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哪个博物馆

更新时间:02-03 装修 由 桑稚 分享

《蒙娜丽莎》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但在收藏界却有一种说法称,挂在卢浮宫的不是《蒙娜丽莎》,真正的《蒙娜丽莎》是在伦敦一所公寓的墙上。这间寓所和这幅作品的保管者普利策博士说,《蒙娜丽莎》完成后,作品就留在了丽莎·德·佐贡多家。后来,又有一个贵族请达·芬奇为他的情妇画一幅肖像,这个被称为“拉乔康达”的女子,和蒙娜丽莎长得很像。于是,一时懒惰的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脸部换成拉乔康达。画作完成后,那个贵族抛弃了拉乔康达,因而没有买下这幅画。后来达·芬奇应弗朗西斯一世的邀请去法国,带去了这幅画。普利策说,使卢浮宫增添光辉的是拉乔康达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后来流落到英格兰,本世纪初被一家博物馆馆长、艺术鉴赏家威廉·布莱克买下,后来又为瑞士一财团收购,普利策便是其中的成员。1、作品赏析《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于1504年左右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其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这幅作品咋看是一个女人的微笑,但事实上不是,在这幅画的背后还隐藏着第二张脸,科学家通过多光谱扫描发现了三种不同的绘画,他们就隐藏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如果我们将这些图像还原,那么就会看到一个动态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不得不佩服达芬奇的天才创作。2、作者简介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学者、艺术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哪个馆

第二层的德农馆。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对“乔孔达”(gioconda)一词中所含幸福之意的注解,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即意为“幸福的”。这也是列奥纳多这幅肖像画的主旨动机。蒙娜丽莎微笑的脸庞从由两部分交叠而成的背景中脱颖而出:在暖色调构成的下面部分可以看到人类生活的痕迹,比如蜿蜒的道路和小桥;上面部分虚构的景物则是一派岩石丛生、沼泽遍地的原始自然景观。所有这些成就了这幅肖像作品所展现的理想之美。

奥纳多•达芬奇很可能是在1503至1506年间在佛罗伦萨完成的这幅作品。本是为弗朗西斯科•戴尔•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之妻,丽莎•盖拉尔迪尼(Lisa Gherardini)所作的肖像画。乔孔多(Giocondo)这个姓名阴性化是乔孔达(Gioconda),也就是《蒙娜丽莎》在意大利语中的昵称,或在法语中的昵称(Joconde)。《蒙娜丽莎》可能并未送至委托人的手中:列奥纳多•达芬奇似乎将其带到法国。随后这幅画又成为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收藏品,具体经过已不得而知。

名画《蒙娜丽莎》被收藏于哪个博物馆

《蒙娜丽莎》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扩展资料: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

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参考资料:《蒙娜丽莎》-百度百科

蒙娜丽莎的微笑真迹在那里

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蒙娜丽莎》创作之前,就有一幅,《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油画:《艾尔沃斯·蒙娜丽莎》出自达·芬奇,其创作时间远远早于《蒙娜丽莎》油画作品。

《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绘画,人物的面色清新红润,不沾岁月痕迹,有着与蒙娜丽莎非常相似的长相、服饰、手势和神秘笑容,只是更为年轻。有专家还曾利用碳定年法对《艾尔沃斯·蒙娜丽莎》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幅画创作于15世纪。

《蒙娜丽莎》这幅画现在在哪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

扩展资料:

《蒙娜丽莎》的作者介绍: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语: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多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他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

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成为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

1516年侨居法国,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娜丽莎

「转载」世界四大博物馆及镇馆之宝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1793年开放,是综览欧洲艺术史的殿堂。

镇馆之宝: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 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 从16世纪起, 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 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 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 其中包括雕塑, 绘画, 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 . 1981年, 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铭。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 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维纳斯:是公元前2世纪末的希腊作品,作者为普拉克西特,取材于帕里安大理石。

蒙娜丽莎: 意大利著名画家 达芬奇 创作于1504年左右。画中的蒙娜丽萨成为美学的, 哲学的象征性形象, 早已成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家模仿的对象。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1759年 开放,是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 博物馆,收藏与展示囊括四大文明。

镇馆之宝:《亚尼的死者之书》,公元前 1300=前1200 年。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 历史 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1759年对外开放。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蔚为壮观。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IOO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

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埃及文物馆是博物馆中最大的陈列馆之一,这里展有大型的人兽石雕、庙宇建筑、为数众多的

木乃伊、碑文壁画、镌石器皿及金五首饰,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多年以前,藏品数量达7万多件,其中包括19世纪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从法国国王拿破仑手中夺取的古埃及艺术品。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880 年开放,号称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馆, 300多万件藏品,树立了现代美术馆成 功经营的典范。

镇馆之宝:德加《舞蹈 教室》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整座建筑是座大厦,占地8公顷,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积很大,不下24公顷,反而是故宫博物院的2倍。仅画廊就200多个,藏有36.5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

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没有体现出美国人的创造性,高台阶,大廊柱,与任何一座标准博物馆一样刻板,单调。但展出内容却丰富多采,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叹 为观止,可谓镇馆之宝。服饰馆也堪称世界之最,收集了4个世纪以来五大洲的个民族服装1.5件。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又称”纽约城博物馆”、”都城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初建于1872年,后又多次扩建。主体为哥特式建筑,其规模可与法官卢浮宫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相比。全馆分占三层楼,设234间陈列室。收藏近5000年来各种文物,主要有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东方艺术、西欧艺术、伊斯兰艺术、美国艺术等部门,还附设有少年美术馆。

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1863 年开放,位于圣彼得堡,原本是女皇叶 卡捷琳娜二世私人博物馆。

镇馆之宝: 《伏尔泰坐像》

冬宫,又称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

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房顶上矗立着100多尊雕像和大花瓶。宫殿长230米,宽16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宫殿共有三层,有1050个房间,1886道门,117个楼梯。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面向冬宫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

步入冬宫的前厅,只见两排雪白的大理石圆柱护卫着走廊,走廊尽头金光闪烁的楼梯就是著名的“约旦阶梯”。这是一个相当富丽堂皇的楼梯。它从底层上升,左右分开,又在二楼会合。台阶、栏杆、扶手和方柱,全都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雕凿而成,线条流畅明快,每个细部都打磨得异常光滑。窗户、廊柱和灯具镶着金色的花饰,精美的令人惊讶。抬头看去,镶有金边的顶部是巨大的宗教题材的油画,四周则是许多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塑,呈现一派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直到今天,这耗费巨资的大楼梯,依然让每一个进入宫殿的人为之感叹。

“蒙娜丽莎”存放于哪个博物馆

“蒙娜丽莎”存放于哪个博物馆答:收藏于巴黎的卢浮宫巴黎的卢浮宫 巴黎卢浮宫与列宁格勒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并列,号称世界三大博物馆。中世纪时,卢浮宫还只是位于塞纳河畔的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时,查理五世曾予以扩建,充作王室行宫。到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想在此建造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宫殿,下令将原有的建筑拆除,并委托建筑师皮埃尔·莱斯科、雕刻家让·古戎着手兴建卢浮宫。在卢浮宫破土动工的第二年,弗朗索瓦一世便去世了,以后历代王朝相继不断的加以扩建:亨利二世时建起了方御院。在他去世后,摄政王后卡特琳娜于1564年在卢浮宫西端500米处建起了杜伊勒里宫,两宫之间由塞纳河畔的一条大画廊衔接起来,因这条画廊是沿着塞纳河建造的,故得一美称“水浒画廊”。这以后,路易十三又委派建筑师莱默希尔将莱斯科所建的卢浮宫两翼向北延伸,建成了拱型的钟楼。1654年,另一位建筑师列伏接替了去世的莱默希尔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卢浮宫北翼的建筑工作,使之初步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方型庭院的轮廓。到路易十四时,业余建筑家克洛德·彼罗又在卢浮宫的东面正西修起了古朴典雅、庄重肃穆的柱廊。1682年,路易十四将王宫迁至凡尔赛宫,卢浮宫的修建工程也暂时告一段落。直到19世纪初,拿破仑一世再次下令扩建卢浮宫,决定将其北端向西延伸,并建一条与亨利四世的大画廊平行的另一条长廊。这项工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直到1857年拿破仑三世执政后第五年方告全部竣工。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于卢浮宫襟连的杜伊勒里宫毁于一炬,后被辟为公园。 16世纪初,弗朗索瓦一世便开始在卢浮宫收藏艺术珍品。路易十四时,尽管他对凡尔赛宫有些偏爱,将卢浮宫的一些珍宝用于装饰凡尔赛宫,但此时卢浮宫的藏画也已达2500多幅。1793年,画廊向公众开放,卢浮宫变成了博物馆。从此,画廊成为美术家、雕刻家、建筑家的活动场所,其收藏品亦不断增加。特别是拿破仑一世远征欧陆时,许多国家的艺术珍品都被搜刮到卢浮宫。19世纪末,博物馆又接受了大量私人捐赠的艺术品,大大丰富了卢浮宫的馆藏。今天,卢浮宫的收藏品多达40万件,由古代埃及艺术、古代东方艺术、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艺术、中世纪文艺复兴雕塑艺术、现代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及绘画艺术等7个部分组成。其中,镇馆之宝有:断臂美神——“米洛斯岛的维纳斯”雕像、无头折臂但似欲乘风而去的“胜利女神”雕像、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稀世名画《蒙娜丽莎》。 卢浮宫馆藏虽丰,但慕名而来的观众却难窥“其全真面目”。因为它的6个展馆仅在星期一、三两天基本全部开放,其余4天轮流开放,星期日只开一半。而且目前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3/5。如仅它的藏画就有15000件,但平时用以出展的不过2000多幅,因此有幸目睹卢浮宫全部珍藏的人廖廖无几。对于这种情况,观众十分不满,馆方也深为遗憾。但无奈博物馆现在拥有的225个展室,7万多平方米的展出面积对付不了洋洋40万件藏品,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卢浮博物馆缺少必要的服务设施(现代博物馆的服务设施一般要占全部面积的40%,而卢浮宫还不到10%)。在以车代步的西方世界,它没有停车场;在自动传送梯普及的今天,它的观众得依靠双腿上下左右。如想由南到北参观,首先必须具备步行1.7公里的勇气。同时,它还缺乏如其它博物馆所必备的与本馆相适应的、用以传播和介绍有关知识的图书馆、电教馆等。所有这一切都大大影响了卢浮宫的魅力与作用。卢浮宫扩建前每年接纳观众人数约270万,而新建成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每年接待的人数竟高达卢浮宫的三倍! 由此法国人意识到,整治与扩建卢浮宫已势在必行。但卢浮宫在法国人眼中是国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它的任何改动及如何改、由谁设计等问题法国都是非常审慎的。最后,密特朗总统选定了华盛顿博物馆的设计建造者、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据法国报刊说,密特郎在参观了华盛顿博物馆后大为赞赏。之后,卢浮宫管理委员会主席受政府之命询问了不少国家的博物馆馆长∶“如果您想改建您的博物馆将选择谁担任建筑设计师?”除一人以外,答案都是一个∶“贝聿铭”。 就这样,贝聿铭与法国建筑师米歇尔·马卡里、卢浮宫总建筑师乔治·杜尔瓦等共同制定了一个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贝聿铭考虑到要尽量保留卢浮宫原有的外观,他明确表示说:“我不动卢浮宫。我是中国人,我懂得传统的含义。”于是,一个奇特、大胆、且赢得了法国举国赞同的设想提出来了:所有服务设施都建在地下。其中包括接待厅、问询处、休息室、托儿所、图书馆、电影厅、音乐厅、视听中心及咖啡馆和一条商业长廊。此外在小凯旋门西面的地下还建造一个可以容纳1000辆小汽车、50辆大轿车的地下停车场。另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是:把地下设施的出入口建成一座高20米、底宽30米(一说32.5米),80%透明,20%反射的玻璃金字塔。金子塔西侧底部的大门宽8米、高2.5米,成为卢浮宫的主要出入口。而东、南、北三面各立一座5米高的小金字塔,分别指示三条通往主要展馆的地下自动楼梯。在大金字塔的周围还交叉设置3个静水池和4个喷水池,与大小金字塔相映成趣。 这样扩建后的卢浮宫的总面积达到15万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名符其实的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蒙娜丽莎十大恐怖之处 不能深度解析仔细看的一幅画

蒙娜丽莎的微笑可是世界名画,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只是看过这幅画或者照片的网友又有几个知道蒙娜丽莎的十大恐怖之处在哪里呢?不要以为这幅世界名画只是一幅画罢了,实际上网上有不少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画作解密,这是一幅不能深度去解析仔细去观看的一幅画,因为如果你较真入迷的观看,你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很多恐怖的内容,这些内容看完之后让人忍不住胆战心惊,原来名画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啊。

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这幅画现在被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每天排着队去观看名画的人多不胜数,即便大家没能亲自去卢浮宫博物馆观看名画,但也一定在网上看到过关于蒙娜丽莎的照片吧,第一眼看上去只会觉得蒙娜丽莎就是一副体现女性的典雅和恬静形象的画作,另外还会赞叹一下达芬奇的画工,可没想过这幅画还有其他深意。

蒙娜丽莎

然而只要你深度解析《蒙娜丽莎的微笑》,仔细观看这幅画作,你就会发现其中不同寻常的地方。第一点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了,有人说画上的人笑的很诡异,因为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看,都会看到蒙娜丽莎在微笑;第二点是网友认为只要把《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画倒过来,那么就会发现一只微笑的大猩猩;第三点是加拿大美术史家苏珊·吉鲁发现蒙娜丽莎的嘴唇是男子赤裸的背脊。

第四点是蒙娜丽莎背后有外星人;第五点:蒙娜丽莎背后有四只动物;第六点:蒙娜丽莎眼里有数字和字母;第七点:蒙娜丽莎背后的血河;第八点是蒙娜丽莎没有眉毛,为此网友还特意把这幅画用黄金分割”的比例分开,表示达芬奇是故意为了让蒙娜丽莎的脸达到黄金分割”的标准比例,所以才没有画眉毛,但也有人表示剃掉眉毛是当时妇女的一种习惯,所以达芬奇也没有给蒙娜丽莎画眉毛。

第九点是蒙娜丽莎的恐怖死亡,据说是有人把这幅画偷走,可带回家认真欣赏的时候却发现蒙娜丽莎背后的魔鬼,直接把他给吓晕了,不过这只是传说,没什么可信度大家听听就算了。蒙娜丽莎的第十点恐怖之处在于画上的微笑是动态的,这幅画的背后隐藏着第二张脸,科学家通过多光谱扫描发现了三种不同的绘画,他们就隐藏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如果将这些图像还原,那么就会看到一个动态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谁的作品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达芬奇的作品。

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学科,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其最大的成是绘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达·芬奇没有正式地学过拉丁语、几何和数学。后来,达·芬奇记录了他小时候的两次小意外。一次是,有一只鸟在他的摇篮上空盘旋,它尾巴上的羽毛扫到了他的脸。还有一次,他在山里探索时发现了一个洞穴,虽然害怕里面会藏有怪兽,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后还是进去一探究竟。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兼画家乔尔乔·瓦萨里,记述了一个当地的农民做了一个盾牌,请达·芬奇的父亲皮耶罗在盾牌上作画。

儿子达·芬奇在上面画了一个吐着火舌的怪兽。这张画栩栩如生,令人觉得十分恐怖,皮耶罗便把它卖给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中介,艺术中介又把这幅画卖给了米兰的公爵。然后皮耶罗才用转让这幅画赚的钱给那个农夫买了一个新盾牌,上面绘有一个被箭穿过的红心。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

谜题有三个,分别是:

1、蒙娜丽莎的微笑因何神秘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莱奥纳多·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的眼睛似乎总像是在注视着参观者,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她。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蒙娜丽莎效应”。

2、画中女子到底是什么身份

关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世界上已经诞生了数百部学术著作,研究者更是多到数不清,甚至有人将此作为终身的研究课题。但时至今日,也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

3、不朽作品还藏着哪些秘密

2010年年底,意大利文化遗产全国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通过高倍放大镜,在蒙娜丽莎的眼睛中发现了微小的字母和数字。历史学家、意大利文化遗产全国委员会主席西尔瓦诺·文塞蒂说,众所周知,达·芬奇行事诡秘,喜欢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某些神秘符号来传达某种信息。

扩展资料

《蒙娜丽莎》画作内容

《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声明: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哪个博物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9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