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 一级注册注册结构工程师设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两部分。其中,基础考试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专业考试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即:要求考生在填涂答题卡的同时,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只允许考生使用统一配发的《考试手册》(考后收回),禁止携带其他参考资料。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正规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和参考书目。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 1.基础考试(上) 2.基础考试(下) 3.专业考试(上) 4.专业考试(下) 基础考试包括: 1.高等数学 2.普通物理 3.普通化学 4.理论力学 5.材料力学 6.流体力学7.建筑材料 8.电工学 9.工程经济 10.计算机与数值方法 11. 结构力学1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13. 工程测量 14.结构设计 15.建筑施工与管理 16.结构试验 专业考试包括: 1.钢筋混凝土结构 2.钢结构 3.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4.桥梁结构 5.地基与基础6.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7.设计概念题 8.建筑经济与设计业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分为四种形式: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和问答题,公共基础科目不设问答题。考试大纲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doc教材教辅 教辅: 1.《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题及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2.《2008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基础考试考前30天冲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3.2008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应试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4.2008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5.2008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模拟试题解析及点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6.2008执业资格考试丛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模拟试题与解答点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建议多做点习题,近两年难度有所提高,但只有肯努力,也不是很难的,要对自己有信心,祝你能顺利通过考试,谢谢采纳。
土木工程概论考试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框架结构 2、硅酸盐水泥 3、特种结构 4、扩展基础: 5、公路 6、梁式桥 7、基础 8、道路通行能力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答题时,如认为对,在小题后的括号( )内画√, 认为不对则画×) 1、剪力墙结构由于其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而被广泛地用于商场建筑。( ) 2、拱是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曲线结构。( ) 3、墩台基础是确保桥梁能安全使用的关键。( ) 4、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 ) 5、一般来说,桥的跨径越大,总造价越高,施工却越容易。( ) 6、基础都埋置于地表以下。( ) 7、我国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两个类别,其中普通公路又分为四个等级。( ) 8、对钢筋混凝土梁板施加予应力可以提高梁板的承载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按照结构布置的不同,框架结构可以分为几种? 2、结构工程主要包括哪些? 3、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4、根据处理原理,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几种?四、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浅基础按构造类型的不同分为 、 、 和 四种。 2、桥梁根据桥面在桥跨结构的位置分为 , 和 三种。 3、钢柱按截面形式分为 和 两类。 4、城市道路按功能分为 、 和 四类。 5、网壳结构按杆件的布置方式有 、 和 三种。五、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在 上) 1、板的长边l22与短边l1之比l22/ll =1的四边支承矩形板称为 。 A)单向板 B)双向板 C)三向板 D)四向板 2、梁是工程结构中最常见的结构 构件之一。 A)收压 B)受拉 C)受弯 D)受折 3、某烟囱高80米,管筒状截面,外观呈圆截锥型,则该结构属于 。 A)超高层结构 B)高层结构 C)高耸结构 D)管状结构 4、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或桥台出承受很大的水平推力的桥梁是 。 A)梁式桥 B)拱式桥 C)斜拉桥 D)刚架桥 5、某房屋建筑基础是 基础,其设计正确无误,则该基础为扩展基础。 A)砖 B)砌石 C)素混凝土 D)钢筋混凝土 6、在框架结构中,荷载的传力路线是 。 A)屋盖、楼盖板次梁-》主梁-》柱-》柱基础-》地基 B)屋盖、楼盖板-》隔断墙-》承重墙-》墙基础-》地基 C)屋盖、楼盖板-》承重墙-》主梁-》墙、柱基础-》地基 D)屋盖、楼盖板-》承重墙-》次梁-》主梁-》墙基础-》地基 7、 是为加强混合结构房屋整体性而设定的。 A)钢筋混凝土单梁 B)框架梁 C)门窗过梁 D)圈梁 8、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 A) 粘土砖 B) 页岩砖 C) 粉煤灰砖 D) 炉渣砖 9、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桥是 A)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B)美国金门大桥 C)丹麦达贝尔特东桥 D)英国恒伯尔桥 10、当筒仓贮料计算高度h与仓内径D0之比 h/D0 时,筒仓被称为浅仓。 A)《1.5 B)≤1.5 C)》1.5 D)≥1.5 11、水泥是 材料。 A)气硬性 B)火硬性 C)水硬性 D)干硬性 12、基础对地基的压应力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 的。 A)增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 D)时大、时小六、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在 上,多选、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1、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作用是 A) 增强建设效果 B) 减轻自重 C) 承重 D) 排泄洪水 2、按结构组成和支撑方式,拱分为 A)三铰拱 B)两铰拱 C)无铰拱 D)四铰拱 3、水泥水化反应后会凝固硬化,凝固时间可分为 。 A)初凝 B)中凝 C)缓凝 D)终凝 4、色石渣可由以下哪些石材加工而成 。 A)大理石 B)白云石 C)方解石 D)花岗岩 5、可简化为悬臂梁的是 。 A)圈梁 B)门窗过梁 C)阳台 D)雨蓬 6、支撑桥跨结构,并把桥面重量传给地基的结构是 。 A)桥跨结构支座 B)桥台 C)桥墩 D)桥面 7、道路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分为 。 A)交通量 B)基本通行能力 C)可能通行能力 D)设计通行能力 8、水池的计算,应分下述的三种情况分别计算 。 A)池内有水,池外有土 B)池内有水,池外无土 C)池内无水,池外有土 D)池内无水,池外无土七、计算题(8分) 图示框架,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的柱距是6m,标准恒荷载:1.5kN/m2,恒荷载标准值 化设计值载的因数是1.2,标准活荷载:1.0kN/m2,标准风压值:0.5kN/m2,活荷 载和风荷载的标准值化设计值的因数是1.4,风荷载体形系数迎风面是0.8,背风面 是0.5,试计算简图上的恒、活荷载设计值g、q和左右迎风面、背风面风载值。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到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历史地震中,剪力墙结构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住宅和旅馆客房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 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了满足旅馆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可以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 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筒体结构体系。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 (4)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是由若干个巨柱(通常由电梯井或大面积实体柱组成)以及巨梁(每隔几层或十几个楼层设一道,梁截面一般占一至二层楼高度)组成一级巨型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它只是将楼面荷载传递到第一级框架结构上去。这种结构的二级结构梁柱截面较小,使建筑布置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平面空间。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结构体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也可应用,如薄壳、悬索、膜结构、网架等,不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等四种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含义高层建筑的结构概念设计是指在高层房屋设计中利用概念的方法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创新决策的一个过程。
摘要: 高层建筑一直是被当下广泛使用的。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房屋高度因素一直是影响设计的关键因素。所以这类建筑在结构受力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包括在建筑本身要承载的风荷载以及抗震效果都对高层建筑设计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以及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进行探讨和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概念设计;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
一、高层建筑结构定义以及概念设计
1、高层建筑结构定义通常我们会把超过一定楼层数或一定的高度的建筑称之为高层建筑。对于高层建筑的海拔高度设定各国的要求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样。在这里,我们主要了解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在中国,以前的相关规定,八层以上的楼层建筑都称之为高层建筑,而就现在来看,将近二十层的楼房被称之为中高层,三十层楼层的房屋将近一百米高称为高层,而五十层左右的楼房大于两百米的被定义为超高层。
在新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里的规定是这样:十层及十层以上或高度超过二十八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楼房高度超过一百米时,则称之为超高层建筑。中国的房屋六层及六层以上就必须需要安装电梯,对十层楼层以上的房屋就必须得有特殊的防火措施,所以中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将十层及十层往上的住宅房屋与房屋高度超过二十四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都统称之为高层建筑。
2、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1)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含义高层建筑的结构概念设计是指在高层房屋设计中利用概念的方法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创新决策的一个过程。通常包括了设计中运用到的材料、风荷载能力、结构的形体、节骨点,构型的选择方面,同时也包括了关于计算参数、计算方法的使用,以及对于结果的判断、选择以及调整。
另外还包含了高层建筑结构的制造和安装过程的详细策划等等。但是概念设计有一个弊端就是高层建筑中提出的新的理念,它其实是缺少一个专门的理念支持的,所以还要结合在实践中的不断经验应用、研究、总结和积累。2)高层建筑结构的意义房屋概念设计它的意义就在于:第一,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补给,传统的教学式主要是老师来规划题目、设计参数,学生计算、绘图。其实这样一方面的确是提高了学生的执行能力,但是另外一方面是忽略了让学生主动探索、选择、创新、决策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对房屋概念设计中,除了要精确的计算方式还要拥有灵活的概念设计思想。
第二,对于一般设计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我们通常的高层设计都是凭借经验或者是总工程来定夺,但是这就造成了一般设计人员没有能够履行自觉的进行概念设计,这样是比较难进行对于理论的.实践升华的,所以每个设计师都应该自觉的履行概念设计的职责,探索新的设计思路。第三,推动社会的进步,现在社会上追求的粗放型的发展,就会对于房屋设计质量进行自觉忽略,只追求工程量,不注重降低标准会对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人口数量的不断剧增,造成很多压力包括环境方面的压力。所以概念设计的就是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跟合理规划。
二、高层剪力墙结构及优化
1、高层剪力墙结构说到高层建筑不得不说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结构优化设计。剪力墙结构在整个建筑物中是很重要的形式之一,其优点主要是防风,抗震还有就是经济性能高等优点。一方面能保证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能节约成本。剪力墙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剪力墙另一种则是筒体剪力墙。前者主要是用于钢筋混凝建筑或是无梁建筑结构,普遍用于相对于低层的建筑物。后者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当中,通常也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有利于剪力墙防风荷载和抗震的性能。
2、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剪力墙的用钢量是在整个住宅建筑标准中含钢量的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五。用在剪力墙边缘的结构部件的含钢量约有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左右,所以对于经济指标来说,是取决于剪力墙的好坏的。按常规,剪力墙的安置规则是如何尽量减少其数量和考虑减少其边缘的那些部件来尽可能的获得建筑物最大的抗侧,抗扭的刚度,而另一方面又能减少一部分经济的支出。
剪力墙的结构优化我觉得应该分为以下的几点:第一,加强周边力量,减弱中间的力量,就是说把剪力墙安置在周围的房屋围护墙结构处,如果有必要,就在房屋的窗台之间设置高梁来提升整体的刚度。像比如电梯楼道间的剪力墙作为建筑物中部的剪力墙就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主体建筑机构的抗扭度。第二,尽量多添加和均匀长墙,减少短墙的设置,但长墙长度都应该小于等于八米,不得超过八米。
在保证各个墙体的承重能力下,应该精心挑选有利于承受水平竖向荷载的间隔墙作为剪力墙,但是要尽量拉大剪力墙的间距,避免了在同个小区域布置了多条剪力墙。通过加长剪力墙的高度,来减少剪力墙的重复设置,有利于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抗扭性和灵活性。能够使剪力墙破坏的模式主要是剪跨比和轴压比,只要剪跨比不要小于二,轴压比在正常范围里面,那么高层的剪力墙就算墙长大于了八米,剪力墙的剪跨比一般都是会大于二的,也就说明能够满足其延性破坏的要求。
但是要避免个别墙肢作为长墙,如果因为个别墙肢相对较长,而其余的墙肢较短时,有时就会引起其余结构不能起到第二道抗震的防线,就会制造安全隐患。第三,就是剪力墙在设置时尽量设置为“L”、“T”、“十”字型,应该要避免设置形状过于复杂曲折。第四,应该设置连续性的剪力墙,比如多一些半框设计在里面,更能减少空间的复杂,可以说是化繁为简。第五,剪力墙的厚度应该跟随其高度的变化较为均匀的做出适当变化。
三、结语
综上,合理的概念设计和结构优化对于剪力墙的升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仅要有按着某些已成文的设计参数的精确执行能力,还需要有着对于概念设计的思维。对于结构优化,我们要化繁为简,考虑周全,能够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做到既能对建筑设计有很好的启迪,又能满足建筑的安全性达到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信息化建设.2016(01)
.江西建材.2015(09)
;1.高层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层数较多、高度较高的建筑,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2.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支撑结构 筒体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巨型结构3.哥们你的问题太多了,想要一个一个回答太费劲了,你还是有时间看一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看看好好学学吧
1. 由梁、柱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 框架 ,全部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由它承受的结构体系称为 框架结构 。2. 我国房屋建筑采用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即“ 小震不坏 , 中震可修 , 大震不倒 ”。3. 建筑物动力特性是指建筑物的 自振周期 、 振型 与 阻尼 ,它们与建筑物的 质量和结构的 刚度 有关。4. 在任何情况下,应当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 稳定 和有足够抵抗倾覆的能力。5. 当高层结构高度较大,高宽比较大或抗侧则度不够时,可用加强层加层,加强层构件有三种类型: 伸臂 、 腰桁架和帽桁架 和 环向构件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 框架结构可以采用横向承重、纵向承重,但不能是纵横双向承重。(×)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3.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合理选择结构材料、抗侧力结构体系,建筑体形和结构总体布置可忽视。(×)4. 为了避免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房屋建筑可设置沉降缝。(×)5. 抗震概念设计中,核芯区的受剪承载力应大于汇交在同一节点的两侧梁达到受变承载力时对应的核芯区的剪力。(√)
试题标准答案: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构件延性比: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受拉钢筋屈服后,进入塑性状态,构件刚度降低,随着变形迅速增加,构件承载力略有增大,当承载力开始降低,就达到极限状态。延性比是极限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结构延性比:对于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某个杆件出现塑性铰时,结构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但结构刚度只略有降低;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结构也会出现“屈服现象”即结构进入塑性变形迅速增大而承载力略微增大的阶段,是“屈服”后的联塑性阶段。结构的延性比通常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屈服时顶点位移的比值。当设计成延性结构时,由于塑性变形可以耗散地震能量,结构变形虽然会加大,但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不会很快上升,内力也不会再加大,因此具有延性的结构可降低对结构的承载力要求,也可以说,延性结构是用它的变形能力抵抗罕遇地震作用;反之,如果结构的延性不好,则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力抵抗地震.后者会多用材料,对于地震发生概率极少的抗震结构,延性结构是一种经济的设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