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式和罗马式区别

更新时间:01-26 装修 由 暗香浮 分享

欧洲中世纪的建筑,从拜占庭到罗马式到哥特式,是时代的产物,建筑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产物。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顶,劵等部件从圆滑到尖耸的转变。突出表现在,拜占庭的穹顶与哥特式尖塔的对比。

拜占庭建筑、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的异同点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罗马式建筑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什么是哥特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建筑

罗马式简洁,恢弘,大气,壮观。建筑多为立方型(古罗马元老院)或纯圆形(罗马角斗场)房顶为等腰三棱柱(罗马万神殿)拜占庭式将罗马式结合了希腊式和阿拉伯风格,大气中包含精巧,灵性。方圆结合,多圆顶(君士坦丁堡索菲亚大教堂)。哥特式采用纷繁复杂的雕刻,追求细节的具体化,多采用拱形设计和高塔式建筑(米兰大教堂,伦敦议会大楼,大本钟)。来源于问问我

哥特式 拜占庭式 罗马式 巴洛克式

哥特式

哥特式建筑兴盛于中世纪中期和后期,而非哥特人所属的时代(黑暗时代末期和中世纪早期)。这种风格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持续到16世纪,之后由文艺复兴式建筑所取代。这一建筑风格的 特征是 尖券、肋架拱顶、飞扶拱等交互使用;通常还有大窗户及窗饰;圆花窗、尖塔等也很常见。中世纪的许多修道院、教堂、大教堂和一些城堡、宫殿等都采用哥特式。“哥特式”最初是贬义词。意大利画家、建筑学家、史学家乔吉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在《艺苑名人传》(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pittori, scultori, e architettor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中把这种风格称为“野蛮的日耳曼风格”,并将这种风格的出现归咎于哥特人——因为哥特人侵略罗马时毁坏了大量古典建筑,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新的风格——即后来被称为“哥特式”的风格——的产生。“哥特式”一词由此而来。

著名建筑有巴黎圣母院(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等。

拜占庭式

“拜占庭式”一词是现代史学家研究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或后世所称的“拜占庭帝国”)的建筑风格时所提出的概念——因为中世纪的罗马帝国与古典时期的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异。拜占庭式建筑带有鲜明的东正教色彩,突出特点是圆形穹顶。这一建筑风格在东罗马帝国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在其它东正教国家(如塞尔维亚、俄罗斯、保加利亚等)以及一些巴尔干天主教国家(如克罗地亚等)甚至更远的西西里都可见拜占庭式建筑。

著名建筑有圣萨瓦教堂(塞尔维亚)、圣索菲亚大教堂等。

罗马式

注意区别“罗马式建筑”(或译“罗曼式建筑”,法语:Architecture romane,意大利语:Architettura romanica)与“罗马建筑”(法语:Architecture romaine,意大利语:Architettura romana)这两个不同概念。后者是除东罗马帝国时期以外的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前者通常则是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罗曼式起源的时间不明,多数人认为是在10世纪晚期。罗马帝国灭亡后,罗曼式建筑是第一种遍及欧洲的建筑风格。虽然有些史学家认为它是罗马建筑风格的延续——如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奥托王朝都曾建造过大型的石头建筑——但罗马的砖石建造技术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已经丧失,在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甚至闻所未闻。罗曼式建筑的重要特征是半圆形拱门。12世纪左右,这一风格发展成了后来的哥特式。

著名建筑有玛利亚·拉赫修道院(德国)等。

巴洛克式

巴洛克式建筑出现于巴洛克时期——约开始于16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巴洛克“(法语:baroque)来源于西班牙语名词“barrueco”或葡萄牙语“barroco”,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式的特征有:

教堂有更宽阔的中殿;

故意未完成的建筑元素;

特殊的采光效果;

丰富的色彩和装饰;

大幅的天顶画;

制造错觉效果;等等。

著名建筑有圣保罗大教堂(英国)、圣伯多禄和圣保禄堂(波兰)等。

拜占庭式教堂与罗马式教堂的区别

拜占庭式体现的是古希腊式建筑风格,多以圆形高顶为标志,罗马教堂则体现中世纪古罗马一贯特有的圆拱风格结构,显得气派。

拜占庭建筑穹顶与古罗马建筑穹顶有何区别

1、材料不同

拜占庭穹顶一般是砖砌的,古罗马穹顶很多是古罗马混凝土浇捣的,拜占庭穹顶从古罗马的普通的圆形平面转球拱(万神殿),发展出了平面可以是方形中间做一个转化层再变成球拱的做法(圣索非亚大教堂),这样极大地改善了建筑平面建造的自由度。

2、外观不同

拜占庭穹顶的圆形跨度较小,弧度基本上占整个圆的大半圆,而古罗马穹顶跨度很大,比如米克朗基罗的万神庙穹顶,一直领先了几个世纪没有建筑能超越他。

而且,罗马的建筑穹顶几乎半圆,拜占庭的更接近洋葱头形象,比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上这两所建筑是欧洲中世纪最杰出的建筑三个其中的两个,另一个是希腊的雅典娜神庙。

3、特点不同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主要是拱券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拜占庭式建筑

百度百科-古罗马建筑

拜占庭和古罗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拜占庭和古罗马都拥有罗马帝国这一法统,都使用罗马法,最高领导人为皇帝,都以基督教为国教。不同点:古罗马特指分裂前的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亡于公元476年,为日耳曼人所灭,文化以罗马文化为主,建筑为罗马式风格;拜占庭指东罗马帝国,亡于公元1453年,为塞尔柱突厥人所灭,文化以希腊文化为主,建筑为哥特式风格。

罗马式建筑,拜占庭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 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钟塔的建立在现实意义上是为了召唤信徒礼拜,但是在战争频繁时期也常兼作瞭望塔用。 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最早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袭巴西 利卡式的形制。但到5世纪时,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即集中式形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与古罗马的拱顶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01.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399.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05.htm

声明:关于《拜占庭式和罗马式区别》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9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