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业、水电、公共维修基金等费用。由于商住两用房的水电价格实行商业用标准,较之一般生活用标准要相对较高;物业收费也较少受到政府部门的限制;公共维修基金也与商户就共有所有权部分的维修进行平摊。
二、产权40年或者50年。一般住宅的所有权为70年,在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而商住两用房、产权40年或者50年,在到期后不是自动续期,并且要补交 。
三、商住两用房无法迁入户口,这就意味着即使周边区域内有好的教育资源,子女因户口不能迁入也无法就近入学。
四、没有完备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商业项目一般不强制性要求设计配套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商业、居委会等,也就是说没有配套的幼儿园、学校,也没有配套的医疗、养老服务等。
五、按揭贷款实行 标准。商住两用房首付50%, 为普通住宅的1.1倍, 最多为10年,并且不能用 。
六、购买时不实行税费优惠的政策。普通住宅购房时有许多优惠的税费政策,但购买商住两用房时没有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
商住两用房一般是指用地单位为了规避风险,将依法批准的商业建设用地改作居住土地使用,并最终以商务公寓或酒店式公寓的形式推出,如常见的商业房改为住宅。由于这种房子实质上属于商业性质,所以不属于调控国家的范围,而且很多,购房人在购买时应当予以注意。
商住两用,就是既能办公又可以居住的一种产品,由于当前楼市限购不断升级,一些房企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商业物业,并推出一些‘商住两用’房项目。”随着“商住两用”项目的增多,其中的隐患已经开始显现。购买商住两用房的两大隐患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购买商住两用房存在哪些问题。
“商住两用”房出售成本高
所谓商住两用,就是既能办公又可以居住的一种产品,是SOHO(居家办公)住宅观念的一种延伸。它属于住宅,但同时又融入写字楼的诸多硬件设施,尤其是网络功能的发达,使居住者在居住的同时又能从事商业活动的住宅形式。
据了解,“商住两用”项目与住宅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权年限不同,配套设施不同,容积率及绿化、公共设施面积不同,安全级别不同,物业费、管理费以及转让契税不同等问题上。比如,“商住两用”项目目前还无法按照住宅的标准缴纳契税,这样的房子在转手的过程中,相关费用按照商用来计算,其转让契税为4%,而普通住宅转让契税为2%(不超过144平方米)。同时,商用转让还要征收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对此,专业人士提醒:从投资置业的角度看,投资人出手这类物业或将承担巨大的出售成本。
这种房子不限购,也不受房贷限制,不过这种房子不能享受普通商品住宅的税费优惠。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首付高一些,50%左右,且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这样的房屋格局好,LOFT户型,很受年轻人青睐,花1万多元就可以把房子分成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活动、休闲等,非常方便。买30平方米相当于买60平方米,很划算,但房子隔音效果不是很好。
“商住两用”房生活成本高
商住两用房之所以日渐火热,究其原因还是不限购,不用看户籍也不用看纳税证明。 无论是置业者还是投资者,购置“商住两用”项目虽然可以规避楼市限购政策,但是其中还是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在置业之前一定要谨慎考虑,综合衡量。
首先商住两用房的水、电和物业费用的都是商用标准,远高于住宅项目,各种税费等也要高于普通住宅。虽然很多商住两用房在销售时承诺是民用的水电费标准,但也是偷偷摸摸不敢写入合同中,大部分“商住两用”产品无法保障购房人按照住宅的标准缴纳契税、物业费、水电费,也就是表示购房者要承受较高的生活成本。
此外商住两用房首付50%,远高于首套普通住宅的30%,贷款利率为普通住宅的1.1倍,贷款年限最多为10年。
其次,商住两用房的产权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自动续期。而“非住宅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不能自动续期。所以相对于普通住宅,商住两用房的隐性成本其实很高。
商住两用房一般无法迁入户口,这意味着即使周边区域内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子女因户口不能迁入也无法就近入学。根据相关规定,非住宅项目一般不强制性要求设计配套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商业、居委会等,也就是说不会被强制配套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以及相应的养老服务等。而这无形中造成了业主生活、学习上的不便。
目前大多数“商住两用”项目都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一梯往往容纳很多住户,出入也很不方便,安全问题也值得担忧。商住两用房将商和住混杂在一起,名为既可“商”也可“住”,实则给双方都带来了很多麻烦。在某业主论坛上,许多业主发的帖子反映商户严重扰民,有的反映商户晚上营业时间结束太晚,有的反映光污染问题,很多商家晚上开的霓虹灯、广告牌、射灯等很扰民。
“公寓房五证齐全,只是表面上的合法。”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认为,如果认真追究,围绕居住设计的商业地产其实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手段、广告策略。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是一种开发商规避风险的行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写字楼市场红极一时,放量激增后,市场迅速低迷,很多已经批复的商业物业被迫以商务公寓或酒店公寓的形式推出。
对于自由职业或者居家办公者,选择商住两用房是要慎之又慎,因为这两种人的主要购买目的还是住,选择商住两用势必会受到“商”的干扰,并且很多公共部分的费用都要与“商”们平摊。
对于建筑材料来说,商业楼的装修档次高,可燃物较多,电和天然气的用量较大,防火规范要比住宅严格,但是对于商住两用房,如果开发商对其规划用途报建的是住宅,并按住宅消防标准审核,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2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限购令实施以来,打着“低价”、不限购”标签的商住两用房走红市场。商住两用房的出现让很多尚无购房资格的刚需族看到了新希望。不过在购买商住两用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下面6个常识问题,明确自己的购房目的。
Q1.商住两用房限购限贷吗?
房子不限购,也不受房贷限制,不过这种房子不能享受普通商品住宅的税费优惠;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首付高一些,50%左右,且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
Q2.购买过商用房,再买普通商品房算首套房吗?
根据当前政策,对商业性质房产不限贷,因此如果购房者原先购买的公寓属于酒店式公寓,产权只有40年或50年,那么再购买一套普通住宅的话,可以享受首套的首付和利率。
Q3.购买商住两用房能迁户口吗?
如果买的是普通住宅,当然可以将户口迁入,这一点对于很多有特殊需要(如购买教育地产解决子女的上学问题)的人群非常重要。但商住两用房虽然可以注册办公,却不可以迁入户口。
Q4.商住两用房与普通商品房生活费用计算上会有什么区别?
很多商住两用房的电价、水价、物业费等都按照商业标准收取,水电费基本上是民用水电费的两倍,且没有燃气,维护成本较高。商业项目的配套、绿化无法与住宅项目相比。
Q5.商住两用房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普通住宅的住宅用地使用年限为70年,而商住两用房用地的使用年限是40年(有部分可能是50年)。
Q6.商住两用房到期后可以续期吗?
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住宅70年之后可以自动续期;而对于商业项目土地,使用期限一般是40年。《物权法》对此类土地到期后的续期规定不太清晰。也就是说,居住用地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而商业用地则不行。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9-02,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近期,关于上海试点整顿商住房的消息此起彼伏,不过也有消息称这是假消息。无论如何,在购买商住房时,要想避免掉入陷进,你还需要了解这些!
商住两用房一般是指房地产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将依法批准的商业建设用地改作居住土地使用,以商务公寓或酒店式公寓的形式推出。由于这种房子实质上属于商业性质,所以不属于限购令调控的范围,在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
事实上,商住两用房被视为“限购限贷”政策之下的“擦边球”产品。它和普通住宅的区别主要在于产权年限不同,一般住宅的所有权为70年,在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而商住两用房、产权40年或者50年,在到期后不是自动续期,并且要补交土地出让金。
商住房vs普通住宅
虽然开发商宣称商住两用房是既能办公又可以居住的一种新产品,无论是置业还是投资都是最好选择,无论自住还是出租都很便利。但是对于以“住”为主的购房者,商住两用房还是与普通住宅房有着很大的差距:
1、商住两用房的产权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所以相对于普通住宅,商住两用房的隐性成本其实很高。
2、按揭贷款实行的是商业用房标准。商住两用房首付50%,远高于首套普通住宅的30%,贷款利率为普通住宅的1.1倍,贷款年限最多为10年。
3、转手时不实行税费优惠的政策。相关费用按照商用来计算,其转让契税为4%,而普通住宅转让契税为1%~3%,同时,商用转让还要征收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
4、物业、水电、公共维修基金等费用较高。由于商住两用房的水电价格实行商业用标准,所以要比一般生活用标准要高;物业费和公共维修基金也要比普通住宅高,这三项费用造成商住两用房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费用较高。
商住房存在的隐患
1、商住两用房将商和住混杂在一起,名为既可“商”也可“住”,实则给双方都带来了很多麻烦。商住两用房一般无法迁入户口,这意味着即使周边区域内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子女因户口不能迁入也无法就近入学。
根据相关规定,非住宅项目一般不强制性要求设计配套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商业、居委会等,也就是说不会被强制配套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以及相应的养老服务等。而这无形中造成了业主生活、学习上的不便。
2、商住两用楼存在安全及消防隐患。大多数“商住两用”项目都是酒店式公寓设计,一梯往往容纳很多住户,不仅出入不方便,还潜藏着安全隐患。
此外,在建筑材料上,标准商业楼由于电和天然气的用量较大,防火规范要比普通住宅严格,但是对于商住两用房,由于开发商对其规划用途报的是住宅,并按住宅消费标准审核,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防范措施
无论是置业还是投资,购房者在选择商住两用房时,一定要谨慎考虑、综合衡量。要明确自己的购买目的,如果是以居住为主,选择商住两用会使其正常的生活因“商”而受到影响,存在很多不安全和不安定的因素;如果是以“商”为主,在面积、空间等方面又会受到“住”的限制,影响生意。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2-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在一、二线热点城市纷纷出台限贷限购调控政策的当下,房屋面积小、总价低、购房限制少的商住两用房成为刚需族过渡和投资客的“新宠”。然而北京日报最近的一篇报道,曝光了商住两用房的一个隐藏的弊端。
报道称,北京房山的李先生在某开发商处购买了一套”宣传中所谓的“商住两用房,在与开发商签订了《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后,临近交房期限,李先生却发现房屋卫生间的位置搁放有强电箱、弱电箱,存在严重的人身安全隐患;卫生间地面、厨房没有地漏,且未做任何防水工程措施,导致房屋存在漏水的现象。
李先生起诉开发商,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并改造房屋以符合居住标准,但是法院却驳回了李先生的诉讼请求,合同上“房屋规划用途”成交影响法院判断的关键。
原来,在李先生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合同中,确定了所购房屋的用途为“商务办公”,而且李先生的付款方式为商业贷款,所以,即使开发商在对房产项目的宣传、户型图和样板间的设计上,表明房屋可以供居住使用,房屋也依旧为商务性质,广告在该案中不能纳入合同内容。
换而言之,法院认定了该套房子的规划用途为商务办公,那么房屋在居住功能方面的要求就会降低,如果开发商遗留下影响房屋居住的质量问题,购房者也是索赔无门,只能自己承担这一后果。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2-1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商住两用的房子是可以买的,但是前提是首先要有独立产权,分割到户,方便后续转让,还有一点就是房子的土地性质,其次是集体土地,还是通过合法拍卖,房管局有备案的土地,最后就是有没有预售证,如果这些都具备的话,可以考虑。唯一牵扯的就是预算以及用途,如果打算自己住预算也够的话,建议还是选择住宅小区,比较住宅小区是用来居住的,居住环境、人群等好一些,但是如果买来打算做公司办公室之内的,商住楼就比较合适,这样解决了工作,还可以偶尔有个休息间,挺不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