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些关于木塔楼的结构图,希望对于你有所帮助。
1、传统木结构建筑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它始建于距今约1000年的辽代
高达65.84米。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
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不用一颗铁钉,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1500人可以同时登上木塔。第一层的每根木柱平均负重高达110吨,而且这一负重自公元1056年木塔建成已持续近千年。
塔基的地上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八边形、下层为正方形,对应“天圆地方”;四面再各伸出月台,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十字结构(塔基布局,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塔基表面预留若干柱础,用于承接木柱
紧接着,56根木柱分为三圈,被放置在柱础之上,形成一张八角形的柱网
柱与柱之间再通过“枋”“梁”横向互连,从建筑正上方俯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筒体”,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柱网外围还砌以2米厚的土墙,土墙将木柱紧紧包裹,使之更加坚固。
内容参考:星球研究所
部分动图无法显示可以参考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木结构屋的平枱框架结构系统有以下优点: 1、设计施工符合国家建筑法规。 2、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均易于隔热,能源效率高,隔热木框架墙壁的热阻性能比3、厚度为框架墙壁两倍的石墙或砖墙高一倍。 4、建筑物经久耐用,很多北美居民住的木框架住房已有百年历史。
榫卯机构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木房子可以证实,当时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榫卯结构。现在呢,小木方面是工业化板式家具的大量冲击,大木方面是政策不支持以及技术没更新导致建筑取材的一味追新求快,而从业者的迅速凋零又加速榫卯的进一步消失。红木家具现在榫卯结构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也是五花八门,我觉得玩榫卯的人越来越少,是因为它的价格太贵了吧,毕竟多数人还是喜欢便宜。
现在的高端纯实木家具还是都采用的榫卯结构,当然价格也不便宜。现代生活起居习惯和古人毕竟有很多不同了,很多传统家具类型已没有现代家具的便利。当然收藏除外。由于现在建筑专业也不会教授太多木结构榫卯建筑结构设计的课程,具有设计能力的专业建筑师和设计师也要少很多。钢筋混凝土和钢架结构建筑的设计就要简单很多,特别是主题结构的设计。就现代建筑来看的话,超过四层以上的建筑,很难用榫卯结构实现的,将会造成很大的稳定性和受力的问题。
卯从受力角度来说,并不是木材利用的最优方案,特别是在现代建筑工业的环境下。使用榫卯的桌椅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榫卯处损坏,家具市场多以人造板材为主,连接件也更加倾向于符合大批量的生产、安装简便化等要求。而传统的凖茆费时、费力,遂常运用于高端原木家具。还有一般的榫卯家具基本都是整装走物流,不像板材家具可以现场拼装,小件货还好,大件货的物流成本就会很高。
榫卯工艺是千百年来老一辈工匠人在传承于创新中保留下的财富,希望科技在发展的同时能够传承工匠精神,永远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