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02-08 装修 由 青果 分享

晶体管时间继电器是目前时间继电器中发展快、品种数量较多、应用较广的一种。它和其他的时间继电器一样,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根据延时环节构成原理的不同,通常分为电阻(R)、电容(C)充放电式(简称阻容式或RC式)与脉冲电路分频计数式(简称计数式)两大类。 晶体管时间继电器。图2所示是一种最简单的RC晶体管时间继电器电路图。它用RC作延时环节;稳压管VW与晶体三极管V作比较放大环节(VW的击穿电压与V的开启电压之和U1为比较电压,也就是该电器的动作电压);电磁继电器KA为执行环节。RC晶体管时间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而只能缓慢升高的特性来获得延时的。当合上开关S时(t=0),电源电压E就通过电阻R开始向电容C充电,此时电容上的电能被立即击穿,V不能导通,KA处于释放状态;当t=t1时,Uc增加到U1,于是VW被击穿,V导通,电源经R与VW供给VW供给V以基极电流Ib,经过放大后推动继电器KA吸合,达到延时动作的目的。在延时时间t1内,Uc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b中曲线段obc所示。当断开S时,C就通过VW与V很快放电(此时它们的电阻很小),Uc很快下降,但当Uc稍许减小后VW就恢复阻断状态;V截止,KA释放,可见释放过程是非常快的,延时很小,所示该继电器为吸合延时,释放后电容上电压(电荷)将自然地放掉,到等于零时就可以接受下一次动作了。图2: RC晶体管时间继电器的构成及RC充放电特性从这里可以看到,当E和U1一定时,延时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充电过程的快慢,即决定于R和C的大小。R大,由它所限制的充电电流就小;C大,它对电荷的容量就大;两者都将使Uc增加的变慢,延时时间加长。电工学中用乘积RC来描述衡量充电过程的快慢,称之为时间常数τ。由电工学中知道充电时Uc的变化规律为:Uc=E+(Uco-E)e-t/τ当Uc=U1时,延时时间t1则由下式决定:·lnE-Uco/E-U1显然,对于时间继电器来说,我们不仅希望它具有一定大小的延时,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延时精度。由上式可见晶体管时间延时继电器的大小与精度是由电阻R、电容C、比较电压U1、电源电压E及电容初始值Uco等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继电保护设备,其主要是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电路。也可以说时间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

标准频率脉冲发生器在指令信号作用后产生某一固定频率的脉冲,经分频器分频后得到所需的计数脉冲频率,将该计数脉冲送入十进制计数器进行进数,这样,每计一个脉冲就需要一定时间,例如送入计数器的计数脉冲频率是10Hz,则每计一个脉冲就需要0.1s。

扩展资料:

种类及特点: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它是根据空气压缩产生的阻力来进行延时的,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延时范围大(0.4~180s),但延时精确度低。

2.电磁式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短(0.3~1.6s),但它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用在断电延时场合和直流电路中。

3.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的原理与钟表类似,它是由内部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转动而获得延时的。这种继电器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宽(0.4~72h),但结构比较复杂,价格很贵。

4.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延时电路来进行延时的。这种继电器精度高,体积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主要是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电路。也可以说时间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时间继电器是指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或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时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来实现延时控制。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动作原理来延迟触头闭合或分断的自动控制电器。其特点是,自吸引线圈得到信号起至触头动作中间有一段延时。时间继电器一般用于以时间为函数的电动机起动过程控制。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

时间继电器延时功能的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

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 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

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时间继电器的接线方法:

1、控制接线:把它看成直流继电器来考虑;

2、工作控制:虽然控制电压接上了,但是是否起控制作用,由面板上的计时器决定;

3、功能理解:它就是一个开关,单刀双掷的,有一个活动点活动臂,就像常见的闸刀开关的活动刀臂一样;

4:负载接线:电源的零线或负极接用电器的零线或负极端;

5、工作原理:计时无效期间,相当于平常电灯开关断开状态。有效时,继电器动作,用电器得电工作,相当于平常电灯开关接通状态。

扩展资料

时间继电器的作用

时间继电器广泛应用于遥控、通讯、自动控制等电子设备中,是最主要的控制元件之一。时间继电器主要有有空气阻尼型、电动型和电子型等种类。

目前常用的时间继电器是大规模集成的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在生产设备中运用也别广泛,它能精准的把握住时间的分寸,将产品的精度和性能提高很多。

时间继电器有自动监控的作用,将时间继电器和其他的设备放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空间路线,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很多智能产品都用到了时间继电器这个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是什么

时间继电器是指当设定的装备在加入或者是减去选定的动作信号以后,这样的装备会有输出电路,而且输出电路也需经过在特定的很准确时间才产生信号或者是指针的变化。时间继电器的使用在需要在电路的低压就可以完成,然后用来接通,有时候有需要也选择用来切断较高压的电路的作用。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相关信息。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主要是利用电磁原理实现的,有些时间继电器也利用机械原理来实现,通过时间继电器对相对应的装备进行延时控制。当时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时间继电器的一个部件托板首先被铁心吸引,这会直接导致铁芯那么一瞬间就下移,然后实现接通或断开的功能。而当时间继电器里面的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这时候它会向下运动,然后使的活塞杆受到有定的作用力而缓慢下降。

时间继电器的特点:

1、时间继电器中的空气可以影响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另外能够根据一定体积的空气产生的阻力进而来延时的上下摇动,时间继电器结构简单,价格也贵,但是在性能上,时间继电器的精确度上却很高。

2、有些时间继电器延时的时间超短,短到甚至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相对这样的时间继电器,一般情况下结构比较简单,通常运用直流电路中。

3、有一种时间继电器是电动式的,这款时间继电器的作用于原理跟现在的钟表有点类似,电动的时间继电器内部电动机可以有效的带动减速齿轮转来实现其他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相比其他时间继电器,这种继电器延时精度高,相对应的价格也比较贵。

4、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具有体积小的特点,由于使用超级方便,所以现在最为常见的一种。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用途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执行器件接受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用途:用于以时间为函数的电动机起动过程控制。

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在时间继电器中成为主流产品,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电子智能式数字显示时间继电器,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实现长延时时间,而且延时精度高,体积小,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使得控制系统更加简单可靠。

选用时间继电器时应注意,其线圈(或电源)的电流种类和电压等级,按控制要求选择延时方式、触点形式、延时精度以及安装方式。

扩展资料

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时间继电器可分为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等。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其结构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头三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双口直动式,触头系统为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2)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RC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跃变,只能按指数规律逐渐变化的原理,即电阻尼特性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广,最长可达3600S,精度高,一般为5%,体积小,耐冲击震动,调节方便。

(3)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获得延时的。

特点:延时范围宽,可达72小时,延时准确度可达1%,同时延时值不受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动机式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与精度是其他时间继电器无法比拟的,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寿命低、价格贵,准确度受电源频率影响。

(4)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电磁线圈断电后磁通缓慢衰减的原理使磁系统的衔铁延时释放而获得触点的延时动作原理而制成的,它的特点是触点容量大,故控制容量大,但延时时间范围小.精度稍差,主要用于直流电路的控制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接法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

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

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

时间继电器接线图

1、控制接线:你把它看成直流继电器来考虑。3、7用来接12V控制电压;2、7用来接24V控制电压。其中的7当成直流电的负极,使用时接到零线。2接220V的火线。

2、工作控制:虽然控制电压接上了,但是是否起控制作用,由面板上的计时器决定。

3、功能理解:它就是一个开关,单刀双掷的,有一个活动点活动臂,就像常见的闸刀开关的活动刀臂一样。8是活动点,5是常闭点,继电器不动时,他们两个相连。动作时,8、6相连。

4、负载接线:电源的零线或负极接用电器的零线或负极端。电源的火线或正极接8脚,用电器的火线端或正极接6脚,5脚空闲不用。

5、工作原理:计时无效期间,8、5相连,相当于我们平常电灯开关断开状态。有效时,继电器动作,8、6相连,用电器的电工作,相当于我们平常电灯开关接通状态。

扩展资料

时间继电器种类:

1、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它是根据空气压缩产生的阻力来进行延时的,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延时范围大(0.4~180s),但延时精确度低。

2、电磁式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短(0.3~1.6s),但它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用在断电延时场合和直流电路中。

3、电动式时间继电器:原理与钟表类似,它是由内部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转动而获得延时的。这种继电器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宽(0.4~72h),但结构比较复杂,价格很贵。

4、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延时电路来进行延时的。这种继电器精度高,体积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原理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通常有两种:①利用大电阻和大电容构成的充电电路,当电容上的电压到达一定高度时,用这个电压去触动某种电路,达到报时的目的;②利用一个脉冲源和一个计数器,当计数达到要求值时发出一个信号给监视电路,达到延时动作的目的。

声明:关于《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199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