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照会计等式,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会引起资产与权益之间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变动的金额相等。因此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相关账户中作等额双重记录。这种记账如实反映了经济事物的客观联系,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
作用:
1、复式记账比单式记账更完整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全貌。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复式记账能够把所有的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使账户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2、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复式记账是对每一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在两个方面的账户之间形成了一种数字上的对应平衡关系,如果记账发生错误,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因此可以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
扩展资料:
复式记账有以下特征:
①记账基础:会计等式; 理论依据:资金运动规律;
②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记录,各账户间有严密的对应关系,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③所有的账户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④需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结果。
复式记账法和借贷复式记账法比较:
在复式记账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借贷记账法了。所谓复式记账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
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照会计等式,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会引起资产与权益之间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变动的金额相等。因此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相关账户中作等额双重记录。这种记账如实反映了经济事物的客观联系,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优点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第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适用既反映资产,有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所有账户固定分类;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延伸: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复式簿记(又称为复式记账法)是商业及其他组织上记录金融交易的标准系统,该系统之所以称为复式簿记,是因为每笔交易都至少记录在两个不同的账户当中。每笔交易的结果至少被记录在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的账户,且该笔交易的借贷双方总额相等,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用:1、复式记账比单式记账更完整地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全貌。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复式记账能够把所有的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中,从而使账户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2、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复式记账是对每一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在两个方面的账户之间形成了一种数字上的对应平衡关系,如果记账发生错误,这种平衡将被打破,因此可以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3、复式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应答时间:2021-10-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复式记账原理:
一、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它是设置帐户、处理帐务的依据。
(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会计科目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科目内容反映各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科目级次反映科目内部的纵向联系。 会计科目的内容,要规定会计科目的经济内容和使用方法,要依据会计要素各组成办法的客观性质划分,并要适应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科目的级次,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要兼顾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进行分级。
二、帐户及基本结构
(一)设置帐户的必要性 帐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设置帐户的作用在于,它能够经常提供有关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和数据。 会计科目是帐户的名称,帐户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和帐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帐户的基本结构 帐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帐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分别反映有关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帐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本其减少发生额、其初余额、期末余额。
三、复式记帐原理
(一)记帐方法的意义种类 记帐方法是在帐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依据所涉及的帐户分为单式记帐法和复式记帐法。 单式记帐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美的记帐方法。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帐户上登记一笔帐,帐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
(二)复式记帐的特点 采用复式记帐法,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反映。运用复式记帐法登记的结果,一是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能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骤;二是可据以进行试算平衡,检查帐户记录的正确性。它是一种科学的记帐方法。
(三)、借货记帐法
1、借贷记帐法的记帐符号 借货记帐法以“借”、“货”二字作为记帐符号。
2、借货记帐法的帐户结构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资产类帐户中,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资产成本费用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结构 与资产费用类帐户的结构道理一样,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要素在会计恒等式的右方,按照会计惯例,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损益类帐户的结构 损益类帐户包括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帐户。
3、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帐法的应用举例。
4、借贷记帐法的试算平衡 1)、帐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平衡公式为: 全部帐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2)、帐户余额试算平衡法。 平衡公式为: 全部帐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贷方余额合计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我整理了一些进行复式记账的原因,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这个是个比较理论和实际应用的问题,复试计算现在比较常用,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反应出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简单的说,就是你花了钱买的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说一个事。复试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优点: 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 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缺点:
1一笔经济业务的纪录全部被漏记或者重记。
2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金额上发生同样 的错误。
3在编制会计分录时一笔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互相颠倒或误用了账户名称。
4会计分录的借贷双方或一方,在过入总分类账时误记了账户。
5借方或贷方的各项金额偶然一多一少,恰好相互抵消
复式记账之所以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纪录,这是为了保证会计等式的平衡,所以说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就是会计恒等式。
复式记账有以下特征:
①记账基础:会计等式; 理论依据:资金运动规律;
②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记录,各账户间有严密的对应关系,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③所有的账户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④需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结果。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资金增减变化几种情况:
①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④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原理要求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均要在对应的两个方面同时登记。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的登记符合复式记账原理,则在任何时点,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均能成立,即双方保持着平衡关系。相反,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没有遵守复式记账原理,即记账有错误,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所以在复式记账系统下,企业可以通过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检查记账错误。可通过复式记账原理检查的错误包含单纯的记录错误、出错的复式记账、加减或变换错误等。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简述复式记账原理和原则,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为理论依据建立的记账方法。我们常用的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有借必有贷”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在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还必须同时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借贷必相等”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记在账户借方的金额和记在账户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
复式记账之所以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纪录,这是为了保证会计等式的平衡,所以说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就是会计恒等式。
复式记账有以下特征:
①记账基础:会计等式; 理论依据:资金运动规律;
②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记录,各账户间有严密的对应关系,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③所有的账户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④需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结果。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资金增减变化几种情况:
①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④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复式记账原理要求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均要在对应的两个方面同时登记。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的登记符合复式记账原理,则在任何时点,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均能成立,即双方保持着平衡关系。相反,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没有遵守复式记账原理,即记账有错误,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所以在复式记账系统下,企业可以通过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检查记账错误。可通过复式记账原理检查的错误包含单纯的记录错误、出错的复式记账、加减或变换错误等。
复式记账,就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复式记账是以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必然相等的平衡关系作为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记账基础,使记账有一个完整的计算和反映体系,在记录上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从而对企业经济活动能够起着全面控制的作用。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是每笔交易都有借贷双方。换言之,有一项金额收入,就必然有一项金额放弃(支出)。借贷双方金额相等,必须完整地记入账薄。都以相同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采用复式记账法,能够把企业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的账户中,从而能够完整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笑望采纳,谢谢!
基本原理是一个公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静态性质+动态性质)。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来去两个角度,看每一项有经济意义的活动,同时还给这些活动分类。想要弄清楚借贷,先要说分类做铺垫分类是什么?就是从股东的视角看经济活动。总地来说,所谓动态性质,就是业务给股东财富带来的增量或负增量;静态性质,就是某天某分某秒,财富的真实属性。太抽象了,我举个开店的栗子:什么是静态性质?什么是财富的真实属性?老王是西城某炸酱面店的老板,他开店就是为了赚钱糊口。店里有好多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还有门口那张褪了色的海报——老王就指着这些东西赚钱。老王一直小本经营自负盈亏,但唯独今天用的那袋子标准粉是跟对门烧饼铺老武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