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边角钢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等边角钢(kg/m)
W= 0.00785 ×
b= 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
求 20 mm ×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 4mm ×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 1.15kg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及重量 计算公式:W(kg/m)=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2、不等边角钢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意义 计算举例 不等边角钢(kg/m)
W= 0.00785 ×
B= 长边宽b= 短边宽d= 边厚R= 内弧半径r= 端弧半径
求 30 mm × 20mm ×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 1.46kg
l140x90x10表示,角钢的一边长为140mm,另一边长为90mm,厚度为10mm,对应的截面面积为22.261cm2,理论重量为17.475kg/m;l63x40x60,依据上面可以判定各变长分别为60和40,但是你这里的60应该是角钢的长度了,在厚度系列里只有4、5、6、7mm。由于厚度不清楚,对应的截面面积和理论重量你要查手册。第三个好像没这种标注。具体请参考《机械设计手册》之《常用工程材料》,如果没有的话,我可以给你发个电子版的。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角钢理论重量的计算公式为: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重量还得以实物为准。以下是国标角钢理论重量表的部分数据:品名规格理重kg/m规格理重kg/m角钢25*3 1.124 80*8 9.658角钢25*4 1.459 80*1011.874角钢30*3 1.373 90*8 10.946角钢30*4 1.786 90*1013.476角钢40*3 1.852 90*1215.94
应该是32*50*4的角钢理论重量2.494/米,实际采购重量都达不到理论重量,最好的每吨下浮50kg
角钢的规格型号重量表如下:
角钢理论重量的计算公式为: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例如50*5角钢的理论重量为(50+50-5)*5*0.00785=3.73。
此算法只能粗略算出角钢重量,实际以五金手册和实物为准。
角钢的种类:
角钢主要分为等边角钢和不等边角钢两类,其中不等边角钢又可分为不等边等厚及不等边不等厚两种。
角钢的规格用边长和边厚的尺寸表示。目前国产角钢规格为2—20号,以边长的厘米数为号数,同一号角钢常有2—7种不同的边厚。进口角钢标明两边的实际尺寸及边厚并注明相关标准。
一般边长12.5cm以上的为大型角钢,12.5cm—5cm之间的为中型角钢,边长5cm以下的为小型角钢。
角钢的理论重量(kg/m) = 0.00785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广泛地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如房梁、桥梁、输电塔、起重运输机械、船舶、工业炉、反应塔、容器架、电缆沟支架、动力配管、母线支架安装、以及仓库货架等。
角钢属建造用碳素结构钢,是简单断面的型钢钢材,主要用于金属构件及厂房的框架等。在使用中要求有较好的可焊性、塑性变形性能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生产角钢的原料钢坯为低碳方钢坯,成品角钢为热轧成形、正火或热轧状态交货。
化学成分
(1)成分指标:角钢的化学成分属一般结构用轧制钢材系列,主要验证指标为C、Mn、P、S四项。根据牌号不同,含量各有差别,大致范围为C《0.22%、Mn:0.30—0.65%、P《0.060%、S《0.060%。
(2)检验方法:检测上述化学成分时,常用的标准检验方法有GB223、JISG1211—1215、BS1837、BS手册19、ГОСТ2253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