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板具有的密度、质量和受水、热、声、电作用时所显示的反应能力,以及它在外力作用下所显现的抵抗能力。普通胶合板在使用时有重要影响的物理力学性能为含水率和胶合强度,其中胶合强度既可检验胶合板的胶合质量,又可衡量胶合板的耐久性。对于特种胶合板,物理性能除含水率外还有密度、导热性、吸音性、尺寸稳定性等;力学性能还包括静曲极限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以及抗拉、抗压、抗剪、抗冲击韧性等各种极限强度。
物理性能
①含水率:胶合板与普通实体木材一样,无论对气态或液态的水都有很强的亲合力。因而显示出吸湿性。当两者的树种相同时,它们的纤维饱和点也相同(见木材水分)。当胶合板的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随含水率的变化产生干缩或湿胀,使胶合板翘曲变形。只有当胶合板的含水率与周围大气的相对湿度平衡时才无此现象。胶合板的含水率不但影响木材纤维强度,而且还影响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通常,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而下降的程度取决于所用胶粘剂的耐水性能。为尽量减少胶合板含水率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在产品标准中规定了胶合板出厂时的含水率指标值。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要求胶合板出厂时的含水率应在6~14%之间。影响胶合板含水率的因素有涂胶量、板坯陈放时间和热压工艺等。通过调整和控制上述各种工艺参数,可将胶合板的含水率稳定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胶合板的含水率通常用绝对含水率表示。国际标准规定用称量法测定胶合板的含水率,即测定试件在取样时的质量和在103±2℃温度下干燥到恒定质量后的质量差,然后计算失去的质量对干燥后质量的百分比,就是胶合板的含水率。②密度:胶合板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国际标准规定测定胶合板密度时,先要将试件在相对湿度为65±5%、温度为20±2℃的大气中平衡到恒定质量。影响胶合板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树种、胶种、胶合工艺、胶合板的厚度和层数等。由于胶合板在胶合时需施加压力而使木材致密,因此胶合板的密度要比相同树种木材的密度稍大些。③导热性:木材顺纹方向的导热系数约为横纹方向的2倍。胶合板是由一定纹理方向纵横排列的单板组合而成,导热系数小于普通木材,其值取决于顺纹单板与横纹单板厚度之比。针叶树材胶合板横纹导热系数平均为0.1千卡/米·时·℃,阔叶树材胶合板相应为0.145千卡/米·时·℃。④吸音性:胶合板具有较大的吸音能力。在512赫兹的频率下,3毫米厚胶合板的最大吸音系数为26%;如在1000赫兹以上时,吸音系数几乎为一恒值即10%。胶合板的吸音性能随木材树种的不同而异。⑤尺寸稳定性:单板经涂胶陈放,部分胶粘剂会渗入单板中,使胶合板的吸湿性和吸水性都低于木材,润胀和干缩值也减少。胶合板各层单板纹理排列方向的不同和胶层的作用,也可起到制约胶合板各向的润胀和干缩值。所以胶合板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木材。通常用线膨胀率来表示胶合板的尺寸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Le为线性膨胀率(%);Lw为试件经湿状处理后的尺寸(毫米);Ld为含水率符合测试要求的试件干状尺寸(毫米)。
影响力学性能的因子
主要有树种、密度、含水率、单板质量、合板结构、胶合工艺、胶种和胶粘剂质量等。①树种:不同树种的自身强度影响胶合板的强度。一般说阔叶树材胶合板的力学强度比针叶树材胶合板为高。②密度:胶合板在生产过程中因单板受压使木材致密,故其强度性能要好于原来的木材。③含水率:它不仅影响木材纤维的强度,而且还影响胶合强度。通常胶合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④单板质量:单板表面粗糙及厚度误差大,会造成涂胶不均匀和胶合时压缩率不一致,使胶合强度在板内分布不均。单板旋切裂隙对单板横纹抗拉强度的影响可涉及胶合强度。⑤合板结构:胶合板的层数、单板厚度及各层单板的排列方向是决定胶合板强度性能的重要因素。胶合板相邻层单板纤维方向的交错排列缩小了胶合板的纵横向强度差别。当胶合板厚度相同时,层数越多,胶合板的强度越高,纵横向强度也越均匀。⑥胶合工艺:要保证胶粘剂与单板能充分接触并使胶层有良好的固化条件。胶合工艺的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胶合板的强度。⑦胶种及胶的质量:对胶合板强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胶的耐水性及耐久性。耐水性好的胶种在胶合板吸湿或吸水时,胶合强度降低不大;胶的耐久性差,则胶层易老化,从而使胶合强度迅速下降,缩短了胶合板的使用期限。
力学性能测试要求
测试胶合板各种力学性能时,都要对试件施加外力使试件变形直至破坏。试件的加荷速度和应变速度对测试结果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求加载时必须保持恒速。胶合板的缺陷,如节子、裂缝、分层等对强度性能有显著影响,要求在制作试件时应避开影响测试准确性的缺陷部位。试件形状不规则的部位、试件与试验机夹紧装置的接触面,以及胶合板材料的非均质性(如早晚材)均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影响测试结果。一般说,随着试件尺寸减少,材料的非均质性对力学性能测试的影响就增加。为了消除含水率对测试胶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往往在进行干状强度测试前,试件需要在相对湿度为65±5%、温度为20±2℃的空气中进行调湿处理。
胶合强度测定
胶合强度是普通胶合板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判别胶合质量的依据。中国测定普通胶合板胶合强度的试件形状及尺寸(见图),表板厚度自1毫米以下用B型试件。锯制试件时,试件的长度方向应与表板纹理方向一致。槽口深度应锯过芯板厚度到胶层上,槽口的配置要确保试件受载时,一半试件芯板的旋切裂隙受拉伸,而另一半试件芯板的旋切裂隙受压缩。为了检定胶层的耐水性,试件在测试前需经一定的湿状条件处理,根据耐水性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测试时,试件两端夹紧于试机的一对活动夹具中,以等速对试件施加拉伸载荷,试件破坏时的载荷除以两槽口之间的剪断面积即为该试件的胶合强度(B型试件还要乘以系数0.9)。对于厚芯结构的胶合板,在计算胶合强度时,还要乘以不同厚度比的胶合强度系数值。除用试件的胶合强度来评定胶合板的胶合质量外,还可用估测试件剪断面的木材破坏率作为评定胶合质量依据。
特种胶合板力学性能
对不同的特种胶合板,依其结构和使用要求,规定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航空胶合板的力学性能要求有胶合强度、抗拉强度(顺纹、横纹、45°方向)、对角线剪切强度;船舶胶合板要求有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静曲强度、冲击韧度、抗剪强度(45°方向);纺织用层压板要求有抗冲击韧度、抗剪强度;混凝土模板胶合板要求有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
中国普通胶合板、航空用桦木胶合板以及木质层积塑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值分别列于表1、表2及表3。有关各种特种胶合板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指标值可从其有关产品标准中查阅。
≥0.80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云杉≥1.00桦木≥0.70≥0.80水曲柳、荷木、枫香、槭木、柞木≥0.70椴木、杨木、拟赤杨III、IV类、II类I合板树单个试件的胶合强度(MPa)别类
表1
表2
表3
用细砂纸打磨试件表面,用热熔胶将金属专用卡头底面粘合在试件的中央,等胶水固化后沿卡头四周切断装饰层,切割深至基材表层,将粘合了试件的卡头装入试验机专用卡具,然后把卡具连同试件固定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在与胶合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均匀加载,从加荷开始在30到90秒内使试件破坏,记下试件胶层剥离或破坏时的最大荷载,精确至10N。用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除以试件与卡头胶合面积400平方毫米,即可得出表面胶合强度。
一、结构缺陷
结构缺陷是指胶合板内外结构的内容完整性、排布合理性不能满足要求,主要包括胶合板翘曲、叠芯、离缝和边角缺损。
1、翘曲
翘曲是胶合板两端上翘或中间拱起而形成的一种凹面。
胶合板翘曲主要是由于胶合板结构和加工工艺不符合对称原则,使得胶合板内应力较大引起的。
因此应对胶合板翘曲的措施就是严格按照对称性原则生产胶合板:
(1)遵循奇数层原则,合理搭配树种材质,对称位置单板的材质、厚度、纤维方向和含水率都相同。
(2)提高干燥质量,单板先自然干燥到一定程度再送入干燥机,控制其在干燥过程中不会扭曲变形。
(3)在进行热压工序时,热压机上下压板的温度要相同,保证上下板面受热一致。
2、叠芯、离缝
叠芯是指胶合板同一层内相邻两芯单板(或一张开裂单板的两部分)互相重叠。离缝也称离芯,是指胶合板中同一层内芯板或相邻两拼接芯板间产生分离。
叠芯、离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组坯时,芯板重叠、错位或预留缝隙不合适。
(2)装板或板坯搬动时芯板产生移动或错位。
(3)芯板翘曲变形严重或芯板边缘不够平直。
针对前两种原因,只要操作人员在组坯和移动时多加小心,就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缺陷的发生,或者在单板施胶后先陈放一段时间,再进行组坯并预压,使单板初步粘连,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的移动错位。
针对第三种情况,可以先对翘曲变形的芯板进行柔化整平处理,并进行二次齐边,使表面平整、边部平直,再使用处理后的单板排芯组坯。
3、边角缺损
边角缺损是指因机械或人为操作不当所造成的产品四角或边缘部分缺失或损伤。
造成边角缺损的因素有很多:
(1)原材料有缺陷:芯板质量不好,长度不足;表板边缘缺损。
(2)操作过程不合规:组坯时未严格遵照“一边一齐头”的原则;板坯装入热压机时上下板坯边角未对齐、板坯装歪受压不均匀。
(3)设备故障:热压设备传热不好、边角温度低。
应对边角缺损的问题,首先要管控外购单板原材的质量,其次在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另外,定期对设备的检修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胶合缺陷
胶合缺陷是指由于胶黏剂本身的瑕疵或者在施胶工艺过程中操作不合规等原因造成的胶黏不牢、鼓泡、开胶的缺陷。
1、胶合强度低
胶合强度是指胶合板中各单板之间胶合的牢固程度。胶合强度是衡量胶合板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分析胶合强度低或胶层脱胶产生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原材料、工艺过程和设备三方面来分析:
(1)原材料有缺陷:外购单板存在质量问题,如旋切质量差或毛刺沟痕深;单板含水率不合适;胶黏剂质量差、变质或浓度太低。
(2)操作过程不合规:涂胶工艺不过关,施胶量太少或涂胶不均;涂胶单板陈放时间过长或过短;热压参数设置不合适,如热压压力不足、热压温度过低或热压时间短。
(3)设备故障:如压力增加不上去、温度传递不到位等。
解决方法同样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管控原材料质量,严把工艺质量关,定期检修保养设备。
2、鼓泡开胶
鼓泡是指降压时板坯内蒸汽破坏胶合板的结构,在板面上形成隆起的气泡,有时伴随震耳的响声。如果板坯破坏完全是在胶层,可看作是开胶。
鼓泡的产生大多与单板含水率有关,单板的含水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胶合板的质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于胶合板生产,含水率过高,则容易鼓泡开胶;施胶工艺和热压工艺的不规范也会导致鼓泡开胶。
应对此缺陷的措施有:
(1)将干燥后的单板含水率严格控制在8%~14%范围内。
(2)涂胶时注意均匀涂抹,既不能留空白点,也不能有胶堆积,同时要清理干净单板表面的杂物。
(3)合理设置热压的时间和温度,包括热压完毕后降压降温的速度。
3、边角开胶
边角开胶是指胶合板边角部未胶合在一起,出现开胶现象。
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有:
(1)材料缺陷:胶黏剂质量差;单板厚度不均。
(2)工艺缺陷:边角缺胶;涂胶单板陈化时间过长,边角部干涸并失去活性;板坯边角未对齐,装板时板坯歪斜,受压不均。
(3)设备缺陷:压板变形;压板板面温度不均等。
为避免边角开胶缺陷,首先要使用质量过硬的单板和胶黏剂;
其次,为保证涂胶质量,涂胶量要均匀,没有涂到胶的部位要手工补刷,涂胶时要注意边角部位,防止边角缺胶、涂胶量少或胶水过早干涸;
最后,热压前检查设备,排除故障。
三、外观缺陷
外观缺陷指在胶合板表面通过眼观手触的方式可以感知的缺陷,包括透胶、不平整、有压痕和变色的缺陷。
1、透胶
透胶是指胶黏剂通过表板渗透到胶合板表面造成板面污染的缺陷。
透胶产生的原因有:
(1)胶黏剂问题:胶液太稀;施胶量过大。
(2)表板问题:表板太薄;表板裂隙太大。
(3)热压工艺问题:热压压力太大,将胶黏剂挤出透到胶合板表面。
针对以上原因,要合理调胶,控制胶液稀稠程度;检查表板质量;选择合适的热压压力。
2、胶合板不平整
胶合板不平整即板面厚薄不一,容易引起胶合板厚度超过允许的公差范围。
胶合板厚薄不一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1)单板厚薄不一;
(2)一次热压的单板张数过多;
(3)压板倾斜;
(4)热压压力计算不正确。
应对措施是,挑选高质量单板,采取“一张一压”的热压工艺,将压机安装校正成水平,正确计算和调节热压压力。
3、板面压痕
压痕是指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胶合板表面的局部凹痕。
板面压痕的产生主要发生在热压工序,一是热压垫板表面凹凸不平,或表面粘有胶块等杂物。二是胶合板合面后表板上粘有胶块等杂物。
应对此缺陷只要在合面及热压装板时,仔细检查热压垫板及表板上有无杂物,若发现杂物,及时清理。
4、板面变色
胶合板板面变色是指板面因遭受污染而出现不正常的颜色。
胶合板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出现变色的情况,直接影响板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板面颜色污染一直是生产厂家和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之一。
板面颜色污染的方式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归结为真菌变色和化学变色,化学变色又以铁离子污染最为常见。
真菌变色主要是胶合板的刨切原木在贮存过程中,受到真菌污染。
真菌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沿着原木的导管纵向深入生长、发育,而受到真菌深度污染的原木会出现变色、腐朽。
铁离子污染则是由于原木中所含的单宁遇到铁离子时会发生颜色反应,在木材的表面形成蓝黑色的污染。
针对真菌污染,只要破坏真菌生长环境,就可以有效预防。
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是:
(1)温度:22~25℃;
(2)湿度:原木含水率20%~60%;
(3)氧气:真菌是好气性菌类,适宜生长在含有空气的管孔中;
(4)养料:木材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单糖、淀粉,都是真菌的营养物质;
(5)酸碱性:真菌适宜在弱酸性介质中,pH4.5~5.5。
纵观以上五个条件,最容易控制和破坏的就是湿度条件,因此控制单板含水率是最经济的防治真菌污染的方式。
针对铁离子污染,则是要控制胶合板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与铁离子的接触:
(1)生产过程中使用软化处理过的水;
(2)避免胶合板与水泥长时间接触,水泥中含有大量铁离子;
(3)及时清理加工刀具表面的细微铁屑;
(4)避免使用被铁离子污染的胶黏剂。
四、甲醛释放超标
甲醛释放超标,是指胶合板中释放的游离醛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这是胶合板生产中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旦发生了甲醛释放超标的情况,就很难补救。
使用以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代表的“三醛树脂”系列胶黏剂生产的胶合板,在制造、堆放和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向外界挥发游离醛。
甲醛释放超标一般有两个原因:
(1)所用胶黏剂甲醛含量超标;
(2)施胶量过大,涂胶不均匀。
针对第一种原因,生产厂家要严格把控所购买的胶黏剂,对每一批新胶黏剂进行严格的检测,拒绝使用不合格胶黏剂;
针对第二种原因,则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国家规定胶合板表面胶合强度≥0.4MPa。胶合强度是指将用专用胶粘剂将专用钢制卡头(钢头底面面积为400平方毫米即2*2厘米)底面粘合在试件中央,沿卡头四周切断单板装饰层,切割深至基材表面,然后等完全粘牢后(1小时以后),然后垂直向上拉,拉力称牛顿。只有大于160牛顿的拉力才能将贴面层拉起来,才符合标准。虽然国内很多胶合板都标榜自己符合标准,但是因为很多小厂的实验室条件太简陋,所以他们测出的强度没有参考价值,而像莫干山这样的品牌,其实验室全部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建造,可以说做到了精确完美,这一点也成就了莫干山胶合板无可挑剔的质量!
12mm合格厚度的正公差为:0.8+0.03*12=1.16mm,负公差为:0.4+0.03*12=0.76mm,即在11.24~13.16mm均符合12mm的合格要求。《胶合板》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胶合板产品质量,适应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变化和胶合板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包含12个标准:1.分类;2.术语和定义;3.普通胶合板尺寸和公差技术条件;4.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5.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6.普通胶合板检验规则;7.普通胶合板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测试胶合板的抽取方法;9.试件的锯割;10.试件尺寸的测量;11.含水率的测定;12.胶合板强度的测定。其中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不仅适用于普通胶合板,还适用于其它胶合板产品。
一块胶合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它的用途以及使用价值,因此,要把好此关,检查产品质量,一定要按国家标准进行,这样才能达到统一的认识。胶合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查:板的尺寸方面,外观质量及物理力学性能。尺寸方面:检查板的厚度、长度及宽度、两对角线及翘曲度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特别是长、宽度,其尺寸只能有正公差,不允许负公差。外观质量:国标规定,普通胶合板按材质缺陷和加工缺陷分成四个等级: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其中后三个等级为普通胶合板主要等级。各个等级主要按面板上所允许缺陷通过目测进行确定,并对背板、内层单板的允许缺陷及加工缺陷加以限定。物理力学性能。国标规定为含水率和胶合强度两项,而且是最重要的两项。
国标规定使用树脂胶粘剂时,其含水率应控制在6-14%范围,胶合强度应控制在0.7-0.8Mpa范围。检查缺陷时,一些缺陷会影响外观的,如活节、裂缝、腐朽、补片、板边缺损等,根据出现多与少,只要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只不过是产品降等而已。但一些缺陷,直接影响产品强度的如鼓泡、分层等,这是任何等级也不允许的。一些鼓泡及分层,如果面积范围较大,则目测容易观察,但面积范围较少,不易观察的,则可借助一小木棒在板上任意地方敲打,如板发出回声清脆响亮的,则可以判断没有鼓泡或分层。如果回声较沉或哑声,则表明此处出现鼓泡或分层等。
国家规定标准表面胶合强度应该是大于等于0.4MPa。胶合强度是指将用专用胶粘剂将专用钢制卡头(钢头底面面积为400平方毫米即2*2厘米)底面粘合在试件中央,沿卡头四周切断单板装饰层,切割深至基材表面,然后等完全粘牢后(1小时以后),然后垂直向上拉,拉力称牛顿。只有大于160牛顿的拉力才能将贴面层拉起来,才符合标准。
国家标准是E2级,不过你就算做到了E0级的板子,你没有国家给你发的证证,你的板子也不合格,有了证证,板子不合格也合格,因为你的板子上贴了国家给你发的证证,这个证证就是生产许可证,板材生产许可证很难很难办,厂房要标准化,机械要标准化,精细到你的电线的线路也要符合国家规定,厂子看起来不顺眼都不行,要连一点杂草也没有。我为了办生产许可证,我把厂房改了,线路全部换了。锅炉也换了。还安装了化验室。反正是麻烦啊,我们这里办个证证6万左右,因为我们这里什么都有,套路也熟,国家给我们这里办也是个特批,因为我们这里是胶合板生产基地,什么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我才花6万,我估计除了我们山东临沂,别的地方估计10万以上。我是临沂市山艺贴面板厂
胶合板的生产是在单层薄板之间涂抹胶粘剂,然后经压辊制作而成的。所以,其胶合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胶合板是否开胶,关于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也做了一些规定,具体如下:表面胶合强度反映的是装饰单板层与胶合板基材间的胶合强度,对这一性能,国家标准规定该项指标应≥50MPA,且达标试件数≥80%。若该项指标不合格,说明装饰单板与基材胶合板的胶合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可能造成装饰单板层开胶鼓起。胶合性能的强弱,国家标准规定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含水率指标为6%~14%。浸渍剥离反映的是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各胶合层的胶合性能,该项指标如果不合格,说明板材的胶合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可能造成开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