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多功能厅”的具体用途、用法等有关,建议:1.按照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21.4款中的“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考虑。该条文规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按此规定倒推则“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人均使用面积大概是2㎡。2.按照JGJ62-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第4.3.3.4款的规定计算。该条文规定“宴会厅、多功能厅的人数宜按1. 5㎡/人~2.0㎡/人计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公共建筑(如办公、图书馆)的设计规范中,也有关于中小型会议室或报告厅的建筑面积指标,但一般都低于上述两个规范。因而你按2.0㎡/人计 应该是可以的。希望能帮到你。
多功能厅和报告厅是不一样的。报告厅的功能专一,只作报告用,一般会做成阶梯状。高度其实应该按照声学光学来做。多功能厅不专一,可以开报告会、误会、酒会等,不能做成阶梯,不然怎么跳舞呢
多功能厅要求地面是平的,报告厅才要升起。400座的报告厅面积约550-600平。升起坡度是根据视听效果确定的,个人经验是1/3左右,升起的面最好是弧面。以下这是百度来的:。。。扶手间距470~500,每排座椅升高0.12m,座位间距900~1000mm建筑设计资料集上有这些资料。
室内声学设计内容包括体型和容积的选择,最佳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的选择和确定,吸声材料的组合布置和设计适当的反射面,以合理地组织近次反射声等。声学设计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声音传播途径中有效的声反射,使声能在建筑空间内均匀分布和扩散,如在厅堂音质设计中应保证各处观众席都有适当的响度。另一方面要采用各种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以控制混响时间和规定的频率特性,防止回声和声能集中等现象。设计阶段要进行声学模型试验,预测所采取的声学措施的效果。建筑声学处理室内音质一方面要了解室内空间体型、所选用的材料对声场的影响。还要考虑室内声场声学参数与主观听闻效果的关系,即音质的主观评价。可以说确定室内音质的好坏,最终还在于听众的主观感受。由于听众的个人感受和鉴赏力的不同,在主观评价方面的非一致性是这门学科的特点之一;因此,建筑声学测量作为研究。探索声学参数与听众主观感觉的相关性,以及室内声信号主观感觉与室内音质标准相互关系的手段,也是室内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多功能报告厅一般具有报告、新闻发布、小型文艺演出等功能;系统配备有:扩声系统、显示系统、会议系统(含表决、同传)、网络系统、可视远程会议(教育)系统、集中控制系统、信号交换系统、灯光系统(满足小型演出、会议专用照明、摄像色温和照度等多模式要求)。下面主要讨论扩声的声场设计和系统的实现方式。扩声系统设计要求与所有扩声系统设计要求一样,它需具备:良好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符合国家相关的声场标准、声像一致、良好的音质和音色。特别在高级报告厅里,声像一致和良好的音色非常重要。扩声系统设计中央声道(主要用于语言扩声)扬声器按常规设计,全场覆盖,可安装在声桥中央;左右两边各安装一只拉声像扬声器作为辅助扩声用(小音量);左右双声道的音箱可安装在台口声桥的左右两端,可全场覆盖,拉声像扬声器可与中央声道的拉声像扬声器兼用(或作为前场左右主扩声音箱),这样就组成了3通道的扬声器扩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