供实际依据。
设计过程:一般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大型复杂项目,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要,在初步设计之后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3、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组建项目法人、征地、拆迁、“三通一平”乃至“七通一平”;组织材料、设备订货;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委托工程监理;准备必要的施工图纸;组织施工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按规定作好施工准备,具备开工条件后,建设单位申请开工,进入施工安装阶段。
4、施工阶段
建设工程具备了开工条件并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项目新开工时间,按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任何一项永久性工程第一次正式破土开槽时间而定。不需开槽的以正式打桩作为开工时间。铁路、公路、水库等以开始进行土石方工程作为正式开工时间。
5、生产准备阶段
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在其竣工投产前,建设单位应适时地组织专门班子或机构,有计划地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包括招收、培训生产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落实原材料供应;组建生产管理机构,健全生产规章制度等。生产准备是由建设阶段转入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
6、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建设项目转入生产和使用的标志。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编制竣工决算,项目正式投入使用。
7、考核评价阶段
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工程项目竣工投产、生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在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活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经过初步调查研究,由项目的主办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按照投资管理权限向所属的投资管理部门推荐拟建项目,经批准后列入建设前期工作计划。投资主管部门对所推荐的拟建项目进行综合平衡,在条件成熟时选择一批需要而又有前途的建设项目交与项目的主办单位委托设计或工程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
对于可行的项目,在经过预审、修改、复审和评估后,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后,此项目即算成立,可安排年度建设计划,进行工程设计和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项目的主办单位,应组建或指定建设主管单位,对外进行各类协议和合同的谈判、预约或签订,进行勘察设计,厂址选择,土地征用,资金筹集等一系列准备。
土建施工工序的大体流程如下:1、测量防线;2、开挖基坑;3、抄平;4、做混凝土基础垫层;5、绑扎钢筋,模板安装,浇注混凝土;6、测量放线(轴线,柱子定位);7、柱子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他浇注;8、梁、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他浇注,依次进行,直到封顶。9、砌体施工,内外墙抹灰,门窗框安装,屋面防水,外墙饰面施工等等,这些都可以在主体结构完成一部分后出了工作面了穿插施工。
1、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完善已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弄清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建筑情况、水电及设备管道情况,调查周围环境、场地、道路、文物保护情况。对制定的施工方案、土建施工顺序、安全技术措施进一步论证。
2、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布局,搭设办公生活所需的临时设施,场内临时施工道路的施工硬化及施工车辆出工地的冲洗平台的布局、施工、完善。
3、劳动力准备:成立项目部、配备该项目各层工作人员,配合建设单位办理开工备案手续。层层进行质量安全技术和文明施工交底,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机械材料设备的准备: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工具、运输机械及特种工种。
5、清除建筑物范围内的物质、设备。疏通运输道路,将电线、上下水管道、供电设备等干线采取保护措施。
6、在施工区域设置警戒区标志。位于主要路段或公共场所、人流稠密的工地,要采用夹板、瓦楞板等轻质材料围栏,必要时在人行道上方搭设隔离棚,以确保行人安全。若需搭设脚手架,则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搭设,拉攀牢靠,经验收合格后使用,方可进行施工。
7、工程的施工必须在工程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监督下进行,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
8、现场防火措施应符合淮南市建委、市公安局《施工现场防火规定》的规定。
9、施工应控制扬尘,对扬尘较大的施工环节应采用湿式作业法。
工序:土方开挖—垫层浇筑—施工放线—基础钢筋、模板安装—基础浇筑—基础模板拆除—基础柱、基础墙放线—砖基础施工—基础柱、地圈梁钢筋、模板安装—基础柱、地圈梁砼浇筑—模板拆除—基础验收—土方回填。
土方开挖报审—垫层浇筑报审—施工测量放线报审—基础模板、钢筋、砼报审—砖基础报审—基础柱、地圈梁模板、钢筋、砼报审—土方回填报审(工序的每个分项工程都需要报审)。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针对工程的特点,根据施工环境的各种具体条件,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
扩展资料:
建筑工地安全规范:
1、施工现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的;
2、高处作业未按规定佩挂安全带的;
3、安全网内杂物过多的;
4、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洞口防护不严,未涂刷红白相间警戒色的;
5、基坑、屋面、楼板、阳台、卸料平台等临边防护不严,防护栏未涂刷红白相间警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