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

更新时间:02-08 装修 由 默遇 分享

吸声系数和声波的入射条件、声波频率等因素有关。通常采用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这6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材料后结构的吸声性能。

隔音吸声材料的选用

隔音吸声材料应该如何选择?选用吸声材料,首先应从吸声特性方面来确定合乎要求的材料,同时还要结合重量、防火、防潮、防蛀、强度、外观、建筑内部装修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选择。【隔音吸声材料的选用】材料的吸声性能常用吸声系数妶表示。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声波,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入材料内部而被吸收。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称为吸声系数。对于全反射面,妶=0;对于全吸收面,妶=1;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1之间。材料吸声系数的大小与声波的入射角有关,随入射声波的频率而异。以频率为横坐标,吸声系数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称为材料吸声频谱。它反映了材料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吸收特性。【影响吸声材料性能的因素】材料厚度(最佳吸收频率下的波长)为λ/4为最佳;当声音频率大于500Hz时,吸声系数与厚度无关。材料的密度随着材料密度的增大,最大吸收系数向低频方向移动。材料层于刚性面间的空气层当空气层厚度d=1/4λ时,吸声系数a最大;对于低频率声音来说,λ较大,空气层厚度也要加大,在工程上增加空气层厚度不太合适(对于房顶可适当增加空气层的厚度),一般5-10cm。护面层(多应用于多孔疏松材料)多孔材料疏松,无法固定,不美观,需表面覆盖护面层,如护面穿孔板,织物或网纱等;穿孔率(P),即穿孔总面积与未穿孔总面积的比值,穿孔率越大,对中高频率声音吸收效果越好,穿孔率越小,对低频吸收效果越好。【吸声与隔音的区别】材料吸声和材料隔声的区别在于,材料的吸声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材料隔声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透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透射声能要小。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衰减吸收,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因此,其吸声能力即吸声系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而隔声材料可使透射声能衰减到入射声能的10-3~10-4或更小,为方便表达,其隔声量用分贝的计量方法表示。这两种材料在材质上的差异是吸声材料对入射声能的反射很小,这意味着声能容易进入和透过这种材料;可以想像,这种材料的材质应该是多孔、疏松和透气的,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它在工艺上通常是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以形成多孔性结构;它的结构特征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吸声系数是什么呢

声波遇到壁面或其他障碍物时,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被壁面或障碍物吸收转化为热能而消耗,还有少部分声能透射到另一侧,而某种材料或结构的吸声能力大小采用称为吸声系数。

吸声系数是表示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性能的量,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吸声能力。当α=0时,表示声能全反射,材料不吸声;当α=1时,表示材料吸收了全部声能,没有反射。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1之间,吸声系数α越大,表明材料的吸声性能越好。

吸声系数的大小除取决于材料的性能和结构外,对于同一种材料,还与声波的入射频率、入射方向有关。各种材料的吸声系数是频率的函数,因此对于不同的频率,同一材料具有不同的吸声系数。为表示方便,在工程上通常采用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六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某一种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

声明:关于《吸声材料吸声系数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00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