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是各类信息的中枢,机房建设工程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设备能够达到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美观、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使机房工程的设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对如下几点进行着重考虑:机房的装修效果:要达到舒适宜人,简洁明亮。设计方案的完善性:机房工程一旦竣工,不宜再进行阶段性翻新、改造。机房设备和供配电器件的可靠性:全部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进口产品或国内优质标准的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均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工程的可扩展性:机房设计应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超前意识,应考虑到今后设备所需的空间布局、空调及电力容量,能够满足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机房设计强调以安全可靠为准绳:有完善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可靠的配电方案、功能齐全的设备环境、有效的防雷防过压及接地保护措施。人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对工作人员的身心保护。在机房设计中,特别注重人、机工作场地的绝对分离等,专门划分出大型、高尖端、现代化设备的工作场地,以满足这些设备所需的特殊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并做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机房装修设计要求A. 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不易变形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b)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c)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d) 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进行防尘处理,其它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B. 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内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C. 主机房和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D. 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E. 当主机房和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F.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措施。
选择机房位置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过去多在建筑物之外单建,如今多建于建筑物的地下室中。现在在大中型民用建筑物中应充分利用地下室,但要处理好隔声防振问题,特别是水泵及支吊架的传振问题。
(2)在地下室中选制冷机房的位置时,应与低压配电间邻近,而且最好靠近电梯。
(3) 如果是大型高层建筑,有塔楼也有裙房时,如塔楼为筒体或剪力墙结构,制冷机房最好放在裙房的地下室中,而且在其上边(一层)的房间应是对消声隔振无严格要求者。
(4)制冷机房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集水器上的冷冻水进水管需要设置平衡阀。
(2)集水器上还需要有压差旁通。
(3)压差旁通需要有电动阀,蝶阀,排气阀等。
(4)冷冻水泵进口需设置蝶阀,Y型过滤器,防震软管,大小头,压力表,排污阀,出口有大小头,软接,止回阀,蝶阀,压力表。
(5)乙二醇泵进水水管处需接入乙二醇补水箱。
(6)制冰用双工况制冷机组乙二醇进水口需要设置,防震软管,温度计,压力表,蝶阀,排污阀,出水管需要设置蝶阀,防震软管,压力表,温度计,流量控制器,电动阀。
(7)乙二醇进入制冷机的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应该设置旁通管相连,且旁通管上需要设置电动二通阀调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房空调
1、空调主机房:因为机器燥声大、重量重而且需要做机组基础,所以一般都设在建筑的底层。(但是一定要注意机组运输到场的通道)。2、空调机房:因为它要通过风管送出(冷风或热风),又要加入一定的新风,所以一般都设在建筑居中的地方(便于送风线路短),而又要靠建筑的周边(便于取新风)当然又要注意空调器的燥声和冷凝水的排放问题。
鸿业 和天正 都能自动生成,然后自己手动修改,前提是你要用他的软件进行绘图,其他的不能生成。有时间的话建议你自己一点点画,多熟悉和熟练对你自己有好处。
机房制冷系统原理图强调原理,不按实际尺寸绘制管道布置图要求绘制地下室有的机器设备,其它的无需绘制,要求给出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问题过于笼统,没法准确回答。有平面布局图,一般就可以大致计算出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大小,根据设备的类型属性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和大小,按照空调系统安装要求来设计好整套系统管路走向、供电、排水等即可完成粗略的设计。机房制冷系统原理图和管道布置图的区别是什么?两张图上的重点是什么? - 》》》 机房制冷系统原理图强调原理,不按实际尺寸绘制 管道布置图要求绘制地下室有的机器设备,其它的无需绘制,要求给出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制冷机房管线平面图和系统图有什么区别 - 》》》 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平面图应包括:首层平面、顶层平面和标准层平面(若各层布局不同,则每层都须出平面图)、空调 机房平面、做制冷机房设计的还应有制冷机房平面图. 平面图应能清楚说明如下问题:空调及制冷设备的具体位置、管道...机房空调的工作原理 - 》》》 其实空调的制冷原理都差不多,就算是机房空调,一般分为四大件 压缩机 蒸发器 冷凝器 膨胀阀.压缩机把从蒸发器吸入蒸发后的饱和气体,然后压缩,提高压力跟温度,然后排入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的风扇或者冷冻水、冷却水等的冷却下,放出去热量凝结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吸热,来降低温度.然后再通过压缩机循环.机房空调的工作原理.最好有流程图 - 》》》 制冷系统有四大部件: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膨胀阀、蒸发器 制冷循环四个过程:蒸汽压缩升压--高压蒸汽的液化放热--高压液体节流降压、液体汽化吸收热量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 》》》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飞机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 》》》 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由压缩空气源、热交换器和涡轮膨胀机等组成.由发动机带动的座舱增压器或者直接由发动及引出的高温高压空气先经过热交换器,将压缩热传给冷却介质(热交换器的冷却介质一般是机外环境空气和燃油),然后流入涡轮中...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 》》》 制冷机是一种工业用来循环液体降温所需要达到所需温度而提高生产效益的制冷设备(又叫做:冻水机、冰水机、制冷机、冷冻机、冷却机).这些液体能够流过热交换器到达对空气或设备降温的目的.蒸...水冷机房空调是什么工作原理? 》》》 水冷机房空调机组从房间吸取的热量通过内置水冷冷凝器传输到制冷剂中.冷却水可以由供水管道、冷却塔或者水井供应,或者在一个带有外置干冷器的密封回路中运行.但是在改种情形下,冷却水通常采用抗冻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物代替常用的制冷剂.该机组适用于有集中冷却水系统的场所.机组能效比风冷式机组高,因此更节能;机组安装不受室外场地限制.中央空调机房使用原理 - 》》》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汽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冷水机组机房布置原理 - 》》》 冷水机组的机房一般多设在建筑物的地下设备层或建筑物以外的独立建筑物内,机房内除机组外还安装有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分集水器等设备,因此又称冷冻水泵房.机房宜与本小区的热交换站靠近,可减少热源损失.如为建筑群时,机房宜...
你的理解正确。
可根据装修目录图和图纸标注对照,在核心筒区域内布置的应是空调管井.....,可能是设计笔误。
机房平面布局是根据机房类型、任务、业务量大小、计算机设备数量、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机房类型不同,其功能房间亦稍有区别。
(一)平面布局设计
机房平面布局是根据机房类型、任务、业务量大小、计算机设备数量、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来考虑的,机房类型不同,其功能房间亦稍有区别。例如:数据中心,其主要功能房间一般有主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磁带库、网络室、通信机房、(总)中控室、备件库等;票据中心一般由主机房、清分机房、打印机房、接票、拒票等功能房间组成; IDC机房一般由服务器机房、测试机房、网管中心等功能房间组成; CA机房一般有设备机房、认证中心,密钥管理机房、资料室等房间。但不论何种类型的机房,一般都应有UPS电源室、电池间、空调机房、钢瓶间、更衣换鞋等功能房间或功能区域。另外,南方地区雨水较多,一般应在适当地方考虑放置雨鞋、雨伞的储物柜或缓冲间,且要防止人流的交叉往返。平面布局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北墙一般无阳光照射且一天当中温度比较均恒,因此发热量大、对温差要求较高的设备,宜靠房间的北侧布置。
(2)环境要求相同的功能房间尽量集中布置,使功能分区明确,以便采用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从而节约能源。
(3)重要设备或重要的功能房间应放置在空调系统前端,人流的末端。
(4)按计算机系统的工艺流程布置设备或功能房间,正确组织信息流通的合理流程,应使流通路线和人员的徒步行走路线尽可能的短,且人员应单向流动避免往返交叉。
(5)机房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区的两端,开启方向应符合防火规范设计要求,门的尺寸要方便设备的进出。
(6)疏散出口的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
(7)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8)机房区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lm,踏步应防滑,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9)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 : 8,设备进场坡道确有困难时,其坡道不宜大于1 : 5。
(10)气瓶间位置宜靠近防护区,气瓶间的门不应在防护区内。
(11)强电井、弱电井应分开设置,新风和消防排气通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2)如旧楼改建机房,不应在原建筑楼梯间及前室的内墙开设门、窗、孔洞,或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3)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到室外的安全出口。
(4)以人为本,创建人、机分离环境以利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总之,机房的’平面布局设计要充分考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规划,达到效率高、流程合理,建立良好、舒适的人员工作环境。
(二)子系统设备及管线平面设计
机房功能房间汇集有大量空调系统、电气系统及弱电各系统的设备与管线,如吊顶板上有照明与应急照明灯具、视频监控用摄像头、防人盗双监探测器、火灾报警探头、气体灭火喷头、温湿度检测用传感器等机电末端设备,吊顶内有机电末端设备管线,地板下有大量强电电源、计算机系统和弱电系统线缆和金属线槽、火灾报警探头、气体灭火喷头、空调系统的冷媒管、加湿水管等。如果没有统一的平面协调设计,可能造成各子系统设备和管线的错、碰、漏等现象。设备和管线的协调应遵循如下原则:
(1)顶板上机电末端设备协调应以装饰设计效果为主,在不违反有关子系统设计施工规范的前提下,子系统机电末端位置可稍作移动。
(2)强、弱电系统金属线槽应分开设置,其间距不得小于200mm。当强、弱电线槽交叉时,吊顶内应将强电线槽置于上方,地板下应将弱电线槽置于上方。
(3)空调用上、下水管应置于电线线槽的下方。
(4)气体主管和通风管一般宜贴梁底布放,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宜将风管置于上方。
(5)各类金属线槽、子系统管线的布放不得影响空调机气流的传送,尽量减少气流的阻力。
冷却塔这两个地方都可以放置,加上消音风筒应该没有问题,或者要是地面有多余空间也可以放置地面的。噪音值应该在56分贝左右,不会扰民。需要制冷量4500kw,两台螺杆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