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是结构超长需要设置的将结构断开的缝,抵抗温度应力;沉降缝是高层和裙房分界位置设置的抵抗沉降差的缝;防震缝是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元,实际就是怕建筑物地震摇摆时碰撞破坏。具体应用就比较复杂了,有时候缝的功能是重叠的。
伸缩缝 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
沉降缝 定义: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防震缝 定义: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1、属于变形缝,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2、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三缝合一:缝宽按照防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
3、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4、我国目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行业标准JG/T 372-2012《建筑变形缝装置》,此标准由苏州海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熟市福勒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常熟市创联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强实业有限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共同编制。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 可见,除了施工缝,其余两种缝均是真实存在的缝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宽度都必须满足抗震缝宽度的规定。所谓抗震缝,是因为建筑物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而对结构抗震不利,而设缝将结构分为若干部分。 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建筑上有各种缝,有防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等,可是很多人对于防震缝和伸缩缝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下面给大家具体说一下。 1、目的不同 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而伸缩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避免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 2、作法不同 防震缝是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100mm。而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30mm。 防震缝和伸缩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目的和作法两个方面,可以通过对比就可以区分开来。
变形缝主要包括三类。即温度缝(伸缩缝)、防震缝和沉降缝。1、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2、防震缝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3、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需上下贯通。但规范对防震缝宽度有较严格的要求,所以一般将集中缝合而为一,都做成防震缝。以满足所有规范的要求。希望对你的理解有帮助。“建筑结构设计师”团队为你解答。
1,沉降缝,建筑物整体比较长,而且,地质结果有差别,为了防止地基不均匀下沉,形成建筑物断裂,人为的在建筑物中间留出来的缝隙,(就是把一栋楼做成两栋楼的形式,万一地基下沉,可以分段下沉,这样,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2,涨缩缝,物体热胀冷缩,因为各种物质涨缩系数不一样,受热膨胀系数比较大的物体会把旁长喜是比较县的物体拉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结合处,或者受热差别比较大的两物体之间,人为的留下缝隙,叫收缩缝,例如:马路,路面用木板条把马路分割成段;现浇屋面和墙结合处,用铁皮把上下层分割两部分;桥面和桥台用橡胶板隔开,这些都属于涨缩缝的处理。3、防震缝 定义: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一)区别:设置的原因,和设置的方式不同。(1)设置原因: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抗震缝是为了防止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变形不协调而发生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的构造缝。(2)设置方式: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抗震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沿着房屋基础顶面全面设置,使得建筑分成若干刚度均匀的单元独立变形。(二)联系:结构上部都设缝!而且现在一般都是三缝合一的!
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匀均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都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 为避免建筑物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的构造缝叫做抗震缝.该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沿着房屋基础顶面全面设置,使得建筑分成若干刚度均匀的单元独立变形. 沉降缝和抗震缝设置的要求基本相同,有时二者可以在同一处设置,即设置一道缝既可以作为抗震缝也可以作为沉降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1伸缩缝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 作法: 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2沉降缝 定义: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作法: 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设置原则:(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3、防震缝定义: 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设置原则:(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