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匹马的制冷量大致是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几台空调是什么意思?一台制冷量2000×1162=2324W,以此类推,可以大致判断出空调的台数和制冷量。几台空调是什么意思?空调数量表示空调的制冷量,即一台空调的制冷量约为2500W,适用于12平米左右的房间。几台空调是什么意思?两台空调的制冷量在5000W左右,适合25平米左右的房间。
就是根据空调消耗功率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一般来说习惯用一体等于2500瓦的制冷量,1.5匹约等于3500瓦的量;体原子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在空调上国际通行的做法就是标注马力用来表示压缩机的性能,我们国家用马力的计量次体来代替。为何要用“匹”来代替空调器的动力呢?不知道有几所学校会这么做?中央空调为何要用“匹”来进行校准:“匹”其实就是中央空调器的制冷量的出力,它的辅动力是瓦特,但在口头语言里统称为“匹”。就像我们平时吃的时候,喜欢说一两斤,其实就是一公斤,还有中央空调。
一台空调机的动力是什么?由于人们很难准确的形容中央空调的制冷量,所以通常都把800 W到200 W的中央空调称为“1匹”。当我们到大卖场购买空调的时候,听到售货员说一匹马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这台中央空调的制冷量,大概在600 W到1000W之间。
空调器的功耗和制冷的出力:之所以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制冷输出),是因为制冷机的出力与耗电有关。制冷系统的功耗随着制冷系统的提高而增大;制冷系统的功耗随着制冷系统的降低而降低。一般家用使用,选择耗电较低的比较合适。
不过,现在市面上的中央空调大多采用了频率控制,消耗的电能也大大减少,光靠制冷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还要考虑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这关系到中央空调的制冷速度。通常,制冷速度越高,耗电也就会降低。
家用中央空调选择几种比较合适:选择中央空调的数量,最佳的判断方式是:根据房子的面积。中央空调的制冷能力是根据每平米150 W来选择的。至于选哪种型号的冷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财力来确定,不要瞎买。
所有电器功率都是瓦,那空调为何要用匹?
在生活中,我们描述一个物体功率的大小一般用多少瓦来表示,但在工程技术中,人们还会经常用另外一个单位来描述,那就是马力,俗称为匹(P)。瓦这个单位我们都很熟悉,这是人们为了纪念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而设立的物理单位。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也是瓦。那么1马力(也就是1匹)如果转换成瓦特又是多少呢?想要知道这个就得从匹的由来说起了。
在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但是瓦特想要使用一个量来衡量蒸汽机做功的快慢,而这个时候,他就借助了普通成年马匹做功的快慢进行类比,来衡量蒸汽机做功的快慢。通过试验他发现,普通马匹可以在一秒钟内通过滑轮把75kg的物体提升1米,于是把马匹的这个做功速度定义为1马力(也就是1匹),再利用蒸汽机同样的做这种试验,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一台蒸汽机可以抵得上几匹马的动力了。例如一台蒸汽机能在1秒钟内将75kg的物体提升2米,那么这个功率就是2匹。
我们在使用空调时主要是要让空调实现制冷和制热,但是不同的空调质量不一样,因此能量转换的效率也不一样,因此在空调中就有一个能效比的参数。空调的能效比就体现了空调对热量的搬运能力,实际上空调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并不会制冷制热,而是通过对室内与室外的热量进行交换来实现制冷与制热。能效比越大,空调的搬运效率就越高,在搬运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消耗的电量越少,也就越省电。
例如某空调的功率为750W,能效比为3,当我们开启制热模式时,实际上空调搬运的热量能力可以达到750W×3=2250W,空调这种热量搬运模式能够起到放大作用,所以空调制热实际上是要比用电直接加热更省电的。一般我们在购买空调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房间空间来选择合适的匹数空调,一般家庭中二十平左右的房间使用的1.5P的空调就比较合适。那么对应的,同样匹数的空调,能效比越高,就会越省电。
匹实际上也是以前曾使用过的一个功率大小单位,最初是瓦特用于表示一些机械做功所使用的,只是现在这个单位被废除了,但偶尔也会使用,空调由于使用的是电机对制冷剂进行机械压缩做功进行制冷制热,所以匹的单位用的较多,转换成现在的标准单位瓦则等于735W。
如果一马力(即一只)转换成瓦特会怎么样呢?想知道这个就要从菲尔的由来开始。瓦特发明蒸汽机后,瓦特想用一个量来测量蒸汽机的工作速度,这时他用普通成年马的工作速度来比喻蒸汽机的工作速度。通过实验,他发现通常马可以在一秒内通过滑轮将75公斤的物体提高一米,因此他将马的这个工作速度定义为1马力(即1只),然后用蒸汽机进行同样的实验,就能发现自己的蒸汽机与几只马的动力相符。例如,一台蒸汽机可以在一秒内将75公斤的物体升高2米,那么这个功率就是2匹。
我们常说的相应功率是735瓦。空调是使用的压缩机,所以在这种机械运动前经常使用马力,所以空调经常使用表示功率大小的单词(P)。1P为735W,2P为1470W,但空调的功率并不都是整数,因此高于1P,低于1.5P地称为小的1.5P,小的2P等。我们在使用空调的时候主要努力把空调变成冷气和暖气,但空调质量不同,所以能源转换的效率也不同,所以空调有能源效率参数(不是能源效率水平)。空调的能源效率比反映了空调的热承载能力。实际上,空调在使用中本身不冷却热量,而是通过室内和室外的热量交换实现冷气和热。能源效率越高,空调的处理效率越高,运输相同热量时消耗的电力越少,就越节省能源。
如果瓦和马力都是测量物体动力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首先,我们来看看两者之间的转换。为了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他想设计一个单位来测量蒸汽机,测量工作的速度和速度。要设计单位,必须先定义值。瓦特是一位特别聪明的科学家。他先找到滑轮,把它固定在高处,把一匹马与75公斤的物体连接起来,当马往前走的时候,它就会把物体举起来。电力可以通过将球除以时间的公式计算出一马力约等于735瓦。
人们每天描述动力时,习惯用马力来测量机器的运动。我家使用的空调也属于利用压缩机原理加热和冷却的机械运动,所以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马力来表示其功率大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空调,选择几匹合适。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以及电控部分。因不同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的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也各有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以国际单位换算应乘以1.162,故单位时间内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1.5匹的应为2000×1.5×1.162=3486W,依此类推,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3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
空调“匹”指的是:空调匹数
1、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以及电控部分。因不同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
控设计的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也各有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2、空调的匹数表示空调的制冷量大小,也就是制冷能力的大小。一匹空调制冷量大约是2500W,
适合12平米左右的房间使用,两匹的空调制冷量大约是5000W,适合25平方左右的房间使用。
关于空调大小的规定:
国家标准规定,房间空调器的大小按制冷量参数标注。比如一台型号为KFR-22GW的空调,其
中数字“22”即表示这台空调的制冷量为2200W的空调器,可以简称为“22型”。 可是现在很多
人都不这么叫,而是叫多少多少 “匹”,其实叫“匹”是完全错误的。“匹”是一种功率单位,1
匹(马力)=735W(瓦),过去在日本的口头叫法把输入功率为735W空调叫1匹空调,输入功率为
1470W的空调称为2匹空调......但由于空调输入功率不一定刚好是整匹,如1400W或1600W就分别
称小2匹和大2匹;介于1匹和2匹之间就称1.5匹等等。
由此可见,这种叫法其实是很不科学的。
其一:反映的数据并不精确,只是一个大概值;
其二:输入功率并不能准确反映空调的实际制冷量。由于空调的质量不同,其能效比也不同(能
效比是反映空调制冷效率的参数,即实际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如一台制冷量为3000W的空
调,其输入功率为1000W,那么能效比就是3),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制冷量却并不相同,
如一台能效比为2.6,输入功率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2600W;而另一台能效比为3.5、输
入功率同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3500W。可见制冷量就相差很大了,按“匹”就完全没有
意义了。
空调是家里面很重要的一种电器产品,大家在选购空调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一些基本的参数,比如说“匹”,很多人对于空调“匹”的含义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家里购置空调了,空调不仅仅能够在夏季用来降温,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家里没有暖气的话,也可以用来取暖。但是选购空调也有很多的技巧,现在很多空调上都标注了“匹”,大部分的新手在选购空调的时候,都不懂其中的含义,那么 空调中的“匹”到底是什么意思 ?
一、1匹是什么意思?
“匹”不是指空调体积或马力的意思,是指制冷功率,也就是耗电速度。
例如:1匹=735W,也有的说是等于800W,相差不大,所以1匹的制冷功率在735W-800W之间,而1匹的耗电量就为0.735或者0.8度。
1.5匹即是735W*1.5=1102W;2匹就等于735W*2=1470W,所以“匹”也反映了空调的耗电量。功率越大,耗电量越大。
为什么用“匹”代表功率,这是个习惯问题,就像买菜一样,是按“斤”来说,而不是按“千克”来说的。
二、空调匹数与房间大小的关系
空调匹数越大,功率也越大,空间多大就要买相应匹数的空调,不要想着买小功率的空调放在大房间里,小马拉不动大车的得不偿失。有一个原则“适度原则”,小房间买小功率,大房间买大功率,中等房间买大点的功率,既不浪费也不耗电。
三、空调匹数越大越好?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乘以1.162,故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1.5×1.162=3486W,依次类推,则大致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为1.5匹,4500-5500W为2匹。
一般家用可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及密封保温条件好坏、楼层、朝向、高度等因素,按每平方米配制冷量150-220W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大小即可。单纯地夏季制冷使用空调,制冷量可适当小一些,如果冬季需要空调制热取暖,制冷量应适当大一些为宜。房间的密封保温条件差的,制冷量应适当大一些,密封保温条件好的,制冷量可小一些。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卧室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房间保温好、密封好、不朝阳可取小值,反之取大值,层高较高时应再适当加大。一般情况可取中值,如卧室取130,客厅取160。
四、如何看制冷量、能效比、噪音的数值?
制冷量具体如何选择可以参考文章开篇有关于空调匹数的介绍,根据实际房间布局等情况来判断所需的空调制冷量大小。中央空调需要长时间开机工作,选购时也要重点关注节能性,在选购时可以通过能效比来简单判断。
能效比即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比值,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制冷量在2.5kW及以下的中央空调的能效比应为2.65;制冷量在2.5kW-4.5kW之间的中央空调其能效比标准值应为2.70,目前主流品牌的家用中央空调几乎都超过此能效比。
有了强劲的制冷能力以及超低能耗之余,噪音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参数。噪音的大小不仅影响了中央空调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反应了产品的性能以及安装质量等。市面上很多品牌的睡眠运行噪音量已经做到21分贝左右。
五、选购空调的注意事项
1、温度:买空调一定要买变频的,不要买定频的。定频的会导致室内温度不稳定,变频的压缩机会在到达既定温度的时候保持低频率的运转,温度不会剧烈的变化,使室内维持同一个温度。
2、噪音:定频的压缩机有很的噪音,变频的空调会一直保持在稳定的频率工作,振动小,无论在客厅还是在卧室都不会打扰到我们。
3、使用寿命:定频空调由于压缩机不稳定原因,降低了使用寿命,变频空调压缩机启动少,相对寿命也会长。
4、匹数:匹数要看家里的体积,匹数越大,功率就越大,制冷效果就会越高。
5、变频空调省电:使用过程中温度不能调的太低,24°-27°适宜;“通风”开关不能处于常开状态,否则将增加耗电量;室内外连接管不宜过长,免得影响制冷效果;安装尽量选择阴面,避免阳光直射。
文章已经给大家详细分析了关于 空调中的“匹”到底是什么意思 的全部知识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选购空调的时候,大家需要关注一下空调的具体参数,“匹”也是我们应该去了解的参数之一,关于它的含义我们一定要弄清楚。
空调的“匹”,是一功率单位,是 表示其压缩机电机的输出功率,而空调型号的标识是以该空调的名义制冷量的100倍来标示,通常一匹的名义制冷量为2200W-2300W。而2500W-2800W为大一匹,3200W-3300W为1.5匹。 一匹的名义制冷量为2200W-2300W。而2500W-2800W为大一匹,3200W-3300W为1.5匹。1、在电工学上,1匹是指735W;2、在空调 行业上,1匹空调的最原始的意思是用735W的电功率制出来的冷量的空调。3、空调的 理想能效比一般是3.0-3.6左右,也就是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值。因此1匹机的空调的制冷量约在2500W左右。但空调行业上制冷量2300到2700W的空调都可以叫1匹机。2000到2300W的叫小一匹;2700到2900W的叫大一匹;4、现在空调行业,由于降成本的原因,一匹机的空调的耗电功率已经远远大于735W了,差的空调耗电功率已经达到950W,最好的耗电功率也有750W左右。完全偏离了最原始的意思了。5.功率单位电功率的匹数分体空调机的额定输入功率1英制马力(HP)(匹)=0.746KW(千瓦)=746W2公制马力(HP)(匹)=0.735KW(千瓦)=735W1千瓦时=1度电 6.空调匹数制冷量空调机的输出功率(制冷量或制热量)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空调耗电量,能在铭牌上找到。通常,输入功率1000瓦,表示这款空调每小时耗电1千瓦时。输入功率为1400瓦,则每小时耗电1.4千瓦时。要知道你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能用多少W多少度电,先看一下你的输入功率(空调耗电量)先(空调输入或输出电功率数据,已经以‘瓦’为单位,刻在空调外壳的铭牌上。铭牌上有产品型号,第1位为产品代号,K表示房间空气调节器;第2位为结构代号,C表示窗机,F表示分体机;第3位为功能代号,R表示双制,空白为单制;第4位表示制冷、制热量。)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 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匹”是一种功率单位,1匹(马力)=735W(瓦),过去在日本的口头叫法把输入功率为735w空调叫1匹空调,输入功率为1470W的空调称为2匹空调......,但由于空调输入功率不一定刚好是整匹,如1400W或1600W就分别称小2匹和大2匹;介于1匹和2匹之间就称1.5匹,等等。其实这种叫法是很不科学的。其一:反映的数据并不精确,只是一个大概值;其二:输入功率并不能准确反映空调的实际制冷量。由于空调的质量不同,其能效比也不同(能效比是反映空调制冷效率的参数,即实际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如一台制冷量为3000W的空调,其输入功率为1000W,那么能效比就是3),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制冷量却并不相同,如一台能效比为2.6,输入功率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2600W;而另一台能效比为3.5、输入功率同为1000W的空调,其制冷量就是3500W.可见制冷量就相差很大了,按“匹”就完全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