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作者:李丽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读本。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这本书告戒了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纵观其一生,富兰克林并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是比较平淡的出场,1706年出生于北美洲的波士顿,家中有17个孩子排行15。父亲是从事蜡和肥皂的小商人,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窘迫辍学。2岁在哥哥的印刷铺里学徒,学徒的日子很艰难,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的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自营印刷工厂,从此事业蒸蒸日上。创造了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式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起草“独立宣言”1771年出版了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其成长历程。告戒了人们要积极向上。 此书里好多人生箴言都是富兰克林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读此书不但要感悟那些人生箴言,还要结合自身人性修养等方面完善自我,本书每一章讲述的都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章章都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感悟,并给我很很多启发。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书给予我们智慧,坚定我们的决心吧,让我们能够随智慧而行,让高尚的智慧充满我们灵魂。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我想能够做到那十三条的人们,已经都能称之为“圣人”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人确实少见,但是能追求这样的完美的人也能在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我的目标是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全都尝试,我觉得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点上为好。我将这样的美德培养成习惯,然后接着在培养另一项。于是我安排节制为美德培养的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个美德后在培养美德就容易多了。 在辩论的时候也看到富兰克林早期并不谦虚,我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辩论的时候没有必要以非常强势的压倒别人,尽管在当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快感,但一定要体会别人的感受。 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富兰克林这位被尊为美国国父级人物,能终生保持勤俭的工作作风,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比眼下的自己和现在大多数人们显的多么的浮躁。 我希望人们以后都需要在:寡言、谦虚、俭朴、方面多加注意,去除这些坏的习惯,也许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必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此书,更加明白教育等公共事业对人类以至一个城市、国家的影响。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琐细的方便。”我认为,这句很有启发性的话提醒了人们:不要只顾那些百年不遇的幸运,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富兰克林的那些造福人类的发明和他成为发明家的原因。 富兰克林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事,应该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习惯,非常遗憾不能看到他后半生的传记,也许他的后半生我更感兴趣一些,其实人往往这样,喜欢看到辉煌的一面。 看完富兰克林自转后,深深的感知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来的自我束缚。要前进就要志在前进。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自己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正是因为如此他同小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成功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最后当上了美国的总统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高架取书器自动烤肉机三轮钟等.我对富兰克林的感叹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就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他为全美国人们创造了幸福.我们应该学习富兰克林的这种精神.
已是很久之前看了一遍《富兰克林自传》,当时还是学生时代,只算是浅浅地翻了翻,可仅是一瞥,却让我生出许多感慨。有人可以这样活,被同时代的人敬仰,被后时代的人膜拜。偶然于书店一隅,醒目而熟悉的书名再次映入眼帘,此时再读已非学生时代的惊异心境,却从书中幡然领悟了另一种人生境界,即是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最绚丽的花火。虽从未与伟大的人物照面过,或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却从书中感受了一次顺畅的心灵之旅。在诺大的宇宙,在不短也不长的生命路上,引领我去向善,爱一切可爱之人。一个“人”写下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孟轲的人“性善论”和荀卿的人“性恶论”古往今来不知被争论过多少次,孟轲还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可要看人朝哪个方向去发展。西方的学者也说过:“人不是生来就是善的,也不是生来就是恶的。”这样的说法倒是更帖近实际的发展。所以才应该在极早的时候培养人的良好品格和天性。可见成为一个品行端正、不犯什么的错误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一个让人崇敬且须仰视的人,似乎那是神人才能做到的事。可是这一切富兰克林轻松做到了,在他去世的时候,当时美国最著名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发表了一首诗,最后一节这样写道:“帝王们垮了一批又一批,寻找继承者很容易。举世无双的富兰克林!很少人能指望比得上您!”是的,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我们光看他在世期间所作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一个只读过两年小学的人,却在后来的生活中创造了那么多的不可思议。他是美国的开国之父之一、科学家、发明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甚至是散文家!他是不折不扣的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少有的通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发现了电,发明了避雷针、双焦距眼镜、节能型的炉子,并在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政治和社会活动方面,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参与制定了美国宪法。成名之后的他还在北美殖民地的文化传播和社会福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后组织建立了“共读社”“美洲哲学学会”“北美科学促进会”﹑印刷厂,报社,图书馆,书店,医院,大学,城市卫生工作队,消防队,治安部队和地方民兵组织登学术,文化,医疗,卫生,消防,治安组织和机构。他发明了避雷针,对高架取书器,印刷术,自动烤肉机,三轮钟,双焦距眼镜,玻璃乐器的改进都有研究,他还研究过物理学,数学,光学,植物学,海洋学和北极光。这一长串的的成就名单读起来都让人应接不暇。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做人法则,得益于他健康而又有活力的生存方式。这个世界不可能人人成才,可是富兰克林的生存观念对我们至少起到一种陶冶和学习的作用。他是热心公益的出版商,乐善好施的科学家,功成卓著的政治家,独立战争的领袖。当年,十七岁的少年离开家乡,独自到离家三百多英里之遥的纽约闯荡。当他一无所有时,看到一个虽清贫的生活却很乐观的老妇人,使他坚信,在世上无论多么微薄的收入都可以维持快乐而健康的生活。他很爱看书,“书是人类的挚友”,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并把当时不多的零用钱都花在书上,当他成名之后,创办了图书馆,他每天都抽出一两个小时读书,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没有收到高深教育的缺陷,可是这样谦虚的求学态度却让他比许多大作家要高尚。正是因为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才使得他后来对许多得学科和研究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在生活中他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尽量让自己变得更加谦虚,当与别人意见相左时,他从不与人针锋相对,不容许自己使用诸入“一定的”“无疑的”之类的词语,相反而用“我料想”“在我看来好像是”等词语。他说:“怒气与愚行并肩而走,悔恨则不断的踏他们的后脚跟。”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德行极其重要,所以对待朋友他尽量做到诚实守信,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他认为不道德行为之所以有害,并不是因为它们是被禁止的,而它们之所以被禁止正是因为它们是有害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而这在他的一生中不断的被实践。在爱情上他同样保留着那份执著与诚实,比他稍后得杰斐逊曾说:“爱情不是感情上的消遣,而是精神上的鼓励。”这一点,他和李得做的很好。当他的恋人李得对他的生死杳无音讯时嫁给了别人(虽然后来的结果如预想的那样,以离婚告终),富兰克林却并没有被弃当初的信约,而毅然娶了李得为妻,并且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此外,他又是勤勉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对他说:“若是一个人勤勉从事,他将站在君王的面前。”这句话倒是真的应验了,他曾经站在五个国王的面前过。当他开办文具铺的时候,很多竞争对手都被他打败,因为他总是最先一个开始工作而最后一个离开店铺的,这种勤勉也为他赢得了一种美好的声誉,他克勤克俭,衣着朴素,不在无益的娱乐场所出现,于是声誉渐望,很多商人更愿意与他做生意上的伙伴,因为他的信誉让人不容置疑。他的诚实,勤劳和努力是他成功路上不可磨灭的积极要素。在他写自传的时候,他回顾了自己既平凡又决不平凡的一生,总结了让他自己恪守执行且十分有益的十三种德行,可列于下: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二:沉默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三: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五: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忌浪费。六: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七:诚恳。不期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八: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九: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制之。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十一: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惶失措。十二: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为伤害身体或损害或他人的安宁和名誉的事情。十三: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这些朴实无华且纯净清丽的文字背后让人感受的不仅是感慨,更多的是真实。他的一生是自我奋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但愿我们能从中收获到宝贵的东西,以益于未来生存及生活。一个人的生命中总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喧哗和骚动,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然后再订立一个真实而有效的目标,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进而是整个社会,那么世界都将变得真实而安详。作者单位:春雨文化教育传播有限公司书名:《富兰克林自传》图书作者:赵白生出版单位:中国妇女出版社推荐者感言:俗话说做人难,一个“人”写下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富兰克林是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人,他的一生是自我奋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富兰克林自传》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他可以教给我们很多很多,也将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
(1)现在我决定集中精力把这本《富兰克林自传》读完,之后再写一些相关的文章锻炼一下自己的文笔。回头再读我以前写的文字,觉得我的退步很大。我想这是因为我太急躁了,有点急功近利的思想。这也是上网太多带给我的弊端。所以我要静下心来专心读书。把我感兴趣的东西记录在此:P110,富兰克林提出了13种德行,要求自己一个一个来掌握。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二、沉默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三、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当有一定的时间。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五、俭朴。用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换言之,切戒浪费。六、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七、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八、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九、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之。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十一、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十二、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举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害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宁或名誉。十三、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制定了这十三条原则后,富兰克林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计划来让自己培养这十三条美德。最终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想应该是艰苦的,因为世界上最难的就是和自己做斗争),他成为举世闻名的人。我从前就听说过有一些人读了《富兰克林自传》以后,把富兰克林的行为准则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贴在墙上,每天研习。郑土生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对‘改进全人类’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事情是富兰克林在《自传》中介绍的‘一个达到完美品德的大胆而费力的计划’。”这么著名的“富兰克林”计划,我今天才看到,实在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更加感到从前荒废了很多时间。没有利用空闲时间多读一些书是我的一大遗憾。我想如果在我青少年时代也读到了这本书,可能也像众多的有理想的青年一样,把它抄下来贴在墙上,严格按照富兰克林所说的方法进行训练。因为我在小学的时候也经常制定计划,还有一个详细的时间表贴在墙上,规定了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做作业,几点玩,几点整理书包……制定的非常详细。但是这种计划常常执行一段时间就执行不下去了。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如果有一件意外的事打乱了计划,下面的计划也就不能按照时间表执行了。读这本书使我想起了这张计划表,如果它能够保存到现在,倒真很有意义呢,它见证了我富有激情的青春。现在我是不再有激情去做什么计划了,不过对于富兰克林的十三条准则,我打算仔细分析一下,认为是好的就照做。一、节制。我一半赞成,一半反对。对于健康来讲,富先生所提当然没错。但是美食当前,人也有无须克制的时候。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有时候也需要放纵自己。一味克制自己的食欲,虽然健康终老,却从没有尝到过纵情享乐的滋味,那也是有一点遗憾。只是这种放纵不宜过多。平常的时候都应按照富先生所说去做,唯有特殊时刻可以例外,这样人生才不显得死板。不过富先生可能要问了,什么时候算是特殊时刻呢?一旦有了例外,就不好执行,最后计划难免流产。这也不错,具体执行就要看这个人的判断力和克制力了。反正我是赞成有例外的。二、沉默寡言。这一条我不赞成。我想富先生之所以提出这一条是怕“言多必失”,另外怕闲谈多了耽误时间。但沉默寡言的人常给人深不可测或木讷无趣的感觉,会影响到人际交往。有时看似毫无意义的闲谈,却加深了友谊,增进了交流,为下一步的更深一步的交往打下基础。至于上述担心的两条也要执行人把握好尺度,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自己应该有所把握。所谓“话到嘴边留半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闲谈也勿太久,不能占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也不能给人以“他一天闲着没事竟聊天”的印象。三、生活秩序。这一点严重赞成。四、决心。这一点严重赞成。五、俭朴。严重赞成。六、勤勉。赞成。七、诚恳。赞成。不能为了所谓的成功或一己私利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卑鄙小人。八、公正。赞成。九、中庸适度。赞成。十、清洁。赞成。十一、镇静。赞成。十二、贞节。这一点稍有不同意见。同样觉得在道德和健康允许范围内,没有必要过分节制。又不是僧人。当然可能富兰克林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十三、谦虚。这一点富兰克林先生的观点和现代一些人的观点稍有不同。富兰克林“不许自己使用英语中一切表明肯定见解的单词或辞句,例如‘一定地’、‘无疑地’等等。相反的,采用‘我想象’、‘我料想’”,而现代人通常反过来,即使自己对自己正在做或正在谈的事情一无所知或只是一知半解,也要装成完全懂的样子,喜欢用完全肯定的语句,以免对方对自己有所怀疑,使自己的能力不被信任。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你在讨论问题时,明明自己很肯定的事情,却使用了不太肯定的语气,那么首先你给对方的印象就是你不自信,并且他也会对你的工作产生怀疑。所以说谦虚也不能过分。我想因为富兰克林先生本来并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他从前常常因为傲慢的语气而显得有点盛气凌人,所以他才制定了这条规则来约束自己。而对于一些本来已经很谦虚的人就没有必要照做了。否则一再的强调这一点可能会使自己显得有点畏首畏尾。在工作中是这样,在生活中就稍有不同了。我有一个朋友,她在工作时意识到使用肯定语气给自己带来了好处,不自觉在生活中也常常这样做,例如我们在看某个电视剧时,明明我们很肯定这个演员的名字,而她可能并不完全肯定,她的意见又和我们不一致,她也使用肯定的语气,表示她说的没有错,错的是对方,这就让人很不愉快。所以说在生活中对于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还是不要太自以为是的好一些。这是我读了这一段时的一点小感受,与大家共勉。(2)富兰克林:真正名垂千古的伟人;作家、发明家、幽默大师、政治家;他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献身于公益事业的榜样。他感到给他的最高奖赏是在他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他的工作产生辉煌的成果!“能有什么机会发展他的才能?”富兰克林出类拔萃的原因,也许在于他“什么都想知道!”他10岁的时候离开了学校,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在他看来:书是无价之宝,书是打开幸福和伟大成功的钥匙!在刚满17的时候,他离开了波士顿,来到了费城。在那里勤奋地工作加上一帆风顺的机遇,使这位身无分文的年轻印刷工人获得了令人尊敬的地位他关心公共事业,在这方面,他的影响无法估量。在国家需要发言人的时候,富兰克林能够为他的国家阐明观点。他帮助这块殖民地获得了自由,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在欧洲各国君主的眼里,他是这个国家的代表。由于科学上的作为,他在法国和英国赢得了荣誉。他的成就,是欧洲所公认的。一个那么小就中断了学业、地位低下的孩子后来却发现了电的原理,发明了许多东西。这些发明创造,至今还在造福人类!富兰克林具有发明家的头脑。只要他认为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把事情办好,他就立刻动手把它实施起来。因此,他发明了现代化的街灯,造出了散热效果较好的炉照,这种炉照比当时使用的效果要好得多!正是根据他的设想,才使日益发展的城镇建立了警察局、消防队、图书馆!如果说他是一个富有理想的人,那么他同时也是一个勇于实践的人。他不仅为祖国的自由在设想,还在为她进行战斗。他为自己的成就自豪,却又告诫自己要谦虚。他曾用庄重的语言为他的美国同胞和整个世界讲话,而讲话时却笑容可掬!
学习富兰克林不一定是多么崇高伟大的理想,实际上,从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拥有高尚的品格,不断学习及思考,为他人及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幸福,我相信这就是富兰克林及美国精神的核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