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

更新时间:02-11 装修 由 悦缘 分享

(二)表面活性种类: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型:在水中产生阴离子,与水中阳离子结合, (2)阳离子型:在水中产生阳离子,与水中阴离子结合,因价格贵,使用的较少。 阴离子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羧酸盐类(即碱金属皂类):通式:R-COONa(K),生产方法:动物油+NaOH(KOH)皂化而成,如钠肥皂,在原药制剂中可加入0.1-0.2%。 优点:增加药效。 缺点:不抗硬水,分子中的K、Na可与硬水中的Ca、Mg离子发生交换。 (2)松脂皂:是环烃类脂肪酸钠盐。 生产:松香在碱性中熬制而成,碱性较强,不能与原药混用,可在果园中防越冬害虫时使用,如介壳虫。 优点:碱性可溶解介壳虫体壁上的蜡质;在液态农药上作湿展剂使用,用量0.1-0.3%;配制矿物乳油中作乳化剂。缺点:耗碱量大,不抗菌硬水。 (3)硫酸化脂肪酸类:通式:R-OSO3Na,如硫酸化蓖麻子油(土耳其红油)。生产:蓖麻油+浓硫酸在20℃下反应,脱水,最后用Na中和PH值(PH=4.5-6.0为宜)。与上两种相比: 优点:pH可根据需要调节;抗硬水能力强;可作乳化剂使用。 (4)磺酸盐类:通式:R-SO3Na(Ca) 主要有两类:①拉开粉 国外常用的乳化剂,国内属于仿造。优点:能溶于水,对酸、碱、硬水均稳定,展着性强,也可作湿展剂使用,用量:0.1-0.2%。 缺点:不抗硬水,分子中的K、Na可与硬水中的Ca、Mg离子发生交换。 ②十二烷基苯磺酸钙(钠) 可作乳化剂作用,pH为中性,不仅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且还有杀螨作用;脂溶性和水溶性都强,不能单独作乳化剂使用,主要与非离子乳化剂混合使用。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不产生离子,极性基为聚氧乙基【RO(CH2CH2O)nH】,极性基为聚氧乙基。 生产方法:环氧乙烷+高级醇(烷基酚,脂肪酸)加成反应而成。 通式:环氧乙烷+高级醇:R- 称聚氧乙基烷基苯基醚 环氧乙烷+烷基酚:R-O(CH2CH2O)nH 称聚氧乙基烷基醚 环氧乙烷+脂肪酸:ROO(CH2CH2O)nH 称聚氧乙基脂肪酸醚酯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产生离子,那么它进入水中,是如何表现亲水作用的?因为在无水状态下,分子呈锯齿型,在水溶液中,分子呈曲折型: 曲折型的分子使亲水性较强的醚键朝外,疏水的乙烯基朝内,水分子可通过氢键与聚氧乙基的醚基相联结,因氧的电负性很大,可以吸收水中的氢离子形成氢键,虽然氢键很弱,但许多氢键连成一束,亲水性就增强了。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后,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以胶束状存在,依表面活性种类不同,胶束的形状各有不同: 其优点:①pH为中性,可与任何酸碱性农药混用;②水中不产生离子,无离子交换作用,抗硬水能力更强;③有良好的乳化、湿展和分散性能。可用于各种农药乳油的加工。 3、混合性表面活性剂:生产上常用的是阴离子+非离子型混合。阴离子主要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单一的乳化剂在配制乳油时,对农药的原药和有机溶剂有适应性的选择,即乳化剂的有机性和无机性与农药的有机性和无机性的相称。 水溶性和酯溶性的相称,也称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比值大,水溶性强,比值小,油溶性强。 生产实际中,有机合成的农药水溶性弱,有机性强,或者是水溶性强有机性弱,但农药使用上要求有机性强,水溶性也要强。但合成的农药根体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用乳化剂进行调整。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水溶性强,有机性弱;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特点是:水溶性弱,有机性强。 任何一个单一的乳化剂都满足不了农药使用上的要求,只有把非离子型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混合使用,才能满足农药使用上有机性强和水溶性强的需求。因此,混合型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对农药和溶剂的适应性广。 4、天然表面活性剂: (1)含有大量皂素的化合物:皂素化合物经水解可得到糖苷和糖类衍生物,可作为湿展剂使用,用来加工固体农药,如WP。如北方的皂角含皂素10%,南方的茶枯(油茶树果实炸油后的残渣)含皂素13%,西南还有无患子果,含皂素24.4%。 (2)纸浆废液:造纸工业的废液,含有大量木质素类的衍生物(木质素磺酸钙,五碳糖和六碳糖),可加工WP作湿展剂使用,加工矿物乳油作分散剂使用。 (3)动物废料的水解物:屠宰厂遗弃的皮、毛、骨、角等动物的废弃物,经加热后的胶状液体,易溶于水,碱性强,硬水中稳定。 天然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外,还有粘着作用,可造成幼小虫体气孔堵塞,窒息死亡。

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种类

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及性质不明的天然物表面活性剂五大类,有成百上千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印染、石油、化妆品等诸多化工行业。这里仅介绍在农药加工上广泛应用并具有代表性的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包括这两类混用)及天然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应用原理。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水溶液中解离时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带负电荷,一般由离子性的亲水基团和油溶性的亲油基团组成。

(1)羧酸盐类。如碱金属皂,分子结构简式为R-COONa(K)。它是由动植物油与氢氧化钠(钾)皂化而成。皂类表面活性剂不抗硬水,加之大多含有游离碱,所以,不适合与含碱土金属的农药如波尔多液混用,以免生成钙皂而失去在水中的表面活性。

(2)硫酸酯盐类。分子结构简式为R-OSO3Na,是脂肪醇的硫酸化产物。如由蓖麻油和浓硫酸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再经氢氧化钠中和而成的土耳其红油。该产品具有一定程度抗硬水能力,但用量较大,一般占乳油的14%~20%,曾作为DDT乳油的乳化剂。

(3)磺酸盐类。分子结构简式为R-SO3Na(Ca),R为烷基芳基。这是目前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它对硬水和酸碱有相当强的抵抗力,用途广泛,品种很多,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主要成分)和烷基萘磺酸盐,如拉开粉是可湿性粉剂常用的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是目前复配乳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拉开粉-BX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此类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性质稳定,抗硬水,有良好的乳化、润湿、分散、助溶等性能,是农药加工使用的主要乳化剂。其主要品种的化学结构有酯类和醚类两大类。该类表面活性剂品种繁多,这里仅从具有代表性品种产生表面活性的原理作一阐明。

(1)酯类。例如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分子结构简式为RCOO(CH2CH2O)nH。脂肪酸部分为亲油部分,多为月桂酸、油酸、硬脂酸或蓖麻酸。聚氧乙烯基部分为亲水部分,其聚合的分子个数(n)越多,亲水性越强,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5~15个。

(2)醚类。这一类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含—OH基的疏水化合物,如醇或酚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加成反应而得。这是一聚合反应,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的分子数可人为调节,从而控制这类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其主要品种类型有烷基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以及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等。

例1:烷基聚氧乙烯醚是长链脂肪醇(8~12个碳)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为RO(CH2CH2O)nH。具有很强的润湿性,也有一定乳化性,例如平平加。

例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烷基苯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是表面活性剂中的一大类,有良好的乳化性。其化学结构通式为:

例3:多芳核基聚氧乙烯醚是多芳核酚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种类多,乳化性能好,是优良的农用乳化剂。农乳300号、400号、600号、700号、BP乳化剂均属此类。农乳600号和700号的结构式是: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是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但可从中看出规律,即长碳链的烷烃基、芳基为亲油基。亲水基则由醚键和羟基两者组成,由于靠近分子一端的羟基只有一个,其亲水性作用不大,因此,主要由醚键产生亲水性,醚键数越多,亲水性就越大,也就越易溶于水。具体说,分子中的醚键的氧原子与水中的氢结合形成氢键,氢键数量的多少左右着亲水性强弱。该类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具有变换键形的特点,这是它们的重要性质。

聚乙二醇型表面活性剂的形态变化

3.复配乳化剂

某一品种单体乳化剂对乳油中的原药及有机溶剂有适用性的选择,即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往往仅适合配制一定种类农药的乳油。若采用混合型乳化剂,往往可扩大对原药及有机溶剂的适应范围,降低乳化剂用量和提高乳油质量。混合型乳化剂多为非离子型乳化剂与阴离子型乳化剂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混合,也有非离子型乳化剂之间的混合。在乳化剂混用时,必须掌握单体乳化剂以及配制乳油中原药、有机溶剂的某些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亲水亲油平衡值、无机性值等。

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其广泛用途见表2-2,其应用大致范围如下:

3~6:W/O乳化剂(油包水型乳化剂,农药加工上一般不用)

7~9:湿展剂

8~18:O/W乳化剂(水包油型乳化剂,有的也用于湿展剂)

15~18:增溶剂(有时作为乳油的助溶剂)

无机性值,所有的乳化剂都是程度不同的两性物质,即该化合物的分子上存在有机性结构,又存在无机性结构,以烷基苯磺酸钙最为明显。乳化剂的有机性值与无机性值应与农药原药及其溶剂相一致。

混合型乳化剂的HLB值及无机性值,需要与所配乳油中的原药和有机溶剂的HLB值及无机性值均相适应。只达到一个方面相适应配不出好的乳油。一般地讲,非离子型乳化剂的水溶性较强,无机性弱;油溶性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水溶性弱,无机性强。而多数农药的亲水性值与无机性值却具有一致性,即亲水性强的农药,无机性值也强,亲水性弱的农药,无机性值也弱。有机溶剂的性质往往也是这样。可见,若单用非离子型乳化剂或单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均难以与有机合成农药或有机溶剂的HLB与无机性值相适应。这一理论在指导配制乳油上已初获成效,但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好的配方还是要通过对大量配方的观察、测定才能确定。

4.天然物表面活性剂

自然界中的很多天然物,如动物蛋白质、胶类等,植物的蛋白质、糖苷、多糖的半水解物、生物碱、鞣质等都具有表面活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由于动、植物成分组成复杂,不易分离出单体成分,它们虽有表面活性,其分子上的极性基和非极性基又不明显,所以,又称为性质未明的表面活性剂。天然物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加工可湿性粉剂的湿展剂以及乳粉的分散剂等,现已大量应用的有以下种类:

(1)含有大量皂素的植物。皂素为一种糖苷,为环戊烷菲的衍生物,经水解可得糖苷元和糖类化合物。含皂素的植物很多,常用的有:

①茶子饼:又称茶枯。它是油茶树果实榨油后的残渣,一般含茶皂素13%左右。我国西南各省产量很大。

②皂荚:又称皂角。皂荚的荚皮中含皂素15%左右。皂荚在我国分布很广。

③无患子:又称肥皂果。产于我国西南各省。四川省所产的新鲜无患子果肉部分占果实全重的56.9%,含皂素24.4%。

(2)亚硫酸纸浆废液。它呈黑褐色,为胶态液体,具有表面活性和较强的分散性能。经烘干的固体物中,木质素化合物占55%~60%,碳水化合物占35%~40%,无机盐类约占5%。它是可湿性粉剂、矿物油浓乳剂的重要湿展剂和分散剂,并具有一定的乳化作用。

(3)动物废料的水解物。是用废动物蛋白、皮、角、骨等水解而成的胶状液体,易溶于水,在碱性及硬水中稳定,扩散力强,具有保护胶体及乳化性能,可用做悬浮剂、乳粉、涂抹剂的助剂。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分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羧酸盐类、磺酸盐类、硫酸酯类、磷酸...

表面活性助剂有哪些种类,各包括哪些东西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 1、肥皂类 : 碱金属皂:O/W、 碱土金属皂:W/O、 有机胺皂:三乙醇胺皂 2、硫酸化物 RO-SO3-M: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阿洛索-OT),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甘胆酸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常用品种有苯扎氯铵(洁尔灭)和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1、卵磷脂:是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微粒制剂的主要辅料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 氨基酸型:R-NH+2-CH2CH2COO- 甜菜碱型:R-N+(CH3)2-COO—。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脂肪酸甘油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 HLB为3~4,主要用作W/O型乳剂辅助乳化剂。 2.多元醇:蔗糖酯:HLB(5~13)O/W乳化剂、分散剂 脂肪酸山梨坦(Span) :W/O乳化剂 聚山梨酯(Tween) : O/W乳化剂 3.聚氧乙烯型:Myrij(长链脂肪酸酯);Brij (脂肪醇酯) 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Poloxamer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种类,主要有哪些作用

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葡糖苷,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

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

扩展资料:

表面活性剂的原理

通过分子中不同部分分别对于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其看作本相的成分,分子排列在两相之间,使两相的表面相当于转入分子内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

由于两相都将其看作本相的一个组分,就相当于两个相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没有形成界面,就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部分的消灭了两个相的界面,就降低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表面活性剂有哪些类型

离子型是乳化剂中的一大类。可细分为阴离子型(乳化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为阴离子,如脂肪酸皂等)和阳离子型(乳化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为阳离子,如季铵盐等)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上同时具有正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随介质的PH可成阳或阴离子型。包括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与一般无机盐有些相似,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有一个特点,即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存在明显的转折点,这一突变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Krafft Point)。在此温度以上,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变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英文化学术语: An-ionic surfactant. 表面活性剂的一类。在水中解离后,生成亲水性阴离子。如脂肪醇硫酸钠在水分子的包围下,即解离为ROSO2-O-和Na+两部分,带负电荷的ROSO2-O-,具有表面活性。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为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和磷酸酯盐四大类,具有较好的去污、发泡、分散、乳化、润湿等特性。广泛用作洗涤剂、起泡剂、润湿剂、乳化剂和分散剂。产量占表面活性剂的首位。不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同使用,在水溶液中生成沉淀而失去效力。表面活性剂一词来自英语surfactant。它实际上是短语surface active agent的缩合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tenside。凡加入少量而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统称为表面活性剂。它们的表面活性是对某特定的液体而言的,在通常情况下则指水。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是什么

表面活性剂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

表面活性剂的原理

通过分子中不同部分分别对于两相的亲和,使两相均将其看作本相的成分,分子排列在两相之间,使两相的表面相当于转入分子内部。从而降低表面张力。

由于两相都将其看作本相的一个组分,就相当于两个相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没有形成界面,就相当于通过这种方式部分的消灭了两个相的界面,就降低了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声明:关于《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decorate/32_200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