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有很多,根雕就是其中一种。根雕其实就是以树根或者是树身、树瘤等作为原材料,在这基础上进行工艺处理。通过创造者的想法不同,可以创作出人物、动物或者是器物,用于收藏和观赏。有人问小编具体的根雕是如何制作的,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根雕制作过程。
根雕制作过程详细讲解
一、采集根材。
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并不是随处可见。山崖,山林,河畔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
二、去皮清污。
去皮的方法有两种:鲜剥法和浸泡法。鲜剥法是将树根用水洗净后露天放置2-3天,让根部水分蒸发一些,然后用刀从断口处撬起剥除树皮。浸泡法适用于放置时间较长的干枯根料,其方法是将根料浸入水中数天,直至可剥除为止。小心不要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
三、构思造型。
先不要急于动手雕刻,应根据生活经验,仔细琢磨,观察其造型。
四、雕刻成型。
构思好后,就可动手加工,裁截掉多余的根须,断面用火浇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状,达到自然美的效果。要以抽象、夸张、朦胧的形象体现树根的天然形象。有些根料残缺不全时,可选用同一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迹。
五、打磨。
用粗砂布将根料打磨一遍,将伤口痕迹磨平,再用细砂布抛光,使表面光亮可鉴。用砂布打磨时用力要均匀,避免破坏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六、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复在根材上涂3遍即可,实用根雕工艺品如花盆架、电视架等,可上调和漆,使其古色古香。最后一段工序是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为其增值不少。
根雕艺术保养
1、防止根雕作品阳光下直接照射更忌阳光长期照射,过强的光照会使作品颜色褪化, 表面蜡层熔化,漆膜老化而脱落,甚至出现材质开裂等现象。
2、防止根雕作品在过阴暗潮湿环境中存放,湿度过高,易滋生霉菌和病虫害,造成霉变、虫蛀、产生腐烂空洞现象。根雕作品一般不宜水洗,更忌水中浸泡,注意空气流通。
3、防止化学物质腐蚀性的东西接触根雕作品,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根雕表面保护膜毁坏或起壳等现象。
4、在室内摆放的位置应远离门口、窗口、风口等空气流动较强的部位,更不要受到阳光强烈直射。不宜放置于明火、火墙、火炕、火炉的附近。冬季不要摆放在暖气附近,切忌室内温度过高。
5、不宜放置在极潮湿或者极干燥的室内——在很潮湿的环境里,部分木雕工艺品就会长“毛”。例如绿檀工艺品就会吐出银白色的丝出来。太干燥的环境,木雕工艺品有的可能会部分出现开裂的现象。
6、要保持表面清洁。因其完全暴露在外,易沾灰尘,尤其是雕刻部分,更易积灰,而灰尘中带有种种氧化物及杂物,要及时将它清除掉,否则就会造成工艺品表面受腐蚀。
7、日常可用含蜡质的或含油脂的纯棉毛巾揩擦。建议半年打一次蜡,然后再用干棉布去油抛光。注意不宜用带水的毛巾擦拭。
8、避免创伤。在收藏中要尽量避免撞击与碰击,尤其是金属器具的碰撞。特别是透雕部位,应该要重点保护。
9、防蛀防虫。虫害多为各种蛀木虫和白蚁。收藏爱好者可采用化学防蛀法,如放置樟脑丸,或者可以用平时喷蚊子用的喷雾剂对准有蛀虫的部位喷几次。
看过之后相信大家对于根雕这种艺术的制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其实制作并不难,只是想法和创意很难。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根雕艺术,才是有最高的欣赏价值的。大家都说艺术无价,艺术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创新力,所以根雕作为一种艺术品,在市面上大多可以售卖到很高的价格,所以也有很多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以上就是有关根雕制作过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欣赏根雕艺术应该注意从以下几处着眼:
想像合理: 根雕通过意象、具象与抽象的创意,进行局部雕刻而成,所以需要意趣结合,顺乎自然,顺势取意,七分天然,三分雕琢。以“天成”之妙趣,展现生动的艺术效果,达到真正的“奇”、“巧”结合。
应物象形: 一件好根雕作品是恰如其分的自然根材的表现。根雕作品从整体着手,尽量不拼、不接,虚实巧妙,相交得体。其取舍部位布局合理,取其自然,使意、气、韵、趣,达到神似的境界。
因材施艺: 根雕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不留刀味,一种是特意留有刀味。留刀味的手法可以表现细腻的人物造型。而不留刀味,则取其天然美之特点,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之美。
摆放角度与命名: 观赏作品摆放要注意角度,角度的不当都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作品命名要含蓄,不宜过于直露,同时也要引人入胜。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做装饰品。在1982年河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避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荣。《李泌传》里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帝的记载。清明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振兴,经济繁荣,根艺事业也蓬勃发展。在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后,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根艺美术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级学会晋升为中国文联所属的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根雕艺术的地区差别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根艺发展的早期,各地的根艺作品就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这些作品风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 根雕艺术的派别 <一>根材的不同。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的差异,使各地自然植物的品种和大小都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取材有着千差万别,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二>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情趣的不同。地区差异使得各地人们的性格有所不同。这就使得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的观点和情趣都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BR》现在我国主要的根艺派别有:北京根艺、上海根艺、福建根艺、吉林根艺、浙江根艺、湖北根艺、安微根艺、云南根艺等。 根艺创作过程 根艺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材:根的选材主要是从根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 <二>构思:根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的创作必须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些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到最能体现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 <三>加工:构思明确后,就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的枝叉剪掉或锯掉,然后在去掉树皮,用沙纸把根材打磨光滑。注意,要把锯口打磨光滑。 <四>着色上漆:根雕作品通过着色上漆不仅有利于防腐、防尘、防虫蛀,更能强化其艺木效果。现在比较流行的上色方法有两种:<1>本色:所谓本色即指直接上蜡还其原色。这样的颜色清新淡雅,且不会遮盖根的天然纹路,淳朴自然,更显根的自然美。<2>古铜色:其色彩近于红木的颜色。这是一种仿古色,更能突出根艺古朴的特点。 根艺作品欣赏 要正确欣赏一件艺术品,欣赏者也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艺术感悟力,有一定的美学知识。根的妙在于似于不似之间,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才能从形里找到它的神韵,找出它的奇、特、怪、妙之处,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领略创作者的创作意图,甚至可以突破作者思路,找出更深刻的内涵。同时,根艺与其它类艺术相比,又有一些自己特性,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自然性。其他各类艺术大都是艺术家们主观创作而成的,而根雕艺术则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材施艺,“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制作而成,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导出了它的唯一性,大多数艺术品经过高手的仿制几乎都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而根艺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的集中体现,是人力难以仿制的,可以说每一件根艺品在世上都是唯一的,所以它的收藏价值在此可见一斑。 价格在4000左右 看值那么多,但是嘿嘿我没钱要那。 关键是 千里马得遇见伯乐啊 要不你那东西可能不值钱。 何首乌的块根严格说是地下茎,和红薯一样。并不能称为根雕。 以前有人用模型扣在何首乌的块茎上让它长,出来自然就是人形了,楼主的真是纯野生吗? 能找到愿接手的人你就发了,要多少都有商量。 但是现在的人可都不傻,资讯又都那么发达。 希望你可以卖个好价
对于一件根雕作品的塑造,时间可长可短,少则3、4天,多则要花费半年或者1年的时间,所以自学根雕,首先就是要有耐心,具体的学习步骤如下:一、学习初期,多看大师作品,懂得欣赏一件优秀的根雕作品。初期需要多看,多想,比如根雕大师孙少华先生的作品《大展宏图》、《寻找》、《等待》等,让自己对根雕有一个基本的想法。二、先构思、再选材,制作。适合做根雕的材料有:荔枝木、香樟木、黄杨木、和檀香木等,不同的材料所能刻画的作品不同,一些山水自然景观多用树根,包括花、鸟、龙凤。先构思整个材料,选材时注意木料是否空心。先把整个木料打出大致的造型,脑海中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影像,再进行细雕。三、最后进行加工、上色和给自己的作品命一个名字。进行细节打磨后再上漆,根雕作品做好后一般会用到清漆、木蜡油和桐油,后两个比前一个环保,建议使用木蜡油,用它更为方便且容易包养,最后给它命名,让它真正成为自己的作品。根雕艺术讲究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它展示的是自然之美,不仅美观实用,且有很好的收藏价值。但是,根雕手艺人的成功往往需要付出比普通工作更多的汗水,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实践,才能做出一间完美的根雕艺术品。
喜欢根雕的人很多,但到底喜欢根雕什么,原因就多得数不清了。
有人喜欢雕刻的精细度,有人喜欢天然的姿态;有人喜欢他的密度,有人青睐他的香味;有人喜欢他的寓意,有人喜欢他的材料价值……
总而言之,对于根雕爱好者来说,根雕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情趣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甚至是实现事业的一门手艺。
我的一位少年朋友,曾经浪荡不羁走天涯,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他都走过一遍,且从事高压的销售工作。他曾说,销售只是他实现理想的一种方式,他终将在其中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只是,谁也没想到,他狂躁的内心,竟然在根雕世界里找到了安放之处。当看到一位叔父潜心做出一件件诗情画意的根雕作品后,他辞掉了工作,毅然回到云南大山,回到父母身边,从零开始学习根雕艺术。
首先,便是从了解木质原料开始。由于父母居住的地方是某某水果种植基地,不少荒地被开发,因此有很多树根被遗弃。他,一个之前细皮嫩肉的大学生,一个拿着不错薪水的青年,穿上农鞋,骑上三轮车,开始认识木根之旅。拾捡回来之后,对照网上资料,查询哪种树根应该如何打磨,如何根据天然之造型,制作一个有品味的作品……
任何事情,开始都是艰难的,坚持更是艰难的。习惯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回到宁静的大山,学会独处成了人生历练的一部分。
日复一日的与树根打交道,一点点积累知识,凭借之前的销售经验,将材料不错的树根通过网络广交木友,平淡的生活终于在人心的碰触中,看到了感动和欢喜……
我想,根雕于他,已经走在了平淡中发现惊喜的道路上,别人的质疑,终将会在他的执着中,创新中,成为淡然一笑。
最后,当然还得有“名木根艺吧”的根雕作品欣赏,图虽丑,料却是杠杠的。金丝榔材质,木质好,纹路细腻,浑然天成。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不仅采用木、玉、骨、石以及贝壳等物制作装饰品,同时也采用树根或竹根制作装饰品。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明代有以竹根雕著称的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和以朱鹤为代表的嘉定派。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民国时期,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或转业,根雕技艺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根艺在中国复苏并蓬勃发展,从事根艺创作的人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二十一世纪初,根雕艺术界百花齐放,2011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根雕艺术展览——“中华圣根艺术展”在北京故宫端门举办,展览展出了根雕名家洪建宁先生近30年创作的部分根雕艺术精品30余件及大型根雕作品展示图片20余幅。
作品灵感涌现,玲珑剔透,精彩纷呈,十分完美的展示了先生流转自如的刀工,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领悟,体现了他圆融贯通,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进入了无形有象,写意存真的根雕艺术境界。这是人物系列中的一组,看似和普通的雕塑一样,可凝神细看,他们个个衣袖飘飘,神态悠闲自如,仿佛白云就在他们的肩头飘渺,碧波就在他们的脚底流动,给人一种纯净朴素的流动之美,仙风道骨的气味悠然而来。先生十分善于利用红酸枝木材丰富的光影,利用清晰而又富有灵性的材质纹理,作品的神韵无不显得浑然天成,毫无做作忸怩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