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55-2011 第3.0.7有含气量的规定。按石子粒径含气量在4.5~7%之间。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最大不宜超过7.0%。最小含气量,跟粗骨料最大粒径(d)有关:
d=40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最小4.5%,盐冻环境5.0%
d=25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最小5.0%,盐冻环境5.5%
d=25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最小5.5%,盐冻环境6.0%
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扩展资料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合料中空气含量,混凝土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即粗骨料与砂浆。粗骨料粒径的大小对空气含量几乎没有直接的影响,引进的气泡乃是分布于混凝土的细颗粒即砂浆之中,并通过砂浆的性能进而决定整个混凝土的性能。
亦可表示如下:混凝土含气量 = 气泡体积(砂浆)/×100% 。由上表达式即可看出,其中包括“不起作用”的不确定因素即粗集料体积。
操作规程
a、混凝土拌和物均匀装入量钵,用震动台振捣15-30s。
b、刮平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气泡。
c、盖好钵盖,向量钵内注水至出水口流水,关紧龙头和排气阀。
d、向量钵内打气加压,表压称大于0.1MPa,用微调阀准确到0.1 MPa。
e、按下阀门杆1-2次,测得压力表读数,根据标定曲线测定含气量值A1。
f、用水压法测出集料含气量C。
g、结果计算:A=A1-C。
以两次测值平均值为结果,两次测值相差0.5%以上,找出原因重做试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在铁道部的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中:北方有防冻的混凝土,含气量大于4.5%;没有防冻的大于3.0%。根据我个人经验,在混凝土强度方面,c40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含气量最好控制在3.5%以下;c30左右的混凝土,含气量3.0%~4.5%是安全的。在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个人认为没有含气量大小的问题(也不要太大了),只有气泡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说:把有害的气泡消掉,引入有益的、优质的气泡。另外,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对于含气量的要求也不一样。混凝土是经验科学啊!
具有明显抗冻融耐久性能的混凝土含气量为3.0%~8.0%,推荐控制值范围为3.5%~6.0%。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的混凝土含气量为3.0%~4.5%。通常情况下,建议控制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在3.5%~4.5%。
在铁道部的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中:北方有防冻的混凝土,含气量大于4.5%;没有防冻的大于3.0%。根据我个人经验,在混凝土强度方面,C40及以上标号的混凝土,含气量最好控制在3.5%以下;C30左右的混凝土,含气量3.0%~4.5%是安全的。在混凝土外观质量方面,个人认为没有含气量大小的问题(也不要太大了),只有气泡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说:把有害的气泡消掉,引入有益的、优质的气泡。另外,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对于含气量的要求也不一样。混凝土是经验科学啊!