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海汇起源于海尔,我们团队都是从海尔出来的,我们称自己是“小的海尔”。而产业园就坐落在少海旁边,少海之前又一直叫做小海,也有小海终究会汇聚成大海的寓意,所以叫做少海汇。
总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海尔优家是一家物联网智慧生活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智慧协议标准,实现不同品类、不同品牌的智慧产品或服务的互联互通,围绕网器产品价值和服务增值,以全场景的互联互通和服务的闭环,开发新一代的全系列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热水器、智能厨电等全系列的整套智能家电,隶属于海尔集团,是子公司和总公司的关系。
中国海尔与德国海尔没有任何关系。中国海尔作为全国的知名家电品牌,早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获得了条件极为苛刻的德国买家的认可。德国海尔是在机械方面知名的。
海尔全屋家居应该是海尔旗下的,放心吧。
就是海尔自己的 和家电也都在一个工厂
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三个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第一节 海尔发展三个方向的转移1999年初,在确定企业发展思路时,时任总裁的张瑞敏明确地提出了将1999年作为“海尔的国际化年”,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使海尔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集团制定了重建企业内部构架、提高企业竞争力等一系列整合方案,以确保“海尔国际化”目标的实现。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8个设计中心,通过整合国外发达国家的优势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制造全球化海尔集团在全球建有10个工业园,在海外22个制造基地,真正实现了海尔产品全球造,有效满足了海内外消费者对高质量海尔产品的需求,为海尔集团实现创世界名牌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营销全球化海尔集团在海外有营销网点五千余个,服务网点一万余个,实现了营销的全球化。海尔集团在推行营销全球化时坚持三个原则:互动、发展、创新。即美国的一些好的销售经验可以被欧洲学习,欧洲的好的销售经验可以被中东采纳,通过召开这种互动会,可以使每个地区都发展起来。•采购全球化海尔集团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上招标、网上采购,和全球最好的分供方建立一个战略联盟关系,让分供方不只是供货,还要参与产品的前端设计上来。•资本运作全球化海尔集团通过在产业领域创出的品牌信誉进入金融业,搭建了海尔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岛商业银行,控股鞍山信托、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为海尔集团日后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第九章 海尔的形象用语■形象用语:真诚到永远■各类产品形象用语:•海尔冰箱 为您着想•海尔空调 永创新高•海尔冷柜 创造品位•海尔洗衣机 专为您设计•海尔电脑 为您创造•海尔彩电 风光无限•海尔热水器 安全为本•海尔国旅 诚信相聚•海尔商用空调 永领时代新潮•海尔手机 听世界打天下•海尔家居 一站到位■海尔中英文标准字样海尔商标的演变是海尔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见证。海尔创业刚起步时,电冰箱生产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当时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海尔可在德国商标上加注厂址在青岛,于是海尔便用“琴岛——利勃海尔”做为公司的商标。(琴岛,青岛的别称)随着企业品牌声誉的不断提升,原商标中的地域性影响了品牌的进一步拓展,于是过渡成为“琴岛海尔”。随着企业进军国际化市场步伐加快,1993年5月,集团将产品品牌与集团名称均过渡到中文“海尔”,并设计了英文“Haier”,作为标识,新的标识更与国际接轨,设计上简洁、稳重、大气,广泛用于产品与企业形象宣传中。从“琴岛—利勃海尔”到“琴岛海尔”再到“海尔”,从商标的演变可以看出海尔塑造品牌形象、逐步走向国际化品牌的发展历程。海尔,正在努力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第十章 海尔旗形象识别标志图为海尔方圆标志,意即“思方行圆”。“方块”放在阵中的排头是以它为基础向纵深发展的意思,它在这里代表着海尔的思想、理念、文化,它是一个中心。它指导着周边圆点的组合,体现了思方行圆的思想,即在工作中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效果。同时也有发展无止境的寓意。在中国,人们愿意把三认作上升,把六视作顺利,而三十六又暗含着一种足智多谋的意思,方与圆的排列组合是三十六,意味着海尔不断上升、不断发展。在使用上,方圆标志已成为海尔的企业标识,可以用于产品外包装箱、印刷品等。第十一章 海尔吉祥物这两个小孩是海尔的吉祥物,一个是中国的小孩,一个是外国的小孩。它的使用始于建厂初期,当时海尔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合作,此标志寓意中德双方的合作如同这两个小孩一样充满朝气和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后来,海尔以这两个小孩为原型制作了212集的动画片《海尔兄弟》,受到广大少年朋友的喜爱。
海尔电器和青岛海尔均属海尔集团下的子公司,一家上海交易所上市代号600690,一家在香港上市,代号是1169。600690股价低的原因与大势有一定关系。代码│600690 │曾 用 名│G 海 尔 青岛海尔经营范围│电器、电子产品、机械产品、通讯设备相关配件制造;家用电器及电 子产品技术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进出口业务(按外经贸部核准经营);批发零售;国内商业(国家禁止商品除了);矿泉水制造、饮食、旅游(限分支机构经营.) │主营业务│空调器、电冰箱、电冰柜、洗碗机、燃气灶等家电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公司背景│公司前身---青岛琴岛海尔分有限公司,成立于89年4月28日.93年3月,│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始将原公司净资产折为11084.275万股发起人法人股,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915.725万股.93年3月,公司实行规范化改 组---改组为社会募集公司,同年7月1日,更名为“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3年10月12日至1993年10月29日,公开发行社会公 众股5000万股,总股份达17000万股.1993年11月19日,“青岛海尔“(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海尔电器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旗下之一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为「1169」,并于2005年1月31日正式完成更名,即为现用名。本集团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及销售移动电话,以「海尔」品牌名称制造及销售之洗衣机等。发展沿革1、2000年9月和10月,海尔集团与中建电讯在香港及青岛分别成立了飞马香港和飞马青岛两家手机合资企业;2、2001年12月,海尔集团将其拥有的49%飞马香港的股权注入1169;同时,中建电讯亦将其持有的51%飞马香港和49%飞马青岛的股权注入1169,因此1169拥有飞马香港100%的股权与飞马青岛49%的股权;而海尔集团获取1169股权比例为22%;3、2002年10月,海尔集团将其飞马青岛剩余15.5%的股权注入1169,使海尔集团在1169的股权提高至29.9%;4、2005年1月,海尔集团将其飞马青岛剩余35.5%的股权与其下洗衣机的大部分资产注入1169,注资完成后集团控股1169比例为50.3%;5、2005年2月,海尔中建更名为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后直至目前,海尔集团持有1169股权比例为50.3%。业务介绍手机业务本集团于2004年推出了一系列崭新产品,如具备26万像素的TFT显示器匹配OLED彩色分支显示器先进功能、长达十八天超常备用时间、画中画功能、来电呼唤及短讯防火墙等功能的手机。此外,本集团亦成为国内首个提供130万像素数码相机电话的制造商。一如海尔集团过往于白色家电及电子市场创下之佳绩,「海尔」品牌亦在手机市场被广泛认同为优质品牌,赢得消费者青睐。洗衣机业务本集团制造及销售「海尔」品牌洗衣机,2004年表现非常理想。根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按照中国洗衣机市场销售额计算所得,「海尔」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持续上升,由2003年的31%提升至34%。2004年共推出了43款新型号洗衣机,广受市场欢迎,进一步巩固了本集团的市场领导地位。前景展望本集团的管理层对中国手机和洗衣机市场的长远潜力充满信心,并对本集团在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的实力深感乐观。尽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本集团手机和洗衣机业务的市场份额及知名度正与日俱增,业务量也随着「海尔」品牌的优势不断壮大。正如2004年注资通函所述,海尔集团有意将本公司打造成为其旗舰上市公司,并通过本公司将其白色家电业务上市,致力成为全球三大白色家电巨擘之一。
青岛海尔是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由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51%,海尔集团公司持股20.03%,而海尔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海尔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对其控股93.44%。海尔电器是港交所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持股量为德意志银行 47.02%/青岛海尔集团控股(BVI)有限公司 24.40%/海尔投资 18.15%/海尔电器第三控股(BVI)有限公司 5.39%。集团当然就是集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