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类型虽多,但可以归纳为4种基本风格。①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②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③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④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地方民族风格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地区间(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山区)的封闭性很强,所以各地方、各民族的建筑都有一些特殊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8类: ①北方风格。②西北风格。③江南风格④岭南风格。⑤西南风格⑥藏族风格。⑦蒙古族风格。⑧维吾尔族风格。时代风格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功能和材料结构长时期变化不大,所以形成不同时代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审美倾向的差异;同时,由于古代社会各民族、地区间有很强的封闭性,一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或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发生了急剧的交融,也会促使艺术风格发生变化。根据这两点,可以将商周以后的建筑艺术分为3种典型的时代风格: ①秦汉风格。②隋唐风格。③明清风格。
我国传统室内设计风格特点受古典建筑大屋顶、木结构、装饰色彩和构图灵活等特点影响,具体是:(1)与木结构建筑相一致的梁枋、斗拱、天花藻井,既是一种结构形式,本身义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进行室内装修时,大体可分为“框槛”和“格扇”两个部分。“框槛”是固定不动的部分,为安装格扇的架子。普通房舍多在中槛与下槛之间安装门窗,上槛与中槛之间安装横披。门窗和横披都是格扇,其不同处是门窗可以开闭,而横披则是固定不动的。中间有“棂子”,花纹以几何形为主。由于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故从保护着手演变为彩画装饰。宫廷建筑常沥粉贴金,色彩丰富,气派豪华。民间庭院则崇尚朴实,不施粉彩,常是素墙黛瓦与天地融合。彩画当以梁枋为主。布局的方法在原则上为横向三段,中段称枋心,左右两端的外侧称箍头,箍头与枋心之间称藻头,藻头与箍头之间的小尖角为岔角,多以菱花为装饰纹样。常见彩画又分为“和玺彩画”和“苏式彩画”两种:前者多采用龙、凤等程式化的象征图案,系皇家御用;后者多以人物、动植物和山水图案为主,是民居的装饰画。中国古典建筑中彩画等级森严,不能逾越。(2)雕梁画栋既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又是古典室内设计的另一重要而十分鲜明醒目的特征。所谓雕梁画栋正是上述装饰彩画的结果。事实上,变化丰富的色彩,不论是屋上的琉璃瓦顶,或是木料上的油漆,其装饰作用又与材料的保护密切结合。琉璃瓦的颜色很多,黄色用于宫殿和庙宇,绿色用于王府,其余的红、蓝、紫、黑等色彩,多用于离宫别馆。民居建筑的墙壁多为材料的本色,宫廷的柱子则为红色。至于梁枋斗拱部分的油漆,原则上,上半部分以绿色调为主。下半部分和柱头又多采用红色或间以黑色。(3)构架式的木结构建筑,其室内的墙成为填充墙而较少承重,使结构的布局灵活性,内部空间层次丰富,变化万千。高、矮、大、小,开敞与封闭尤为突出,因而又形成了室内外的水乳交融,对争取良好朝向、景向,充分利用门窗洞口接触自然、欣赏自然十分有利。在庭院设计中,又更多采用“景窗”、“景洞”起借景、组景之功,引入湖光山色,在咫尺天地尽赏大自然之美趣。室内空间的分隔手法多种多样,从全隔断、半隔断、透空隔断到灵活隔断,隔而不断,花式繁多,隔窗、挂落、飞罩、屏风、帷罩和珠帘等即是各类古典室内设计中常用之手法。(4)室内陈设及布置在历年的传承下终于形成一整套的独特手法。例如,家具布局大都采用成组成套的方式,将迎门的明间作为主要的陈设中心。中堂画、条案、对联、八仙桌、太师椅等均对称布置。同时,为了克服程式化的布局所形成的呆板、单调,又对工艺品从内容到形式常常变换,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其中的博古架、盆景、盆花亦可产生重要的谐调与点缀的作用。“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条幅又与“德从宽厚生、福从俭中求”的条幅明显地表达出不同爱好的追求。王建柱先生说,中国古典室内设计风格蕴含着两种不同的品质:“在一方面表现出庄严典雅的气度,代表着敦厚方正的礼教精神;并在另方面流露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境界。”从而在美学上形成了含蓄、寓意、礼仪特征。所以,在我国的古典室内设计中终于出现了“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含蓄不尽,斯为妙谛也”之景象。
中国古典风格是以官式建筑装饰风给为代表的建筑室内装饰风格,除宫殿建筑等官式建筑,中国传统民居也是中国古典风格中的一大组成部分。皖南的徽派建筑、福建的土楼、云南的一颗印等,在建筑形式、建筑装饰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但中国古典风格的装修造价较高,且缺乏现代气息,只能在家居中点缀使用。
特点一、围院的平面空间。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特点二、轴线的空间艺术。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典型的如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布局。此寺始建于隋,改建于宋,保存至今。当然,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特点三、诚实的结构。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1,抬梁式,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结构的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用得更多。2,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在皇家建筑和重要的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的屋身。在这里,斗拱一方面是结构构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上的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但不论是何种建筑,结构上的基、柱、梁、檩、椽、斜撑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状上也加工成装饰构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合,不施钉子。外观上和其它国家的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但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有时几乎和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特点四、“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