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在中国地图的南方向。如下图所示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印度尼西亚在中国的南部。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IPA读音:),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万岛之国”。
印尼群岛分布于北纬6度、南纬11度,东经95度至141度之间,赤道贯穿全境,东西达5,300公里,南北约2,100公里,位居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间,为太平洋、印度洋间要冲,在全球战略上居重要地位。
印度尼西亚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其中6,000有人居住,较大的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印尼称加里曼丹岛,岛上有部分地区属马来西亚及文莱)、新几内亚岛(岛上有部分地区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及苏拉威西岛;
岛群大致上可分为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群岛及巴布亚四部分,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为印度尼西亚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泗水、万隆、棉兰及三宝珑。
印度尼西亚位居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带,因而印度尼西亚具有众多火山且地震发生频繁,全国至少有150座活火山,包括于19世纪毁灭性爆发的喀拉喀托火山及坦博拉火山,而多巴超级火山于7万年前曾经爆发,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爆发之一,并造成全球性灾难。
近期地震灾难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即在北苏门答腊造成约167,736丧生及2006年5月爪哇地震等。但火山灰肥沃土壤对于农业有相当贡献,并支持爪哇岛及巴厘岛高密度的人口。
印度尼西亚地处赤道周边,属热带性气候,由于季风而分为干、湿两季,平地年雨量介于1,780–3,175毫米,山区最多可达6,100毫米,山区以苏门答腊、西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巴布亚西部为最高;湿度一般而言相当高,平均约80%;年温差小,雅加达日均温介于26至30℃。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印度尼西亚有2.376亿人口,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人口成长率为1.9%,全国有58%的人口居于爪哇岛,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虽于1960年代起已实施家庭计划,但2020年及2050年人口分别将达2.65亿及3.06亿人。
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东南亚及中亚,在地图上如图所示:
1、东亚
东亚(East Asia),亚洲东部的简称,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等五个国家。东亚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鸭绿江等。
2、南亚
南亚以印度洋板块为主体,从海平面升起成为南亚次大陆及兴都库什地区。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亚的,从西到东,有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及印度洋。
位于0°-37°N,60°E―97°E之间,非岛屿基本在10°N―30°N之间,南北和东西距离各约3100千米。南亚共7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3、东南亚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4、中亚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狭义的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中亚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
5、西亚
西亚(Western Asia),亚洲西部,自伊朗至土耳其,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经纬度定位为12°35′N~43°34′N,26°16′E~74°56′E。
6、北亚
北亚包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两大部分,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自然地理大区。
北西界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洲界,南界西段为哈萨克高地北麓,东段以俄罗斯与蒙古和中国的国境线为界,大部位于北纬50°以北,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带伸入北极圈内。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39′7″W,66°4′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东南亚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连接亚洲、大洋洲。
经纬度位置:92°E-140°E ,10°S-23°26’N,绝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亚洲东南部、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北邻中国,印度。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这幅图是东南亚地图,主要的国家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和新加坡。
东南亚几国旅游,8000太少了吧。那边都是黄种人,但说的语言不尽相同的。至于风俗习惯之类的,你可以直接看看百度百科里面的介绍,大概就了解知道了。
东南亚地形图: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西临印度洋、东连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北邻中国、印度。
亚洲的东南部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是亚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扩展资料: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东南亚是一个具有多样统一性的地域。大陆与岛屿并存,山地与平原同在的地理特点,亚热带与热带气候逐渐过渡的自然条件,加上频繁的民族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构成了多样的生活模式及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1)此图为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图.其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东南亚的城市和首都主要位于河流的附近.越南的首都河内在红河附近;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在湄公河附近;老挝的首都万象在在湄公河附近;泰国的首都曼谷在湄南河附近;缅甸的首都仰光在伊洛瓦底江附近; (3)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我们学校位于华北平原,该地区有著名的河流黄河. (4)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等. 故答案为:(1)中南;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 首都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3)是;黄河;(4)水源充足.
亚洲地图:
1、东亚(East Asia),亚洲东部的简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共五个国家。
东亚面向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典型的季风气候,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东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2、西亚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黎巴嫩、塞浦路斯,阿富汗共20国。
3、南亚共有7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4、亚洲中部地区,狭义上的中亚国家包括五国,即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关于“中亚”这一地理概念在学者中认识并不统一。此地区的居民多为突厥语民族,所以中亚也有中亚学者称其为突厥斯坦。
5、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2)从图中看出,我国陆上邻国A是老挝,B是越南; (3)从图中看出,C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是沟通D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4)赤道穿过的岛屿的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为:(1)中南;马来;(2)老挝;越南;(3)马六甲;印度;(4)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